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

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朝虹,林倫倫 著
圖書標籤:
  • 潮汕方言
  • 歌謠
  • 民俗
  • 方言文學
  • 潮汕文化
  • 地方文獻
  • 口頭文學
  • 文學
  • 語言學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齣版集團 , 花城齣版社
ISBN:9787536065154
版次:1
商品編碼:1113804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1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天頂一粒星,地下開書齋”、“行橋是行橋,手挈書冊入書場;又愛一目觀兩字,一心想著房內娘。”朗朗上口的歌謠,讀來令人莞爾一笑,幼時學唱歌謠的情景在腦海一一浮現。
  如今潮汕歌謠已處於瀕危狀態,搶救與保護瀕危傳統文化遺産迫在眉睫。在多元文化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對潮汕方言歌謠這種原生態文化的保護更顯得尤為重要和頗具深意。《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經過作者靜心研究和整理,收錄瞭在潮汕地區傳唱至今的一韆首歌謠並加以評注。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乎潮汕歌謠的書,是開啓童年開心唱誦歌謠記憶的一把鑰匙,是對潮汕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更是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精神財富。

內容簡介

  《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經過作者精心研究,收錄瞭在潮汕地區傳唱至今的方言歌謠,是一本蘊含潮汕傳統文化特色的書籍。全書分為“愛情之歌”、“時政之歌”、“生活之歌”、“過番之歌”、“儀式之歌”、“詼諧之歌”、“兒童之歌”和“風物之歌”等8個部分,收歌謠過韆首。
  此前的潮汕方言歌謠版本,由於齣版年代比早,搜集的數量有限,基本上沒有注解。此《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與以前各種版本比較起來,更顯其歌謠齊全、評注專業和題材、方言統一的特點,是一本極具學術研究價值、推廣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潮汕文化特色書籍。

作者簡介

  林朝虹,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高級講師,方言學碩士,國傢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齣版《普通話語音與水平測試教程》,發錶《論潮汕歌謠的聲律美》、《論潮汕方言歌謠收集整理的原則與方法》等論文,曾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測試工作者。
  
  林倫倫,中國語言文學二級教授,韓山師範學院院長,廣東省中國語言學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地方方言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齣版專著20多種,發錶論文100多篇,曾經獲得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傢奬”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等奬勵。

目錄


前言
凡例
歌謠分類細目
正文
序麯
第一輯 愛情之歌
一、戀愛中
二、結婚後
三、婚姻價值觀

第二輯 時政之歌
一、解放前
(一)清末民國
(二)窮苦飢荒
(三)革命鬥爭
1.抗戰時期
2.內戰時期
二、解放後
(一)贊揚建設
(二)針砭時弊

第三輯 生活之歌
一、傢庭生活
(一)婆媳
(二)姑嫂
(三)夫婦
(四)婦女
(五)兄弟姐妹
(六)父母子女
二、勞動生産
(一)田園
(二)漁歌
(三)其他勞動
三、其他生活

第四輯 過番之歌
第五輯 儀式之歌
一、嫁娶歌
(一)新娘打扮
(二)齣嫁
(三)迎娶
(四)洞房
(五)做四句
二、請神歌
三、喪事歌

第六輯 滑稽之歌
一、諷刺歌
(一)四句詩體諷刺歌
(二)兩章疊體諷刺歌
(三)其他諷刺歌
二、詼諧歌
(一)四句詩體詼諧歌
(二)兩章疊體詼諧歌
(三)其他詼諧歌
三、戲謔歌
(一)顛倒歌
(二)問答歌

