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禽病理及诊治精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由基本病理过程、器官病理及诊治精要、疾病病理及诊治精要和病理检验技术四篇组成,最后附有鸡病鉴别诊断表。基本病理过程介绍禽病的机制和病理过程;器官病理及诊治精要以病变和诊治精要介绍为主;疾病病理部分是重点,对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寄生虫病、中毒和传染病等病的病因、机制、病变、诊治精要分别进行了介绍;病理检验技术介绍了病理解剖学检查方法,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病理诊断分析与病变提示的疾病。鸡病鉴别诊断表,是临床诊疗快速应急使用的重要参考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一、禽病理的任务和内容
二、禽病理在禽医学中的地位
三、禽病理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第一篇 基本病理过程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动脉性充血
第二节 静脉性充血
第三节 出血
第四节 血栓形成
第五节 栓塞
第六节 梗死
第三章 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二节 代偿与修复
第四章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障碍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脱水
第三节 酸中毒
第四节 碱中毒
第五章 炎症
第一节 原因
第二节 基本病理过程
第三节 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四节 炎症的分类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第六章 发热
第一节 原因和类型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第三节 过程和热型
第四节 物质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变态反应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第八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第三节 原因和机制
第二篇 器官病理
第一章 心脏和造血器官病理
第一节 心包炎
第二节 心肌炎
第三节 脾炎
第四节 贫血
第二章 呼吸器官病理
第一节 上呼吸道炎
第二节 肺炎
第二节 气囊炎
第三章 消化器官病理
第一节 嗉囊炎(软嗉症)
第二节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
第三节 肠炎
第四节 肝炎
第五节 肝硬化
第六节 泄殖腔炎
第四章 泌尿生殖器官病理
第一节 禽肾病
第二节 输卵管炎
第五章 神经系统病理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第二节 非化脓性脑炎
第三篇 疾病病理及诊治精要
第一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禽流感
第二节 鸡新城疫
第三节 禽痘
第四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第五节 产蛋下降综合征
第六节 肿头综合征
第七节 鸡马立克病
第八节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第九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第十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第十一节 鸭瘟
第十二节 幼鸭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节 小鹅瘟
第十四节 禽脑脊髓炎
第二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节 巴氏杆菌病
第二节 鸡白痢
第三节 禽大肠杆菌病
第四节 鸡弯杆菌性肝炎
第五节 禽结核病
第六节 鸭传染性浆膜炎
第七节鸡传染性鼻炎
第八节 鸡肠毒综合征
第三章 寄生虫病、霉菌病等
第一节 鸡球虫病
第二节 鸡住白细胞虫病
第三节 鸡组织滴虫病
第四节 鸡败血霉形体病
第五节 禽曲霉菌病
第四章 营养、代谢与中毒病
第一节 营养缺乏与过多症
第二节 代谢障碍病
第三节 中毒病
第四篇 病理检验技术
第一章 病理解剖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尸体剖检概论
第二节 检验方法
第二章 病理组织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石蜡切片制作法
第二节 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方法
第三章 病理诊断分析技术
第一节 病理诊断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第二节 病变提示的疾病
附 鸡病鉴别诊断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二、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一)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关系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通过各种作用机制,引起机体各种损伤性变化的同时,也激发起机体各种抗损伤性的防御、代偿、适应和修复反应。这种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推动着疾病的发展,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当损伤占优势时,疾病则向恶化方向发展,甚至造成机体死亡;当抗损伤占优势时,疾病则缓和,机体就可逐渐恢复健康。如机体外伤性出血时,一方面引起组织损伤、血管破裂、血液丧失等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变化;另一方面又激起机体的抗损伤反应,如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收缩加强、血库释放储存的血液参与循环等。如果出血量少,病理性损伤不严重,机体通过上述抗损伤反应,加上相应的医疗措施,可恢复健康;出血过多,损伤严重,机体的抗损伤性反应不足以抗衡损伤性变化时,则病情向恶化方向发展,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这对矛盾,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急性肠炎时出现腹泻,有助于排出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物,是机体的抗损伤性反应。但是,剧烈的腹泻又可引起机体脱水和酸中毒,于是原来属于抗损伤性反应的腹泻,转化为损伤性反应。又如创伤时,组织破坏,出现损伤性反应,但组织损伤的崩解产物却又可以刺激周围的好组织出现再生、增殖来修复损伤,使损伤性反应又转化为抗损伤性反应。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善于区别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并观察这种矛盾的相互转化,辨明其转化条件,才能做出正确的诊疗措施。
(二)因果交替规律与主导环节
因果交替规律是疾病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恶化与好转都按因果交替规律进行。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规律,就是指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而这一结果又成为新的病因,又可引起新的病理变化,即转化成新的病理变化的原因。如此原因与结果交替发展,形成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既是前一种现象的结果,又是后一种现象的原因。在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情况下,因果交替既可向坏的方向发展,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而造成死亡,也可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恢复健康。
例如,禽感冒时,寒冷是原始病“因”,能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的“果”。上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这一“果”,又可成为使存在于上呼吸道的常在微生物乘虚发育繁殖并损伤黏膜的“因”,进而又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的“果”,黏膜发炎又可作为“因”,造成黏膜充血、肿胀、感觉过敏、分泌增强和体温升高的“果”。如此因果交替,形成螺旋式的因果交替发展过程。这个螺旋式的发展方向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并且在这个螺旋式发展的因果交替链上,各个环节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些环节是主要的,有些环节是次要的。其中的主要环节能影响疾病的全过程,所以称为“主导环节”。如感冒病程中的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和体温升高这两个环节,起着影响感冒疾病全过程的作用。在临床上,只有根据疾病发展的因果交替规律,找出疾病过程中的主导环节,才能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使机体恢复健康。
(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局部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功能状态又影响着局部病变,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例如,体表急性炎症时,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同时全身可能呈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增多等反应。又如,感冒时,病变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但患禽常有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全身营养不良和某些维生素缺乏时,软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减弱,可延缓创伤的愈合。因此,在医疗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全身与局部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注意局部病理变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全身的病理反应,以及两者之问的互相影响与互相转化。那种只顾局部忽视整体,或只管全身不考虑局部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
禽病理及诊治精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禽病理及诊治精要/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