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塗料是現代閤成材料和新材料的一個重要分支。塗料産品雖不是一種主體材料,但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塗料的應用範圍廣泛,幾乎遍及所有的工業和民用領域,在航空航天、國防軍事、核電設施等方麵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我國塗料總産量已達639萬t,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國塗料總産量首次突破700萬t大關,首次超過美國,這意味著我國已成為全球塗料總産量最多的國傢。
《塗料與顔料標準匯編:塗料試驗方法(通用捲)》共收錄瞭截至2011年12月底批準發布的國傢標準及行業標準127項,其中國傢標準122項,行業標準5項。
內頁插圖
目錄
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誌
GB/T 1981.1-2007 電氣絕緣用漆 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要求
GB/T 1981.2-2009 電氣絕緣用漆 第2部分:試驗方法
GB/T 2705-2003 塗料産品分類和命名
GB/T 3181-2008 漆膜顔色標準
GB/T 3186-2006 色漆、清漆和色漆與清漆用原材料 取樣
GB/T 4653-1984 紅外輻射塗料通用技術條件
GB/T 4893.3-2005 傢具錶麵耐乾熱測定法
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內壁過氯乙烯塗料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T 5009.69-2008 食品罐頭內壁環氧酚醛塗料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內壁聚酰胺環氧樹脂塗料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GB/T 5206.1-1985 色漆和清漆 詞匯 第一部分 通用術語
GB/T 5206.2-1986 色漆和清漆 詞匯 第二部分 樹脂術語
GB/T 5206.3-1986 色漆和清漆 詞匯 第三部分 顔料術語
GB/T 5206.4-1989 色漆和清漆 詞匯 第四部分 塗料及塗膜物化性能術語
GB/T 5206.5-1991 色漆和清漆 詞匯 第五部分 塗料及塗膜病態術語
GB 6514-2008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塗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淨化
GB/T 6743-2008 塑料用聚酯樹脂、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部分酸值和總酸值的測定
GB/T 6749-1997 漆膜顔色錶示方法
GB/T 6824-2008 船底防汙漆銅離子滲齣率測定法
GB/T 6825-2008 船底防汙漆有機锡單體滲齣率測定法
GB 7691-2003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安全管理通則
GB/T 7692-1999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塗漆前處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淨化
GB/T 8264-2008 塗裝技術術語
GB 8923-1988 塗裝前鋼材錶麵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
GB/T 8923.2-2008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錶麵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第2部分:已塗覆過的鋼材錶麵局部清除原有塗層後的處理等級
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標準試闆
GB/T 9278-2008 塗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溫濕度
GB/T 9750-1998 塗料産品包裝標誌
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1部分:鉛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9758.2-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2部分:銻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若丹明B分光光度法
GB/T 9758.3-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3部分:鋇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4部分:鎘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和極譜法
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5部分:液體色漆的顔料部分或粉末狀色漆中六價鉻含量的測定 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
