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了最全的国外紧固件标准(美国标准、德国标准、欧洲标准),特别是解读IFI-8。
从国内实际需要出发,解析如何理解和使用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讲解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求。
《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共涉及最新版本的国外紧固件标准数百个,包括紧固件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两大方面内容,涵盖了螺栓、螺柱、螺钉、螺母、高强度结构紧固件、自攻螺钉、垫圈和销等几大类紧固件品种。
《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以最新版本的IFI(美国工业紧固件协会)英制系列标准汇编手册第八版(2011版)和部分美国米制系列紧固件标准以及部分国际标准、欧洲标准、德国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出口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对上述相关标准进行了编辑、整理和讲解。
编委会除了对标准内容进行编译之外,还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紧固件标准制/修订、工艺设计、质量管理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实际经验和体会,从国内实际需要出发,对如何理解和使用标准,对标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求都做了必要的说明。
在标准内容的选择上也是有取有舍,突出重点,注重实际。编委会在忠实于标准原文的基础上,对标准既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讲解,还增加了一些标准中没有的内容。例如:设计了高度概括的标准实用图表,这在国内也是一项创新。书中还收录了多年搜集和整理的一些技术数据和资料,对国内从事紧固件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讲,无疑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本书的读者主要为国内从事紧固件出口产品生产和经销部门的人员,也可供相关的科研、教育部门人员参考。
李坚,高级工程师,曾在机械工业部沈阳标准件研究所标准化室和机械工业部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作,任常务主任,从事标准制修订和产品质量管理工作;退休后先后在北京圣拓(瑞士)公司、上海胜标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汉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多年从事紧固件标准制/修订、工艺设计、质量管理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实际经验和体会。
第一篇 德国和美国紧固件基础标准
第一章 紧固件基础标准(1)—— 结构要素和术语
第一节 米制紧固件基础标准(1)
一、米制紧固件基础标准对照
二、紧固件——六角产品的对边宽度(摘自ISO 272:1982)
三、 螺栓、螺钉、螺柱的公称长度和普通螺栓的螺纹长度(摘自ISO 888:1976)
四、 ISO紧固件 术语(摘自ISO 1891:2008)
第二节 美国紧固件基础标准(1)
一、概述
二、美国紧固件基础标准目录
三、美国紧固件术语标准(ANSI/ASME B18.12和ASTM F1789简介)
第二章 紧固件基础标准(II)——机械性能
第一节 美国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概述
一、一般说明
二、本章介绍的内容和重点
第二节 美国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
一、美国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概况
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螺栓、螺母机械性能标准
(一)外螺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和材料要求(SAE J429—2011)
(二)钢螺母的机械性能和材料要求(SAE J995—2012)
三、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螺栓、螺母机械性能标准
(一)低碳钢外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ASTM A307—10)
(二)中碳钢外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ASTM A449—10)
(三)合金钢外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ASTM A354—11)
(四)碳钢、合金钢螺母机械性能标准(ASTM A563—07a)
(五)米制系列碳钢、合金钢外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ASTM F568M—07)
(六)部分米制系列六角头螺栓尺寸(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结构螺栓)(ASME B 18.2.3.1M)
(七)米制系列碳钢、合金钢螺母机械性能标准(ASTM A563M—07)
(八)部分米制系列六角螺母尺寸
(九)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机械性能标准小结
四、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栓接材料机械性能标准
(一)高温或高压下应用的合金钢和不锈钢栓接材料(ASTM A193/A193M—10a)
(二)低温条件下使用的合金钢和不锈钢栓接材料(ASTM A320/A320M—10a)
(三)与高温、高压下应用的螺栓配合使用的碳钢、合金钢螺母(ASTM A194/A194M—10a)
(四)美国钢铁协会(AISI)碳钢/合金钢代号说明
(五)中外常用钢材对照及中外耐候钢牌号对照
五、内外螺纹紧固件、垫圈和铆钉机械性能试验方法(ASTM F606—11)
第三节 碳钢、合金钢紧固件机械性能国际标准(ISO 898—1和ISO 898—2)
一、米制紧固件机械性能标准概况
二、ISO 898—1:2009 《碳钢、合金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1部分 螺栓、螺钉和
螺柱 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三、ISO 898—2:2012 《碳钢、合金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2部分 螺母性能等级
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第三章 紧固件基础标准(3)——验收检查和质量保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SO 3269:2000《紧固件 验收检查》
第三节 紧固件质量保证(ASME B18.18—2011)
第四节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样检验指南(摘自ASTM F1470—09)
第四章 紧固件用螺纹标准
第一节 米制普通螺纹(M)
一、概述
二、基本要求
第二节 美国统一螺纹(UN)
一、概述
二、基本要求
三、螺纹检验体系及选用
四、有镀层螺纹的尺寸调整与螺纹检验
第二篇 美国紧固件产品标准
第五章 美国螺栓、螺柱和螺杆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说明与要求
第三节 方头、六角头和大六角头螺栓、螺钉标准(ASME B18.2.1—2010)
第四节 (半)圆头螺栓(ASME B18.5—2008)
第五节 方头、六角头木螺钉(ASME B18.2.1—2010)
第六节 全螺纹螺柱和双头螺柱(ASME B18.31.2—2008)
第七节 螺杆(ASME B18.31.3—2009)
第六章 美国螺母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说明与要求
第三节 六角螺母型式尺寸(ASME B18.2.2—2010)
