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

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石述思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社會
  • 政治
  • 轉型
  • 和諧社會
  • 挑戰
  • 問題
  • 實證研究
  • 公共政策
  • 當代中國
  • 社會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工人齣版社
ISBN:97875008546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319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5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實話石說》基於作者長期以來對中國發展現狀的觀察與思考,全麵、理性、深刻地描述瞭中國的民生現狀。

內容簡介

  什麼讓我們的財産不翼而飛?中國居民收入增幅超GDP是否是曇花一現?誰該為中國通脹買單?中國精英走嚮分裂將帶來什麼?中國樓市的好聲音何時到來?中國老百姓為什麼病不起?中國工人勞動價值幾何?現在什麼職業最令人羨慕?高考如何改變“一考定終身”?……
  在《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中,你能找到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思想!

作者簡介

  石述思,著名時評人,《工人日報》社會周刊編輯部主任,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傢。七獲中國新聞奬,數十次獲省部級新聞奬項,發錶各類新聞作品纍計200餘萬字。

精彩書評

  通過這本書,我想要告訴我的讀者:懂得感激和及時錶達自己的感謝都很重要,我從不因為怕彆人誤解,就吝惜自己的真誠。
  ——石述思

目錄

自序 述而不作
第一章 草根眼中的國民經濟之睏
一、什麼讓我們的財産不翼而飛?——中國百姓的財富保衛戰
1. 中國百姓財富能否完成快速增長?
2. 中國GDP再度超日該喜該憂?
3. 國人財富能不能跑過CPI ?
4. 百姓如何捍衛自己的財富?
5. 中國式加薪與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6. 中國居民收入增幅超GDP是否是曇花一現?
7. 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告訴我們什麼?
二、通脹魅影下的中國大熊市——股民炒的不是股票,是寂寞
1. 一個傻問題:中國有通脹嗎?
2. 誰該為中國通脹買單?
3. 美國欠每個中國人多少錢?
4. 逃離震蕩的A股市場
5. 中國股市何時抄底?
6. 總讓散戶賠錢的股市是可恥的
三、信貸體係下中國企業的痛苦指數——站在天堂與地獄之間
1. 看看中國五百強的前三十四名壟斷國企
2. 中國企業傢徘徊在天使與魔鬼之間
3. 有種苦命人叫民企老闆
4. 三一與中聯能結束死掐嗎?
5. 美國為何圍剿華為、中興?

第二章 窮人心中的收入分配之癢
一、新時代下的貧富格局——財富與公平艱難博弈
1. 中國648個超級億萬富豪揭開神秘麵紗
2. 紮剋伯格給中國富豪上婚戀課
3. 美國海外狂追稅款“獵殺”中國移民富豪
4. “富二代”當官
5. 中産階級的前途命運
6. 有多少居民收入“被增長”?
7. 收入增長,“壓力山大”
8. 中國精英走嚮分裂將帶來什麼?
二、應該動誰的奶酪?——為瞭工薪階層的羨慕嫉妒恨
1.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麵臨大考
2. 個稅擴徵疑似“瘦雞拔毛”
3. 公務員掙多少錢?
4. 個稅將槍口瞄準中産
5. 圍繞“中國稅負世界第二”的口水戰
6. 中國減稅的最重要前提
7. 央企高薪為何屢遭圍攻?
8. 收入分配改革不是空中樓閣

第三章 蟻族心中的安傢樂業之夢
一、中國樓市的好聲音何時到來?——在房子擊潰愛情的年代
1. 反對房地産救市不如全力救自己
2. 房價下跌是一場全民意淫
3. 中國房價羞死“豬堅強”
4. 高房價高房租在為貧民窟奠基
5. 開徵房産稅誰最樂?
6. 房産調控是否已是強弩之末?
7. 成為房奴的最後機會
二、保障房究竟差錢不差錢?——構建住房梯度覆蓋模式
1. 地方政府的賣地錢花哪兒瞭?
2. 請為中國房地産商選擇一種死法
3. 房産商這個女婿會給丈母娘麵子嗎?
4. 保障房造假堪比劉謙魔術
5. 1 000萬套廉租房是大忽悠嗎?
6. 北京樓市新政祭齣歧視大旗
7. 北京公租屋嚮外地人開放

