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讀讀的一本書,王銘銘作品
評分經典通識講稿·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經典通識講稿·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
評分20世紀是一個世界範圍的“新戰國”時代,所謂“冷戰”、“文明衝突”、“全球化”,不過是戰國式競賽的具體錶現。在《經典通識講稿·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中,作者通過梳理吳文藻、費孝通的民族思想,強調中國是一個超民族、超社會的大體係,我們不應陷於“新戰國”的思維圈套,而應迴歸到吳文藻、費孝通時代的寬闊視野,重新思考民族、國傢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作者並沿著吳、費的思想理路,試圖尋找中國這個“超體係”得以運轉的機製所在。
評分偉大 經典、好讀、敘述方式非常好,明白曉暢,觀點,文筆好,行雲流水,版本和裝幀都非常好
評分商品名稱:經典通識講稿·超越“新戰國”: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評價得分: (5分)
評分這是一個係列中的書,得買全瞭
評分不一樣的思維,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
評分不錯的經典通識強烈推薦
評分本書中最大的對抗性主題是中國人的殖民擴張和伊斯蘭文明對於變革的抗拒,平心而論,這個主題有著西方中心主義者對中東文明的妖魔化成分存在。雖然作者力圖講述離開瞭基督教的人類文明,然而日常的經驗和思維的定勢讓他在某些地方無法避免地陷入瞭相同的泥沼。在少數民族族裔方麵,作者用不少段落講述瞭新大陸原住民在沒有被西方文明的屠刀和病菌毀滅的前提下可能對文明做齣的貢獻,然而不得不指齣的是作者對另一片大陸上的原住民——黑人依然抱有沃森式的偏見,他們依然沒有創造齣值得一提的文化,依然沒有成為主流文明的一部分,依然成為瞭奴隸和被解放的對象。 讀此書,最大的睏擾來自一種曆史宿命感的壓迫,雖然本書讓中國人和阿拉伯人成為瞭主角,但曆史的走嚮卻與“白種基督教男人”唱主角的時候沒有太大的不同:宗教中産生社會,迷信中産生理性,蒸汽機、加農炮、原子能、人權、女權、革命一樣也不少,甚至連最後誕生的現代社會也與我們所經曆的彆無二緻。這點不得不令人想起薩義德在《東方學》中的名言“東方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現實存在的東方,而是被東方化的東方,是被支配的客體,它是為西方而存在的存在。”這樣的一個發展齣與西方完全相同的文明的東方,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東方,而非是披著東方外衣的有一個西方呢?或者說,如果真的有一個中國-伊斯蘭文化占主流的世界的話,這個世界是否有可能是彆的樣子嗎?更深層的問題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可能用另外一套語匯進行解釋,而這套語匯是否能夠建構齣另外一個世界?這是一個此書沒能成功迴答的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