第四节 轨道螺栓用螺母(ASME B18.10—2006)
第五节 翼型螺母(美式方翅)
第六节 带防滑齿的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 保证应力90KSi(英寸系列)(ASME B18.16.4—2008)
第七节 尼龙(嵌件)锁紧螺母 (英寸系列)(ASME B18.16.6—2008)
第七章 美国高强度结构螺栓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说明与要求
第三节 钢结构用紧固件(ASME B18.2.6—2011)
第四节 热处理钢结构螺栓 最小抗拉强度120/105千磅/英寸2(ASTM A325—11)
第五节 热处理合金钢结构螺栓 最小抗拉强度150千磅/英寸2(ASTM A490—11)
第六节 热处理钢结构螺栓(米制) 最小抗拉强度830MPa(ASTM A325M—09)
第七节 热处理合金钢结构螺栓(米制) 10.9级和10.9.3级(ASTM A490M—11)
第八节 米制大六角头结构螺栓(ASME B18.2.3.7M—1979)
第八章 美国内凹槽螺钉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说明与要求
第三节 内凹槽螺钉产品尺寸标准[ASME B18.3—2003 (2008年确认)]
第四节 合金钢内凹槽螺钉机械性能(ASTM A574—11和ASTM F835—04)
第九章 美国自攻螺钉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说明与要求
第三节 自攻螺钉产品标准(ASME B18.6.3—2010)》
第四节 普通自攻螺钉和自切自攻螺钉机械性能(SAE J933—2005)》
第五节 自挤自攻螺钉机械性能《自挤自攻螺钉(SAE J81—1997)》
第六节 自钻自攻螺钉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SAE J78—1988)》
第十章 美国机器螺钉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器螺钉产品标准(ASME B18.6.3—2010)》
第十一章 美国垫圈与销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弹簧垫圈、齿形锁紧垫圈和平垫圈(ASME B18.21.1—2009)
第三节 无硬度要求钢垫圈(ASTM F844—07a)
第四节 淬硬钢垫圈(ASTM F436—11)
第五节 米制淬硬钢垫圈(ASTM F436M—11)
第六节 弹性销和开口销{ASME B18.8.1—1994 (2005年确认)}
第三篇 紧固件技术资料
第十二章 德国和美国紧固件技术数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美国螺栓技术数据
第三节 美国螺母技术数据
第四节 美国机器螺钉技术数据
第五节 美国自攻螺钉技术数据
第六节 美国内凹槽螺钉技术数据
第七节 螺栓和螺钉直线度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摘自ASME B18.2.9—2010)
第八节 德国和美国紧固件工艺尺寸
第十三章 美国紧固件产品尺寸实用图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美国紧固件产品尺寸实用图表汇编
第十四章 德国紧固件产品尺寸实用图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德国金关键产品实用图表汇编
第十五章 美国紧固件产品质量表
第一节 IFI关于紧固件质量的相关内容
第二节 实际出口应用中部分产品的质量表
第十六章 美国、欧洲和德国常用的紧固件标准目录
第一节 欧洲标准和德国标准目录(DIN 918:2010)
第二节 美国标准目录
一、ASTM 标准目录
二、ASME 标准目录
三、SAE 标准目录
四、IFI标准目录
我最近刚接触紧固件行业,并且工作内容就涉及到和一些国外客户沟通产品规格以及一些技术要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尤其是出口产品,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对方国家或行业内的通行标准来执行,否则轻则货物退回,重则损失惨重。我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各种零散的标准资料,很多时候理解起来都很吃力,比如一些关于镀层厚度、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这些关键的力学性能指标,不同的标准可能表述方式略有差异,但最终的要求却大相径庭。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词汇差异,就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在紧固件这种精度要求极高的产品上,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常用的国际和地区性紧固件出口标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梳理,不仅仅是罗列标准号,更重要的是对标准的内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比如,对于一个特定的标准,它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满足这些要求?有哪些关键的检测方法?如果能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那将大大减轻我的学习负担,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比如在跟客户沟通标准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在与国内供应商对接时,如何清晰地传达客户的标准要求?在产品检验时,应该关注哪些重点?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标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快速入门、深入理解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应对各种技术挑战,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紧固件行业的新晋技术员,刚开始接触出口业务,对各种国际标准感到非常陌生和困惑。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工程师进行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所遵循的标准。我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标准资料,但由于这些标准往往晦涩难懂,而且信息比较分散,导致我的理解效率非常低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标准指南”一样,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有条理的框架,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常用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的整体认知。我期待书中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紧固件(如螺栓、螺母、螺钉、垫圈等)在各个主要标准下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例如在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如强度等级、硬度)、尺寸精度、表面处理、防腐蚀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解释不同标准如何影响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以及最终的质量检验,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为我今后在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为公司提供更专业、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评分我对紧固件产品的出口贸易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于那些决定产品质量和市场准入的关键因素,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其中,产品标准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了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紧固件的要求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在出口贸易中,标准问题往往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介绍当前国际上主要的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我不希望它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标准条款,而是能够对这些标准进行深入的解析,解释其产生的背景、核心内容、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的指导。