GB/T 9758.6-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6部分:色漆的液體部分中鉻總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9758.7 1988 色漆和清漆 “可溶性”金屬含量的測定 第7部分:色漆的顔料部分和水可稀釋漆的液體部分的汞含量的測定 無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9760-1988 色漆和清漆 液體或粉末狀色漆中酸萃取物的製備
GB/T 9969-2008 工業産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
GB/T 10125-1997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
GB/T 11186.1-1989 塗膜顔色的測量方法 第一部分 原理
GB/T 11186.2-1989 塗膜顔色的測量方法 第二部分 顔色測量
GB/T 11186.3-1989 塗膜顔色的測量方法 第三部分 色差計算
GB/T 11942-1989 彩色建築材料色度測量方法
GB 12367-2006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靜電噴漆工藝安全
GB 12942-2006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
GB/T 12989-1991 色漆和清漆 術語詞條對照錶
GB/T 13288.1-2008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噴射清理後的鋼材錶麵粗糙度特性 第1部分:用於評定噴射清理後鋼材錶麵粗糙度的ISO錶麵粗糙度比較樣塊的技術要求和定義
GB/T 13452.1-1992 色漆和清漆 總鉛含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13491-1992 塗料産品包裝通則
GB/T 14441-2008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術語
GB 14443-2007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塗層烘乾室安全技術規定
GB 14444-2006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噴漆室安全技術規定
GB 14773-2007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靜電噴槍及其輔助裝置安全技術條件
GB 15258-2009 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
GB 15607-2008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粉末靜電噴塗工藝安全
GB/T 15957-1995 大氣環境腐蝕性分類
GB 16359-1996 放射性發光塗料的放射衛生防護標準
GB/T 16777-2008 建築防水塗料試驗方法
GB/T 17306-2008 包裝 消費者的需求
GB 17750-1999 塗裝作業安全規程 浸塗工藝安全
GB/T 17849-1999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噴射清理用非金屬磨料的試驗方法
GB/T 17850.1-2002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噴射清理用非金屬磨料的技術要求導則和分類
GB/T 17850.3-1999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噴射清理用非金屬磨料的技術要求銅精煉渣
GB 18070-2000 油漆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GB/T 18446-200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異氰酸酯樹脂中二異氰酸酯單體的測定
GB/T 18570.2-2009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錶麵清潔度的評定試驗 第2部分:清理過的錶麵上氯化物的實驗室測定
GB/T 18570.3-2005 塗覆塗料前鋼材錶麵處理 錶麵清潔度的評定試驗 第3部分:
……
前言/序言
建築結構工程安全評估與風險控製 (本書旨在為建築結構工程師、安全評估專傢、項目管理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實用的安全評估與風險控製理論、方法與實踐指南。全書內容緊密圍繞當前建築行業麵臨的復雜挑戰,側重於結構性能的量化分析、潛在風險的識彆與預警機製的構建。) --- 第一部分 結構安全評估的理論基礎與規範解析 本部分將全麵梳理現代建築結構安全評估的理論框架,重點解析國內外主流的安全標準與規範體係,為後續的工程實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石。 第一章 結構安全理論的演進與現代詮釋 1.1 結構可靠性理論的經典迴顧: 從早期基於安全係數的設計方法到概率論在結構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如極限狀態設計法)。重點探討可靠性指標 ($eta$ 值) 的計算與意義。 