第七輯 兒童之歌
一、述事歌
二、狀物歌
三、數數歌
四、搖籃麯
五、遊戲歌

第八輯 風物之歌
一、風景
二、物産
三、謎語
四、哲理
五、述戲

尾聲
附錄一 國際音標對照潮州話拼音方案
附錄二 本書使用古字(詞)錶、部分方言俗字(詞)錶、訓讀字錶、
外來詞錶
歌名首字筆畫索引
參考文獻目錄
後記

精彩書摘

  序麯之一:佘歌佘嘻嘻
  佘歌佘嘻嘻①,我有佘歌一簸箕;一韆八百哩來鬥②,一百八十勿磨邊③。
  佘歌佘嗨嗨④,我有佘歌一米篩;一韆八百哩來鬥,一百八十勿磨來⑤。
  【解題】這是鬥歌的序幕,顯示瞭滿腹是歌、充滿信心的民間歌手的自信形象。
  【注釋】①佘歌:潮人稱潮汕方言歌謠為佘歌,可能跟潮州有佘民居住有關。嘻嘻:襯字,無義。②哩:連詞,錶示承接關係,意同“就”。鬥:鬥歌。③勿[mai3]:不要。本是“唔愛[m6(7)ain3]”兩字的閤音,“勿”是同義訓讀字。磨邊:走近來。④嗨嗨:襯字,無義。⑤磨來:走近來。
  【押韻】第一章1、2、4句押[i](衣)韻;第二章1、2、4句押[ai](哀)韻。
  序麯之二:佘歌佘咳咳
  佘歌佘咳咳,我有佘歌一米篩;一韆八百哩來鬥,一百八十勿磨來。
  佘歌佘嘻嘻,我有佘歌一簸箕;早晨鬥到日頭落①,是輸是贏勿拖辭②。
  【解題】這是鬥歌序幕的另一版本。
  【注釋】①日頭落:太陽下山。②勿拖辭:不要拖延、推辭。
  【押韻】第一章1、2、4句押[ai](哀)韻;第二章1、2、4句押[i](衣)韻。
  第一輯愛情之歌
  一、戀愛中
  1.一雙耳環四點金
  一雙耳環四點金①,麵囝白白分兄唚②,腰囝細細兄你攬③,一時吧呅值韆金④。
  【解題】這首以阿妹口吻吟唱的情歌,寫得很大膽、很直白,這在潮汕情歌歌謠中較為少見。
  【注釋】①耳:白讀為[hin6]。②麵囝:臉蛋兒。囝[gian2]:事物的小者。白白:(膚色)雪白。分[bung1]:給,作介詞,原為動詞,如《左傳·昭公十四年》:“分貧賑窮。”唚[zim1]:親嘴。③腰囝:細腰。攬:摟。④吧呅[bhung1]:微笑。
  【押韻】1、2、4句押[im](音)韻。
  2.一隻船囝二支篙
  一隻船囝二支篙①,愛載娘囝去踢跎②;一陣大風四麵報,二個性命險險無③。
  【解題】歌謠描寫瞭一個勇敢的青年,載著相愛的姑娘去遊玩,引起瞭一場風波,險些送瞭性命。歌謠是對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宗法觀念的揭露。
  【注釋】①船囝:小船。篙[go1]:指撐船用的竹竿,也叫“船篙”;唐·李白《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詩:“漁人與舟子,撐摺萬張篙。”②愛:要。娘囝:娘子,姑娘。踢跎[tig4(8)to5]:遊玩。③險險:差點兒。
  【押韻】1、2、4句押[o](窩)韻。
  3.一頭擔雞一頭啼
  一頭擔雞一頭啼①,無好金雞早早啼②;無好金雞來害阮③,害阮兄妹早分離。
  【解題】歌中情人對金雞的怨罵,其實錶達瞭一種“春宵苦短”的無奈。
  【注釋】①一頭一頭:一邊一邊,用作連詞;《清平山堂話本·梅嶺失妻記》:“巡檢一頭行,一頭哭。”擔:白讀為[dan1],挑。②無好:不好。早早:很早。③阮[uang2]:“我”的復數,即“我們”。
  【押韻】1、2、4句押[i](衣)韻。
  4.阮愛相會到天時
  一頭擔雞一頭啼,生死兄妹唔甘離①;兄妹好比鸚哥鳥,阮愛相會到天時
  【解題】歌謠運用比喻、反問等手法,錶達瞭對愛情忠貞的信念,也透露瞭相會時難的苦楚。
  【注釋】①唔:不。②愛:要。天[diang1]時:什麼時候。
  【押韻】1、2、4句押[i](衣)韻。
  5.一條江水白漣漣
  一條江水白漣漣①,兩條鯿魚在兩邊;鯿魚無鱗正好食②,小弟單身正可憐。
  【解題】歌謠運用比喻手法,錶達瞭單身男子的孤獨之苦以及想娶妻子的強烈願望。
  【注釋】①白漣漣:白茫茫。②無:沒有。正[zia3]:纔;《古今小說鈎沉·裴子語林》:“孔坦爾時正瑣臣耳,何與國傢事”食:吃。
  【押韻】1、2、4句押[iang](央)韻。
  6.一盤豬肉一盤蔥
  一盤豬肉一盤蔥,兄當無女麼妹無翁①;二人平平守孤苦,保賀兄妹結成雙②。
  【解題】這首情歌寫得很直白,連起興也很生活化,以兩個傢常菜起興,歌謠直接錶達瞭男女雙方希望成雙結對的願望。
  【注釋】①女麼[bhou2]:俗稱妻子。翁[ang1]:丈夫。②保賀:保佑。
  【押韻】1、2、4句押[ang](按)韻。
  7.幾時長齣一樹青
  樹頂掛網掠乜蝦①·石上無土種乜茶·莿鈎竹邊栽芒草,幾時長齣一樹青
  【解題】歌謠采用反問連用手法,對不利戀情發展的周邊環境發齣一連串的感嘆。
  【注釋】①掠[liah8]:捕捉。乜[mih4]:什麼,疑問助詞。
  【押韻】1、2、4句押[ê](啞)韻。
  8.上頭東風下頭西
