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社齣版,好書。“寫作學”是每個大學中文係都開的課。譯義內容大同小異。搬到中小學來用,方鑿圓枘,有生般硬套之弊。而坊間教中小學生做作文的書巴泛濫成災。我看好葉聖陶和夏丐尊在30年代寫的《文章講話》。雖是薄薄的小冊子,但每說到根子上,說到點子上,遠勝那些大部頭的專門論著。教學生寫文章,明白這些基本的道理就行瞭。
評分李濟對中國考古學的影響是持久與多麵嚮的(張光直,1981)。他在1928年至1937年所主持的殷墟發掘塑造瞭中國考古學學術體係的雛形。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中國與颱灣考古學的主要領導人物,如夏鼐、尹達、高去尋 、石璋如、尹煥章與趙清芳等都曾接受他與梁思永的指導與訓練,並參與殷墟的發掘工作;他在颱灣所摘培的學生,如張光直、許倬雲等,亦為中國考古學與中國上古史界的領導人物。
評分不過,盡管颱灣的生活相對安好,王鼎鈞心中仍存不安:“國民黨因為大陸的失敗教訓慘痛,發現許多忠實的乾部都叛變瞭,有些乾部甚至從進軍校的那天起就是共産黨派去的,所以到瞭颱灣以後,痛定思痛,很嚴厲地要肅清一切可疑的人。當時國民黨的口號就是‘嚮敵人學習’。我們常常夜裏做夢,上半夜做一個夢被共産黨抓去,要殺頭,下半夜又做一個夢,被國民黨抓去,也要殺頭。”這種緊張生活一度讓他身體疲乏,精神倦怠,對當時的生活心懷恐懼,也因此,王鼎鈞最終定居美國。
評分不知道李濟對於此種“圍剿”的反應如何,但他曾對1949年後大陸的考古發掘報告提齣過嚴厲的批評,認為其中缺乏實際材料,充滿瞭政治術語,對齣土地、器物、尺寸等內容居然都號稱“保密”。
評分自己先看看,再給孩子講講。書本身有點薄
評分直到後來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報告齣來以後,李濟對大陸考古學的印象纔有所改變,他自己的文章中也開始引用大陸學界的資料。
評分寫文章要注意的事項,好書。
評分曆史文化學術專業書,經典好書
評分。李濟的兒子李光謨甚至還收藏瞭當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濟。此後,和許多政治上選擇錯誤的著名學者一樣,這個名字逐漸消逝在我們的閱讀視野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