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

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賈菲(Elaine S.affe),Nancy Lee Harris,James W.Vardiman 等 著,陳剛,李小鞦 譯
圖書標籤:
  • 血液病理學
  • 病理學
  • 血液學
  • 華夏病理網
  • 醫學
  • 醫學教材
  • 診斷學
  • Hematopathology
  • 腫瘤病理
  • 臨床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046878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1908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
外文名稱:Hematopatholog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72
字數:2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從討論編撰到正式齣版曆經10年,可謂“十年磨一劍”。《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由淋巴造血係統腫瘤病理與遺傳學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工作組的原班人馬編寫,編者都是該領域的專傢。與2008年版WHO分類相比,《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內容更全更新:它不僅包括2008年版WHO分類的全部內容,而且在其齣版之後增添瞭不少進展;除介紹腫瘤性病變外,它還包括非腫瘤性病變,彌補瞭WHO分類的不足,減少瞭實際工作的使用不便;針對每一疾病係統和每一具體疾病,《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也比WHO分類中討論得更加深入徹底。《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血液病理學》是WHO分類的繼承、發揚與補充,堪稱WHO分類的完美“升級版”。

作者簡介

陳剛,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福建省腫瘤醫院病理科副主任,福建省腫瘤研究所分子病理研究室行政副主任兼腫瘤組織庫負責人,福建省腫瘤醫院科教科副科長,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病理協作組成員,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全國青年委員,中國病理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福建省抗癌協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福建省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秘書,診斷病理學雜誌編委。主要進行淋巴瘤和分子病理學的研究,尤其擅長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共發錶學術論文30多篇(SCI收錄論文10餘篇),2009年參編專著《淋巴瘤診斷與治療》。參與/負責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課題共9項。

李小鞦,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病理科淋巴病理亞專科負責人,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精通外科病理、腫瘤病理和淋巴血液病理診斷與研究,師從國內頂級淋巴瘤專傢硃雄增教授。參編、參譯淋巴瘤相關專著四部:《現代惡性淋巴瘤病理學》《外科疑難病例鑒彆診斷》《惡性淋巴瘤》和《威廉姆斯血液學》。共發錶學術論文50多篇(SCI收錄論文10餘篇)。參與/負責國傢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等各級基金資助研究項目數項並獲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篇 技術問題
第1章 淋巴結活檢的標本處理
第2章 淋巴結細針穿刺活檢
第3章 骨髓標本的收集、製片和檢查
第4章 血液病理學免疫組織化學
第5章 流式細胞術
第6章 血液病理學的分子診斷
第7章 血液病理的細胞遺傳學分析及相關技術

第2篇 淋巴造血組織的正常和反應性病變
第8章 正常淋巴器官和組織
第9章 反應性淋巴結病
第10章 正常骨髓
第11章 貧血、白細胞減少癥和血小闆減少癥的評估
第12章 炎癥、感染和代謝性疾病的骨髓評估

第3篇 淋巴組織腫瘤
第1 3章淋巴腫瘤的分類原則
第一部分 成熟B細胞腫瘤
第14章 成熟B細胞腫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B細胞幼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漿細胞淋巴瘤
第15章 毛細胞白血病
第1 6章 脾髒邊緣區淋巴瘤
第17章 濾泡性淋巴瘤
第18章 結外邊緣區淋巴瘤:MALT淋巴瘤
第19章 原發性皮膚B細胞淋巴瘤
第20章 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
第21章 套細胞淋巴瘤
第22章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
第23章 淋巴瘤樣肉芽腫病
第24章 Burkitt淋巴瘤
第25章 漿細胞腫瘤
第26章 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第27章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部分 成熟T細胞和NK細胞腫瘤
第28章 NK細胞腫瘤
第29章 兒童係統性EBV陽性T細胞淋巴組織增殖性疾病及其相關淋巴組織增殖性疾病
第30章 T細胞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31章 T細胞幼淋細胞白血病
第32章 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第33章 肝脾T細胞淋巴瘤
第34章 外周T細胞淋巴瘤一非特指
第35章 血管免疫母細胞性T細胞淋巴瘤
第36章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K陽性和ALK陰性
第37章 腸病相關T細胞淋巴瘤和其他腸道原發性T細
第38章 蕈樣黴菌病和Sezary綜閤徵
第39章 原發性皮膚CD30陽性T細胞淋巴組織增殖性疾病
第40章 原發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罕見亞型
……
第4篇 髓係腫瘤
第5篇 組織細胞增殖性病變
第6篇 免疫缺陷病
第7篇 淋巴瘤和白血病診斷中與部位有關的特殊問題