  上頭東風下頭西,父母嚴條唔敢來①;初一十五來一次,親像山伯祝英颱②。
  【解題】歌謠描寫瞭熱戀中的情人渴望見麵,但父母管教嚴厲,不敢時時相見,隻好在每月初一、十五求神時見上一麵。
  【注釋】①嚴條:嚴厲。唔敢:不敢。②親像:就像。
  【押韻】1、2、4句押[ai](哀)韻。
  9.山上青青是嫩葉
  山上青青是嫩葉,水底青青是嫩苔;麵前有個嬌娥妹,寬行兩步等兄來①。
  【解題】歌謠運用比興手法,通過阿妹慢走等阿哥這一細節的描述,錶達瞭兩情相悅的主題。
  【注釋】①寬[kuan1]:慢,舒緩,與急、快相對;《史記·匈奴列傳》:“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行:走路;《墨子·公孫》:“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
  【押韻】2、4句押[ai](哀)韻。
  10.日落西山是夜昏
  日落西山是夜昏①,想起孤燈照孤床;日來想兄(bhoi6)得暗②,夜來想兄到天光③。
  【解題】歌謠描寫瞭一個女子對情人的思念,日思夜想,情感非常真摯。
  【注釋】①夜昏[hen1]:夜晚。夜:訓讀為[mên5],本字“暝”。②��[bhoi6]:不會。③天光[geng1]:天亮。
  【押韻】2、4句押[eng](恩)韻。
  11.日想夜夢枉費工
  日想夜夢枉費工,斬樹掠鳥是忄愚�度刷伲蝗然鵡焉蘸V脅藎�利刀難殺鏡中人。
  【解題】歌謠描寫瞭一個熱戀中青年男子的矛盾心理。
  【注釋】①斬樹:砍樹。掠鳥:抓鳥。掠[liah8]:捕捉。�垛嚶蕺禰nga3]人:愚笨之人。忄愚�丟叮河藪饋�
  【押韻】1、2、4句押[ang](按)韻。
  12.水中月齣望郎來
  郎在河東門半關,妹在河西門半開;河東河西一條水,水中月齣望郎來。
  【解題】歌謠運用對比、比喻等手法,寫齣瞭隻因一條水之隔,讓阿哥阿妹受盡瞭相思之苦的心酸與無奈。
  【押韻】2、4句押[ai](哀)韻。
  13.月斜三更門正開
  月斜三更門正開①,長夜橫枕意心怠;短命冤傢無口信②,望斷肝腸無人來。
  【解題】這首歌謠講述一位姑娘始終等不來自己的“短命冤傢”,肝腸欲斷,傷心不已。
  【注釋】①正[zia3]:纔。詳見第5首。開:讀文讀音[kai1]。②短命冤傢:對自己心上人的親昵之反稱。
  【押韻】1、2、4句押[ai](哀)韻。
  14.心堅唔驚風湧大
  阿兄在東妹在西,父母管束唔敢來①;心堅唔驚風湧大②,夜夜夢兄到麵前。
  【解題】歌謠描寫瞭父母對自由戀愛的阻撓,但為瞭追求愛情,姑娘不懼風浪,態度堅定。
  【注釋】①唔敢:不敢。②驚[gian1]:害怕,做及物動詞用。湧[êng2]:風湧,風浪。
  【押韻】1、2、4句押[ai](哀)韻。“前”讀[zain5],是揭陽等地方音。
  15.巴豆開花白苞苞
  巴豆開花白苞苞①,妹當閤兄做一頭②;白白手臂分兄枕③,口來相唚舌相交④。
  【解題】這首情歌以阿妹的口吻吟唱,是潮汕歌謠情歌中寫得比較大膽、比較直白的一首。
  【注釋】①苞[pao3]:植物茂盛;《詩·小雅·斯乾》:“如竹苞矣,如鬆茂矣。”②閤[gah4]:與、跟、同,作介詞;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月隨碧山轉,水閤青天流。”③分[bung1]:給,作介詞。詳見第1首。④相唚:親吻。相:白讀為[sio1]。唚[zim1]:親嘴。
  【押韻】1、2、4句押[ao](歐)韻。
  16.石榴開花嘴含英
  石榴開花嘴含英①,孟良焦贊對兩屏;兄你可比楊宗保②,阿妹可比穆桂英。
  【解題】這首歌謠阿妹以楊宗保和穆桂英作比,含蓄地錶達瞭對“阿哥”的愛戀。
  【注釋】①嘴:訓讀為[cui3],本字“喙”,如《莊子·徐無鬼》:“丘願有喙三尺。”②可比:好像。
  【押韻】1、2、4押[êng](英)韻,揭陽一帶口音。
  17.夜來閤兄來調情
  石榴開花嘴含英,我個阿妹真有情①,日來看著吧呅笑②,夜來閤兄來調情③。
  【解題】這首情歌以阿哥的口吻吟唱,言辭還不至於太露骨。
  【注釋】①個[gai7]:結構助詞,同“的”。②吧呅[bhung1]笑:微笑。③閤[gah4]:與、跟、同,作介詞。詳見第15首。
  18.東風吹來轉西風
  東風吹來轉西風①,兄當罵妹無笑容。昨夜閤你夗定瞭②,還羅嫌我無笑容③。
  【解題】歌中阿妹對阿哥跟自己偷情之後還對自己有所嫌棄錶示瞭不滿。
  【注釋】①轉:白讀為[deng2],迴。②夜:訓讀為[mên5],本字“暝”。夗[enh8]:睡覺;《說文·夕部》:“夗,轉臥也。”定[dian7]:助詞,用於動詞之後錶示動作的持續;宋·趙汝鐩《斷腸麯》:“蜀羅一段茸五色,看定鴛鴦綉不成。”③還羅[huan1lo2]:還,且。
  【押韻】2、4句押[iong](雍)韻。
  ……

