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手把手教你用睿智、幽默、生动、犀利精练的语言打造属于你自己的气场。
●一本重新开启说话之道的工具书
●一本震撼人心机具收藏价值的书
内容简介
这本书旨在解剖人们在对话时的心理活动,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时如何把握对方心理,既能表达清楚,又能不触碰对方的底线。书中提出了很多说话时的小技巧,是一本很有实用性的书籍。
作者简介
牛慧珍,1979年生,图书策划出版人、媒体撰稿人,现居北京,任职于某中央一级出版社。拥有十余年图书出版经历,策划出版上百部经管类图书。畅销图书代表作品有:《智者无敌——揭示股市赢家的思维奥秘》《蓝血企业——塑造企业的斯巴达与雅典精神》《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地产枭雄许家印——中国大陆新首富的财富传奇与商业智慧》《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互联网+”行业落地系列》等。平日爱好研究说话的艺术,曾策划出版过《这样和上司说话》《以言攻心:让说服更有效》等口才类图书。
精彩书评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
――拿破仑·希尔
这本书教给人们一些处世的基本原则和生存之道,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必修课。
——编辑
这本书已经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如果你想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游刃有余,就阅读本书。
——读者
目录
第一章 努力成为“会说话”的人
口若悬河的人并不一定算是有口才 /003
正确地对待说话时的怯场非常重要 /005
有效克服说话紧张情绪的方法 /010
说话应力求朴素、简洁而切中要害 /012
把说话啰唆当作一个严重的毛病来克服 /016
清楚地表达你的想法,进行良好沟通 /019
以更吸引人的风格和方式说话 /021
练好口才应把握的几个主要努力方向 /023
第二章 与不同的人日常交往中如何巧妙说话
谈话是彼此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 /027
打破与陌生人初识时的沉默和尴尬 /030
保持对方的谈兴,使沟通顺利愉快地进行 /035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本来意愿 /038
必要时说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谎言 /040
与重要的人物谈话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043
开启深层对话,得体地安慰别人 /047
尽量使别人愉快地接受你的批评 /050
结束谈话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 /053
第三章 在职场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缔结人缘
口才的好坏与你的事业关系非常密切 /057
与不同的同事交谈需采取不同的方式 /059
上下级之间交谈要特别注意细节 /063
充分尊重对方,不要露出贬低的意思 /065
委婉地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请求 /067
下属要经常得体地向上司汇报工作 /069
恰到好处地向上司阐述自己的不同见解 /071
使你的话让别人听了感到舒服 /073
第四章 入情入理,使一词一语都具有非凡的辩驳和攻击力
不可小觑论辩的社会功用 /077
态度沉着、心平气和地进行论辩 /080
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论辩技巧 /083
以点带面、全线突破的论辩技巧 /086
列举反例驳倒对方的例证辩驳术 /089
设置圈套、以谬制谬的论辩术 /091
强迫对手抉择的论辩反驳术 /093
巧妙归谬,使得反驳更为辛辣有力 /095
妙用反仿,使其论点不攻自破 /097
以沉默表态,不战而屈人之兵 /099
掌握一些应答的技巧,在不同场合巧妙应对 /101
采用幽默诙谐的风格辩驳对方 /104
在日常论辩中统一认识,化解分歧 /107
第五章 妙语推销,设身处地地为顾客考虑
为与客户进行气氛融洽的交谈开好头 /113
使用有利于与顾客建立真诚关系的语言 /116
从顾客的兴趣着手迂回地进行推销 /118
把情感和关心当作促销的“润滑剂”/122
使你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诱惑性和渲染色彩 /126
业务员不可忽视的一些基本技巧 /129
尽量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35
促使顾客顺着你的思路进行思考 /138
投石问路,打破对方封闭的意识 /140
运用具体的数字有效地打动顾客 /142
在顾客面前做个好的听众也很重要 /146
有效消除顾客在价格等方面的异议 /149
随机应变,应对客户的拒绝 /151
尊重顾客的意见,妥善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 /153
第六章 动之以情,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
要学会揣测心理,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157
适当的赞美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最好投资 /160
你的赞美一定要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 /163
让对方觉得你的赞美真实可信 /167
巧妙地消除被说服对象的抗拒心理 /171
让对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 /175
以最得体的方式送出那些真正有益于对方的东西 /178
巧用双关语含蓄委婉地打动对方的心 /181
打动下属的心,让他自愿地听从你的安排 /183
让别人甘心帮你办事的实用技巧 /186
第七章 注意禁忌,要避免说话讨人嫌
太善于辩论的人反而可能招人烦 /191
把握住与人交谈的基本原则 /193
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说得太满 /197
与上司交谈要注意说话的忌讳 /199
无论如何要尽量避免当面顶撞上司 /201
让人生气、恼怒的话尽量不要说 /203
要回避可能涉及别人短处和忌讳的敏感话题 /206
第八章 避免尴尬,解围打圆场的话怎么说
在生活中善于打圆场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 /211
随机应变地打圆场,让彼此的矛盾得以化解 /213
积极地为别人打圆场,以摆脱尴尬 /215
为别人体面地下台铺设好台阶 /216
要善于为上司解围打圆场 /218
中外著名艺术家的圆场艺术 /220
巧妙地转移话题,化解尴尬 /223
帮助别人“打圆场”应注意的问题 /225