第四章 居民憂慮的社會保障之囧
一、假如有一天,我老無所依——養老金雙軌製的“罪與罰”
1. 有多少中國人能攢夠500萬養老?
2. 所有人的養老保險都應嚮他們看齊
3. “彈性延遲退休年齡”誰受益?
4. 事業單位養老的艱難變革
5. 為什麼不能延長退休年齡?
6. 為何冷看養老金九連漲?
7. 廢除養老金雙軌製難在哪?
二、中國老百姓為什麼病不起?——新醫改方案刻不容緩
1. 新醫改方案使我感到自己很弱智
2. 新醫改帶給醫生的考題
3. 患者刀砍醫生21刀的背後
4. 假藥,一場沒有贏傢的遊戲

第五章 弱者隱忍的勞動保護之痛
一、在異鄉漂泊的候鳥——讓弱勢群體走進春天裏
1. 中國農民工的命運拐點
2. 留守女童與奶奶屍體獨處7天的考問
3. 中國15萬流浪兒童何去何從?
4. 企圖改變命運的171名工人農民
5. 農民工的尊嚴,一張火車票裏的中國
二、“感動中國”還是“刺痛中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 富士康能避免連跳嗎?
2. 中國工人勞動價值幾何?
3. 老闆跑路引發工人討薪何以化解?
4. 農民工與大學生工資待遇之比較
5. 中國式討薪緣何又掀高潮?

第六章 百姓心中的社會管理之思
一、浮躁心態下的公共管理——科學的社會管理需要大眾參與
1. 北京最嚴限車令能否根治“首堵”?
2. 鐵道部的信譽度
3. 中國高鐵如何在公平與效率的軌道上飛馳?
4. 上海地鐵追尾的始作俑者
5. 北京扶梯殺人的罪魁
6. 緩行“重罰闖黃燈者”是上上之策
7. 令人欷歔的中國式過馬路
8. 官員財産公示製度的破冰之旅
9. 貪官因何集體貪吃好色愛房?
二、功利心驅使下的國考人纔選拔——特彆的愛給特彆的你
1. 現在什麼職業最令人羨慕?
2. 考公務員是大學畢業生上上之選?
3. 多少人的夢想是混成“李剛”?
4. 副鄉長徵婚失利給國考迷敲響警鍾
5. 瘋狂國考癡迷者請早日醒來

第七章 大眾心中的道德良知之問
一、麵對海拔不斷下降的道德水平——在冷漠的時代呼喚愛
1. 一場車禍後的大悲劇
2. 該嚴懲訛詐好人的惡老太嗎?
3. 以愛之名,聲援袁厲害
4. 短信欺詐與社會良知
5. 方韓大戰,懷疑的程序正義與道德底綫
6. 比爾·蓋茨的幸福和陳賢妹的苦澀
7. 《知音》遭遇的道德審判
二、在寶馬車裏哭還是在自行車上笑?——拜金主義,無知者無畏
1. 比封殺馬諾更重要的
2. 全民圍剿郭美美
3. 珍愛生命,遠離鳳姐
4. 唐駿事件,一次金錢與誠信的荒誕匯演
5. 什麼埋葬瞭她們的夢想與純真?

第八章 青年承受的中國教育之苦
一、一考真能定終身嗎?——中國高考眾生相
1. 中國高考公平不能崩潰
2. 2 00種高考加分是公開謀殺
3. 高考是一場全民戰爭
4. 高考越來越難以改變命運
5. 高考VS母親
6. 高考如何改變“一考定終身”?
7. 炒作高考狀元是病人的狂歡
二、大學能否容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教育改革的自律與他律
1. 中國大學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2. “人人都愛北大”是中國教育的恥辱
3. 北大炫富宛如有文化的郭美美
4. 五道杠好少年是中國教育下的蛋
5. 老師不當官,後果很嚴重
6. 中國創新: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奬究竟有多遠?
7. 諾奬得主錢永健自稱“不是中國人”有感
8. 中國商界正淪為一個大的EMBA班

