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韓國學習方法類圖書銷售冠軍
學習大王樸哲範學習方法指導類著作之終結篇
揭秘高效學習的30個法則
無數傢長、學生口口相傳!眾多學校及其教師推薦學生購買閱讀!
《中國教育報》、《中華讀書報》、新浪、網易、鳳凰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媒體撰文推薦!
內容簡介
在齣版瞭《哪怕隻能學習一天》和《一日學習法》之後,樸哲範成為大韓民國乃至全亞洲中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在實踐瞭他講的內容之後,各地的好消息紛至遝來。有的學生生平一次拿到瞭全班一,原本不及格的科目成瞭優。而與此同時,眾多睏擾當今中學生的更深入具體的問題也紛紛拋嚮瞭他。
在本書中,學習大王樸哲範用一貫輕鬆幽默的語言針對在無數的演講和郵件中學生和傢長提齣的、《一日學習法》中未曾涉及的苦惱和睏惑進行瞭集中迴答。如何調整心態,如何協調學校教育和私人教育,如何製訂可行的學習計劃和備考,如何高效學習語文和數學,如何麵對前途的選擇……包括眾多普通學生也可以實踐的學習技巧,是《一日學習法》的有效補充和有力升華,奉獻給懂得堅守、專注實踐的中學生朋友們。
在本書中,學習大王樸哲範將繼續與你探討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嗎?”
·“所有的課都要預習、復習嗎?”
·“我不知道該上哪個培訓班”
·“應該請什麼樣的傢教呢?”
·“我製定的計劃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買什麼習題集呢?”
·“怎樣纔能有效地備考呢?”
·“我不知道語文該學什麼?”
·“我放棄數學,用這些時間把其他科目學好不行嗎?”
·“我想當廚師,難道一定得大學畢業嗎?”
……
作者簡介
樸哲範,生於釜山。從小父母離異,傢庭破裂。年幼的他和妹妹由外祖母撫養長大,傢庭條件極端艱苦,甚至到瞭要領取國民最低保障的程度。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在初中階段就轉學七次,再加上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度淪為班級倒數第一而備受歧視,但他沒有自暴自棄,下定決心通過努力取得學習的成功,贏取社會地位的改變。他從高一開始努力學習,利用自己苦心研究的“一日學習法”,使學習成績在短短6個月之內就躍升為年級第一,並最終在高考中如願以償地考取瞭他的第一誌願、韓國一流的首爾大學海洋造船工程係,成功實現不可思議的命運大逆轉。而後他又運用“一日學習法”,考入與首爾大學齊名的高麗大學法學係並連續4年獲得全額奬學金。考入大學後,他開始擔任課外老師、學院講師和學習方法顧問等工作,指導不同領域的學生,嚮他們傳播他的“一日學習法”。受過他指導的學生中有近20%的學生經過努力分彆考入哈佛、劍橋等全球名校,剩下的80%也大部分被韓國一流院校錄取,數以萬計的傢長帶著孩子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一日學習法”輔導班並收到奇效。樸哲範創造瞭韓國學習輔導行業的奇跡,被韓國媒體和百姓譽為“學習大王”。
精彩書評
樸哲範的階段性成功,說明瞭他在運用興趣、目標、意誌、專注、情緒等幾種因素方麵達到瞭極為協調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終身的。那些具體的方法,不過是在這幾種因素中衍生的。嚮那些成功學習的人學什麼?就是要學習這些非智力因素的綜閤運用,僅僅照貓畫虎地學習一些具體方法,短期也許能夠看到點滴成效,但不如把這些對人終生有作用的東西學到手來得更可靠、更有效。所以說,學習的過程就是心靈成熟和豐富的過程。
——摘自《一日學習法的秘密》(《中國教育報》2011年2月17日)
本書延續瞭作者務實、輕鬆、幽默的寫作風格,沒有故弄玄虛,沒有嚴肅說教,語言通俗自然、親和易讀;每一種方法固然需要實踐者意誌力的支撐(這是做任何事情必須具備的主觀條件,正所謂天道酬勤),但作者非常人性化地將這些方法控製在任何一個人隻要稍微具備一點意誌力就可以堅持下來的程度,這來源於他自己曾在製訂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時吃瞭大虧。書中的30個方法,再加上前一本《一日學習法》,可以說基本涵蓋瞭中學生學習生活方方麵麵的睏惑,初中生、高中生對照閱讀並堅持實踐的話,必定能親眼見證自己的進步。
——中國高考狀元研究專傢 王極盛教授
本書是我覺得棒的一本學習讀物。在買這本書之前,我讀過不少同類的書,也上瞭不少的補習班,而且是茂名市貴的補習班(佳績),學習也沒提高多少。中考前,朋友藉瞭《一日學習法》,說對我有用,然後我就看瞭。我覺得這書就是為我們普通學生寫的,令人身臨其境,好像書是我的一麵鏡子。在考試前的一個月,我按照書裏說的做,結果我考上瞭實驗中學。我不是誇大的,我說的是實話,不信你試一下。
——中學生讀者圊硼蜜
目錄
序:救救我吧!
翻開本書之前
Part 1 調整心態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01 “我沒有學習的熱情”
終極學習秘訣02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嗎?”
終極學習秘訣03 “我失去瞭信心”
終極學習秘訣04 “休息時學習總是在意彆人的眼神”
終極學習秘訣05 “我總是在意朋友是不是在學習”
終極學習秘訣06 “非要臨近考試纔學習”
Part 2 學校教育和私人教育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07 “所有的課都要預習、復習嗎?”
終極學習秘訣08 “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
終極學習秘訣09 “請告訴我學習的順序”
終極學習秘訣10 “我不知道該上哪個培訓班”
終極學習秘訣11 “應該請什麼樣的傢教呢?”
終極學習秘訣12 “網絡課程怎麼聽?”
Part 3 製訂學習計劃和準備考試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13 “我製訂的計劃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終極學習秘訣14 “纔學一門課,一天就過去瞭”
終極學習秘訣15 “買什麼習題集呢?”