前言/序言

  序
  潮汕民謠——潮人喜怒哀樂的生活之歌
  我,一位喝韓江水長大的潮汕男人,曾經在韓江邊上度過我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其實,幸福隻是一種感知,它是沒有平均指數的;你自己感到快樂,那就是實打實的幸福,不需要今天那些看起來有點荒唐可笑的數字化錶格來衡量。現在迴憶起來,那個時候應該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但在我生命的硬盤裏,卻沒有留下任何的“挨餓受凍”的記憶。而“快樂”和“無憂無慮”卻被深深地刻錄瞭下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村民們不知道酸溜溜的文人的惆悵,男人們戴著鬥笠、披著蓑衣趁著春雨魚兒“拍春”(發情期)時喜歡成群結隊去打漁,牧牛或者牧鵝少年們唱的是充滿瞭生活情趣的童謠;
  路上遇到村裏的“無女麼阿伯”,喜歡來個童聲閤唱取笑人傢。
  當然,我至今還能倒背如流的,還有那沒完沒瞭的“無厘頭”的搖籃麯童謠。
  高中畢業瞭,上山下鄉瞭。已經被號召寫下瞭立場堅定的決心書,本來以為就要在雷州半島乾兩輩子革命的瞭。沒曾想,鄧小平伯伯讓我們考大學,終於上大學瞭,而且去瞭中國當代民俗研究的發祥地之一——中山大學中文係。我這纔知道,小時候給瞭我們無盡快樂的這些東東叫“民間歌謠”,是勞動人民酸甜苦辣的生活之歌,很值得研究。
  20世紀20年代,隨著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激蕩,我國齣現瞭一次民間收集和研究民間歌謠活動的高潮。1918年從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大學開始,在劉復、瀋尹默、周作人等的努力下,1920年歌謠研究會成立,1922年12月17日《歌謠》雜誌創刊,竪起瞭歌謠收集和研究的大旗,開始帶動全國收集、研究歌謠。一時間,收集、研究民歌民謠之風盛行於大江南北。正是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之下,潮汕一批新知識分子也開始瞭收集和研究潮汕歌謠的工作。1923年3月《歌謠》第11號第一次發錶瞭潮汕歌謠《渡頭溪水七丈深》。此後,在潮汕歌謠先驅們的努力下,一大批潮汕歌謠被收集起來並通過《歌謠》雜誌被介紹到全國各地。
  比較早收集、研究潮汕民謠的知識分子有黃昌祚、林德侯、林培盧等前輩。1927年,中山大學民俗學會創辦的《民俗》周刊第48、49、50、65期中,就先後發錶瞭黃昌祚搜集的潮汕歌謠81首。丘玉麟於1929年齣版《潮州歌謠》凡287首(據香江齣版社2003年再版本)。1958年,丘玉麟選注的《潮汕歌謠集》由廣東人民齣版社齣版,序文中說明:“這本歌謠,材料的來源是以1927年我編印的《潮州歌謠集》做藍本,以金天民先生的《潮歌》、徐誌庵先生的《兒歌》、林德侯同誌的歌謠抄本為主要參考,取材林同誌的最多。本書共選錄約二百多首……”可見在1958年以前,潮汕歌謠的選本也就這一些。其後的各種選本,也都在100~300首之間。而我們現在這個版本,收集有1000首左右之多。
  我在1997年主編《潮汕俗文化》叢書的時候,與人閤作選注過潮汕方言歌謠,發現各種歌謠的集子在用字和注釋等等方麵還有待於提高和完善,注音的工作幾乎沒有人做。雖然當時由於叢書規定的篇幅所限,我們隻選注瞭100左右首的歌謠,但印象十分深刻,很想以後有條件時再做一本比較完善的。沒想到時間一晃就過去瞭15年,而幸運的是,這個工作,有一位青年教師在默默無聞地做著,她就是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的林朝虹老師。她在攻讀暨南大學中文係的碩士研究生的時候,就以潮汕歌謠為研究課題,所以做瞭大量的歌謠收集和研究的基礎工作。2010年春天,我調任韓山師範學院的時候,也正是她研究生畢業、拿到碩士學位的第二年,正想把收集到的1000餘首歌謠做整理注釋。於是,我們一拍即閤,一起討論瞭整理和選注的方法以及具體的細則,例如用潮州話拼音方案注音還是國際音標注音,方言俗語的用字是從俗還是從雅從古等等,然後由林朝虹老師先做初稿,由我審讀後提齣修改意見,她再修改。這樣來去去來兩迴,凡四易其稿,纔成瞭現在這個付印稿——第五稿。
  當然,由於篇幅較大,全書在用字、注音、注釋等等方麵要做到“一以貫之”並非易事,真的是“定規則容易做起來難”。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地改瞭又審,審瞭又改,還是存在不如意的地方。沒辦法,我們隻能在前言裏把我們的做法告訴讀者,在書的後麵附錄本書用字一覽錶等等,還做瞭個筆畫索引,以便讀者更好地閱讀和使用這本資料性很強,也具有一定知識性、學術性的書。
  末瞭,要感謝各種版本的潮汕歌謠編著者和接受我們口頭采訪的閤作人。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瞭他們的前期成果和無私的幫助,纔有瞭這本書的材料基礎。或者說,是因為有瞭前輩們收集研究的基礎,我們纔能站得更高,做得更好。我們在書後附錄瞭一個《參考文獻目錄》,既錶示對他們的衷心感謝,也方便有興趣的讀者找到它們。還要感謝花城齣版社的詹秀敏社長和責任編輯佳娜小姐,她們也都是潮汕人,也是用滿腔的熱情來閤作齣版這本滿是難僻字和拼音的書。我還很慶幸的是,有像林朝虹這樣的年輕學者喜歡潮汕民俗文化研究,而且樂意走進田野做民俗調查,或者呆圖書館、坐冷闆凳,在我的近於苛刻的“指導下”做這種不但無利可圖反而要倒貼錢的事情,而且還想繼續做下去,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如果有越來越多願意這樣做的年輕人湧現,我想,潮汕文化的研究,就不愁後繼無人瞭。
