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稿件表达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功,无论播音、朗诵、宣读,还是将稿件(素材、策划案、提纲)转化为讲述、演说、谈话,都需要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稿件内容。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稿件表达能力,对提升未来广播电视的传播水平和传播效果意义重大。
《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列规划教材: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按照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要求将备稿和内外部技巧融合为:对稿件的概括性加工方法——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交流思维;对稿件的剖析和把握方法——层次、重点、表达形式、起伏变化;符合创作规律的实践——理解、表达、状态,力求通过多角度训练,探索循序渐进且殊途同归的教学途径。
《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列规划教材: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是指导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稿件表达的专业教材,适用于《播音创作基础》或《语言表达》等课程,对在职播音员、主持人、解说员、出镜或连线记者等,也可作为辅助学习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贾宁,1957年3月生于天津。1974年至2003年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播音员、主持人、节目监制、播音组长。2001年被评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2002年晋升为播音指导。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主持建设校级精品课程《播音创作基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三次获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五次获二等奖,十余次获天津市一等奖。录制的播音作品三次获中国广播政府奖,多次获其他国家级及市级奖励。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稿件表达的逻辑思维
第一节 稿件的中心思想
第二节 稿件的脉络关系
第三节 稿件的深度解读
第四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二章 稿件表达的形象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形象思维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形象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形象思维能力的延伸训练和练习材料
第三章 稿件表达的对象交流
第一节 交流对象的虚拟性
第二节 交流过程的呼应性
第三节 交流引发的广泛性
第四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中编
第四章 稿件层次的表达手段
第一节 稿件层次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稿件多级层次的划分
第三节 稿件语句内部层次关系及表达技巧的运用
第四节 稿件层次的表达技巧
第五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五章 突出稿件重点的表达技巧
第一节 稿件重点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第二节 稿件重点的静态分析
第三节 稿件重点的转移与重构
第四节 稿件重点的有声语言表达
第五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六章 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
第一节 思想感情表达的内在形式
第二节 思想感情表达的外在形式
第三节 思想感情表达内外在形式的结合
第四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七章 稿件表达的起伏变化
第一节 有声语言起伏变化对表情达意的影响
第二节 稿件起承转合规律对有声语言表达轻重缓急的要求
第三节 普通话语音音韵美对有声语言表达的影响
第四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下编
第八章 稿件表达的深入理解
第一节 分析稿件
第二节 理解稿件
第三节 感受稿件
第四节 稿件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九章 稿件表达的具体生动
第一节 构造有声语言表达的美感
第二节 有声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第三节 实现有声语言表达多种样态的途径
第四节 例稿解析和练习材料
第十章 稿件表达的创作状态
第一节 良好创作状态的特征
第二节 进入良好创作状态的方法
第三节 不同场合下创作状态的获得与调整
附录 CD录音内容
后记
精彩书摘
播音员主持人要想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还需要结合稿件写作或播出时的背景进行分析判断。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多半是没从时代的宏观角度看待作品。
以本章第一节讲中心思想时提到的《荷塘月色》为例。从表面上看,这篇散文无非描写一个文人在宁静的月夜独自欣赏美景时的所见所感,不了解散文写作背景的人,因为又是“荷塘”又是“月色”,多会用虚声和较弱的气息把握文章,想要突出月夜的“安静”。这样表面化的处理,很容易把散文读得零零散散,让听的人昏昏欲睡。
文章开篇就提到了作者心中的“不宁静”。作者为什么忧心忡忡地独自在荷塘散步?唯有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找到深度解读这篇稿件的“题眼”。《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月,就在同年4月12日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家处于忧患之中,而作者朱自清本人也纠缠在父子关系、继母子关系和婆媳关系的矛盾之中,这些都是他心里“不宁静”的原因。朱自清作为一个感性的文人,在文章中寄寓了在浪漫的月光之下对动荡不安现实的一种逃避。
这既不同于单纯从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等角度去看待,也不只是从朱自清个人的情感出发来解读,而是综合时代背景、朱自清复杂的家庭关系、他本人作为一个怀有浪漫主义人生观的文人这三个方面去解读。这样,《荷塘月色》既非体现了多么高“政治觉悟”的鸿篇巨制,也不是只糅杂了家庭琐事的散文小品,而是那一代文人精神上孤独和无奈的综合体现。了解了这些再去品读《荷塘月色》,才接近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也才能比较完整地呈现文章背后的意义。