終極學習秘訣16 “休息時應該乾什麼呢?”
終極學習秘訣17 “怎樣纔能有效地備考呢?”
終極學習秘訣18 “我老犯錯”
終極學習秘訣19 “考試給我壓力太大瞭,我快受不瞭瞭”
Part 4 學習語文和數學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20 “我不知道語文該學什麼”
終極學習秘訣21 “文章太難瞭,讀起來要花很久”
終極學習秘訣22 “不管我怎麼學,語文成績就是上不來”
終極學習秘訣23 “我放棄數學,用這些時間把其他科目學好不行嗎?”
終極學習秘訣24 “數學成績上不來”
Part 5 探索前途並作齣選擇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25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終極學習秘訣26 “我想當廚師,難道一定得大學畢業嗎?”
終極學習秘訣27 “什麼職業賺錢多?”
終極學習秘訣28 “這真的是我必須要走的路嗎?”
終極學習秘訣29 “歲月如梭,我的夢想發生瞭動搖”
終極學習秘訣30 “我真的能做到嗎?”
附錄 寫給父母的話
精彩書摘
Part 1
調整心態的秘訣
終極學習秘訣01
“我沒有學習的熱情”
看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有個場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詼諧地講述瞭印度皇傢工程學院中,名叫“蘭徹”的主人公挑戰現行教育體製的過程。作為參考,我還想告訴大傢,事實上印度的數學和工學是世界級水準的。微軟和IBM的員工中,30%以上都是印度人,這就是一個佐證。
在電影中,主人公蘭徹頂撞校長,說校長一味強調競爭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憤怒的校長把蘭徹拉到瞭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裏,讓他給教教看。校長逼迫蘭徹站上講颱,而自己坐到瞭學生們中間,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教得有多好”。站在講颱上的蘭徹思考瞭一會兒,認認真真地在黑闆上寫下瞭兩個單詞,分彆是“FARHANITRATE”和“PRERAJULISATION”。
“你們有30秒的時間來定義這兩個單詞,可以參考書本,找到答案的請舉手,看看誰第一,誰最後。準備,開始!”
競爭一開始,學生們都紛紛忘我地刷刷翻起書來尋找這兩個單詞的定義。鬥誌昂揚的校長甚至搶瞭同桌的書來找答案。時間很快到瞭,卻沒有一個人能找齣答案。
蘭徹環視瞭一下教室裏的同學說:“時間到瞭,沒有一個人找到答案嗎?現在把你們的人生快退1分鍾,當我提齣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們興奮嗎?好奇嗎?你們為獲得新知識而激動嗎?”
沒有人迴答,濟濟一堂的教室裏一片沉默。
“沒有。你們都陷入瘋狂的比賽中。這種方式有什麼用?就算你第一個迴答齣瞭我的問題,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你增長的隻有壓力。”
蘭徹的話讓學生們受到瞭很大的衝擊,其中幾個學生開始錶示同意。
“這裏是高校,不是高壓鍋。即使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怕鞭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你們會說這是‘良好的訓練’,而絕不會說這是‘良好的教育’。”
校長再也忍受不瞭瞭,大喊著說:“這是工程課,不是哲學課,你來解釋這兩個單詞就行瞭。”
蘭徹笑著迴答道:“教授,這不是單詞。這隻是這間教室裏我兩個朋友的名字,FARHAN和RANJU。”
蘭徹在黑闆上兩個單詞的一部分下麵各畫瞭道橫綫,忙於競爭時看不齣來的同學的名字一下子顯現瞭齣來,學生們哄堂大笑。蘭徹匆匆逃離瞭教室,剩下的是恍然大悟的學生和憤怒的校長。
我們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們都很清楚,隻有努力學好這該死的功課,纔能拿到好成績。隻有拿到好成績,纔能上好學校。隻有上瞭好學校,人生獲得成功的概率纔會更大。但為什麼我就是不想學呢?為什麼學習給我們帶來的隻有壓力呢?
那是因為在奔跑的時候,我們眼睛裏隻看到瞭結果——拿第一,考100分,爭上遊。也許這一係列目標能在最開始的時候喚起學習的熱情,但最終卻讓我們筋疲力盡。這些目標就像被雲朵環繞的遠山,再怎麼走也靠近不瞭,不僅不會讓人重新燃起奮鬥的熱情,反而讓人想要放棄。所以,雖然忍耐著各種壓力嚮著目標前進也算是一種方法,但隻有懂得享受過程的人,纔能攀上彆人無法企及的高峰。
看著《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這個場景,我忽然想起瞭以前的自己。作為全班學習最差的學生,是什麼讓我調整好心態,在課間休息時間仍能翻開《概念原理》這本數學習題集?又是什麼讓我在公交車裏翻開英語單詞手冊背單詞的呢?不是齣於競爭的心理,也不是因為焦躁的心情。
因為我很興奮。多學到點東西的這個事實讓我興奮,為我的學習帶來瞭樂趣。我覺得學習很有意思。不,確切地說,我在努力地尋找學習的樂趣。上高一的時候,我擁有的還隻是一塌糊塗的綜閤成績。傢裏的經濟條件不允許送我上培訓班或者請傢教老師。我沒得選擇,要麼一直被我厭惡至極的學習牽著走,要麼就改變心態喜歡上它。
起初看上去是不太可能。在我看來,好惡問題是感情問題,不是我想改就能改的。但我一直重復這個“謊言”,告訴自己學習是很有趣的,學習的這一刻是很幸福的。神奇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謊言變成瞭我真正的想法。
說得再具體一點。我一遍遍地告訴自己,坐在硬邦邦的書桌前比坐在網吧柔軟的座椅上更幸福;穿著破舊的校服,和渾身汗臭的同學一起待在教室裏的這一刻,比看電視音樂節目中光鮮亮麗的演藝明星幸福。告訴自己,解答那些很難解的無聊教科書上的習題比上搞笑的卡通網站要幸福;然後,我單純的頭腦也開始漸漸真的那樣覺得。這太神奇瞭,不是嗎?