  至於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及其整理注釋的水平,就由讀者來評估吧,我就此打住。
  林倫倫
  龍年元宵節於韓師山居
《潮汕方言歌謠的文化傳承與地域特色研究》 內容概要: 本書深入探究瞭潮汕地區流傳韆年的方言歌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揭示瞭這些樸實而生動的民間文學形式如何承載著潮汕人的曆史記憶、文化情感與生活哲學。我們並非簡單地羅列歌謠,而是將其置於潮汕深厚的曆史文化背景下,進行多維度的解讀與評析。本書從歌謠的源流、地域傳播、語言特色、內容主題、藝術錶現手法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等多個層麵展開論述,力求呈現潮汕方言歌謠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特的文化現象。 第一章:潮汕方言歌謠的溯源與演變 本章追溯潮汕方言歌謠的起源,探討其與古代民歌、戲麯、說唱藝術等形式的淵源關係。通過對曆史文獻的梳理和考古發現的解讀,勾勒齣歌謠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脈絡。我們將分析影響潮汕方言歌謠形成與演變的地理、社會、經濟及文化因素,例如潮汕獨特的地理環境(山海交界,相對封閉)如何孕育齣獨特的方言,以及商貿經濟發達如何促進瞭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融閤。同時,我們將考察不同曆史時期,如宋元明清時期,歌謠在形式和內容上的變化,特彆是外來文化(如閩南文化、中原文化)對潮汕歌謠的影響,以及其自身如何吸收融閤並形成獨特的潮汕風格。我們會提及一些早期被記錄或提及的歌謠片段,盡管可能無法構成完整的歌謠,但足以證明其悠久的曆史。 第二章:地域特色與方言的生命力 本章重點分析潮汕方言在歌謠中的獨特之處。我們將深入剖析潮汕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如何體現在歌謠的韻律、節奏和錶達上。例如,潮汕方言中的多聲調、獨特的聲母韻母組閤,以及大量的特有詞匯,如何創造齣彆具一格的歌唱效果和地方色彩。我們會列舉具體的方言詞匯和俗語,解釋它們在歌謠中的含義及其文化內涵,並將其與普通話或周邊方言進行對比,凸顯其獨特性。此外,本章還將探討潮汕方言歌謠的地域傳播範圍,分析不同潮汕地區(如揭陽、汕頭、潮州)歌謠的細微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反映瞭當地的風俗人情和曆史變遷。我們會強調方言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載體,其在歌謠中的生命力,以及保護和傳承方言對於維係潮汕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章:歌謠的時代印記——內容主題的深度解讀 本章將對潮汕方言歌謠的內容進行分類梳理和深度解讀。我們認為,歌謠是記錄社會生活、反映人民心聲最直接的載體。因此,本章將圍繞以下幾個主題展開: 勞動歌謠: 描繪潮汕人民在農耕、漁業、手工業等生産勞動中的場景、辛勞與樂趣。例如,描述漁民齣海捕魚的艱辛與希望,耕田播種的節律與祈盼豐收的喜悅,以及潮汕特色手工藝(如潮綉、潮玩、陶瓷)製作過程中的技巧與故事。 生活習俗歌謠: 展現潮汕獨特的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祭祀祈福等社會生活習俗。例如,描繪春節的鬧市景象、中鞦的月圓人團圓、以及婚禮的喜慶熱鬧,喪葬的莊重肅穆。這些歌謠不僅記錄習俗,更傳遞瞭潮汕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情感錶達歌謠: 抒發潮汕人民在愛情、親情、友情等方麵的真摯情感。包括男女之間的情歌、父母對子女的期盼、以及鄰裏之間的互助情誼。我們會分析這些歌謠中情感錶達的含蓄與奔放,細膩與質樸。 曆史傳說與民間故事歌謠: 傳承潮汕地區的曆史傳說、神話故事、英雄人物事跡。例如,關於媽祖的傳說、揭陽的“開埠”故事、以及民間俠義故事的演變。這些歌謠如同口述史,為我們提供瞭瞭解潮汕曆史的獨特視角。 諷刺與警示歌謠: 揭示社會不公、批評不良風氣、勸誡人們遵守道德規範。這些歌謠往往語言生動、辛辣,具有深刻的社會教育意義。 在解讀過程中,我們將結閤具體的歌謠文本,分析其語言風格、敘事方式、情感色彩,並聯係潮汕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現實,闡釋其深層含義。 第四章:藝術之美——潮汕方言歌謠的錶現手法 本章將聚焦潮汕方言歌謠的藝術魅力。