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箱全新塑封!
基本信息:
书名:牟宗三文集(全22册)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3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书号:9787553492209
总定价:1380.00元
全22册分别为:
康德-判断力之批判(上下)
心体与性体(上下)
人文讲习录
中国哲学的特质
道德的理想主义
才性与玄理
中国哲学十九讲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认识心之批判(上下)
政道与治道
现象与物自身
佛性与般若(上下)
圆善论
名家与荀子
历史哲学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康德的道德哲学
拿到这套《牟宗三文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沉甸甸”的分量。不单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思想上的厚重感。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时代的思想,就必须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思想家,而牟宗三先生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界最耀眼的人物之一。这套共二十二册的文集,提供了最全面、最直接的文本,让我能够摆脱二手解读的局限,直接面对大师的思想原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圆善论》,这似乎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的终极价值与实现路径的关键。同时,人文讲习录更是让我期待,我常常觉得,哲学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够最生动地展现其生命力,那些与学生互动的火花,或许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我打算每天都坚持阅读一部分,无论是通勤途中,还是夜晚的灯下,都让牟先生的思想陪伴我。这套书的意义,在于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哲学深邃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精装版真的太精美了,封面设计大气,纸张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牟宗三先生的名字更是如雷贯耳,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想要深入了解,一本完整、高质量的文集是必不可少的。这套书的总共二十二册,内容之丰富,足以让我沉浸在其中很久。我尤其期待那些关于“圆善论”的篇章,一直对这个概念心向往之,想看看牟先生是如何将其阐释得淋漓尽致的。翻阅目录,人文讲习录也吸引了我,这部分内容想必是先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子们思想碰撞的火花,从中或许能体会到更鲜活、更具实践意义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它的存在本身就赋予了我一种仪式感,仿佛在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它的装帧和分量,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无论是作为个人阅读还是赠送给喜爱传统文化的师长,都显得十分体面和有意义。
评分这套书的出版,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我一直对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非常感兴趣,而牟宗三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举世瞩目。这套全二十二册的文集,包含了先生一生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圆善论”这样的核心概念,更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我深知,很多哲学术语初读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我相信,通过阅读先生的原文,结合其对历史语境的阐释,我一定能够逐渐领悟其中的精髓。另外,我看到其中还有“人文讲习录”,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我喜欢那种带有讲课痕迹的文字,它们往往更具现场感,更能传递出思想的温度。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牟先生的哲学思想,并且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我自己的生活和思考中。这不仅仅是购书,更像是一次与伟大思想家的深度对话,一次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升华。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是一名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牟宗三先生的学术地位不言而喻,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一套权威、完整的文集进行系统性学习。这套全二十二册的《牟宗三文集》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特别关注里面的“人文讲习录”,因为这部分内容通常代表着学者最直接、最鲜活的思想表达,常常蕴含着他们对当下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讲习录,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牟先生的学术旨趣和研究方法,并且从中汲取治学之道。同时,像《圆善论》这样的核心概念,更是我想要深入理解的重中之重。我计划将这套书作为我硕士论文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将其中的思想贯穿于我今后的学术研究之中。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纸张和印刷,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智慧,足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学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我终于入手了这套牟宗三先生的文集,简直是心心念念已久。作为一名对中国哲学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都觉得牟先生的思想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峰。之前零散地读过一些他的文章和评论,但总是感觉不够系统,这次能拥有一整套二十二册的文集,简直是如获至宝。我最先翻开的是《圆善论》的部分,迫不及待想看看先生是如何论述“圆善”这一概念的,感觉它触及到了中国哲学中关于“德性”和“完善”的终极追求。虽然有些地方初读起来略显晦涩,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我深入钻研的动力。书中的语言虽然典雅,但透过文字,依然能感受到先生严谨的逻辑和深邃的洞察力。我计划花大量的时间来研读这套书,从最基础的篇章开始,一点点地梳理先生思想发展的脉络,理解他如何回应西方哲学,又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足,一次对中华文明精髓的深度探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