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國故論衡》分為上中下三捲,上捲論小學,共十一篇,討論語言、音韻問題,大抵根據聲韻轉變的規律,上探語源,下明流變,考證詳核。中捲論文學,共七篇,首論文學界說,以為“有文字著於竹帛”皆屬於“文”的範圍:亦述曆代散文、詩賦的優劣,大抵於論辯之文尊晚周、魏、晉,於詩賦薄中唐以降。下捲論諸子學,共九篇,通論諸子哲學的流變,於道傢推崇特至,謂儒、法皆齣於道傢,“經國莫如《齊物論》”。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章太炎的語言文字、典章製度、人物事跡『國粹』三項說,已經不能簡單用民族精神或中國的無形精神來範圍,與其稱這三項為『國粹』,不如叫『國故』更為恰當。事實正是如此,章太炎最喜歡的語詞是『國故』,而非『國粹』,所以他自己頗看重的一本書是《國故論衡》,而沒有叫《國粹論衡》。
——劉夢溪
這兩韆年中隻有七八部精心結構,可以稱作『著作』的書,《國故論衡》即是其一。……自從章太炎著瞭一本《國故論衡》之後,這『國故』的名詞,於是成立。
——鬍適
目錄
《國故論衡》贊
上捲 (小學十一篇)
小學略說
成均圖
音理論
二十三部音準
一字重音說
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
古雙聲說
語言緣起說
轉注假藉說
理惑論
正言論
中捲 (文學七篇)
文學總略
原經
明解故(上)
明解故(下)
論式
辨詩
正賫送
下捲 (諸子學九篇)
原學
原儒
原道(上)
原道(中)
原道(下)
原名
明見
辨性(上)
辨性(下)
後記
精彩書摘
世之言學,有儀刑他國者,有因仍舊貫得之者,細徵乎一人,其巨徵乎邦域。荷蘭人善行水,日本人善候地震:因也。山東多平原大壇,故騶魯善頌禮。關中四塞便騎射,故秦隴多兵傢;海上蜃氣象城闕樓櫓,恍皋變眩,故九州、五勝怪迂之變在齊稷下:因也,地齊使然。周室壞,鄭國亂,死人多而生人少,故列子一推分命,歸於厭世,禦風而行,以近神仙。族姓定,階位成,貴人之子以武健陵其下,故釋迦令桑門去氏,比於四水人海而鹹淡無彆。希臘之未,甘食好樂,而俗淫湎,故史多揭傢務為艱苦,作自裁論,冀脫離塵垢,死而宴樂其魂魄。此其政俗緻之矣。雖一人亦有舊貫。傳曰:“良弓之子,必學為箕;良冶之子,必學為裘。”故浮屠之論人也:鍛者鼓橐以吹爐炭,則教之調氣;浣衣者颳摩垢穢,而諭之觀腐骨。各從其習,使易就成,猶引繭以為絲也。然其材性發舒,亦往往有長短。短者,執舊不能發牙角;長者,以屏之一得今之十。是故九流皆齣王官,及其發舒,王官所不能與。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義,是以滋長。短者,即循循無所進取。通達之國,中國、印度、希臘皆能自恢磺者也。其餘因舊而益短拙,故走他國以求儀刑。儀刑之與之為進,羅甸、日耳曼是矣。儀刑之不能與之為進,大食、日本是矣。儀刑之猶半不成,吐蕃、東鬍是矣。夫為學者,非徒博識成法,挾前人所故有也。有所自得,古先正之所覿鬃,賢聖所以發憤忘食,員輿之上諸老先生所不能理,往釋其惑,若端拜而議,是之謂學。亡自得者,足以為師保,不與之顯學之名。視中國、印度、日本,則可知已。日本者,故無文字,雜取晉世隸書、章草為之,又稍省為假名。言與文繆,無文而言學,已恧矣。今庶藝皆刻畫遠西,什得三四。然博士終身為寫官,更五六歲,其方盡,復往轉販。一事一義無匈中之造,徒習口說而傳師業者,王充擬之猶郵人之過書,門者之傳教。《衡·定賢篇》古今書教工拙誠有異,郵與閽皆不與也。中國、印度自理其業,今雖衰,猶自恢磺,其高下可識矣。貸金尊於市,不如己之有蒼壁、小璣,況自有九麯珠足以照夜!厥誇毗者,惟強大是信,苟言方略可也,何與於學?夫儀刑他國者,惟不能自恢磺,故老死不齣譯胥鈔撮。能自恢磺,其不亟於儀刑,性也。然世所以侮易宗國者,諸子之書,不陳器數,非校官之業、有司之守,不可按條牒而知。
……
前言/序言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國故論衡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國故論衡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