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图文珍藏版
主编:马松源
出版:线装书局
ISBN:978-7-80106-684-8
规格:16开全4册
日期:2007年8
装祯:豪华精装封面激光镭射烫金
字数:2355千字
定价:980.0 元
内容简介
《周易》本是一部古老的筮占之书,汗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倍受历代学人的重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历经种种坎坷,或褒或贬,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势和方法上,好像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它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长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之过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
《周易》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其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仅系统地记载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和医学方面反映出来的,潜藏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同时还有预测信息的宝贵方法。
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改造,推动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个储存量大的信息库。
我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一直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市面上很多所谓的“解读本”往往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过度解读甚至曲解了原著的精髓,读来让人心生疑惑。然而,这套书在文本的呈现上,保持了一种令人信服的克制与严谨。它将《经文》的原文清晰地罗列出来,笔法古朴,让人能直接触摸到最原始的智慧脉络。更重要的是,随后的“译文”和“解读”部分,明显是经过了深厚的学术功底来支撑的。我发现它在阐释一些晦涩难懂的爻辞时,不仅引用了历代大家的注释作为参照,还融入了现代的哲学思考,力求在不失古意的基础上,让当代人能够真正领会其运行的逻辑和哲理。这种处理方式,既是对经典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负责,让我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对扎实和立体的知识框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式理解上。
评分深入研读下来,我发现这套书的结构设计极其巧妙,它明显是为系统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它不像一些单薄的普及读物,只挑几个热门的卦象进行讲解。这套书是按照《易经》的完整体系循序渐进展开的,从乾坤的开篇到未济的收束,每一个转折和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每个卦象的分析中,会穿插大量的图解,这些“图文珍藏版”的特色并非简单的配图,而是精心绘制的卦象演变图、河图洛书的逻辑关联图,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古代卜筮仪轨的示意图。这些视觉化的辅助材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抽象符号系统的难度,让原本被认为高深莫测的易学理论,变得像一张清晰的地图一样展现在眼前,指引着学习者的每一步探索。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国学复兴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出版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满足了小众爱好者的需求,更像是对传统学术精神的一次成功复兴。线装书局在选材和装帧上的不惜工本,本身就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优秀文化的载体应当配得上其内容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个稳定、可靠的入口去接触和掌握古代的智慧,是一个大挑战。这四册书恰好提供了一个沉静的港湾,它用实体书的形式,对抗着信息碎片化带来的焦虑。它鼓励读者放慢速度,沉下心来,通过精美的实体体验,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智慧回响,这种对阅读深度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是如今市场上非常稀缺的品质。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皮质封面的触感温润而厚实,透着一股老味道。那种传统的线装工艺,一针一线都充满了匠心,翻开时能闻到淡淡的墨香,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书房。虽然是四册合订,但整体布局依然保持着古籍的典雅,字体大小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古籍的读者,也不会感到太过吃力。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泛黄的米白色,不仅护眼,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书页的切口处理得也很精致,不是那种粗糙的现代印刷品能比拟的。对于我这种既注重阅读体验又偏爱收藏价值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的实体品相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它不仅仅是一套知识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摆在家中细细品鉴的艺术品,每次摩挲封面,都能感受到那种沉淀下来的文化韵味,这对于提升阅读的仪式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阅读好几本相关的学术著作,常常因为晦涩的术语和繁复的考据而感到气馁。这套书的解读风格却有种独特的“亲和力”。它不像某些学者的论述那样佶屈聱牙,而是采用了相对流畅、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在解释“义理”的时候,它常常会结合古代的社会伦理和人伦常情来阐发,让那些看似玄奥的“中正平和”、“时中”等观念,立刻鲜活了起来,贴合到了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去。这让我体验到了一种知识上的“降维打击”的轻松感,不再需要时刻备着一本字典或另一本参考书来“翻译”它。这套书无疑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阅读舒适区,让我能够持续保持阅读的热情和深入的探究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