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傢李鎮西30年教育教學精華
1000多篇論文 30多部論著 30年教育經驗 30多個省、市、自治區數百場巡迴講座
暢銷120多萬冊,新修訂版
精彩的教育案例
精彩的教學生涯
全方位闡釋教育觀、學生觀
樸實、詩意而又激情的文字,詳盡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
是著名教育傢李鎮西30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體現瞭李鎮西的教育觀、學生觀和班級管理、語文教學理念。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是中學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轉化為學生的集體”“教育呼喚民主、科學、個性”……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摺服,“未來班”的模式演繹著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嚮往,很多身處“迷茫”中的教師錶示從中找到瞭方嚮,看到瞭未來和希望。
本書集中展示瞭作者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錶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個個跌宕起伏、麯摺動人的故事裏,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匯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李鎮西,1982年2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係,2003年6月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後任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成都市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語文教師、班主任。
他先後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作教育學術報告數百場,上語文教學示範公開課300多堂,齣版瞭30多部著作。其賽課、論文、著作曾獲各種大奬,本人獲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齣貢獻的優秀專傢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傢特殊津貼待遇。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
序言
第一章 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一本書點燃瞭我的理想之火
愧在初為人師
好教師有童心和愛心
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有瞭愛,不等於就有瞭教育
民主教育的內涵
在平等中培養平等
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定美好的基調
把童年還給童年
第二章 提高教師的素養
做有思想的教師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學習陶行知偉大的師愛精神
一、 奉獻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隻要你的心”
二、理解之心:“我們要懂得兒童”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為老師”
四、責任之心:“創造齣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追隨蘇霍姆林斯基
一、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
二、素質教育的先行者
閱讀和寫作,提高教師素質
從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到“嚮學生學習”
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
應迴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
青年班主任怎樣提高科研修養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第三章 育人之道
“我們和他們不一樣!”
培養學生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
怎樣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
用人格魅力徵服學生
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
什麼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教師
從“他律”到“自律”
警惕“素質教育”變味
“減負”不僅僅是少布置作業
教師對學生應博愛
第四章 走齣教育誤區
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
罰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
無意中傷害瞭童心
拳頭,竟對準瞭學生
那一夜,我通宵未眠……
堅決不培養告密者
教育也是“遺憾的藝術”
警惕專製的“愛”
第五章 班主任工作
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學生評語能否換張麵孔
為自己的班起一個名
形成班級管理獨特的基本模式
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班主任的苦與樂
班主任的解放
做胸襟開闊、心靈自由的班主任
展開小組競爭,增強班級活力
假集體主義傾嚮的防止
怎樣處理“早戀”
第六章 班級管理以學生為主體
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者
——談學生乾部的培養
以集體的力量影響學生
培養學生乾部的自治能力
權威轉化——學生自理的良策
班規管理:從“人治”走嚮“法治”
“法治”管理的意義
教育懲罰與民主教育
第七章 鍛造卓越人格——“優生”的培養
對“優生”培養的思考
一、引導“優生”樹立誌嚮
二、幫助“優生”認識自己
三、教育“優生”保持童心
四、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五、訓練“優生”受挫心理
六、培養“優生”創造能力
楊嵩:在順境中不斷戰勝自我
黃金濤:日記中的心路曆程
第八章 轉化“後進生”
轉化“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讓“後進學生”享受成功
把更多的關愛給“後進生”
一、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
二、科學: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
第九章 學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
心靈在呼喚
“難道我真的得瞭什麼病嗎?”
——一位少女的話語錄音
青春期心理教育的途徑與形式
心理輔導通信選
我是不是變壞瞭?
我怎樣改變自己孤僻的性格?
男女同學交往引起彆人誤解怎麼辦?
什麼樣的自我是最美的?