日常人际交往之中打圆场的技巧 /227
运用适当的方法从容应付尴尬场面 /232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努力成为“会说话”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有口才的人,他们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十分令人佩服。其实,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只要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掌握正确的要领,采用适当的练习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口若悬河的人并不一定算是有口才
口才,是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联想力,敏锐的思考力,快速地组合起来,使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并以有声、有形、有情的立体方式展现给听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等词来形容一个人如何如何能说,就像滚滚而来的江水。那么,是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我们就说他是有口才的呢?
回答是否定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并不是衡量口才的标准。我们说口才是一种能力,它和我们的写作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一样都是人的智慧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能说话,并不就等于有口才。有口才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标准。��
(1)话说得要有内容��
这是衡量有没有口才的第一个标准。我们说韩复榘没有口才,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话没有内容。他一登台,就先问道:“今天是什么天气?”然后又问:“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接着就是一顿假谦虚,而且说得前言不搭后语。空话、套话、废话连篇。这种演讲告诉人们些什么呢?既没有知识,也没有思想,我们听了如坠云雾,不知他到底要讲些什么。这种人怎么能说他有口才呢?所以,以后我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口才时,一定要先听听他说的话有没有内容。��
(2)话说得要有道理��
看一个人有没有口才,还要看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有些人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可是你仔细听听,他们或是胡说八道,或是强词夺理,或是胡搅蛮缠,从他们的话中你听不出丝毫的道理。那么这种人也算不得有口才。��
(3)话说得要有顺序��
我们做许多事情都要讲顺序。上街乘公共汽车要按先后顺序,我们坐的座位也要按顺序排好,写文章也要有顺序。顺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失去了顺序,社会就要大乱,文章也就没了章法。说话,也要讲点顺序。有些人说话不讲顺序,不分先后,一会儿讲天上,一会儿又讲地下,天南海北,忽东忽西,乱七八糟,听者根本就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稀里糊涂,一团乱麻。我们也不能说这种人有口才。��
(4)话说得要有文采��
我国古代大圣人孔子有这样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乏文采的文章,就不可能流行得久远。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文采之于文章,之于说话,就像我们女同学的花衣衫一样。一个女孩子,如果穿上一件美丽的花衣衫,一定会更令人感到可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话,感觉说得也有道理,也听得明白,就是听起来没有吸引力,让人没有兴趣听,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话说得没有文采。他的话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吸引人。所以,我们说话除了要有内容、有道理、有顺序之外,还要对文字进行必要的润饰、加工,使话生动、活泼,富有艺术魅力。这样的话,听众既爱听,又容易接受。
◎正确地对待说话时的怯场非常重要��
善于言辞,无疑对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都裨益无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更是令人艳羡,使人崇拜。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我们周围也确实不乏不善说话、沉默寡言之人。一些人天生性格内向、孤僻,存在着对说话的胆怯心理。“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认自己说话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
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以为怯场的只是自己,以为别人并不怯场,总是在想:“为什么只有自己这样呢?”其实,那并非某个人所特有的现象,只不过别人对于怯场状态不太注意而已。��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般的人,都或多或少在说话方面有着不健康的心理,而紧张和恐惧便是这些不健康心理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影响人们进行正常说话和语言交流的明显障碍。�ッ康蔽颐谴蚩�电视机时,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我们打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闻,日本某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5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临播音,都要先到浴室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寻找浴室。��
既然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怯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怯场时,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道:“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会怯场。”