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分析: 韻律與節奏: 探討潮汕方言的聲調、平仄等特點如何與歌謠的押韻、節奏相結閤,形成獨特的音樂美感。我們將分析常見的押韻方式(如平水韻、詞林正韻的變體),以及不同節奏(如哭調、唸唱調、歡快調)如何烘托不同的情感和主題。 比興與象徵: 分析歌謠中大量運用的比興手法,如何通過自然景物(如海浪、潮水、山巒、花草)來寄托情感,錶達意境。例如,用“大海”象徵寬廣的心胸,用“潮水”象徵情感的起伏,用“花開”象徵美好的愛情。 疊詞、疊字與重復: 探討歌謠中頻繁使用的疊詞、疊字和重復句式,如何在增強語言的節奏感、形象感的同時,強化情感的錶達和主題的突齣。 口語化與生活化: 強調潮汕方言歌謠的口語化和生活化特徵,分析其語言的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何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使其易於理解和傳播。 敘事與抒情: 分析歌謠在敘事上的簡潔明快,以及在抒情上的真摯樸實。探討其如何巧妙地將故事情節與情感錶達融為一體。 我們將引用大量的歌謠實例,進行細緻的語言分析和藝術手法賞析,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潮汕方言歌謠的藝術魅力。 第五章: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價值 本章將探討潮汕方言歌謠在當代社會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傳承的睏境: 分析現代社會化進程、語言環境變化、年輕一代對外來文化的追捧等因素對潮汕方言歌謠傳承帶來的衝擊。例如,普通話的普及、電子媒體的興盛,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可能導緻歌謠的傳播範圍縮小,受眾群體老齡化。 創新的可能: 探討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通過改編、創新、與其他藝術形式融閤(如融入現代音樂、舞蹈、戲劇),讓潮汕方言歌謠煥發新的生命力。我們會舉例說明一些成功的創新實踐,例如將傳統歌謠改編成現代歌麯,或者將其作為地方戲麯的元素。 文化認同的紐帶: 強調潮汕方言歌謠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在維係潮汕人的身份認同、民族凝聚力方麵所發揮的作用。對於身處異鄉的潮汕人而言,歌謠是連接故土、喚起鄉愁的重要媒介。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 論述將潮汕方言歌謠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保護的意義和必要性,以及相關的保護措施和政策建議。 學術研究與社會啓示: 總結潮汕方言歌謠的研究價值,它不僅為民俗學、語言學、文學研究提供瞭寶貴的素材,更能夠為我們理解中國鄉土文化、民間智慧提供深刻的啓示。 結論: 本書旨在通過對潮汕方言歌謠的全麵研究,展現其作為一門活態的文化遺産的獨特價值。我們相信,深入瞭解和研究這些世代相傳的歌謠,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潮汕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曆史文化,更能從中汲取寶貴的智慧,啓迪當下,啓迪未來。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歌謠的書,更是一次關於潮汕人情感、記憶與精神的深度對話。 適用讀者: 民俗學、人類學、語言學、民間文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和研究者。 對中國南方鄉土文化、民間藝術感興趣的讀者。 潮汕籍人士,以及對潮汕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 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讀者。 渴望瞭解中國基層社會生活與大眾情感的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咋舌,它絕非淺嘗輒止的錶麵文章。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背景資料時的嚴謹態度,每一個觀點背後似乎都有紮實的文獻支撐,但這些支撐卻被巧妙地融入到流暢的文本中,絲毫沒有生硬的堆砌感。更難得的是,它展現瞭一種跨學科的視野,將文學、人類學甚至社會學的視角融入其中,使得對主題的剖析更加立體和多維。每讀完一個章節,我總會停下來思考良久,書中提齣的許多觀點都激發瞭我對既有認知的反思。這絕對是一部能讓人“動腦子”的書,它要求讀者投入精力去咀嚼和消化,但付齣的每一分努力,最終都會轉化為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廣闊的視野。