比如,在面对一个客户的询盘时,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客户的地理位置、行业领域以及产品用途,去判断应该参照哪些标准?在与供应商沟通时,我们应该如何清晰地向他们传达客户对标准的具体要求?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系统的、实用的紧固件产品标准知识体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出口业务,规避潜在的风险,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质量控制工程师,主要负责紧固件产品的出口质量检测。每天我都会接触到不同客户发来的图纸和技术要求,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标准号,比如DIN、ISO、ASTM、SAE等等,还有一些客户还会指定一些不太常见的行业标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对照着这些标准,对产品的尺寸、材料、力学性能、表面处理、检验方法等进行一一审核和确认,确保产品完全符合要求。说实话,有时候确实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就很专业,而且更新换代也比较快,要时刻保持对最新标准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表述,或者一些需要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才能理解的术语,这时候我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甚至需要和客户反复沟通确认。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对这些常用的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将我遇到的这些困惑一一化解,那就太棒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每个标准的核心内容,比如不同强度等级的紧固件是如何定义的?不同表面处理的用途和要求又是什么?在力学性能检测方面,有哪些常用的试验方法和验收标准?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检测案例,以及在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那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准确、更高效地完成质量控制工作,降低因标准理解偏差而产生的质量风险,最终为公司赢得客户的信赖。
评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紧固件贸易商,我深知产品标准的“游戏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很多时候,订单的成功与否,或者利润的高低,都与我们对标准的理解深度息息相关。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标准,也踩过不少因为对标准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坑”。我非常希望有一本书,能够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和战略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些出口产品标准。我期待它能分析不同标准体系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例如,为什么某些标准在北美市场如此盛行,而在欧洲市场则不那么普及?这些标准背后是否蕴含着不同的技术哲学和市场策略?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选择适用标准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规避标准风险,找到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位,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解析,更能提供商业洞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制定更明智的贸易策略。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和运用国际紧固件产品标准的“战略地图”,让我能够在这个复杂的市场中,更精准地找到机遇,规避挑战,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评分我是一名在跨国紧固件公司担任采购经理的人员,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格的供应商,并且确保他们能够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和国际标准来生产产品。在与供应商沟通和评估时,产品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我经常需要研究各种国际标准,并将其转化为供应商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技术规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权威的、全面的、系统的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我期待书中能够对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紧固件产品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包括它们的制定背景、技术内涵、适用范围、认证要求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市场影响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更有效地评估供应商在标准符合性方面的能力,例如如何进行供应商审核,如何解读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以及如何识别潜在的非合规风险。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履行我的采购职责,为公司引进更多高品质、符合国际标准的紧固件产品,从而支持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和业务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光听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它非常有分量,一定是对我从事的紧固件出口业务非常有帮助。我是一名在外贸公司负责紧固件出口的业务员,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标准打交道:ISO、DIN、ANSI、ASTM,还有那些五花八门的客户自己指定的标准,有时候真觉得脑袋要炸了。