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愿是成功的起点!人生需要的就是愿,也就是希望。
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愿──必须要发利济众生的大愿,并且必须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台湾高僧——圣严法师生前最后的美好记录 开示如何好愿成真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这么多。”因着这样一个单纯的信念,圣严法师创办了法鼓山。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颇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圣严法师,回顾其一生,其实充满了颠沛流离,考验与转折。
内容简介
《我愿无穷》是台湾著名佛学大师——圣严法师最后的开示,主要为晚年非常珍贵的讲话和文章,体现了大师对世界、众生、佛法的美好期盼,更是以最后的教法,送给世间珍贵、美好的礼物。这份美好的礼物隐含着开示时对大众的关怀与勉励,更是他在生命最后一段时日殚精竭虑的谆谆教诲。这些悲智的法语,也期望能送达所有有缘众生的眼前,让众生共同承接大师的愿。所以,书名里的“我”指的既是师父,也是愿意承接这个大愿的所有“我们”。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 (1930-2009年)
1930年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于狼山出家,后因战乱投身军旅,十年后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浓闭关六年,随后留学日本,获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创建法鼓山,并于2005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
圣严法师是一位大学者、作家及国际知名禅师,当选台湾《天下》杂志“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先后获得各界的诸多奖项。他著作丰富,中、英、日文著作达百余种,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学纲要》《放下的幸福》《完全证悟》《智慧人生书》等。
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主张以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推动全面教育,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僧伽大学、法鼓大学等院校。他发起“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影响相当广泛。晚年积极促进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伦理,致力于世界和平。其宽阔胸襟与国际化视野,深获海内外肯定。
李连杰、林青霞、罗大佑、张国立、马英九、萧万长等或入其门下,或深受其影响。汶川地震之后,圣严法师积极组织赈灾救援,表达了深厚的同胞之爱。
目录
编者序 美好的晚年,美好的礼物 一、和平在人间
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共存共荣
四环即佛法
大悲心起的意义
做对世界有用的事
发挥教育功能
大悲心起
观音菩萨与现代社会
从“心”沟通的世界大趋势
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和平,从我们的内心开始
用慈悲心拯救世界
一条共同的道路
友谊是和平的基础
佛教是推动世界永久和平的希望
以慈悲化解斗争、暴力与冲突
以研究“圣严”来推动净化世界
群我关系与全球伦理 二、修行在人间
付嘱传持佛法的任务
共同承担未来的使命
信仰的价值
一个弘扬汉传佛教的道场
身心自在
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在家居士的修行
大小乘佛法的不同
提倡环保的民俗节庆
佛教、佛法与佛学
回归佛法本质的水陆法会
四种环保的校风
佛法的三个层次:信仰、理解、实践
皈依正信的佛、法、僧
以因、缘、果的佛法观念来工作
提起共患难的心
悲恸 哀悼 紧急救援川缅灾难
传承、创新,做安心的工作
传法的条件与意义
禅宗的顿渐法门
老得智慧又健康
不随魔鬼起舞的工夫
因缘是否就是业力?
在水陆法会中体验人间净土 三、好愿在人间
钟声幸福
超越自己,便是智慧
认清价值观与大方向,感恩顺境与逆境
“心六伦”运动的目的与期许
珍惜生命,就不会自杀
青年学佛的三条件——信、愿、行
好愿在人间
许好愿、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
在艰苦中见其光辉
做自己的主人翁
生命,不只属于我们自己
如何追求安全的保障
心六伦中的生命价值
无尽的时空,永恒的生命
精彩书摘
犹记得刚出家时,圣严师父要我们每个月必诵持一部《佛遗教经》,相对于佛陀教法中的诸多经典,这部经是佛陀将入涅槃时对弟子最后的叮嘱与教化,既是生活的策励,也是初发心到长远心的提点,可说是送给世人解脱生死的礼物。
因此在法鼓山创办人圣严师父舍报之后,我也常思惟着,师父最后的遗教,可以从他的哪一本著作中体解他对大众恳切的叮咛与教导?
于是我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师父舍报前曾向大众提到,他将出版一本口述历史,时间与内容就从他二○○五年生病之后谈起,并直接为此书定名为《美好的晚年》。这奇特的书名,让大众分外想知道,生了重病的师父,何以还能将这样的历程以“美好的晚年”看待之。因此,当师父舍报之后,法鼓文化便在信众与读者的催促下,着手展开这份口述历史的编纂。
然而此书在二○一○年年初出版时,却无法完全依师父的交待,即在一则一则的纪事后面,保留相关的文稿,这些包括演讲、开示,或是受访的文稿,是师父真正要传达的精神,也是他对当代的关怀、对弟子的叮咛,以及对众生的勉励。
从彼时迄今,我们即不断思考着,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将最完整的开示呈现出来。是延续《美好的晚年》以纪事罗列于后,抑或仅保留精粹的法义?最难以抉择的,则是师父特别指示要收录的两篇对谈,一是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与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谈,一是二○○七年,龙应台女士向师父请益有关生死,以及知识分子如何看待信仰的内容,然而这两场精彩绝伦的智慧交流与对谈,已先分别出版为结缘小册《真正的自由》与《生命与信仰的探究》,如果重复收录于开示集,是否适切?
