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在辛亥革命以後,大傢又不滿意新的現實,又想用更積極的辦法去改造中國。這是我們的毛病,老想照一種理想,用一個主義去改造中國,事實上,社會是不允許這樣搞的。最好是不要有這個念頭:要重新改造中國社會。要讓民間老百姓自己發展,少乾預,隻要民間的發展不會影響整個秩序,就要寬容,給予自由。另外一個關鍵,日本的侵略是我們一切災難的開始。辛亥革命本身是往前走瞭一步,打開瞭某一些門戶。但是我們走齣來就有問題,因為還有外麵的影響。中國要做共和之夢,但是有一些很惡的勢力,或者是國外,或者是國內,把這個夢想擋住瞭。這些惡勢力就是為瞭自己的利益,置老百姓和全社會於不顧。
評分《知識人》中,李懷宇訪談的是颱灣文化人群體,而本書的範圍則已不局限在颱灣或是大陸,而是更為寬泛——訪談對象中有港颱的,有大陸,也有旅美華人,甚至還有精通中國文化的“老外”。可以說,將“中華文化”的大圈子都進行瞭囊括。這些對象裏,學者、作傢居多,但也有詩人、藝術傢、媒體人;有聲名在外的餘英時、李歐梵、蔡瀾、陶傑,也有先前我不曾聽聞的劉荒田等人,不一而足。他們的不同視角,已經為本書奠定瞭“多元”的特色。
評分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嶺南自從清季以來,就是思想文化的前沿,不用說康有為梁任公,就是後來的孫大炮也是廣東人。所以,這本書開始就以餘英時和金耀基談辛亥革命開始,以梁文道周保鬆暢談香港文化的前景為終,這樣的布局,雖然是以訪談錄為形式的書裏,還是有章法可尋的。餘英時先生談的是晚清的改革,認為滿清政府由於利益關係,所以不肯改革,所以革命纔最終取得瞭主流。這是在談論晚清,還是在討論世事?想來,餘英時先生是從陳寅恪先生那裏學到瞭很多古典今典的寫作方法,連訪談錄中也會流露一二。
評分京東書籍打包服務及態度就不能好好改善一下的。膠帶直接就粘在書的封麵上,而且該書還沒有塑封保護。把膠帶撕下時,不但把封麵撕破瞭,封麵上還留不少粘膠在上麵。
評分評分
通過本書,能一覽諸位名傢的思想脈絡,值得一閱。隻是一本書介紹如此多人,自然難免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將其當做作者李懷宇為你打開的一扇窗也許更好。至於窗後的風景具體如何,有興趣的讀者自然會去探究瞭。
評分記得文章中,曾經提到過錢鍾書先生對於迴憶的評價,認為多是一些補充材料,而非具體的曆史真相。據說,人到老年就非常喜歡迴憶往昔,曾經的憂傷和不快早已消失,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記憶。而李懷宇先生恰恰就充當瞭一迴保留老人迴憶留聲機的工作。當然,這麼說當然是不公平的,畢竟梁文道和周保鬆不僅有迴憶,還有對於香港明天的展望,這就為明天留下瞭空間,使整部書不至於淪為保留昨天的迴憶錄。因此,私下說這部書不該叫《思想人》,而是應該叫做《留聲機》可能更恰如其分一些。
評分餘英時:在軍閥時代,軍閥對文化、文學、思想問題都不重視,所以中國的思想文化活動很積極,白話文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齣現的。接著就是五四的思想革命瞭,所以有很多人纔冒齣來。孫中山在廣州開始準備北伐,采取蘇俄一黨專政的製度,但是孫中山最後的目標還是要實行憲政的民主,所以把革命分成三個階段,就是軍政、訓政、憲政。他的三民主義作為意識形態也是很寬鬆的,所以專傢學者還有空間發展自己的觀念。比如孫中山對五四運動也很贊揚;孫中山和鬍適早期關係還很好,常常寫文章要請鬍適批評。國民黨辦的雜誌上,鬍適寫過好多文章。廖仲愷、鬍漢民跟鬍適都有交往,因為孫中山對鬍適很尊敬。1930年代,國民黨在南京建立瞭政權,對學術思想界的控製還是有限,因為民間還有彆的勢力,如梁漱溟在山東搞鄉村建設理論,差不多有一半的縣都實現瞭鄉村建設,這是因為山東政權在另外一個舊軍閥手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民黨並沒有把所有私人財産都沒收,所以真正的私人機構還可以容納人纔。另外,西方的教會大學也可以保護中國的學者。從辛亥革命到1937年,中國齣瞭很多學術思想界的人纔,也齣版瞭很多有價值的學術著作。最近幾十年來,西方和日本對這段時期的學術成績非常重視,所以這段時期的學術也影響瞭世界漢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