評分

坦白說,我是一個對地方性文化研究領域接觸不多的人,最初被吸引純粹是齣於好奇心。這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獨特的語境和氛圍。閱讀的過程,就像是沉浸式體驗瞭一場文化之旅,作者仿佛是我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不同的場景和時代片段。他對細節的捕捉能力極其敏銳,無論是對某個特定場景的描繪,還是對某個特定情感的刻畫,都精準到位,充滿瞭生活的氣息。這種強烈的現場感和畫麵感,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探討變得引人入勝,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那個特定地域的方方麵麵。這本書的敘事魅力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真是沒的說,拿到手裏就能感覺到沉甸甸的分量,這絕對是能傳給下一代的珍藏品。封麵設計得簡潔又不失文化底蘊,那種油墨的質感和特有的書香氣,讓人在還沒翻開內頁之前,就已經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即使經常翻閱,也不擔心會散頁,細節之處見真章。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內頁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字號和行距都經過瞭精心考量,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種對實體書本身的尊重和用心,在現在這個電子書泛濫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讓人忍不住想要多翻閱幾次,細細品味。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工藝品,體現瞭齣版方對手工藝和傳統美學的堅持。

評分

初次接觸這類主題的著作,我原本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淪為少數專傢學者的“自娛自樂”。然而,一旦翻開,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他似乎懂得如何將深奧的文化現象轉化為普通讀者也能理解的語言。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僅在獲取知識,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娓娓道來傢鄉的往事,那種親切感是任何工具書都無法比擬的。行文之中,夾雜著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讓那些看似遙遠的文化符號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夠觸摸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知識普及和文化傳承的嘗試,值得所有對地方文化感興趣的人學習藉鑒。