附錄 茶餘飯後的談資——娛樂時代的娛樂人物
1. 文化泡沫中的莫言
2. 奧巴馬防綫
3. 《中國好聲音》的評委與歌手
4. 章子怡的“開學第一課”
5. 李嘉誠的財産分配
6. 李娜赴日參賽就是漢奸?
7. 孫楊百萬齣場費和你無關嗎?
8. 打假鬥士:方舟子
9. 任誌強,語不驚人死不休
10. 趙本山,當他離開春晚後
11. 該不該原諒郭德綱?
12. 袁騰飛與易中天之比較
13. 《非你莫屬》的張紹剛
14.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馬雲
15. 張蘭“國籍門”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草根眼中的國民經濟之睏
  引言
  憂患的重量
  對於活在當下的年輕人,說你們運氣好也對,因為生於憂患,說你們運氣不好也對,因為憂患超齣瞭你們年輕的肩頭所能負荷的重量。站在當下談論通貨膨脹與國民財富的話題,我先作一個背景式的鋪墊。這個背景不容樂觀,因為過去的一係列事件證明,中國的經濟已經到瞭令人高度警惕的時刻。1978年的時候,中國城市居民收入為210億元人民幣,到瞭2010年這個數字變成瞭30萬億元,增加瞭1450倍,可通脹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曆程中始終存在。通脹並非對所有的人都是一種傷害,相反有些人會從中獲利。比如在繼續的通脹過程中,如果你擁有實物的古董、地皮、黃金、糧食,反而會變得更富有。但如果你和你的父母手裏隻有儲蓄,對不起,倒黴的就是你。中國新一輪財富的大洗牌正在發生。不管經濟學專傢們吵得有多凶,共識終歸是形成瞭,那就是通脹的危險越來越嚴重,它已經成為威脅國民財富的首要殺手……
  一、什麼讓我們的財産不翼而飛?——中國百姓的財富保衛戰
  1.中國百姓財富能否完成快速增長?
  2012年,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壓力驟增。保增長又成各級政府第一要義。
  從某種程度上,當前中國麵臨的宏觀經濟發展挑戰竟與美國相似。投資、外貿、內需都呈現齣疲軟狀態。唯一的不同是:奧巴馬政府快破産瞭,中國政府卻不差錢。
  由於不差錢,於是投資衝動再度悄然升溫。地方政府官員紛紛跑步進京,搞得發改委傳達室每日人聲鼎沸,周邊旅店、餐館甚至禮品迴收店都再現瞭2009年的輝煌。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全麵押寶投資,有兩個問題不容迴避:基礎建設的邊際效益已經嚴重下降,迴收成本的周期在不斷延長;而對於所謂新能源項目的大肆立項審批,如果沒有充分的科學論證,為産能過剩、重復建設推波助瀾的危險大增。
  在整個經濟體製改革沒有實質推進,尤其是民企國民待遇未獲真正落實的背景下,啓動的貨幣寬鬆政策隻會便宜銀行、央企和房地産商。沒有良好的經濟發展預期,中國普通百姓收入快速增長便成為空中樓閣。
  首先的一個信號是2012年上半年最低工資標準增幅下降。《最低工資規定》明確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2012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6個地區調整瞭最低工資標準,最低月工資標準平均增幅不足17%,明顯低於2011年25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地區平均22%的增幅。經濟減速導緻企業利潤下降被認為是2012年上半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漲幅低於2011年同期的首要原因。
  知識鏈接:
  確定最低工資標準的方法
  1.比重法:根據城鎮居民傢計調查的資料,確定一定比例的最低收入者為貧睏戶,再統計齣這些貧睏戶的人均生活費用支齣水平,乘以每一個就業者的贍養係數,再加上一個調整數。
  2.恩格爾係數法:根據國傢營養學會所提供的年度標準食物譜和標準食物攝取量,再結閤標準食物的市場價格,計算齣最低的食物支齣標準,除以恩格爾係數,從而得齣最低生活費用標準,乘以每一個就業者的贍養係數,再加上一個調整數。
  以上方法並非是絕對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考慮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社會救濟金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宏觀經濟發展水平等要素進行必要的修正。
  當2012年整體經濟形勢難言樂觀之際,正常情況下,百姓實現傢庭藉助投資實現資産保值增值的途徑有三:一是樓市,可惜多數都市房價不顧中央三令五申,竟在嚴厲宏觀調控下爬升到天文數字,不論其中泡沫成分多大,至少多數工薪族已無力將其當成投資利器。二是股市,盡管新一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試圖勵精圖治,努力完善股市治理結構,使其真正迴歸價值投資軌道,但無奈實體不振,加上過去積重難返,普通散戶在備受摧殘後,信心難以短期重塑。此外,2012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産品依然延續2011年的發展勢頭,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截至2012年6月30日,商業銀行已發行理財産品12968款,達到2011年全年的53%。不過,即使這些産品被宣傳得天花亂墜,但實質上缺乏保值增值的真實基礎。三是收藏,其實這個行當的口號是不冤不樂,缺乏專業知識和投機實力的普通百姓在現階段隻能充當可憐的被洗錢的分母。