學習是從調整心態開始的,學習和修行很相似。覺得無趣是心態的問題,覺得有趣也是心態的問題。心態不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隻要下定決心就可以瞭。
當然,為瞭成績、為瞭考試及格學習是對的。可如果把成績當作最大的目標來學習的話,目標反而很難實現。更重要的是,必須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樂趣。隻要自己感受到瞭樂趣,彆人不催,也能繼續學習下去。堅持下去,成績自然會提高。好成績這種東西,不過是帶著樂趣踏踏實實學習,自然而然就會齣現的結果。
以前我曾經看過一則廣告,不過就是幾句話,再配上悠揚的音樂。在我看來,這則廣告最簡單明瞭地說明瞭有關學習的真相,所以我把它放到這裏。
“什麼讓這個孩子睡不著覺?”
“什麼讓他跑到這裏來?”
“什麼讓他廢寢忘食?”
“什麼讓他錯過瞭公車?”
“什麼讓他放不下鉛筆?”
“我們所要尋找的教育的真諦就是‘熱情’。”
聽到最後一句話,我不禁拍案叫絕:“沒錯,我就是那樣。”相信很多學生也都是那樣。所謂學習,不是拼誰先找齣答案的遊戲,而是拼誰先找齣“興趣”的遊戲。
這是用幾個字就能說明的問題。知道電視有趣的原因,纔能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學習和這個是同一種原理。就像看電視需要自己掌握遙控器尋找樂趣一樣,學習也是如此。
在深深地投入眼前所學內容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學會瞭某些東西,感受到自己在進步。隻有這樣,纔能做到手不釋捲。學習成績和水平自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追上來。明白這一點就是學習的開始。
終極學習秘訣02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學
習變得有趣嗎?”
討厭學習的原因有很多種。原因不同,解決方法也會隨之有所差彆。我們按順序依次來看一下下麵的七種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方法1:學會剋製去做比學習更有趣的事情的方法。
如果有比學習更有趣的事情,學習當然就會變得很無趣。學習難的原因不在於要學的東西很難。攤在眼前的書,剛開始看上去是會覺得內容有點難,但隻要堅持看下去,結果一定會變簡單。真正難的是要放棄自己一直喜歡的東西。又要玩這個,又要玩那個,學習自然學不好。也許有的人能做到,但內心默默地期待自己也是那種人,就太不明智瞭。
首先要養成太陽下山之後絕對不開電腦的習慣。如果有人問我,有沒有方法可以在玩電腦的過程中,憑藉自己的意誌在規定的時間關掉。我隻能很抱歉地告訴他,我不知道那種方法。因為這不是我擅長的領域。不光是我,就連我上首爾大學和高麗大學的朋友們也不知道。
迴到傢之後絕對不要開電腦。如果你需要打開電腦查作業或者資料,那就一早起來再查。你也可以乾脆平時都不用,隻在周末時候用電腦。有關電腦問題的正確處理方式,不是迎戰,而是逃避。這個原理不僅適用於電腦,同時還適用於電視、動漫和其他興趣活動。
方法2:不要過度擔心成績。
小初高階段,學習的目的首先是提高成績。但諷刺的是,過分拘泥於成績,成績反而不會提升。所以對於那些心情焦躁的學生,還有那些心理過於脆弱,成績稍稍下降就馬上受到挫摺的學生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先要學會調整心態的方法。
短期內來看,成績可能提高,也有可能下降。就算你努力備考,也有運氣不濟的時候。如果每次都對成績的起伏作齣情感上的反應,那你早晚會崩潰。感情上崩潰瞭,那就更抓不住學習的頭緒,成績隻能再次下滑。惡性循環就這樣開始瞭。
提高成績是我們的目標。但我們不需要對每個起起伏伏的數字都一一作齣反應。就算現在成績沒有提高,反而下滑瞭,我們也不用氣餒,今天的學習計劃已經完成瞭,我們要從中尋找到樂趣。不管一天之中內心席捲過幾次狂風,也要平復好心情,做到波瀾不驚,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能力。每天心情平靜地堅持學習,那成績早晚都會提高的。
方法3:學習要根據自己的水平。
哪怕是同樣的科目,同樣的學習進度,如果用難度大的教材學習,當然沒什麼意思,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總會有些學生因為心裏不安而犯錯。他們選的習題集已經超過瞭自身的水平,就是因為彆人都在做,自己也要跟著做。內心裏雖然也想看點簡單的書,但仿佛那樣做就會顯得自己不如彆人,認為努力做難題的過程中,也一並能打好解答簡單問題時候所需的基礎。可如果真的那樣做瞭,往往要承受一塌糊塗的結果。
謙虛使人進步。承認自己的不足,抱著謙虛的心態從簡單的、從教科書,甚至是從低年級的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比方說,我現在是高一,彆的學生都在做《概念原理》或者《定式》瞭,可我連上課用的教材都理解不瞭。那這種情況下,我就不應該看什麼《定式》,而是要用教材去做預習和復習。如果還是覺得難,那就要從更低年級的數學課本開始看起。
當然,你會覺得自己落在彆人後麵。但如果你勉強自己做那些超齣自己水平的習題集,你必然會更加落後。心裏不安,覺得自己落後瞭,那就下定決心投入雙倍的努力,從最簡單的、最基礎的一步步學起。如果你覺得不安,那就利用休息時間或者午餐時間,努力學習盡早趕上來就可以瞭。
方法4:每次開始學習時,就想象下自己實現目標的樣子。
我們努力做某件事,就是希望我們自己能變成夢想實現後的樣子。如果不能在腦海中反復想象自己成功後的模樣,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現在學習的熱情也會逐漸消退。
當你失去學習熱情的時候,那就在開始學習的前一分鍾閉上眼睛,好好想想自己未來的樣子。最開始,要從最遠的未來開始想起。在頭腦中描繪齣自己乾著心儀的工作、過著精彩生活的樣子。想象那些光想一想就滿足的場景,然後再想象一下更近一點的將來,想象一下自己在擁有那份工作之前,繽紛的大學生活。
接著想象近在眼前的未來,想象幾年後自己經曆高考,考上大學的樣子。想象自己會考及格的樣子,想象幾個月後在期末考試中成績大幅提高的樣子,想象幾個小時後自己完成學習計劃、想要再多學習一會兒的心滿意足的樣子。最後想象一下,自己集中注意力完美地結束現在功課的幾十分鍾以後的樣子。
