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卢照邻 著,李云逸 注
图书标签:
  • 中国古典文学
  • 卢照邻
  • 唐诗
  • 校注
  • 古籍
  • 文学
  • 诗歌
  • 中华文化
  • 经典
  • 唐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1533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0762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8-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2
字数:2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杨炯曾这样评记卢照邻: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分七卷,按不同的诗歌体裁对卢照邻的诗进行校注,繁体字体且竖式的排版,让您重温古诗的古雅韵致。

目录

卷一

秋霖赋
驯鸢赋
穷鱼赋并序
双槿树赋并序
病梨树赋并序
五言古诗
咏史四首
结客少年场行
赠李荣道士
早度分水岭
三月曲水宴得樽字
王勃和诗得烟字附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宿晋安亭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已
赤谷安禅师塔
赠益府裴録事
赠益府羣官

卷二
七言古诗
失羣*并序
行路难
长安古意
明月引
怀仙引
五言律诗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前言/序言


窥探大唐盛景,体悟玄言雅韵——《卢照邻集校注》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浩瀚如烟,历代名家辈出,其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映照历史、洞察人性的绝佳窗口。《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正是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窥探中华文化精髓的钥匙。其中,《卢照邻集校注》一册,更是珍品中的珍品,它将唐代杰出诗人卢照邻的生平、创作与思想,以严谨的校勘和精深的注释,呈现于读者面前,为我们理解盛唐气象,感受玄言诗的独特魅力,提供了宝贵而详实的资料。 卢照邻,这位在大唐文坛上光芒璀璨的名字,虽然其人生道路跌宕起伏,仕途坎坷,甚至英年早逝,但其留下的诗文,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是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玄言诗的传统,寄情山水,阐发哲理,展现出一种清逸出尘、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又敏锐地捕捉到盛唐时代的社会脉搏,流露出对政治现实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字里行间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与真挚的情感。 《卢照邻集校注》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校注”二字之上。对于任何一位古代文学作品的整理与研究,校勘与注释都是基础而关键的工作。古代文献流传过程中,常常因为传抄、刻印等环节的疏漏,导致文本出现差异、讹误,甚至残缺。优秀的校注本,能够通过对不同版本进行细致的比对,辨别真伪,考证源流,从而尽可能地恢复作品的原貌。而注释,则是连接古今读者的桥梁。古人的语言、典故、风俗,往往与今人大相径庭,没有详实的注释,读者便如同隔着一层迷雾,难以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卢照邻集校注》的编纂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卢照邻的诗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校勘,力求精准确凿;同时,更是对诗文中的典故、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思想意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卢照邻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成就。 本书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所收录的卢照邻作品之丰富与系统。《卢照邻集》通常涵盖了卢照邻现存的绝大部分诗歌、文赋以及部分尺牍书信等。这些作品,犹如一块块拼图,共同勾勒出卢照邻的文学世界。从《赋得汉宫秋》中对宫怨的哀叹,到《赠卢使君》中对政治抱负的抒发;从《赠刘景玄》中对友人的深情款款,到《铜雀妓》中对往昔辉煌的追思,卢照邻的笔触,或细腻婉约,或雄浑豪迈,或清丽脱俗,或愤激跌宕,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的风采。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盛唐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卢照邻的诗歌,深刻地体现了“玄言”诗的特点。玄言诗,顾名思义,是指以“玄”为旨,以“言”为载体的诗歌。“玄”在此处,可以理解为道家的哲理、玄学思想,以及对宇宙人生奥秘的探索。卢照邻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道”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他善于在山水景物中寄托情怀,借自然之美来阐发人生哲理。例如,他在《送王七》中写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孤寂凄冷的旅途画面,其中蕴含的离愁别绪与人生困境,引人深思。又如,《行路难》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更是直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人生道路的迷茫。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卢照邻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折射出他深邃的思想境界。 《卢照邻集校注》的出现,不仅为学者研究卢照邻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也为普通读者走进卢照邻的文学世界打开了一扇便捷的门。该书的注释,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让即使对古典文学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收获。同时,详尽的校勘信息,也使得本书在学术价值上无可挑剔,是文学研究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 本书的编纂,更是遵循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一贯的严谨与专业精神。编纂者在资料搜集、版本选择、校勘方法、注释原则等方面,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参考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与新探索。这种对学术的敬畏与对经典的尊重,使得《卢照邻集校注》成为一本值得信赖的学术著作。 阅读《卢照邻集校注》,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古人的诗文集,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我们可以仿佛看到卢照邻身处巍峨的山峦之间,仰望浩瀚的星空,感悟人生的渺小与伟大;我们可以听到他与友人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事,抒发豪情壮志;我们也能体会到他身处逆境,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的诗文,穿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引发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而言,《卢照邻集校注》是一份不容错过的宝藏。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初唐诗歌的特色,理解玄言诗的艺术魅力,更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一位伟大诗人的思想光辉与人格魅力。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得以窥探盛唐时期,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体悟中国古典文化中那份独特的玄言雅韵。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更清晰、更真切地看见那个遥远而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手头上的书都看完一轮了,正愁无事可做,偶然翻出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才想起压根儿没怎么认真看过。这套丛书本身就以其严谨的校勘和详实的注疏闻名,虽然我对卢照邻的了解仅限于“曲江流饮”和“送卢主簿”这些零散的诗句,但抱着对古典文学的敬意,还是决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番。刚翻开,就被那繁复的注释和密密麻麻的校记给震住了。我一直以为,看古籍就是读懂字面意思,再加上一些背景知识就够了,没想到这本《卢照邻集校注》简直是一座宝藏。光是开篇的一篇序文,后面跟着的校勘和注疏就占了好几页。作者们对于每一个字的细微差别,每一处引文的出处,都一丝不苟地考证,有时候甚至会列出几种不同的版本,详细说明为何采信此说。这让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现在读到的许多古籍,背后都有着无数前人的心血和智慧。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深刻得多。虽然初看会觉得有些枯燥,但随着一点点地深入,我逐渐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古人对于文字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执着。这种感觉,就像是拨开层层迷雾,窥见了历史真实的模样,很有成就感。