每次接到新的客户询盘,看到那些陌生的标准号,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网上搜,结果往往是信息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解,更别提深入解析了。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客户发来一个产品需求,里面列了一堆标准,我需要对照着标准去理解客户对材料、尺寸精度、力学性能、表面处理等等的要求,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合格与否,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我特别希望能有一本书,能把这些常用的、重要的出口产品标准进行一个梳理和解释,让我能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知道每个标准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引用和应用这些标准。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出了我的痛点,所以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手中解决这些难题的利器,让我少走弯路,更高效地与客户沟通,做出更精准的产品。我脑海中已经构思了很多场景,比如,当我需要向供应商解释某个特定的热处理要求时,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标准原文的解读和相关的行业惯例,那将是多么省时省力的事情!再比如,当客户对某个检测项目提出疑问时,我可以通过书中的内容,有理有据地进行解释,赢得客户的信任。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实用工具书,一本能够提升我专业能力、增强我业务自信心、最终助力我完成更多订单的“宝典”。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它能否真正解决我在标准理解上的困境,为我的工作带来切实的改变和提升。
评分我是一名紧固件生产企业的车间主管,每天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且顺利通过检验。而客户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各种标准来体现的。我经常会收到各种版本的标准文件,但很多时候,我们一线工人对于这些标准的理解和执行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会造成返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生产实际的方式,来解析这些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我希望它能解释清楚,每一个标准条款背后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执行这些要求?例如,对于材料的强度要求,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钢材?对于尺寸精度,我们的加工设备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对于表面处理,有哪些常见的工艺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解释,或者一些实际生产中的案例分析,说明如何通过改进工艺来满足特定的标准要求,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车间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操作手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赢得客户的信赖。
评分我对紧固件出口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产品标准这个环节,我总觉得这里面蕴含着很多门道。我之前有过一些接触,发现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类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也引发了我对标准背后逻辑的思考。比如,为什么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在某些参数上会有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原因或者技术考量?还有,客户指定的某些特定标准,它们在行业内有多大的普及度?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信息,在和客户沟通时,就能更有针对性,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提出更优化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穿透性”的视角,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能解释“为什么”。它能否深入分析不同标准产生的背景、演变的历程,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侧重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对一些核心的紧固件产品类别,比如螺栓、螺母、垫圈等,在不同标准下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产品性能、成本、应用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关于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的宏观认识框架,让我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标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标准制定、更新和解读的专业知识,那将是锦上添花,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游刃有余。
评分作为一名在新兴市场开拓紧固件出口业务的销售经理,我深切感受到产品标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面对的市场非常多样化,客户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而产品标准就是我们与客户之间沟通的“通用语言”,但这种语言的学习过程却异常艰辛。我常常需要研究客户提供的技术文档,里面充斥着各种陌生的标准缩写和代码,比如DIN EN ISO、ASME、JIS等等,这些标准背后代表着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甚至不同行业的特定要求,一旦理解错误,后果不堪设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的“通关秘籍”,能够系统地梳理和解析这些关键的出口产品标准,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这些标准的认知体系。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对这些标准进行分类和对比,例如,将欧洲标准、北美标准、亚洲标准进行划分,并详细解析它们在材料选用、尺寸公差、力学性能、表面处理、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说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应该如何选择和应用最合适的产品标准,或者如何应对客户提出的特殊标准要求,那将极大地提升我对业务的把控能力。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自信地与客户沟通,更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公司争取到更多有价值的订单。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能力的提升,是业务拓展的有力支撑。
评分不错
评分好评
评分样式好看,价格合理,送货上门。
评分太实惠了,专业,有用
评分书籍很不错啊 很喜欢的书 不错啊
评分好评
评分不错
评分太实惠了,专业,有用
评分对工作有帮助,价格合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