這樣描繪過之後,就會覺得自己現在的學習和遙遠的將來是一體的。那不僅僅是一種想象,現實也將會是那樣。當你意識到開啓將來生活大門的關鍵就取決於目前這幾十分鍾的那一刻,想象的那一分鍾已經過去,當你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呈現在你麵前的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實現你理想的一塊塊墊腳石。
方法5:偶爾要變換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
有時,我們不是因為學習難,而是因為學煩瞭,纔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有的時候我們必須憑藉韌性耐住那份枯燥。對於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人更是如此。因為他們還不習慣努力學習,剛看瞭一會兒書就覺得再也坐不住瞭。對於這種人來說,哪怕學煩瞭,也要按照計劃學到規定的時間。因為如果你在身體想要玩的時候滿足瞭身體的要求,那身體馬上就會再次提齣同樣的要求。而這種情況反復齣現的話,就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瞭。
但是,對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養成瞭學習習慣的人來說,情況就有些不同瞭。學纍瞭,學得腦袋都不轉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再戀戀不捨地坐在書桌前瞭。如果你覺得玩會兒不安的話,那就用改變學習風格的方法來簡單地喚起學習熱情吧。
改變風格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有巨大的改變。換本教材也能讓人對學習重新産生興趣。比如,看教材看纍瞭可以做題,學語文學纍瞭可以學數學,等等,對於這種形式的變化不要太吝嗇。如果讀書讀纍瞭,可以改成邊寫邊讀。如果寫也寫纍瞭,那還可以用和同學互相提問的學習方法。
像這樣,在轉換方法的過程中,引導自己完成規定時間內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一味地堅持一種方法很快就會筋疲力盡,對那門課或者那種學習方法完全提不起興趣。如果真的變成這樣,那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方法6:盡量避免計劃外的休息。
熱情是感情的問題,但製訂學習計劃的時候,卻沒有考慮到這種感情上的波動。這是當然。我怎麼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熱情,什麼時候沒熱情呢?問題就齣現在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比方說,按照計劃,你是要學到晚上10點的。現在是8點,你不想學瞭,朋友又發瞭短信邀你上MSN聊天一起玩。
對,反正不想學,這種時候就應該休息瞭。隻有這樣再學的時候纔能學得更好,不是嗎?上MSN聊天的時候,還可以趁機查一下要查的東西。我就是希望你們不會像這樣做決定的平凡學生纔寫這本書的。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暫時從學習中抽手當然也是個好方法,但越是在這種時候,就越要堅持自己的計劃。隻有這樣,學習纔能變得輕鬆。
計劃上看還是學習的時間,但卻因為不可避免的情況而不得不終止學習計劃,這樣一來,再重新學習的時候,就會變得更睏難。因為學習的原則被打破瞭。當我們嚮身體發齣訊息,告訴它我們製訂的計劃在發生突發狀況時都可以作齣調整的時候,下次我們的身體就會拋齣更強大的誘惑。學眼前這本書中的內容已經很辛苦瞭,還要和那種誘惑去作鬥爭,那得是多麼辛苦的事情啊。因此,如果你想讓學習變得輕鬆一點,不管你的注意力能否集中,都要先嚴格遵守自己製訂的計劃。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敵人最終就是我們自己。如果需要休息,那就製訂好休息的計劃。不隻是學習需要計劃,休息也需要計劃。早晨起床一看,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心情變得憂鬱,想起瞭離自己遠去的初戀,完全不想學習,那隻要在那天早晨製訂好計劃就可以瞭,“今天晚上就好好休息,玩一玩”。一定是要這樣休息。每天都堅持自己“一定要按計劃辦事”的原則生活,那“熱情”這種感情的波動也會適應你的原則。那樣一來,你學習的時候會充滿熱情,休息的時候也能好好休息。
有人說,學習好的人無論乾什麼事情都能做好。那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齣瞭一種不屈服於自己身體的要求,能動地馴服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的能力。我希望你們也能成為那樣的人。
方法7:提高自己身體的刺激閾值。
沒有體力的支撐,大腦是無法運轉的。但我這裏講的體力,不是那種幾秒鍾跑完100米的體力。對學習者來說,體力的定義準確地說,應該是“當給身體以學習這種刺激的時候,身體反作用齣現的有不良反應的閾值水平”。簡單點說,就是一直坐著學習的時候,過幾分鍾會齣現腰疼肩膀酸這種癥狀的。
身體好的時候,坐著學幾個小時也不會覺得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可如果你不好好管理體力,那用不瞭多久,腰疼、注意力不集中、全身像泡過水的棉花一樣的沉重感一定會找到你。身體齣現瞭這種癥狀,不想學習也就在情理之中瞭。因此要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就必須將自己的體力和身體時常調整到最好的狀態。
不管學習給瞭什麼樣的刺激,都不會讓身體産生不良反應的方法,也就是讓身體能一直堅持下去的方法,其實齣奇地簡單。那就是每天有規律地運動。不過也沒必要去學打壁球、遊泳,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去健身房運動。隻要有一根跳繩就夠瞭。如果你不喜歡跳繩,那在鬍同裏跑步也不錯。隻要運動上30分鍾左右,身體略微發汗,就能看到效果瞭。
有研究結果錶明,每周運動三四天和乾脆不運動沒什麼差彆,所以每周至少要運動五天。這樣說來,周一到周五有規律地運動,周末兩天休息也許是最好的方法瞭。
終極學習秘訣03
“我失去瞭信心”
“你是來殺我的嗎?”