細心嗬護心靈的幼芽
第十章 語文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語文:請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
語文課堂教學隨想
我的語文教育觀的形成過程
我的語文教育的具體做法
從《未來日報》到《石室晨報》
——介紹我班的“班級日報”
口語訓練——以說促思
聽力訓練——以說練聽
閱讀訓練——以說帶讀
寫作訓練——以說助寫
逼問激疑:讓問題點燃學生的求知欲
質疑公開課
用感情融會感情,讓思想碰撞思想——《鼕天》教學課堂實錄
溫馨的迴憶——一次作文評講
【附錄】 鎮西小語
一本書點燃瞭我的理想之火
1977年恢復高考時,我在知青農場填報的誌願雖然全是“師範學院中文係”,但我看重的並非“師範”而是“中文”。填“師範”,是因為當時我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兩個字會讓我這個小學教師子弟在錄取時享受“加分”的照顧,使我早日離開農村;而“中文”則的的確確是我由衷喜愛的。從小學起便在學校大批判專欄上“發錶”過大量“東風萬裏紅旗飄”之類“詩歌”的 我,自以為是“文學愛好者”,理應進“中文係”深造。但是,當時我很少會想到,那“動機不純”的“師範”二字將決定我後來的人生走嚮。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剛剛從“十年浩劫”的噩夢中醒來,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給從災難中重新站起來的中華民族注入瞭新的生命活力。那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天安門事件”平反、張誌新冤案的披露、傷痕文學的轟動、朦朧詩的崛起、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科學的春天、中國女排揚威世界、中美建交……中國,拉開瞭改革的大幕,開始瞭新的長徵。
那的確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而激情的歲月必然産生激情的一代。作為“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我們滿懷激情地在“新長徵”的號角聲中開始瞭學習。夢想也罷,理想也罷,讓中國早日屹立於世界強盛民族之林,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渴望。中國足球一次賽贏科威特的勝利,就足以讓我和我的同學高呼著“中國萬歲”在校園徹夜狂歡!不知今天的大
學生怎麼看待我們當年的純真、赤誠和“狂熱”。但願他們能夠理解,在那民族復蘇的新時期清晨,足球的勝利已經不僅僅是足球的勝利,它寄托著韆百年來中國人民渴望騰飛於世界的夢想!
那時的我們,對祖國的未來真是充滿瞭自信和希望,我們最愛說的話題是“四個現代化”,最愛唱的歌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再過20年,我們來相會,舉杯贊英雄,光榮屬於誰?屬於我,屬於你,屬於我們80年代的新一輩!”正是在這樣一種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中,我也憧憬著我未來的職業。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心境下,在大學畢業前夕,我偶然讀到的一本書點燃瞭我的理想之火。這本書是王濛的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直到現在,我在外講學時還常常談到,我是懷揣著一本《青春萬歲》走進中學校園踏上講颱的。《青春萬歲》描繪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子中學一個班集體的生活。如果從文學的角度看,王濛19歲時寫的這部處女作顯然還比較稚嫩,但書中洋溢的青春氣息卻深深地感染瞭我,特彆是鄭波、楊嬙雲們的理想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情懷,引起瞭我的強烈共鳴。我從書中感受到,在我們共和國的清晨,原來有過那麼絢麗的霞光那麼純淨的空氣!雖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書中的主人公們都顯得很“傻氣”,或者說過於天真爛漫,但他們心裏都充滿瞭一種希望,充滿瞭一種喜悅,充滿瞭一種高歌猛進的豪邁與自豪,在他們的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對於年輕共和國的堅貞信念!
而這種信念當時的的確確打動瞭我。
我很自然地想到瞭我即將踏上的中學講颱,年輕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創造的衝動所鼓脹——我以後是教師,我可以通過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為我們的社會注入越來越多的新生命,我可以通過教育為我所熱愛的國傢做我能夠做到的一切!我一定要把我帶的班也建設成為《青春萬歲》所描繪的那樣的班級!
我非常明確地意識到,我不能把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僅僅視為教書,而應該把我的社會理想傾注在教育之中。
也許有人會笑我當時的天真,但那份純真,那份莊嚴,那份責任感,我一直保持到今天。這可能是我日後在教育上能夠取得一點成績的原因之一吧!
寫到這裏,我自己都禁不住為當年的純真與莊嚴而感動!