  於是,城市居民被迫將收入變迴儲蓄。統計顯示,2012年6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曆瞭前兩周的存款流失後,月末存款大幅攀升,全月新增存款高達1.8萬億元。其誘因除瞭對收入增長和保值增值普遍悲觀之外,還有就是社保體係不完善帶來的心理恐慌。養老醫療教育成本近年來持續飆升,盡管國傢福利政策這些年有所完善,但仍基礎薄弱、水平初級,難以讓百姓放心消費,成為製約內需的重要瓶頸。關於養老金空賬和延遲退休年齡引發的社會熱議是其生動寫照,而其中養老雙軌製等體製不公更是頻引公眾不滿。
  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CPI的迴落。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2%,但背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以豬肉為代錶的農産品價格的驟降,都足以成為城鄉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真實預警。更遑論M2(廣義貨幣量)已經突破90萬億大關,超過2011年GDP兩倍以上,通脹壓力空前。
  針對宏觀經濟存在的難題,中央在堅持房産調控的前提下,提齣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特彆要注重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結構性矛盾,使中國經濟重迴實體振興的主渠道。但這是政策微調難以完成的任務,而全局的、深層製度變革又在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阻力下步履維艱,令人扼腕。
  因此,對於多數百姓而言,2012意味著一次保衛自己財富的抗爭。除非您買雙色球彩票,意外中瞭5.7億。
  這是全社會對改變現實的焦灼與無奈。
  2.中國GDP再度超日該喜該憂?
  根據2011年第三季度統計,中國國內生産總值換算成美元為1.415萬億美元,而日本僅達到1.372萬億美元,從而坐穩全球老二的位置。
  背景鏈接
  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據日本共同社2010年2月14日消息,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瞭4044億美元,排名由原來的全球第二變為第三。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消息,由於第四季度經濟縮水1.1%,使得日本2010年全年經濟總量受到影響,成為次於美中之後的第三大經濟體。報道進一步評論說,日本經濟下挫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自此,日本終結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40多年的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奇跡”。
  這個消息是令人振奮的。這充分證明,不是誰和老美親誰就可以2,日本也就是個小三而已。
  中國富人也真有病,掏那麼多冤枉錢——據說花瞭5億多買瞭個乾隆時期的瓷器,就自以為很愛國——哪比得上經濟總量的超越。國傢不強大,買多少瓷器都無法找迴民族尊嚴。
  但也彆興奮大發瞭。因為不僅要比絕對數字,還要比發展質量。 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加快增長,上漲3.9%,並且是連續第四個季度擴張,主要是民間消費增長強勁所帶動的。也就是說,能穩居全球小三位置,人傢靠的是內需。比如由於日本政府對低排放汽車的補貼,在9月底終止,促使消費者在最後期限前,進行買車。激勵第三季度加快增長的民間消費增長達到1.1%,而國內需求對日本第三季度的GDP貢獻為0.9個百分點。
  而我們雖然高呼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但麵對貨幣流動性泛濫成災——學者稱市場貨幣總量已超GDP約三倍,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而且發展的成本正在由普通百姓承擔。國內市場漲聲一片,唯獨工資和社保步伐遲緩,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缺少內在基石。
  ……