老到滿頭白發都快掉光的賽托低沉地說瞭一句。主人公柯布聽到這句話之後,拿齣小陀螺在桌子上轉瞭起來。神奇的一幕發生瞭,陀螺沒有倒下去而是在不停地轉著。看著現實中不可能一直鏇轉的陀螺,年老的賽托終於意識到自己數十年的人生不過是一場夢,和柯布麵對麵坐在這裏看陀螺的現在也是夢境,這時他纔從夢中清醒過來。
電影《盜夢空間》中,主人公柯布在賽托麵前轉起的這個陀螺也叫“圖騰”。電影所說的圖騰簡而言之就是區分夢境和現實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陀螺轉上一會兒後就會停下,而在夢境中,陀螺會一直轉下去。因此,所謂的“圖騰”就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是讓人明白自己是誰、現在在哪裏、正在乾什麼的工具。
聽上去也許有點不著邊際,但我認為,每個學習的人都需要有一個這樣的圖騰。身處如夢般的現實中,一天之內也許會經曆數十次的挫摺和打擊,而能讓人堅持自己不動搖的就是“自信的圖騰”。但是建立自信心看上去並不容易。即使站在鏡子麵前,大喊“不,我能做到!”但仍然沒有自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明明這一天學瞭很多,但在迴傢的路上內心總是湧起一陣陣的不安,這又是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因為你缺少産生自信的“客觀依據”。
我們失去信心的模式往往很相似。學習成績上不去,計劃好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當齣現這種不好的結果時,心裏就會感到很不安。“我真的能做到嗎?”過往失敗的迴憶伴隨著懷疑的念頭在腦海中浮現齣來。
那時都沒能成功,這次又有什麼不同?白白抱著希望執著於這些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乾脆放棄來得心情輕鬆。就像在無窮的夢境中迷路老去的賽托一樣,我們也會有這種衝動,抽齣緊握著“希望”這根粗麻繩的手。
每當那時,我們就選擇逃避,逃去和朋友玩電腦或者看電視。那樣逃避,忘記現實,將來會變成什麼樣?不僅逃避的那段時間會成為問題,如果繼續那樣荒廢時間,對於這些時間的後悔和不安會讓你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沒有自信,這纔是真正的問題。學習是恐怖的,考試是可怕的,一個惡性循環就這樣開始瞭。
如果這時你有瞭讓自己不動搖的自信圖騰,那就能以此為根據,將艱苦的學習繼續下去。當然,毫無根據地暗自下定決心,認為自己一定能成功,和在夢中大喊“這不是夢”一樣,沒什麼區彆。換句話說,這是很容易被動搖的假自信。要想在學習的過程中,打造永遠不會被動搖的自信圖騰,那就一定要有“客觀和現實的證據”,要有切實地能在眼前看見的東西,下麵我來介紹幾種我使用的圖騰。
方法1:盡量把學習的節奏拉長。
快速轉換學習和休息頻率的方法(如:學習40分鍾後就休息20分鍾)是適用於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因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時能集中注意力,在同等的時間內學的東西比彆人多(即學習時用腦多),學上40分鍾馬上就纍瞭。因此,得空的時候就休息對他們來說是高效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時而坐在樹蔭下休息磨刀的樵夫反而比一直不休息拼命砍柴的樵夫能更快把樹砍倒。
可對於學習成績中下遊的學生來說,重新找迴信心比學習效率更重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學習時有多專注是不可能的,因此就算是集中精力學習瞭,也無法馬上把這個和信心關聯起來。
“我快纍死瞭,但我依然忍著學瞭兩個小時!”、“我屁股都沒離開椅子,連續學習瞭三個小時”,這種客觀事實反而能成為信心的圖騰。有瞭這種關於成功的具體迴憶,接下來的學習會變得更加容易。
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我認為無條件地坐在書桌前幾個小時不休息地學習是有效率的,大傢不要誤會。我隻是想告訴大傢,平常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但一定要經常鍛煉自己的最大忍耐限度。
就好像練習百米跑的人不會隻跑100米一樣。隻有跑完500米、1000米之後,再重新跑迴100米的時候,纔會覺得100米更近、更容易,會由此産生信心。“比這更難的東西我都嘗試過瞭,這算什麼?”這就是客觀自信的圖騰。
方法2:考試前故意把書弄髒。
再過不久就要考試瞭,在這個關口上,沒有什麼會比一乾二淨的練習題本更能打擊人的自信心瞭。當然,努力做題把書看到快要散架是最美好的情節,但遺憾的是,我們的人生不是浪漫的電視劇,反而很多時候總是嚮著恐怖電影的劇情發展。
還有幾天就要考試瞭,如果你原計劃要做的習題集還潔淨如新的話,那我就嚮你推薦下麵的方法。先看解析,然後把答案直接抄到題目上。你不必為自己花瞭很多錢買的習題集自己卻不做而感到遺憾。“以後我會認認真真地把這本書做一遍!”這種誓言說白瞭就是自欺欺人,而這個事實你我都很清楚不是嗎?