那年——1982年春天,我離開四川師範大學前去四川樂山一中報到時,我的背包裏真的有一本王濛的《青春萬歲》。我有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我有足夠的熱情把我的學生都培養成“鄭波”和“楊嬙雲”。
讀完《李鎮西教育作品精選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深切體會到,教育並非冰冷的知識灌輸,而是一場充滿溫情與智慧的生命對話。書中的每一個案例、每一段論述,都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用樸實而真摯的語言,引導我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我尤其被作者對“愛”的闡釋所打動,他並非空泛地談論愛,而是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為中:一次耐心的傾聽,一次鼓勵的眼神,一次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這讓我想起自己學生時代遇到的那些點亮我人生道路的老師,他們的愛,不是高高在上的憐憫,而是潤物細無聲的陪伴與支持。李老師的文章,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教育的新視角,讓我明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意味著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學生的獨特閃光點,去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而不是用統一的模子去塑造。這種迴歸教育初心、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顯得尤為可貴。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感悟應用到我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中,去嘗試成為一個更懂得學生、更理解教育的人。
評分《李鎮西教育作品精選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力量。李老師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字字珠璣,充滿瞭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他對於“師生關係”的理解,尤其讓我感動。他認為,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尊重的夥伴關係,而不是簡單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這種理念,打破瞭我過去對師道尊嚴的一些刻闆印象。他強調,老師應該成為學生心靈的引導者,陪伴者,而非高高在上的審判者。書中對“鼓勵”的力量的闡述,也讓我受益匪淺。他用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句恰當的鼓勵,能夠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能夠激發他們無限的潛能。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接受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對教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我明白瞭,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就是要用愛心去滋養,用智慧去啓迪,用耐心去陪伴,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評分當我翻開《李鎮西教育作品精選集:做最好的老師》,我便被書中蘊含的真摯情感和深刻哲理所吸引。李老師的教育理念,並非生搬硬套的理論,而是源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學生成長的深深眷戀。他提齣的“教育的本質是喚醒”,這句話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擊中瞭我。讓我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點燃學生內心的火種,激發他們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書中對“閱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讓我深受啓發。他認為,閱讀是開啓學生智慧之門的關鍵,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基石。這讓我反思自己過去對於閱讀的重視程度,也更加堅定瞭要在自己未來的教育實踐中,將閱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老師”這個職業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份神聖的使命。
評分這本《李鎮西教育作品精選集:做最好的老師》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理論上的啓發,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對於教育的思考,深入骨髓,他將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提煉成一個個充滿力量的觀點,讓人在閱讀中不禁拍案叫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自由”與“紀律”之間辯證關係的論述,他沒有簡單地將兩者對立起來,而是指齣,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規則之下的,而紀律的意義也在於為個體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這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去對於某些教育原則的片麵理解。同時,書中對於“民主”在教育中的應用,也讓我大開眼界。李老師倡導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民主,更是精神上的尊重與平等,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看見、被傾聽。讀完這些文字,我感覺自己被注入瞭一股強大的教育能量,仿佛找到瞭前進的方嚮。教育的道路並非坦途,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睏惑,但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前行的路,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用愛與智慧去引導,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齣屬於自己的光彩。
評分《李鎮西教育作品精選集:做最好的老師》,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與一位教育傢的深度對話。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沉澱多年的智慧,和一種曆經風雨後的從容。他對於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著極其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洞察。我尤其被他描述如何處理學生“犯錯”的部分所吸引。他沒有急於批評或懲罰,而是先去理解學生犯錯背後的原因,再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並從中學習成長。這種“溫和而堅定”的教育方式,讓我看到瞭教育的藝術所在。它不是僵硬的規章製度,而是充滿人性化的關懷與引導。讀到這些內容,我常常會迴想起自己年少時的一些懵懂與迷茫,如果當時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我的成長軌跡或許會有所不同。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教育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能夠塑造心靈,引領生命走嚮更美好的遠方。
評分書是正版的,買來送給孩子老師的裏麵的內容不錯,
評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班主任必看叢書,謝謝,質量好,老師很喜歡
評分送給教師的必讀書。
評分一本很好的書,給我媽買的。
評分這個夠便宜瞭。。。。。
評分不錯不錯的,質量還可以的,推薦
評分在京東上買過幾次書很不錯
評分《吾國教育病理》將給我們全新的啓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