前言/序言

  述而不作
  當年孔夫子述而不作是因為水平太高。俗話說腕大,加上弟子三韆認真整理,所以老爺子“逝者如斯夫”瞭,其偉大的智慧卻到今天還在滋養著我們這些精神貧血的人。
  而我也算在這個社會上曆練過若乾年,許多人尤其是曆練得很成功的人特彆重視對彆人的曆練,我承認曆練的好處有很多,但也必須再次冒險指齣曆練的一個副作用——那就是臉皮厚,沒文化叫“無知者無畏”,有文化叫“無恥者無畏”。我本屬前者,可在成長的過程中竟不慎讀瞭些書,又不太敢妄稱有文化,所以大可背地混在兩者之間的中段,迴也難迴——生命很像一張機票,單程的;前麵又有太多指點江山的著名騷客,很是焦慮。
  於是,本來吃文字飯的在下也述而不作,成瞭媒體中的口力勞動者。好聽點叫策劃人、作傢。很多人齣於客氣,追著喊我一聲老師——不瞞您說,我對此心中暗喜,因為從小就有好為人師的毛病,小時候為瞭讓小朋友課間聽我講課,還請過他們吃冰棍兒,我媽從我老師那裏聽到這個反映後帶我認真測瞭次智商。
  成年後彆人掏錢請我侃是件無比愉悅的事,人是多種滋味都需要的一種奇異的生物,痛並堅持著,至少能讓我珍惜快樂的可貴。
  因為我信奉的人生哲學是“快樂比價值重要”,日子過成段子的人是我天然的朋友,追求幽默、豁達、自信是我一生的目標。我不希望自己因為有道理而被記住,我在開口講話、提筆寫字之前隻思考一個問題:會不會因此而開心?
  我本來不準備寫書的,一直以來我不知道自己因為什麼齣書。為錢?似乎比齣書來錢的事太多瞭。為名?真不如在電視颱齣鏡快。為瞭顯得像文化人?這事兒得獲諾奬纔成。而且像我這種平時說太多話的人應該去享受沉默和傾聽的樂趣。但現在我終於明白瞭:有那麼多朋友會如此無私地幫我,那麼多陌生的讀者會如此熱情地愛我,這本書是為瞭謝謝你們。
  通過這本書,我想要告訴我的讀者:懂得感激和及時錶達自己的感謝都很重要,我從不因為怕彆人誤解,就吝惜自己的真誠。而且我太希望中國的媒體能傳遞給公眾一種富有智慧的快樂瞭。我相信曾經惶惶如喪傢之犬的孔子是笑著周遊列國的。對於我們這些每天在飛速轉動的成功齒輪下忙碌的蕓蕓眾生,也許首先具備的一個素質是自嘲。
  我已經嘲諷過自己瞭,該你登場瞭。
《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 一、 時代背景與本書的誕生 進入21世紀,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經濟的騰飛、科技的進步、國際地位的提升,這些成就毋庸置疑,也讓“中國模式”成為世界研究的熱點。然而,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中國社會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一係列復雜而嚴峻的問題與挑戰也隨之浮現。這些挑戰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和未來的走嚮。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應運而生。本書的作者,憑藉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長期觀察與深入思考,試圖以一種更加審慎、客觀的態度,剖析中國在邁嚮“和諧中國”過程中所麵臨的真實睏境。本書並非為歌頌而作,也非為批判而寫,其核心在於一種求真務實的精神,一種對國傢命運深切關懷的責任感。作者相信,唯有直麵現實,正視問題,纔能找到剋服挑戰、實現真正和諧的路徑。 本書的撰寫,是作者在廣泛閱讀、深入調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完成的。它力圖擺脫宏大敘事的空泛,迴歸到具體的社會現實,捕捉那些往往被忽視卻至關重要的細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觀點、論調充斥著社會空間,作者希望通過本書,為讀者提供一個更為理性、深刻的分析框架,幫助大傢更好地理解當下中國所處的復雜境遇,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 二、 書中探討的核心議題 《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並非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它聚焦於當前中國社會轉型期中,最具有代錶性、最牽動人心的幾大核心議題。這些議題的提齣,源於作者對中國社會脈搏的精準把握,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 1. 經濟發展的深層矛盾與可持續性: 書中,作者並沒有停留在GDP增長的數字遊戲上,而是深入剖析瞭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背後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例如,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拉大、貧富分化加劇等問題,這些不僅是經濟指標的偏差,更是社會穩定與和諧的潛在隱患。書中會探討中國經濟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實現質量的提升,如何從要素驅動轉嚮創新驅動,以及如何建立更加公平閤理的財富分配機製。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下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雙循環”戰略的有效落地,又麵臨著哪些挑戰,也將是本書著重分析的方麵。作者會引用翔實的數據和案例,揭示經濟發展中被掩蓋的“石”——那些堅硬而真實的阻礙。 2. 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實現路徑: “和諧中國”的構建,離不開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基石。書中,作者將目光投嚮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在這些領域,雖然國傢投入巨大,但仍然存在著諸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看病難看病貴、房價高企、養老保障體係不完善等問題。作者會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探討如何通過深化改革,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籬,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特彆是在社會流動性日益增強的今天,如何確保機會的公平,防止社會階層固化,將是本書重點關注的議題。書中將呈現齣,公平與正義的實現,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充滿博弈與妥協的持續過程。 3. 價值觀的重塑與社會認同的構建: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價值觀受到衝擊,新的社會思潮湧現。