如果你真的覺得習題集這樣做太可惜瞭,那麼帶著這份可惜的心情,當下次再買瞭習題集,一定要在離考試時間還早的時候就努力做。但現在考試沒剩幾天瞭,直接抄答案,思考一下“為什麼這道題的答案是這個?”,這樣做題速度能提高幾倍。
當然,自己一道一道仔仔細細地做是最好的,但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是做不到的,所以纔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做題。神奇的是,隻要這樣把書弄髒,就能産生和仔細做完題之後一樣的自信心。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樣做題除瞭能收獲自信之外,還會感覺自己就像是學完之後,把殘留在腦海中的知識一一進行檢驗一樣。
方法3:打造自己專屬的信心圖騰。
隻要是眼睛能看到的,什麼都可以。努力學習過的痕跡,甚或是小成功的紀念碑,所有的一切都能成為優秀的圖騰。你可以把整理著錯誤數學題的便條紙貼滿整個房間,也可以一直保存那本沒有塗鴉、認認真真做完的破習題集。
另外,如果你完成瞭80%的計劃,你可以在日曆本的那天上畫紅綫,然後把紅彤彤的日曆按照時間順序貼在牆上。錯題筆記的功效不僅僅在於考試之前的查缺補漏,翻看瞭幾遍習題集和參考書之後整理齣來的錯題筆記,用來充當圖騰也是很有效果的。
對習題集答案的時候,在做對的題目前麵,我總是用紅色的筆畫一個大大(不是題號的大小,而是相當於整個練習題的大小)的圈。相反,在做錯的題目前,我隻會做一個小小(用黑色圓珠筆畫個小星星)的標記。因為這樣標完瞭之後,再放眼看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好像大部分的題目都做對瞭,無論分數如何,都會産生信心。我並不是要求你們一定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隻是希望大傢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打造齣專屬於自己的信心圖騰。
終極學習秘訣04
“休息時學習總是在意
彆人的眼神”
在我的《一日學習法》這本書中,具體地介紹瞭如何利用休息時間預習和復習的方法。齣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很多讀者在讀完瞭這部分內容之後發郵件對我說,休息時間學習讓他們很在意同學的眼神,實施起來很睏難。
有的學生說,因為休息時間還在學習,自己就好像是“隻盯著名次”一樣,這種眼神讓他們壓力山大(因為現在的成績不那樣瞭)。有的同學會毫不掩飾地錶現齣“你以為你那樣學習就能成功嗎?”的錶情,這也不能不讓人放在心上。休息時間學習的這個方法對於上洗手間也要和同學一起去的女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這樣下去會不會被孤立啊?”“那我和同學的友情呢?”諸如此類的煩惱會摺磨著她們。
雖然每個教室的狀況不同,但我是這樣想的。首先,被孤立不是因為努力學習,而是因為性格問題。如果一個學生很自私隻想著自己,那其他學生理所當然地會産生想要孤立他的衝動。老師說“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剩下的時間大傢自習”,有個學生站起來不管不顧地說:“老師,您講的那個部分我沒聽懂,您能不能繼續上課再講講啊?”這個學生就是自私的例子。不考慮周圍人的感受,隻為自己打算的學生,不管他休息時間是學習還是不學習,早晚都是會被孤立的。在我看來,一般的學生是不會因為在休息時間學習瞭會兒就受到同學排擠的。也就是說,被孤立是由性格導緻的,和是否努力學習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有的學生會擔心自己和同學的友情。“雖然我沒有被孤立,但是和同學相處瞭這麼久,關係這麼好,冷不丁地讓我在休息時間不和他們聊天,悶著頭自己一個人學習,這樣下去和同學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不是嗎?”說到這裏,看來我有必要跟你們講講我的經曆。
小學到高一,我和同學們天天玩在一起。學習是第二位,同學永遠排在第一位。放學之後要麼就和同學打遊戲,要麼就打籃球,有的時候還去唱KTV,甚至還曾經瞞著老師和傢人,和同學一起去池塘釣魚。有些不能跟父母講的苦惱,對同學卻能開誠布公。同學身上齣瞭什麼事情(雖然這些所謂的“事情”大都是些無聊的苦惱),馬上把學習什麼的扔到一邊,跑過去幫忙。
上高二之後,我下定決心,打算用除瞭睡覺之外的所有時間努力學習,休息時間更是不在話下。決定之後我便付諸實踐。但問題齣現瞭,那就是和朋友的關係。
僅僅幾天前,我還和朋友們一起在走廊裏舉著滅火器亂噴,在校長室前麵玩籃球,還砸碎瞭玻璃。現在卻連休息時間也在死啃《概念原理》,朋友們都覺得很奇怪。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有朋友半開玩笑似的走過來說:“就你也能學好?”但看我專心讀書,沒什麼反應,以後休息時間就不再過來找我瞭。我心裏暗自慶幸,他們沒有妨礙到我的學習,但一方麵又覺得對不起這些朋友,不過朋友也沒有采取什麼過激舉動。對當時的我來說,學習是我的選擇,也是一種犧牲。什麼都要享受,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我是全班倒數第一,我當時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學習,和朋友交往必須放在第二位。我當時選擇的是學習,而不是朋友。
我也很好奇他們都是怎樣看我。也許他們會在背後議論,“這樣學下去,他肯定能得全校第一。可那小子上次考試還是倒數第一呢”;也許還會有人罵我,說我是個自私的傢夥,為瞭學習就斷絕瞭和朋友的所有關係。我也曾經因為那樣的念頭而苦惱,學不下去。可我一直堅持著,忍耐著。
是把我看成朋友中的背叛者,還是看成被期末考試成績打擊的可憐傢夥,見證他們想法的時刻終於來到瞭。一次,一個同學提齣用不記名的方式在班裏進行一次問捲調查。他興奮地在黑闆上寫下瞭“誰是班裏最招人煩的傢夥”、“誰是班裏的局外人”的問題。同學們興緻勃勃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相應同學的名字寫在筆記本上交給班長。我心想,這下糟瞭。
“啊,完蛋瞭!”
我疏遠所有同學,連休息時間都在默不作聲地學習,這下我要公開地被打上“局外人”的烙印瞭。我撓破頭也想不齣可以避免那種下場的方法。可是公布齣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天字第一號討厭鬼”並不是我,取我代之的是自己值日時也不好好擦黑闆,課間休息時就知道趴在書桌上睡覺的傢夥(來上下節課的老師看到黑闆沒擦,發瞭好大的脾氣。每當那傢夥值日的時候,課堂氣氛總是很恐怖。)
“這個問題……第一名是樸哲範。”
原本安下心來的我,聽到自己的名字嚇瞭一跳。同學們都問站在講颱上的班長是什麼的第一名。班長看瞭一眼問題迴答道。
“你在班裏最喜歡的人?”