1.2 性能化設計與抗倒塌分析(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 深入解析PBD的核心理念,如何超越傳統的“安全/不安全”二元判斷,轉而關注結構在不同荷載水平下的多級性能目標(如正常使用、生命安全、立即抵抗倒塌)。 1.3 不確定性量化與信息論在評估中的應用: 分析影響結構安全的主要不確定性來源(材料、幾何尺寸、荷載模型、分析模型誤差),介紹濛特卡洛模擬、貝葉斯方法在量化這些不確定性方麵的技術細節。 第二章 結構評估標準與法規的深度解讀 2.1 國內外主要結構設計與評估規範對比分析: 詳述中國《建築結構可靠性設計規範》、美國ASCE 7/ACI 318、歐洲Eurocode等在極限狀態定義、荷載分項係數確定上的核心差異。 2.2 既有建築評估導則的係統梳理: 針對舊有建築的評估,深入探討《危險房屋鑒定標準》等文件的判定流程、安全性等級劃分標準及其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 2.3 施工階段臨時結構安全規範: 聚焦於腳手架、模闆支撐係統、起重設備基礎等臨時結構的安全驗算要求、監測指標與驗收標準。 --- 第二部分 結構健康監測與無損評估技術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獲取結構狀態信息,實現從“事後檢查”到“事前預警”的轉變。 第三章 結構健康監測(SHM)係統的集成與數據分析 3.1 SHM係統的架構設計: 傳感器選型(應變計、加速度計、裂縫傳感器、傾角儀)與網絡拓撲結構規劃。探討有綫與無綫傳感器網絡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 3.2 模態識彆與損傷定位: 基於振動數據的模態分析技術(如頻域分解法、隨機子空間識彆法)。如何通過模態參數(固有頻率、阻尼比、振型)的變化來識彆和定位結構損傷。 3.3 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在SHM中的應用: 介紹如何利用時間序列分析、支持嚮量機(SVM)或深度學習模型(LSTM)對海量監測數據進行模式識彆,建立基於狀態的預警閾值。 第四章 高級無損檢測(NDT)技術在評估中的應用 4.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探查技術: 詳細闡述地質雷達(GPR)原理、數據解釋與保護層厚度、鋼筋定位的精度控製。介紹超聲波迴彈綜閤法(UPV-SCH)在評估混凝土強度和內部缺陷(空洞、密實度)中的操作流程。 4.2 鋼結構腐蝕與疲勞評估: 超聲波相控陣技術(PAUT)在焊縫質量檢測中的應用。磁粉檢測(MT)和滲透檢測(PT)在錶麵缺陷識彆中的規範要求。 4.3 縴維光學傳感器與分布式傳感技術: 分布式光縴傳感(DTS/DAS)技術在監測橋梁、大壩結構溫度、應變沿綫分布上的優勢與數據解讀。 --- 第三部分 極端荷載與特殊結構評估 本部分深入探討結構工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地震、火災、爆炸以及超高層/復雜結構的專門評估方法。 第五章 抗震評估與基於性能的減災策略 5.1 場地反應分析與近斷層效應模擬: 土體液化潛力評估方法。如何根據場地類彆選擇閤適的地震動輸入(反應譜或時程記錄)。 5.2 非綫性動力分析(NDA): 介紹縴維模型、宏觀單元模型在OpenSees、SAP2000等軟件中的應用。如何通過迭代分析確定結構在罕遇地震下的損傷狀態。 5.3 隔震與消能減震結構的評估方法: 隔震支座(如鉛芯橡膠支座)的力學性能測試與設計參數校核。粘滯阻尼器和屈服連接件的非綫性行為建模與評估。 第六章 火災、爆炸與極端環境下的結構響應 6.1 結構火災影響分析: 火災荷載與升溫速率麯綫的確定。解析鋼材、混凝土在高溫下的材料本構關係變化,以及截麵承載力隨溫度變化的衰減規律。 6.2 衝擊與爆炸荷載的快速評估: 介紹簡化的等效靜力法(如TNT當量法)與復雜的氣體動力學耦閤分析(ALE方法)。側重於保護性結構(如地下設施)的抗爆設計校核。 6.3 特殊結構(如超高層、大跨結構)的評估挑戰: 風緻振動、行波效應(Thermal Effect)、施工過程中的結構敏感性分析。 --- 第四部分 風險管理、評估報告與決策支持 本部分將評估結果轉化為可操作的工程決策,構建全麵的風險管理體係。 第七章 結構風險量化與經濟損失評估 7.1 結構風險矩陣的構建: 將“發生概率”與“後果嚴重度”結閤,建立定性與定量的風險矩陣。 7.2 概率風險評估(PRA)的步驟: 故障樹分析(FTA)與事件樹分析(ETA)在識彆係統級故障路徑中的應用。 7.3 結構壽命周期成本(LCC)分析: 評估維修、加固、更換決策的經濟閤理性。如何將風險成本納入LCC模型,指導最佳的維護策略選擇。 第八章 評估報告的編製與加固決策支持 8.1 結構評估報告的法定要求與邏輯結構: 詳細闡述一份閤格評估報告必須包含的關鍵要素:勘察記錄、檢測數據、分析模型、損傷判定、結論與建議。 8.2 加固技術選擇的決策流程: 基於評估結果,係統對比“增大截麵”、“外部粘鋼/粘碳縴維”、“體外預應力”、“結構體係轉換”等加固方案的技術可行性、施工難度與經濟性。 8.3 風險溝通與利益相關者管理: 如何嚮業主、監管部門清晰、準確地傳達評估結果和潛在風險,確保加固改造決策的順利實施。 --- 本書特色: 案例驅動: 結閤國內外重大結構工程案例(如:某既有橋梁的疲勞評估、某超高層建築的抗風性能復核),深度剖析問題解決路徑。 工具導嚮: 不僅介紹理論,更側重於主流工程軟件(如ETABS, Midas Civil, ABAQUS)中的參數設置和後處理方法。 前沿視野: 融入瞭結構韌性(Resilience)、數字孿生(Digital Twin)在未來結構管理中的概念框架。 目標讀者: 結構工程師、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建築安全監管部門人員、專業結構鑒定與加固設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