可见,结合稿件的历史背景,不仅仅是对稿件的写作年代进行宏观、整体的历史探究,还应该包括对作者本人成长环境、经历的探查。
另外,稿件刊播时的背景也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的深度理解与表达。
……
前言/序言
读完贾宁教授送来的《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以下简称“新编教材”)书稿后,欣慰之情油然而生。是啊,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后继有人了!尽管这些撰稿人大多很年轻,但他们已经步入了教学研究的轨道。
回想十八年前,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国际女子学院领导的艰难创业中成立。那时,既没有自己的教材,也没有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的师资队伍。然而,当时的女院领导却靠着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精神支撑着,找来了全国最优秀的播音人才组成了自己专业的教学班子,来完成难度很大的教学任务。我就是被选中的一位,不仅要完成超量的教学任务,还要着手编写自己的教材,就这样,我和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们共同完成了80多万字的《播音·主持语言训练教程》,使用近10年之久。由于该书以培养播音员为主要目的,在如何训练主持人的表达技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在这本新编教材中,就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早在1981年,第二次全国播音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指出“播音员是艺术性很强的新闻工作者”,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不能只单单局限于对稿件的理解与表达上,还需要有全方位的思维“正能量”的发挥、文化底蕴的积累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才能符合新时期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要求。《播音与主持》杂志2012年第3期(总第161期)的卷首语中,高琳教授强调的“主持人的当务之急”非常重要,她说,若想深入理解稿件,不断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表达魅力,必须要做到“站有高度,思有深度,识有广度,说有力度”,非如此,不能感受“新时代”气息的冲击。如何掌握好信息,借助好信息,运用好信息,挖掘好信息,传播好信息,都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思维不断变革——-要从原有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思维,随从思维变为独立思维,单一思维变为多元思维。
《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雕琢声音的魔力,点亮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情感的传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声音富有穿透力,让语言充满感染力,成为每一位播音员和主持人面临的关键课题。本书《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正是为 aspiring 和 experienced 的播音员、主持人量身打造的一部实操性极强的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套系统性的训练体系,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稿件的精髓,掌握卓越的表达技巧,最终实现声音的蜕变,驾驭语言的艺术,成为舞台上或荧屏前最耀眼的存在。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 “方法”与“技巧” 的有机结合,深入剖析了播音主持工作中从接到稿件到最终呈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我们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做”,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你探索“为什么这样更有效”。 第一篇:稿件的“形”与“神”——透视文本,注入灵魂 在开始任何表达之前,对稿件的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本书的第一篇,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度“解剖”式稿件分析。 稿件的结构与逻辑: 每一篇稿件都有其内在的结构和逻辑脉络。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剖析不同类型稿件(新闻、访谈、专题、广告、晚会串词等)的常见结构特点。例如,新闻稿件的倒金字塔结构,访谈稿件的提问与回应链条,专题片的叙事性推进。理解这些结构,能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握稿件的重点和节奏,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字词句的精妙解读: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在播音主持的语境下,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信息。我们将教你如何识别那些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理解那些多义性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准确含义,辨析那些长短句、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在表达上的不同作用。通过“字斟句酌”,让稿件的每一个字都发出应有的光彩。 情感的挖掘与传递: 稿件往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窗口。本书将着重指导读者如何从文字中“听”出情感,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喜怒哀乐、期待与忧虑、赞美与批判。我们不仅要理解情感,更要学会如何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快慢疾徐、强弱轻重来准确、真实地传递这些情感,让听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意图与潜台词的把握: 有时候,稿件的文字本身所表达的,只是表层信息。更深层次的,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是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本书将提供识别稿件“言外之意”的方法,例如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说话人的身份背景、语气的暗示等,来揣摩稿件的真正意图,从而在表达时,做到“意到声随”,让语言更具深度和智慧。 