同學們看著我,半是懷疑半是羨慕地看著我。麵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擺齣何種錶情,思考這個問題足足花瞭我三秒的時間。坦白講,時至今日我依然無法理解,為什麼同學們會寫我的名字。我沒為同學做過任何事。
我替值日生擦黑闆,不是因為我善良,也不是因為我想照顧班級同學,而是因為我坐在第一排,隻有我擦,吃到的粉筆末纔能少一些。要是換瞭其他同學鬍亂擦擦,敷衍瞭事,那些粉筆末都得讓我這個坐在第一排的學生吃瞭。
我努力學習之後,雖然叫我一起齣去玩的同學少瞭,但帶著其他主題來找我的同學多瞭。自己傢裏不能和彆人說的事情、自己的夢想,都是些我們一起齣去玩的時候,絕對不會談到的話題,在我專注於學習之後,他們纔開誠布公地跟我談這些問題,詢問我的想法。
我誠心誠意地迴答朋友的各種問題,一方麵是因為我擔心同學的人生,而另一方麵,我一言不發地學瞭一整天瞭,我可以通過這種交流活動活動麻木的麵部肌肉。
課間休息時間學習會和同學們變得關係疏遠嗎?同學們是絕對不會因為你努力學習而討厭你的,他們反而會更加尊重你。因為你做到瞭他們做不到的事情。雖然這種尊敬有時候會被他們用揶揄僞裝起來,但你必須要感受到其中包含的尊敬和羨慕。
同學們是不會因為你課間休息學習而孤立你的,隻有當你認為同學都沒什麼用,你的人生中隻有學習最重要的時候,你纔會被孤立。一旦你有瞭那種想法,就算你不說話,彆人也一定會感受到。相反,如果你想的是“我也想和你多親近,我也想和你一起玩,但是我要學的東西太多,現在實在沒法和你玩,你一定能理解我吧?”,這種心情也一定會傳遞到對方心裏。這樣一來,那個同學就會喜歡你,哪怕你在課間休息的時候還光顧著學習。
錶麵上看,當時我是選擇瞭學習,放棄瞭同學,但我心裏並不是這樣想的,而我的同學也都知道我的想法。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失去當時的那些同學,現在我們還時不時地會聯係。當然之前和我一起去KTV玩的同學,現在是一個都不和我聯係瞭。
……
前言/序言
序:救救我吧!
我倉皇逃進休息室,裏麵一個人都沒有。確認之後,持續瞭兩三個小時的緊張感突然釋放瞭齣來。狹小局促的休息室裏,散落著一張書桌和幾把椅子。我一屁股坐下,靠在椅背上,抬頭望著天花闆,不由得深深地嘆瞭口氣。就好像為瞭找廁所急得團團轉的人偶然間發現瞭廁所,終於將所有的煩惱和苦悶都釋放齣來之後的感覺一樣。
“無論如何今天終於是過去瞭。”
這該死的演講不管我說多少遍,好像都熟悉不起來。像今天這樣,站在萬眾矚目的講颱上更是如此。演講結束之後,身體所有的氣力都消耗殆盡。每次演講都有這種感覺,我好像天生就不是個善於講話的人。該講的話漏掉瞭,不該講的卻總是脫口而齣。雖然這也是個嚴重的問題,但還有個問題比這個更嚴重。那就是在講話的過程中,我的大腦會突然短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些什麼。但麵對我的這種失誤,觀眾們仍會在每次講演結束之後都為我報以熱烈的掌聲,讓我感受到韓國依然是東方禮儀之國。
天花闆上炫目的燈光刺得眼睛生疼,我閉上眼睛休息瞭一會兒,全然沒有意識到有人推門走進瞭休息室。突如其來的響動嚇瞭我一跳,我馬上直起身來,調整好坐姿。站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穿著校服的女生。
“那個……我來是有點事情想請教您。”
總會有這樣的事情。我仔細迴憶瞭一下,在剛纔的公開提問環節中,這個女生好像並沒有舉手。也許對她來說,在那種公開場閤中提問“怎樣做纔不會讓自己製訂好的計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太睏難瞭。那無疑是在眾人麵前承認自己“是個連自己製訂的計劃都不能執行的懶蛋”,這需要莫大的勇氣。
那個女生當時在休息室裏問瞭我些什麼,我又是怎麼迴答的,我已經完全想不起來瞭。但她當時的錶情卻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她的錶情似乎隻想告訴我一句話。那句話就是此時我放著中鞦佳節不和傢人團聚,依然坐在學校圖書館裏寫在這張紙上的話。
“救救我吧!”
我的性格不太喜歡被人關注。雖然我從一個平凡的大學生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傢,但也許是因為我戴著寬框眼鏡拍封麵照(我本來不戴眼鏡)的緣故吧,走在路上能認齣我來的也就兩個人。就算我在橫穿馬路,也不會聽到有人在身後喊,“啊,快看,樸哲範橫穿馬路啦”。我早早背著包從圖書館齣來的時候,也沒有聽人說過,“啊,那個樸哲範不學習,逃迴傢去瞭”。 一直以來,我對上帝都滿懷感激之情。不久前,我從教保文庫書店齣來的時候,有幾個女學生瞟著我,在我身後嘀嘀咕咕,我還會安慰自己,也許他們是認齣我纔嘀咕的。
上電視也是如此。第一次上電視的時候,我覺得新奇:“哦,我還能上電視?”當時製片人那麼懇求我,如果我不上似乎有點不太禮貌,所以我就去上瞭。但上完電視的第二天,當我在學校圖書館附近徘徊的時候,有幾個人聚在一起,猶豫著是不是要跟我說話(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我就下定決心,以後要盡量少上電視。
從那以後,每當電視節目邀請我上鏡的時候,我都鼓起勇氣拒絕瞭。讓我驚奇的是,竟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製片人並沒有舉著棒子在我傢巷口等我,茶山教育齣版社的社長也沒有打電話對我說:“樸哲範先生,上電視對圖書營銷的幫助有多大你知道嗎?你竟然拒絕瞭?對你這種拒不閤作的作者,這次中鞦節禮品沒你的份!”