前言/序言


《血液病理學:從細胞到分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血液病理學知識體係。血液係統涵蓋瞭骨髓、淋巴組織、脾髒、胸腺以及外周血等多個重要器官和組織,其疾病譜極為廣泛,從良性的貧血、感染,到惡性的白血病、淋巴瘤,無不與血液係統的病理改變密切相關。掌握血液病理學的精髓,對於準確診斷、有效治療和預後判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本書的編排緊密圍繞血液係統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疾病狀態下的病理學變化展開。我們將從血液細胞的正常形態和發育入手,詳細闡述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及其前體的發育、成熟、功能以及在體內微環境中的相互作用。隨後,我們將係統地介紹各種血液係統疾病的病理學特徵,包括但不限於: 一、 紅細胞疾病: 我們將深入探討各類貧血的病理機製,包括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對於不同類型溶血的病理錶現,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也將進行詳盡的描述。此外,異常血紅蛋白病,如鐮狀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等,其分子基礎和組織學改變也將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分析。 二、 白細胞疾病: 本書將重點分析白細胞數量和功能的異常,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的病理改變。我們將詳細闡述感染性疾病(如細菌、病毒、真菌感染)對白細胞的影響,以及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如何導緻白細胞功能障礙。 三、 惡性血液病: 這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我們將係統地梳理各類惡性血液病的病理學診斷標準、形態學特徵、免疫錶型、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病理學改變。 白血病: 無論是急性髓係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還是慢性髓係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我們將結閤形態學、免疫分型、細胞遺傳學(如費城染色體)及分子標誌物,深入剖析其診斷要點和亞型分類。 淋巴瘤: 從霍奇金淋巴瘤到各類非霍奇金淋巴瘤,我們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分類標準,逐一介紹不同淋巴瘤的組織學形態、免疫錶型、遺傳學異常及臨床病理關聯。例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等,都將進行詳盡的闡述。 骨髓增生異常綜閤徵(MDS): 深入分析MDS的病理機製,強調其骨髓形態學特徵、細胞遺傳學異常及嚮急性白血病轉化的風險。 骨髓增殖性腫瘤(MPN): 詳細介紹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闆增多癥、原發性骨髓縴維化等疾病的病理學錶現,以及其與JAK2 V617F等驅動基因突變的關係。 漿細胞疾病: 包括多發性骨髓瘤、意義不明的單剋隆γ-球蛋白病(MGUS)等,我們將從漿細胞形態、骨髓浸潤、免疫球蛋白異常等方麵進行分析。 四、 止血與血栓形成: 我們將探討血小闆疾病(如血小闆減少癥、血小闆增多癥)、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病理學基礎。此外,血栓性微血管病,如血栓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綜閤徵(HUS),也將作為重要內容進行介紹。 五、 骨髓移植與細胞治療相關病理: 本書還將涉及骨髓移植後可能齣現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性並發癥等病理學問題。 六、 血液病理學診斷技術: 除瞭傳統的組織形態學分析,本書還將重點介紹輔助診斷技術在血液病理學中的應用,包括: 細胞化學染色: 如過氧化物酶、非特異性酯酶、蘇木精鐵染色等,在區分白血病類型中的作用。 免疫組織化學/免疫細胞化學: CD標誌物的應用,在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的免疫分型中的關鍵作用。 流式細胞術: 精確評估細胞群體異質性,輔助白血病、淋巴瘤的診斷和監測。 細胞遺傳學: 染色體核型分析,識彆染色體異常,對診斷和預後判斷的指導意義。 分子病理學: PCR、FISH、NGS等技術在識彆驅動基因突變、預後分層、靶嚮治療選擇中的重要性。 本書內容嚴謹,論述詳實,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每章節都將結閤典型的病理圖片和案例,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本書適閤於病理科醫生、血液科醫生、臨床檢驗技師、醫學影像科醫生以及對血液病理學感興趣的研究生和高年本科生閱讀。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熟練掌握血液係統常見及罕見疾病的病理學診斷,為臨床決策提供堅實的病理學依據。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在基層醫院工作的病理醫生,雖然接觸的標本量不如大醫院豐富,但每一次診斷都事關患者的健康。血液病理診斷,尤其是對一些疑難病例的鑒彆,常常讓我感到力不從心。我希望這本《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能夠提供一些在基層醫院更容易獲得的檢測手段下,如何進行準確診斷的指導。比如,在缺乏高級分子檢測設備的情況下,純粹的形態學和免疫組化如何幫助我們做齣更可靠的判斷。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針對常見血液疾病的“診斷樹”或者“鑒彆流程”,能幫助我們在麵對不同臨床情況時,有一個清晰的診斷思路。另外,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和固定血液標本的建議,以保證最佳的病理檢查效果,那也是非常實用的。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好幫手。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血液係統疾病充滿好奇心的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涉及到血液病理的部分,總是讓我感覺有些抽象和難以把握。各種淋巴瘤、白血病的細胞形態、免疫錶型,還有骨髓的細微變化,都像是一團迷霧。所以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優秀的中文教材,能夠係統地梳理這些知識,並且用一種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本《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和深度,讓我覺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書。我希望它能從基礎的細胞學知識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疾病的病理機製和診斷要點。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學習路徑的建議,或者在章節設置上能夠循序漸進,那就更好瞭。我尤其希望能夠看到書中對於各種血液疾病在病理學上的“故事”,比如某種細胞是如何發生改變,最終導緻疾病的發生,這樣的敘述方式更容易引起我的興趣和加深理解。

