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 定价 | 18.00 |
| ISBN | 9787113141189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作者 | 黄云林 |
| 编号 | 1200410186 |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 印刷日期 | 2012-06-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无 |
| 项目一 安全教育及数控车床简介 任务一 安全实训规程 任务二 数控机床结构认知与加工的工作流程 项目二 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 任务一 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 任务二 百分表的正确使用 项目三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及工艺 任务一 数控编程基本知识及坐标系 任务二 编程中的数学计算 任务三 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实例 项目四 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简介 任务一 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界面 任务二 宇龙数控仿真软件应用 项目五 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任务一 FANUC 0i Mate―TC面板简介及基本操作 任务二 SIEMENS 802S/C面板简介及基本操作 任务三 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项目六 数控车床的刀具 任务一 车床刀具种类及选用 任务二 车削加工的对刀 项目七 阶梯轴的加工 任务一 单一固定循环指令-FANUC系统 任务二 阶梯轴的编程与加工 任务三 阶梯轴实训 项目八 螺纹车削加工 任务一 螺纹基本知识 任务二 三角形圆柱外螺纹加工 项目九 零件的复合循环车削加工与综合实训 任务一 复合循环指令知识 任务二 复合轴-一的加工 任务三 复合轴-二的加工 项目十 零件的内孔加工 任务一 内孔编程及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任务二 内孔刀的对刀 任务三 套类零件-一的加工 任务四 套类零件-二的加工 项目十一 非圆曲线的编程及加工 任务一 宏程序基本知识 任务二 椭圆面的加工 项目十二 中级工考核例题讲解 任务一 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应会模拟试题1-中级 任务二 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应会模拟试题2-中级 任务三 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应会模拟试题3-中级 项目十三 gao级工考核例题讲解 任务一 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应会模拟试题1-gao级 任务二 数控车床操作工考试应会模拟试题2-gao级 附录一 数控车床操作工职业资格标准 附录二 FANUC Oi Mate―TC数控车床G代码和M代码 附录三 SIEMENS 802S/C车床系统G代码和M代码 |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黄云林、吴晓东主编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规划教材 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改意见 同时也参照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有关数控操作工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 全书分13个项目-34个任务:安全教育及数控车床简介、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数控车床编程基础及工艺、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简介、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数控车床的刀具、简单零件车削加工、螺纹车削加工、零件的复合循环车削加工与综合实训、*零件的内孔加工、*非圆曲线的编程及加工、中级工考核例题讲解、*gao级工考核例题讲解等-其中加*号的为提高部分。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规划教材 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份迟来的礼物。我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但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在摸索中前进,凭着一股热情和经验,却常常事倍功半。当我翻开《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时,我惊喜地发现,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可操作的方法论。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对话示范,让我能够立刻对照自己的育儿经历,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书中关于“积极倾听”的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一直以为自己很会听孩子说话,但读了之后才明白,很多时候我只是在等待对方说完,然后急着给出我的解决方案。P.E.T.的倾听技巧,让我学会了真正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评判或否定。它教会我如何放下自己的预设,以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这不仅仅是在育儿方面,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我也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评分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感到迷茫和焦虑是常态。每天都在学习如何照顾宝宝,如何理解他们的哭闹,如何在各种育儿建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当我读到《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时,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导航员。《P.E.T.》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术语,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它把我从“应该如何”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让我看到了“我可以如何”的可能性。 书中关于“感受的表达”的部分,让我认识到自己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我以为只要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就会开心,却不知道他们也需要被理解和被看见。P.E.T.提供了一系列表达感受的句式,让我学会了如何清晰、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他们的感受,也鼓励孩子去表达他们的感受。这不仅能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更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套可以依靠的“育儿工具箱”。
评分我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很重视,但总感觉自己在教育方式上有些“用力过猛”,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事后又非常懊悔。我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孩子。《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所倡导的“尊重”和“理解”,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让我明白,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书中的“设定界限”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之前总觉得设定界限会让孩子感到束缚,但P.E.T.教会我,清晰而合理的界限,反而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而且,它教我如何用一种非惩罚性的方式来设定和执行这些界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我不再担心因为设定界限而伤害到孩子,反而能更自信地成为一个有原则的父母。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是个有些“懒惰”的家长,总觉得育儿是一件随遇而安的事情,很少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的出现,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概念展开,并且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很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带评判的沟通”这一点。我以前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懒”,或者“你怎么这么笨”。读了P.E.T.之后,我才意识到这样的评价有多么伤人,并且会限制孩子的自我认知。它鼓励我们去描述事实,去关注行为本身,而不是去评判孩子的品格。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语言,并努力用更积极、更建设性的方式去与孩子交流。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父母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强势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应该听我的,因为我毕竟是长辈,经验更丰富。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这种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亲子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偶然的机会,我朋友推荐了《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起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很多做法是多么的“无效”。书里提出的“无输家”的冲突处理方式,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它鼓励我们去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方妥协或压制另一方。这真的很难,但书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步骤,让我觉得并非遥不可及。 特别是书中关于“授权”的部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过度干涉了孩子的生活。我常常觉得孩子做不好,不如我来做,结果反而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P.E.T.教会我如何逐步放手,让孩子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并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至关重要。虽然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调整,但我已经看到了积极的变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