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社會麵臨著價值觀的重塑和集體認同的構建。書中,作者會探討在多元價值觀並存的當下,如何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價值觀。這其中涉及到媒體的責任、教育的作用、文化的影響等多個層麵。作者會分析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復雜性,以及“後真相”時代對社會輿論的挑戰。如何引導公眾理性思考,抵製虛假信息,構建一個更加健康、理性的公共領域,是本書希望引發讀者思考的重要問題。 4.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 經濟發展的代價不應是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如何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仍然麵臨巨大挑戰。書中,作者會深入分析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麵所麵臨的嚴峻形勢,如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以及這些問題對人民健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期影響。本書將探討中國在綠色發展、低碳轉型、能源結構調整等方麵所做的努力和麵臨的睏境。作者會強調,環境保護並非簡單的“加法”或“減法”,而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乃至每個公民的共同努力。 5. 國際關係中的挑戰與中國的角色: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日趨緊密,同時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麵。書中,作者會分析中國在處理大國關係、周邊關係、貿易爭端等國際事務時所麵臨的挑戰。這包括如何在全球治理體係中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逆流,以及如何在維護自身國傢利益的同時,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者會審慎地探討“中國威脅論”等論調的齣現,並分析其背後復雜的政治與經濟動因。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認識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定位與未來發展方嚮。 三、 本書的獨特價值與閱讀意義 《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之所以能夠在眾多關於中國發展的論述中脫穎而齣,在於其鮮明的立場、深刻的洞察和獨特的價值。 1. 求真務實的精神: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求真務實”的精神。作者不迴避問題,不粉飾太平,而是以一種近乎“石”般的堅韌和誠實,去觸碰中國社會發展中最敏感、最復雜的那部分神經。這種不畏艱難、直麵現實的態度,是本書最寶貴的品質。它提醒我們,任何宏大的敘事都不能脫離具體的現實,任何美好的願景都必須建立在對問題的深刻認知之上。 2. 審慎客觀的分析: 作者在分析問題時,力求做到審慎與客觀。書中提齣的觀點,並非基於情緒化的判斷,而是建立在對大量事實、數據和理論的梳理之上。這種嚴謹的態度,能夠幫助讀者形成更為理性、全麵的認識,避免被片麵之詞所誤導。書中呈現的每一個論點,都經過瞭深思熟慮,力求達到辯證統一。 3. 啓發性的思考: 本書並非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剖析,激發讀者的獨立思考。它提齣的是一係列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問題,引發我們對社會發展方嚮、個人責任、國傢命運的深層思考。閱讀本書,與其說是在接受一套既定的觀點,不如說是在參與一場關於中國未來的深度對話。 4. 建設性的批判: 本書的批判並非目的,而是手段。它所進行的批判,是為瞭更好地發現問題,提齣解決方案。作者相信,隻有正視問題,纔能找到剋服挑戰的路徑。因此,本書的批判是建設性的,旨在推動社會進步,促進“和諧中國”的真正實現。 5. 曆史的視野與未來的前瞻: 本書在分析當下問題的同時,也融入瞭曆史的視野,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瞭一定的前瞻。作者相信,理解當下的中國,離不開對曆史經驗的總結,而對未來挑戰的預判,也需要我們具備更長遠的眼光。這種曆史與未來的結閤,使得本書的分析更加立體和深刻。 四、 結語 《實話石說:和諧中國麵對的問題與挑戰》是一部獻給所有關心中國未來的人的書。它以一種坦誠、深入的方式,揭示瞭中國在邁嚮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社會過程中所必須麵對的現實。本書的閱讀,或許不會輕鬆,但一定會帶來深刻的啓迪。它鼓勵我們,在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也應承擔起公民的責任,共同為解決中國社會麵臨的真實問題而努力。這正是本書希望傳遞的最重要的信息:唯有勇敢地“實話石說”,我們纔能真正理解並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和諧中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來消化這本書,因為其中蘊含的思想實在太過豐富和深刻。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現實中的種種睏境和挑戰娓娓道來,既有令人警醒的洞察,又不乏發人深省的思考。我發現,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問題,而是試圖去探究問題産生的根源,並提齣一些建設性的思考方嚮。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某個觀點而停下腳步,陷入沉思,然後又被接下來的論述所吸引,繼續閱讀。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觸及到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共鳴,讓我們在字裏行間找到自己曾經的睏惑,並且從中獲得一種新的理解。它不是一本容易讀完的書,但絕對是一本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細細品味的著作,它所帶來的思想衝擊和啓迪,是任何輕鬆讀物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

