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梁启超先生论述了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治国学的方向。从社会组织方面谈到中国文化史。还讲到阴阳五行说的来历和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大势。
作者简介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
目录
什么是文化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
第二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
第三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
第一章 母系与父系
第二章 婚姻
第三章 家族及宗法
第四章 姓氏
第五章 阶级(上)
第六章 阶级(下)
第七章 乡治
第八章 都市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
一、阴阳二字语意之变迁
二、五行二字语意之变迁
三、阴阳家之成立及阴阳五行说之传播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总论
胚胎时代
全盛时代
第一节 论周末学术思想勃兴之原因
第二节 论诸家之派别
第三节 论诸家学说之根据及其长短得失(阙)
第四节 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
儒学统一时代
第一节 其原因
第二节 其历史
第三节 其派别
第四节 其结果
老学时代
佛学时代
第一节 发端
第二节 佛学渐次发达之历史
第三节 诸宗略纪
第四节 中国佛学之特色及其伟人
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
第一节 永历康熙间
第二节 乾嘉间
第三节 最近世
精彩书摘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不惟男子有字也,女子亦有之。《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说文·女部》下自“嬿”至“奺”十三字,皆注日“女字”。而彝器之中,女子之字可考见者十有六,(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女字说”)知周时盛行矣。男子之字日“某父”,“父”亦通作“甫”,如正考父、仲山甫等是。《说文》“甫”下云:“君子美称也。”女子之字见于彝器者多日某母,则“母”其女子美称也。至春秋时则多取名字相覆,(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而冠以“子”字或伯仲叔季等伦次,如颜回字子渊,曾点字子皙,孔鲤字伯鱼,仲由字季路等。汉人则多用公卿为美称,如何休字邵公,赵岐字邠卿等,实际上其所谓“字”仅一字也。汉人亦有省去“甫”“子”“公”“卿”诸美称而专用一单字为字者,如袁盎字丝,匡衡字鼎之类,至唐犹有效之者,如颜师古字籀,以二字为名而以一字为字,最诧异矣。
古之敬称,以字为最矣。故《仪礼》载祭祝之词,皆字其祖祢。子思字其祖日仲尼,子贡字其师日仲尼。至后世文胜日甚,乃有以字为不足以展敬而更以别号相呼者,其始盖起于逃名避世之士。如春秋末范蠡在齐号鸱夷子皮,在陶号朱公。战国时有鬼谷子、鹗冠子之类,汉初则有商山四皓绮里季,角里先生等,至今莫能举其姓氏。自晋至六朝而葛洪号抱朴子,陶潜号五柳先生,陶弘景号华阳隐居,是为自标别号之始,然尚含肥遁自晦之意。至唐而浸滥,如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元稹号漫郎,陆龟蒙号天随子,张志和号元真子之类,文人以为名高矣。至宋而益滥,文人莫不有号,如六一、老泉、半山、东坡等,讲学之风渐起,尊其师者必日“学者称为某某先生”,如濂溪、明道之类是。自兹以往,某斋、某轩等称号,遍于贾竖矣。又古者于达官,尊之则称其官位。至明中叶,又以别号不足为敬,官位不足示异,乃至以籍贯之称代人称,如张居正日江陵,严嵩日分宜。末流猥滥益甚,贵溪(夏言)、乌程(温体仁)、宜兴(周廷儒)、武陵(杨嗣昌)等名词,纷形诸公私文牍,有如隐谜,不知所指。此风披靡,于今为烈。曾湘乡兄终弟及,李合肥父没子袭,下如袁项城黎黄陂之流,皆各专其县,甚者徐世昌以郡望而称东海,孙文以冒日本姓而称中山,“名不正则言不顺”,莫此为甚矣。
“死而谥,周道也。”后世谓为易名大典。周制“称天而谥”,美恶必以实,“名之日幽厉,孝子慈孙不能改”。故《周书·谥法》篇恶谥不少。及秦始皇以为“臣子议君父,不道”,废之。汉兴而复,迄清季不替,民国建乃革焉。清制,惟一品以上例得谥,以下特赐,然谥有美无恶,非古意矣。私谥之风,起于东汉,至今犹有行者。
……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