评分

坦白讲,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刚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时,我确实有过一丝畏难情绪。毕竟,“校注”二字本身就带着学术研究的重量,我担心自己会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而难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套书的编纂者们显然考虑到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除了严谨的校勘和详尽的注解,作者还为许多篇章提供了背景介绍和文学评论。这些辅助性的文字,就像是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穿越那些晦涩的古语和复杂的典故,逐渐领略到卢照邻诗歌的深层含义。我发现,不仅仅是诗句本身,连他生平的经历、当时的社会背景,都与他的创作息息相关。读他的诗,就像在读他的人生故事。我开始对他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那些他对于仕途的失意、对友人的情谊、对家国的思念,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文人形象。这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一份真挚的情感。

评分

购入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后,我一直将其珍藏在书架上,心中总觉得它代表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近期才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翻阅,随手翻到几篇篇目,就被其深度和广度所折服。作者们在校注过程中,不仅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更引入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庞杂而又精密的学术网络。我尤其欣赏其处理“异文”的方式,对于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都一一列出,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阅读到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是经过无数代人反复推敲、审定的结果。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我这个普通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它提醒我,对待知识,应当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探究,力求理解其本源。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古文学者,但通过这本《卢照邻集校注》,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知识海洋,感受着学者们严谨治学的魅力。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赏心悦目。虽然是学术丛书,但它并没有给人那种死气沉沉的刻板印象。纸张的触感温润,排版也十分考究,疏密得当,既有充足的阅读空间,又不显得空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采用了传统的线装方式,翻阅起来有一种古朴的仪式感,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对话那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唐代诗人。我特意选了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就着窗外的阳光,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一开始,我对卢照邻的诗歌风格并没有太深的期待,无非是盛唐时期的那些山水田园或是应酬唱和。然而,当我读到他那些感怀身世、抒发壮志的篇章时,才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笔触时而雄浑,时而细腻,既有对盛世繁华的赞美,又不乏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那些经过精心校注的诗句,仿佛在我的眼前重新鲜活起来,每一个字眼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我尤其喜欢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那种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盛唐时代。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唐诗的理解都比较碎片化,多半是凭着感觉去欣赏。偶然间翻到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拆解”一首诗。它的校注部分,简直就是一部诗歌的“解剖学”。作者们对每一个词语的来源、每一个用典的出处,都进行了细致的追溯。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个看似普通的词语,在古代的语境下竟然有着如此丰富的含义。而那些典故,更是打开了通往历史长河的一扇扇窗户。读诗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着后面的注释,去理解诗人为何会选择这个词,为何会引用这个典故。这种过程,虽然花费的时间比单纯阅读要长得多,但却让我对诗歌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开始不再仅仅是被诗歌的意境所打动,更能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巧的艺术构思。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阅读体验,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感觉非常满足。

评分

杨炯曾这样评记卢照邻: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分七卷,按不同的诗歌体裁对卢照邻的诗进行校注,繁体字体且竖式的排版,让您重温古诗的古雅韵致。

评分

书是不错,就是太贵。

评分

基于以上,基本可以解释为什么好评都是随便写写的,说实话,要不会为了评价可以获得京豆,我都懒得评价。

评分

从以上2个习惯可以看出来,如果一件商品的平均评分,在4.5星以上的话,通常可以认为货物是OK的,没有大问题的,当然不排除中买到次品的情况,只要能做到及时退款退货或者换货的话,还是很方便快捷的。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的书,装帧精美,排版合理,字迹清晰,很适合闲暇时好好阅读,收获很多。

评分

我作为一个长期京东商城购买者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评分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卢照邻集校注》分七卷,按不同的诗歌体裁对卢照邻的诗进行校注,繁体字体且竖式的排版,让您重温古诗的古雅韵致。

评分

他的哀傷的呼告聲隨風散逸,靜下來的他,開始了漫長的思索:『天道何從兮,自古多邛;為臧兮匪祐,匪仁兮覆庸。蹻狠戾兮南汜,跖叛渙兮東風,並強大兮薰赫,咸壽考兮從容……忠與貞兮何仇?俱不得其死焉。明夷何辜兮羑里?洪範何恃兮佯狂?我視於天兮,亦孔之痒。』他為了他的疑惑而去思考:是啊!古往今來,所謂天地間的自然之道,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呢?從歷史一連串的事件看來,它似乎是有乖誤的。您看!做好事的人不能得到庇祐,做壞事的人卻常常得到善終:楚威王時的大盜莊蹻,得到南滇豐美的數千里地;柳下惠之弟盜跖,最後終老泰山。相反的,自古忠貞之士的下場,都很淒涼;文王被帝紂囚禁在羑里,比干被帝紂剖心,箕子為求全身以退,只得佯狂避世……我看這個自然之道,實在很多錯誤之處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