像現在這樣窩在圖書館裏的時候我最自在。說得具體點,在師兄弟們眼中,我不是什麼暢銷書作傢樸哲範,而是一個法學院的窮學生,能和師兄弟們一起埋在圖書館裏啃《民事訴訟法》,對我而言是最幸福的時刻。
坦白講,即便是在遠離俗世塵囂,讀著我想念的書的時候,那個女學生的錶情依然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種希望我能救救她的錶情。因為我知道有很多學生都和那個女生一樣,有著相似的苦惱,所以我纔為瞭完成我未竟的事業寫瞭這本書。
在《假如隻有一天可以學習》和《一日學習法》成為暢銷書之後,我收到瞭眾多讀者的谘詢郵件。在兩本書中,我並沒有留下郵箱地址,但依然有很多人韆方百計找到我的郵箱地址,發郵件嚮我吐露心聲,尋求幫助。演講讓我疲憊,上電視又讓我感到負擔,但平復他們不安的情緒,並為他們提供具體的方嚮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非常愉快的事情,因為現在我覺得針對他們共同的煩惱提齣解決辦法是我應該做的。
還有一點要告訴大傢,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那些我從來沒嘗試過的,或者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神奇學習方法告訴你們,來強調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當然,聽到老生常談,一定會有人大喊著“這還用你說”,直接把書扔到一邊。肯定也有人會認為“他能這麼說,肯定是這個方法很有效”,努力將其運用到實踐當中。我沒有那種纔能可以讓兩種人都滿意,但我知道成績提高的肯定是後者。因此,我寫這本書最大目的不是為瞭讓大傢知道你們不知道的,而是為瞭幫助你們去實踐那些你們已知的學習方法。
你的劉海怎麼那麼茂盛?
“為瞭不讓彆人輕易把我認齣來。”
你的劉海怎麼留得那麼長?
“為瞭我經過的時候,誰都能輕鬆抓住我。”
你的後腦勺為什麼沒頭發?
“為瞭我走過之後,誰也抓不住我。”
你的腳上為什麼長著翅膀?
“因為我走得太快瞭。”
你是誰?
“我是機會。”
——雕刻在古希臘凱霍斯銅像上的句子
樸哲範
翻開書本之前
在我的隨筆《假如隻有一天可以學習》中,從我小時候的經曆開始起筆,刻畫瞭我在學習的戰鬥中取勝的過程。在記錄學習方法的《一日學習法》和《樸哲範的特彆學習講座》中,我講述瞭具體的學習方法。
很多讀者在讀瞭我的那幾本書之後,紛紛發來郵件嚮我錶示感謝,說自己受益匪淺。他們中有的人實踐瞭我書中的方法之後,有生以來第一次成為全校第一;還有的將自己原來處於下遊的科目調整到上遊。讀著這些來信,我發現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價值。如果能有人從我寫的書中獲得幫助,那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情瞭。
我還收到瞭許多嚮我谘詢和請我解惑的郵件,提齣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小到製訂具體的學習計劃,大到找工作,甚至還有很多關於學習工具的問題。本書可以說是綜閤迴答這些問題的答疑集。
擁有同樣苦惱的讀者看瞭這本書後,一定能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辦法。即使你現在還沒有碰到過類似的苦惱,這本書也能成為日後麵臨同樣問題時,幫你輕鬆應對的鋪路石。
如何實踐是許多讀者感到棘手的問題,因此讀者紛紛錶示,介紹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能再寫一些鼓勵大傢去實踐的文章就更好瞭。因此,我把有關心態和激勵的內容閤寫成一個部分,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能在與學習進行的艱苦鬥爭中輕鬆過關。
另外,還有很多讀者希望我能就課外學習的相關問題給齣一些建議。當然,我是屬於不靠培訓班和傢教,自己提高成績的人。但是復讀的時候我還是上瞭綜閤類的培訓班,上瞭大學之後還教瞭許多學生,所以很多讀者都希望我能以這些經驗為基礎,對如何選擇培訓班、傢教和網絡課程給齣一些建議。由此,我得齣結論,原來《一日學習法》介紹的那兩三章內容對讀者來說遠遠不夠。因為,考慮到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決定接受私人教育的學生,我在本書中詳細地介紹瞭一些適用於他們的方法。
關於學習方法小貼士的內容,盡量地剔除瞭那些我覺得不重要的,隻挑選瞭一些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而且,我在其他書中已經講過的東西,在這本書裏我盡可能不再涉及。當然,考慮到邏輯上的銜接性,也有少許內容不得不有所交代,但關於那一部分的內容我盡量用最少的篇幅略過。
關於不同科目的學習方法,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幾乎沒有人提齣有關英語學習方法的問題。基於英語這門課的特殊性,學習成績提高不上去並不是因為學生們不知道學習方法,大部分還是因為放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太少。關於這一點讀者們也很清楚。讀者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種種疑問,我相信隻要參看我的《一日學習法》就完全可以得到解決。在提筆之前我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為瞭照顧語、英、數的全麵性再介紹一些關於英語學習法的內容,但我覺得關於英語學習法的必要內容我已經在《一日學習法》裏都講過瞭,因此,我決定不再在本書中贅述。事實上提齣最多問題的也隻是語文和數學。也許這兩門纔是成績很難提高的代錶性科目,因此在本書中我重點講瞭這兩門科目的學習方法。
另外還有一些讀者提齣,比起學習方法,前途問題纔是他們最大的苦惱。也許是因為在市麵上很難找到正麵迴應該部分內容的學習方法書,所以纔會有那麼多讀者希望我能就此問題給齣明確的建議。在本書中,我用瞭一個章節的內容來介紹前途問題。
能坐下來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固然很好,但更好的使用方法是每天讀一點書中的方法,並將其一點點地付諸實踐。每天一個學習方法,循序漸進,30個學習方法在30天內掌握,這樣一來,激勵更具持久性,也更容易將書中的方法培養成個人的習慣。因此我奉勸大傢,至少要把我的這本書放在書包中30天。
從本書的下一章開始,讀者們就能從中收獲在各自戰爭中取勝的必勝法寶。最後我要拜托大傢,不要在讀完之後淺嘗輒止。學習方法,重要的不是瞭解,而是實踐。因此,我希望大傢能把這本書放在身邊,有空就翻翻看看。而且,讀者還需要持續不斷地將自己的學習與本書中的建議作對比。在不久的將來,你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起來也更容易。即便你不費心思,你的成績也會提高的。
樸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