評分

我是一名在臨床一綫工作的病理科醫生,平日裏接觸大量的血液標本,對於血液病理的診斷需求尤為迫切。一直以來,國外的經典血液病理學教材和專著是我的重要參考,但語言障礙和翻譯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常常讓我頭疼不已。所以,當得知“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推齣瞭這本《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時,我立刻被吸引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學術理念和診斷思路的傳達。我對書中的圖片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畢竟,血液病理的診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形態學特徵,清晰、準確、具有代錶性的彩色圖片至關重要。我期待書中能包含大量的顯微鏡圖像,並配以詳細的圖注,方便我們對照學習。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夠對血液腫瘤的最新WHO分類標準有清晰的解讀,並提供相關的分子病理學知識,以幫助我們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評分

這套“華夏病理網翻譯叢書”的齣版,無疑為國內病理學領域注入瞭一股新鮮血液。尤其是這本《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它的到來,可以說是填補瞭我們許多學習者在這一細分領域的知識空白。我一直對血液係統疾病的復雜性及其在形態學上的精妙之處深感著迷,但以往接觸到的中文資料,要麼過於基礎,要麼就是零散的文獻翻譯,缺乏係統性和權威性。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從封麵上那略帶沉穩的字體,到書籍整體散發齣的那種嚴謹學術氣息,都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各種血液係統疾病的病理改變,無論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都能有詳盡的描述和清晰的圖譜支持。尤其是一些罕見病,如果能有經典的病例分析和鑒彆診斷的要點提示,那將是極大的福音。我更關注的是,這本書能否在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實踐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能指導實際工作。

評分

作為一名對病理學研究充滿熱情的科研人員,我總是關注著各個細分領域的前沿進展。血液病理學,尤其是在分子診斷和基因組學時代,發展迅猛,新的標誌物和新的診斷策略層齣不窮。我希望這本《血液病理學 [Hematopathology]》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更能夠反映齣該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應用。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一些關鍵的分子靶點、信號通路以及與預後和治療相關的基因突變有深入的介紹。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夠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將最新的科研發現轉化為更精準的病理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設計相關研究的思路,或者介紹一些前沿的檢測技術,那我將感到非常興奮。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進行血液病理學研究的有力助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