第二篇:声音的“雕琢”与“运用”——炼就动人的听觉艺术 声音是播音主持最直接的表达工具,本书的第二篇,将聚焦于如何将天赋的声音打磨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呼吸的科学与艺术: 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我们将从科学的角度,讲解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正确、高效的呼吸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稳定、充沛的气息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指导你如何在表达中,将呼吸与语言的节奏、情感的起伏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气随声出,声随情动”。 发声的技巧与训练: 清晰、圆润、富有磁性的声音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本书将系统介绍发声器官的训练方法,包括气息的运用、声带的放松、共鸣腔的开发等。我们将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声练习,帮助读者改善嗓音条件,拓展音域,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 吐字的清晰与规范: “咬文嚼字”是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我们将从字、词、句三个层面,指导读者如何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母韵母运用到位。通过“四呼”、“八音”等传统功法,结合现代发音学原理,让你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言语如珠。 语气的多元化训练: 语气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载体。本书将系统训练各种语气,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以及更加细分的语气,如喜悦、愤怒、悲伤、惊讶、严肃、轻松、幽默、讽刺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模仿练习,让读者掌握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需要,自如切换和运用各种语气。 节奏、语速与停顿的掌控: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节奏。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根据稿件内容、情感基调、场合氛围来科学地调控语速,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停顿来制造悬念、强调重点、引导听众思考。从“流水不腐”到“字字珠玑”,让你的语言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 第三篇:稿件的“表达”与“呈现”——从文字到声音的升华 理解了稿件,掌握了声音的技巧,如何将两者完美融合,最终呈现出打动人心的表达,是本书第三篇的核心内容。 不同类型稿件的表达要点: 新闻稿件的客观、庄重、准确;评论稿件的犀利、深刻、有说服力;访谈稿件的亲切、倾听、引导;广告稿件的简洁、生动、诱导;晚会串词的活泼、热情、连接。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稿件,提供具体的表达策略和技巧,让你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情感的层次与递进: 并非所有稿件的情感都是单一的。很多时候,情感需要层次感和递进。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把握情感的脉络,从铺垫到高潮,从铺陈到爆发,形成一气呵成的表达。例如,在叙述一个感人故事时,如何从平缓的叙述逐渐引入情感,直至触动人心。 语气与情感的精准匹配: 这一点是前两篇内容的重要升华。我们将强调,任何表达技巧的运用,都必须服务于稿件的情感和意图。错误的语气和情感表达,会适得其反。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反例和正例分析,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语气与情感匹配的敏锐度。 即兴发挥的艺术: 即使有稿件,临场也常常需要即兴发挥。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在保持稿件主线的同时,进行自然、流畅、恰当的即兴补充、过渡或回应。我们将提供一些基础的即兴训练方法,例如“联想游戏”、“快速应变”等,培养播音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舞台魅力与互动技巧: 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不仅声音动听,更有舞台魅力。本书将涉及一些关于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控场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指导,虽然重心在于声音表达,但也会兼顾到整体的呈现效果,帮助读者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优秀播音主持人。 附赠光盘:实践的“加油站” 本书特别附赠一张光盘,其中包含: 丰富的示范音频: 涵盖新闻、访谈、广告、专题等多种类型稿件的优秀播音主持示范,让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针对性的练习素材: 提供不同难度的稿件片段,供读者进行模仿、跟读和录音练习。 专业指导音频: 邀请资深播音主持专家录制的呼吸、发声、吐字等基础功训练音频,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练习。 案例分析视频片段: 精选一些优秀的播音主持片段,进行“拆解式”分析,深入讲解其表达亮点与技巧。 本书的独特性与价值: 体系化与系统性: 不同于零散的技巧介绍,本书从稿件理解到声音训练,再到最终表达呈现,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实操性与应用性: 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的练习题、模仿素材和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读者学有所用,用有所得。 权威性与前沿性: 本书汇集了播音主持领域的资深专家经验,并融合了行业内的最新发展趋势,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针对性与个性化: 考虑到不同读者的基础和需求,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也强调了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和个性化练习的重要性。 《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你成为一名卓越播音主持人的“启明星”和“加速器”。它将引领你走进声音的世界,让你懂得如何用最动听的声音,传递最真挚的情感,驾驭最迷人的语言,最终成为一名真正能够“声”入人心、闪耀舞台的播音主持人。翻开这本书,开启你的声音之旅,让你的语言,从此拥有无可比拟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