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是一本教师心理咨询的典型案例集,反映了教师生活中的种种心灵迷途,以及教师心理自助的条条心灵路径。教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年轻漂亮、工作出色,也没有情感纠葛的小田老师却险些走上不归路?为什么年富力强的教师却突然病倒了?为什么越是关键时刻越是把课讲砸了?……《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心理咨询的48个典型案例》中包括48个典型案例,涉及教师自我心理、教师职场心理、教师亲子心理和教师异常心理等多个方面;48剂心理处方,帮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前言 谁来关注教师的心灵
第一辑 教师自我心理:学会善待你自己
1 新手教师,有权利失败
2 新手教师,要接纳自我
3 爱提意见的男教师
4 爱发脾气的女教师
5 戴好你的“人格面具”
6 出色女教师为何想走不归路
7 接纳一个平凡的自己
第二辑 教师职场心理:找到工作的幸福感
8 为何关键时刻把课讲砸了
9 面临“职业角色冲突”
10 不把“职业倦怠”带回家
11 警惕“职业心理枯竭”
12 优秀教师梦中偏遇麻烦事
13 谨防“师源性心理障碍”
14 教师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第三辑 教师人际心理:你也会遇到天使
15 为何成绩显著却评优落选
16 究竟该不该帮助他
17 我为什么祸不单行
18 为什么对我的印象更不好
19 拨响心弦才会有知音
20 青年教师人际障碍多
21 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第四辑 教师情感心理:我的心情我做主
22 别让怒火烧坏了身心
23 不给自己制造“第二箭”
24 怎样找到一份好心境
25 教师的爱,让学生总想逃离
26 学生的爱,让教师困惑不已
27 一位教师婚外迷情的背后
28 一名女教师与两个好男人
第五辑 教师婚恋心理:营造和谐的港湾
29 一言难尽“师生恋”
30 加重爱情砝码是出路吗
31 谁把你关在婚姻门外
32 好丈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33 一位男教师奇怪的梦
34 一位女教师奇怪的梦
35 中年教师婚姻乐章跑了调
第六辑 教师亲子心理:我是爸爸,我是妈妈
36 教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37 为什么孩子不如我
38 请换个视角看孩子
39 把生活“还”给孩子
40 “职业外衣”挂在门外
41 名师教育子女也头疼
第七辑 教师异常心理:心病还需心药医
42 非常女教师的非常恋情
43 告别抑郁的女教师
44 告别失眠的男教师
45 女教师的强迫症状背后
46 谁“套”住了你的悲苦人生
47 中年教师为何突然病倒
48 教师宿舍的一幕悲剧
【附录】教师自测心理:认识你自己
教师心理健康自测
教师职业接纳感自测
教师职业心理枯竭自测
教师心理压力自测
后记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显著的特点,那一定是它在结构安排上的精妙平衡。它成功地在“理论深度”与“操作简便性”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一方面,它足够扎实,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另一方面,它又足够轻巧,提供了大量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到日常工作中的“工具箱”项目。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不同类型教师困境的分类,那种细致入微的划分,让我能迅速定位到与自己最相关的那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读,避免了泛泛而谈带来的信息过载。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针对性,让时间宝贵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评分从阅读的整体感受来看,这本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赋权”的氛围。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和技巧展示,激发了我们自身的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明了方向,但真正的跋涉和探索,最终还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完成。读完之后,我没有产生那种“读完就忘”的空虚感,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尝试应用新学到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和应对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棘手的情境。这种由内而外激发出的行动力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才是衡量一本教育类书籍价值的最高标准,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富有温度和人情味,完全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腔调,这对于一个关乎“心理健康”的领域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在阐述案例和提供建议时,总是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共情能力。他似乎能洞察到教师们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那种隐秘的自我怀疑和无力感。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上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仿佛作者已经替我把那些纠结的心思梳理清楚了。这种文字中的“暖流”,使得原本可能令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变得可以消化,甚至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不是在说教,而是在陪伴,像一个真正理解你的伙伴,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你一个坚定的眼神和一句得体的鼓励。
评分初读几章,我立刻被作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的那种清晰度和逻辑严谨性所折服。作者并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心理学名词堆砌,而是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他似乎非常懂得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总是能将宏大的心理学理论,巧妙地“翻译”成一线教师能够立即理解和应用的操作步骤。例如,在讲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时,他没有停留在抽象的定义上,而是立刻关联到了课堂上学生常见的“习得性无助”情境,并提供了几个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可以立即尝试的小练习。这种紧密贴合实际的叙事方式,使得阅读过程异常顺畅,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陌生的学科,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同行进行深度交流。这种“以用为先”的写作态度,是我阅读众多教育类书籍中极为少见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选择了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方案,主色调是那种让人感到安心的湖蓝色,配以简洁明了的字体排版。触摸上去,那种哑光质感和微微凸起的书名触感,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细致。我尤其欣赏封面上没有使用那些过于花哨的装饰元素,而是用一种近乎艺术摄影的留白手法来处理主题,让人在拿起它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和被引导的平静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具书,它传递出的信息是:内容将是扎实、有条理且非常实用的。这种外在的精致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期待值,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去探究其内在的智慧与方法论。对于常常与各种复杂情绪打交道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光是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感觉,就已经是一种无声的心理按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