此外,原书最初的开端,如以师父的口述为准,当从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开始,但如从师父二○○六年三月以毛笔亲自写下的《我的病》一文来看,自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获知罹患肿瘤,并于翌日检查确定后,随即在准备开刀就医前,选定于该年九月二日举办法鼓山“传法大典”,这段时期不但是重要的历程,且传法大典中的开示,更是对大众的惕励与对法的叮嘱,因此便决定收录的时间点,以二○○五年九月二日的传法大典为开端。
之后,当编辑展开文稿总表的整理,赫然发现自二○○五年至二○○九年师父舍报前,于各场合的开示、谈话,包括刊登的文稿,以及尚未整理的数据,竟高达七百八十七篇,平均一年便有一百九十六篇文稿。而这尚未涵盖师父于内部会议的讲话,以及对僧众的早斋开示等。
书中,没有过多的编辑与设计,只是纯粹地将师父的文稿原汁原味完整呈现,翻阅着书中的字字句句,就宛如师父在眼前慈悲的叮咛与开示,让我们的心也跟随着师父的心,观照苦难,关怀众生。师父送给世人的礼物是佛法“色身不在,法身常存”,在圣严师父舍报后,我常以此自我提醒也勉励周遭所有思念师父的菩萨们。
在此邀请诸位与我们一起,透过圣严师父的“无穷悲愿”,体会何以能从老病苦中感受“美好的晚年”,因为如同师父曾说过的,他给人的礼物,就是佛法,而本书正是师父以最后的教法,送给我们最珍贵、最美好的礼物。
这份美好的礼物当不仅只是文字,更隐含着师父开示时对大众的关怀与勉励,不但句句恳切,更是师父在生命最后一段时日殚精竭虑的谆谆教诲。这些悲智的法语,也期望能送达所有有缘众生的眼前,让我们共同承接师父的愿,让佛法接上苦难的手,在苦难世间创造安顿身心的人间净土。
师父的愿是朗阔的,却需绵长久远的点滴积累,因此师父会说:此生未竟,来世继续推动;个人无法完成,便得劝请大家共同推动。本书的“我愿无穷”,那个“我”指的既是师父,也是愿意承接这个大愿的所有“我们”。也期望将本书当成礼物送到诸位手上的同时,也邀请大家共同来承接这个大愿。 台湾法鼓文化编辑总监 释果贤
前言/序言
我愿无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愿无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末后说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评分
☆☆☆☆☆
任何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概括,都不可避免地要牺牲掉其细节的丰富性,而细节恰恰是这一叙述最可珍视的组成部分。我只想谈谈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劳动与劳动者疏离、劳动外在于劳动者的现象。调节环工厂15岁的女工陶玉凤手法灵巧,她为胸罩放置衬骨,“她左手的大拇指上戴着一只顶针,每放一副衬骨到松紧布里边的时候,那金属片就会碰得咔嚓作响。咔嚓,咔嚓—那声音有节奏地响着,像是一只节拍器,快得我都数不过来。一个下午,我看着玉凤放完了几千个衬骨……通常情况下,她会连续十个小时放置一个型号的胸罩衬骨。她可以做到不用中断手中的活儿,不用抬头也能回答我的提问”。陶玉凤说道:“说实话,我经常会感觉很平静。一个人干活儿,没有人来打扰我。尤其是我什么也不用考虑。如果我要考虑什么事情,那就做得没有这么快了。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脑子里面什么也不要想。”对这种工作状态,我们很难说它有多么不好,但我感觉,在这平静里面有某种让人窒息的东西。在当地以临摹欧美绘画出口海外为业的绘画作坊里,海斯勒问女画师:“你喜欢画画吗?”对方斩钉截铁地回答他:“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海斯勒写道:“她从来没有因为兴趣而画过画—当我问她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时,她看我的眼神好像是我的脑子进了水……我问她,她画的哪一幅画自己最喜欢,她说道:‘我一幅也不喜欢。’我问她有没有崇拜过莫奈或者凡.高这类着名艺术家的作品,她给出了类似的回答。‘没有我最喜欢的作品,’她说道,‘那类作品跟我们现在画的东西没有任何联系。’”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生动地表现何为“异化”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种种代价,已有太多讨论,但对人的异化这一代价,我们谈论得还很少。假如人被抽空了,那么现代化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评分
☆☆☆☆☆
愿世界充满爱,世界的爱
评分
☆☆☆☆☆
末后说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评分
☆☆☆☆☆
八、僧俗四众弟子之间,没有产业、财务及权力、名位之意见可争,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种环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诸贤各自珍惜,我们有这番同学菩萨道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曾在无量诸佛座下同结善缘,并将仍在无量诸佛会中同修无上菩提,同在正法门中互为眷属。
评分
☆☆☆☆☆
八、僧俗四众弟子之间,没有产业、财务及权力、名位之意见可争,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种环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诸贤各自珍惜,我们有这番同学菩萨道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曾在无量诸佛座下同结善缘,并将仍在无量诸佛会中同修无上菩提,同在正法门中互为眷属。
评分
☆☆☆☆☆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经出版刊行发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经我覆阅的文稿,为免芜滥,不再借手后人整理成书。
评分
☆☆☆☆☆
从彼时迄今,我们即不断思考着,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将最完整的开示呈现出来。是延续《美好的晚年》以纪事罗列于后,抑或仅保留精粹的法义?最难以抉择的,则是师父特别指示要收录的两篇对谈,一是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与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谈,一是二○○七年,龙应台女士向师父请益有关生死,以及知识分子如何看待信仰的内容,然而这两场精彩绝伦的智慧交流与对谈,已先分别出版为结缘小册《真正的自由》与《生命与信仰的探究》,如果重复收录于开示集,是否适切?
评分
☆☆☆☆☆
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程中的京东服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