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激發思考的書,它挑戰瞭我固有的思維模式,迫使我重新審視許多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而復雜的話題時,展現齣瞭一種令人敬佩的勇氣和智慧。他沒有選擇沉默,也沒有選擇激進,而是用一種平和而堅定的聲音,提齣瞭自己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我常常在閱讀時被書中某些段落深深吸引,然後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字句,試圖理解他話語背後的深意。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觀點之犀利,讓我一度感到不知所措,但這種“不知所措”反而是一種積極的信號,意味著我在經曆一場思想的洗禮。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引導我走齣認知的誤區,看到事物更全麵、更深刻的一麵。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視野被大大拓寬瞭,思維也被激發得更加活躍。作者在處理一些非常棘手和敏感的問題時,展現齣瞭非凡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他沒有迴避現實的復雜性,而是以一種近乎解剖學的精度,將問題的各個層麵層層剝離,展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欣賞他分析問題時那種宏觀的視角和曆史的眼光,這使得他對當下議題的討論不再局限於錶麵現象,而是深入到瞭其背後的結構性原因。這本書並非以提供簡單答案為目的,而是更傾嚮於引發讀者的獨立思考,鼓勵我們去質疑、去探索。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新的感悟,都會被書中某些觀點所震撼,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理解的大門。它是一本能夠真正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書。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思考瞭很久的書,盡管我無法透露具體內容,但它所探討的議題之深刻、視角之多元,確實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一種沉靜而有力的聲音,引導我深入思考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常常忽略的社會現象。我尤其喜歡他處理復雜問題的方式,不是簡單地指責或贊美,而是試圖剖析其根源,挖掘其內在邏輯。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攀登一座思想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滿瞭挑戰,但每一次登高都能獲得更開闊的視野。我發現自己開始用一種更加批判性、卻又不失善意的眼光去審視身邊發生的一切。這本書並非一本速成手冊,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去體會,但其迴報是豐厚的——一種更深刻的理解,一種更成熟的洞察。它讓我意識到,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能力是多麼重要。書中的某些論述,即便我無法在此細述,但它們所觸及的痛點和所提齣的方嚮,無疑會引發廣泛的共鳴和熱烈的討論。

評分

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模糊的疑問和不安。它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適的現實,反而以一種直率而又不失溫度的方式,將它們呈現在讀者麵前。我曾有過這樣的睏惑:為什麼有些事情會以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方式發展?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擁有某種解謎的鑰匙,他能夠抽絲剝繭,將復雜的關係網梳理得井井有條。我特彆欣賞他在分析問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宏觀視野和曆史縱深感,這使得他對當下議題的討論不再流於錶麵,而是觸及到瞭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新的發現,都會被書中某些觀點所觸動,甚至會因此改變我原有的某些看法。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點,流暢而富有感染力,讀起來並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智慧的光芒。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暢銷書,而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味的著作。

評分

打發時間看好玩。還不錯

評分

應該不錯吧,指定購買的

評分

石老師的文章讀後總有讓人酣暢淋灕的感覺。

評分

偏經濟普及,小專業,喜歡看相聲的就不要買瞭

評分

很不錯,,搞活動時買的,價格閤適,內容新穎

評分

書不錯,京東價格更給力,摺後參加150-50

評分

值得一看,石老師比較敢說

評分

公務員考試,選擇的書籍

評分

快遞很給力,齣乎我意料!書也不錯,包裝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