評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閱讀這本書的整體感受,那一定是“震撼”。這種震撼並非來自於驚天動地的故事,而是源於作者對所研究事物所傾注的巨大心血和近乎虔誠的熱愛。顯而易見,這本書背後凝聚瞭多年的田野調查和案頭研究,那種對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貫穿始終。它提供瞭一個觀察世界的獨特棱鏡,讓我看到瞭傳統文化如何在日常的瑣碎和生活的點滴中得以維係和傳承。讀完之後,我對“文化自覺”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體會,明白瞭保護和研究地方性知識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這本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學術研究的範疇,它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責任書。

評分

內容詳盡,到位,但字體較小,上年紀人士閱讀有睏難

評分

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非常喜歡,他的書瞭。除瞭他的書,我和我傢小孩還喜歡看鄭淵潔、楊紅櫻、黃曉陽、小橋老樹、王永傑、楊其鐸,他們的書我覺得都寫得很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觀·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附精美學習手冊),很值得看,價格也非常便宜,比實體店買便宜好多還省車費。書的內容直得一讀1.無需剪刀和膠水,拼插方法簡便2.無毒無味,絕對環保安全3.拼插結構設計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贈精美學習手冊,邊玩邊學5.內附拼裝步驟圖,簡明易懂6.通過完成拼圖體驗自己動手的拼裝樂趣,充滿無窮的快樂與成就感,閱讀瞭一下,寫得很好,本套叢書是一款益智手工拼圖産品,共5種,分彆為兵器類和建築類。它是一種三維立體手工拼圖,曾獲國際禮品博覽會金奬,被譽為加拿大國寶級智力産品。它是在平麵拼圖的基礎上,采用計算機立體輔助設計,將無毒無味泡沫闆與所拼圖片利用環保膠水粘閤在一起製成插件,通過插件的插口數字對接拼插,無需剪刀和膠水,成品可長期保存,可做裝飾傢居、饋贈親友、點綴生活之用。本産品附贈精美學習手冊,可在動手動腦之餘學習知識,一書多用。3益智手工風靡海外多年,暢銷歐美、日韓。其涉獵的內容較為廣泛,品種多樣、形象逼真、拼插巧妙、印製精良,集娛樂、學習、欣賞於一體,既是爸爸媽媽最愛的親子益智互動遊戲,又是上班族最好的動手健腦的手工産品,其麵世後亦深受少年兒童及手工愛好者的喜愛。3益智手工的十大功能1.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瞭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3.建立順序、秩序與立體組閤的概念4.培養組織歸納與邏輯思維的能力5.訓練精細動作,增進手眼腦協調發展6.培養觀察力、耐心與專注力7.提升忍受挫摺的耐力8.建立自信心,體驗成就感9.培養空間思維能力,激發空間想象力10.均衡左右腦開發,提高視覺記憶力,內容也很豐富。,一本書多讀幾次,。快遞送貨也很快。還送貨上樓。非常好。3益智手工兵器大觀·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附精美學習手冊),超值。買書就來來京東商城。價格還比彆傢便宜,還免郵費不錯,速度還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書。1.無需剪刀和膠水,拼插方法簡便2.無毒無味,絕對環保安全3.拼插結構設計巧妙,成品形象逼真、精美4.附贈精美學習手冊,邊玩邊學5.內附拼裝步驟圖,簡明易懂6.通過完成拼圖體驗自己動手的拼裝樂趣,充滿無窮的快樂與成就感,買迴來覺得還是非常值的。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隻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隻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瞭感嘆一番也就丟下瞭。所在來這裏買書是非常明智的

評分

潮汕方言歌謠,不錯,資料性強!

評分

內容詳盡,到位,但字體較小,上年紀人士閱讀有睏難

評分

關於方言的的書,極少。很喜歡

評分

此前的潮汕方言歌謠版本,由於齣版年代比早,搜集的數量有限,基本上沒有注解。此《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與以前各種版本比較起來,更顯其歌謠齊全、評注專業和題材、方言統一的特點,是一本極具學術研究價值、推廣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潮汕文化特色書籍。

評分

送貨很快,書不錯。。

評分

買瞭纔發現自己的潮汕話那麼差勁,本來是買來哄小孩的。買瞭以後纔知道自己要先備課纔能教小孩的

評分

原來我……如此不瞭解自己的傢鄉。慚愧至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