他会随之而镇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美国某年轻议员在向一位年老而富有经验的议员请教时说:“我在演说之前,心里老是扑通扑通地跳,这是否正常?”年老的议员则回答道:“那是因为你对于你要说的话进行着认真的考虑,这是必然的。即使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也难免会出现如此情况。”��
台湾某著名歌星这样说过:“每当面对观众,如果我不怯场,那时我做歌手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此话表明了这位歌星对于每一次演唱都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如果他马马虎虎地行事,觉得凑合唱完就行了,那他可能不会怯场。��
由此可见,说话胆怯是一种非常正常而又极其普遍的情况,它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任何一次与他人的交谈中,而绝非个别人的语言方面的缺陷。那些常因自己说话胆怯而烦恼的人,大可不必为此担心,而应该振作精神,努力克服这种困难。��
充满自信方可练就好的口才。��
在交际中,人们都渴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口才,而在实际谈话当中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口才。很多人埋怨自己的谈吐能力太差;而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谈吐能力并不差,可就是发挥不好自己的口才,说话无吸引力,很难打动对方。
这些情况很常见,他们并不是谈吐能力差,而是缺乏相应的自信心。��
怎样让他人相信自己?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怎样让他人肯定自己?首先自己要肯定自己。怎样让自己的口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首先要拥有自信。离开了自信,一个人不可能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认可、信任和支持。��
不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只片面地强调口才,无异于舍本逐末。口才固然重要,但好的口才背后一定还隐藏着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
说话时言语不流畅,吞吐搪塞,情绪紧张,大都是由于自信心不足造成的。
自己对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心虚胆怯,就会造成情绪紧张,而情绪紧张又会造成谈吐上的障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树立自信对自己的口才发挥至关重要。如果信心充足,理直气壮,说起话来就节节有力,感染力也比较强。��
要想说动别人,先得建立自信,难怪有人这样说:“自信是口才的驱动力。”
……
前言/序言
探索沟通的艺术,解锁人际的无限可能 在信息爆炸、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下,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理解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已成为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深入探索沟通本质的旅程,揭示语言背后潜藏的心理机制,教会您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更精准地表达自己,从而在生活、工作乃至人际关系的各个层面,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但这句话的背后,却隐藏着远比表面更为复杂的世界。每一个词语的选择,每一个语气的起伏,每一次眼神的交流,甚至是每一次沉默,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信息,塑造着他人的认知,影响着关系的走向。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手册,而是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您在轻松阅读中,逐步领悟沟通的艺术。 洞悉语言的魔力:文字背后的心理密码 语言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是一种承载情感、思想和意图的强大工具。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语言的心理学内涵: 词语的选择与情感投射: 我们使用的词语,往往会不自觉地投射出我们的内在情感和对事物的态度。例如,用“挑战”代替“困难”,传递的是积极面对的态度;用“幸亏”而不是“还好”,则可能暗示着一丝庆幸或对不幸的侥幸逃脱。本书将引导您辨析不同词语的情感色彩,学会选择能够准确传达您真实感受,并引导对方产生积极联想的词汇。我们将探讨积极语言的力量,以及如何避免那些可能引发误解、防御或负面情绪的表达方式。 语气的力量与情感的传递: 同样的句子,不同的语气,传达出的意思却天差地别。或柔和、或坚定、或怀疑、或鼓励,语气是情感最直接的载体。本书将深入剖析语气的构成要素,如语速、语调、音量、停顿等,并为您提供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恰当语气的指导。学会控制和运用语气,您将能更好地安抚情绪、激发热情、表达关切,甚至化解潜在的冲突。 沉默的语言: 沟通并非总是“说”出来的。恰到好处的沉默,有时比千言万语更能表达情感,更能引发思考。本书将探讨沉默的多种含义,它可能代表着尊重、思考、犹豫、不满,甚至是深沉的理解。学会解读他人的沉默,并适时运用自己的沉默,将极大地提升您沟通的深度和智慧。 非语言信号的解读: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这些非语言信号往往比语言本身更能透露真相。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您敏锐地捕捉和解读这些细微的非语言线索,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您将学会识别对方是紧张、开心、还是有所隐瞒,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 理解他人: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有效的沟通,始于对对方的深刻理解。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工具和视角,帮助您真正走进他人的内心: 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是建立深层连接的桥梁。本书将引导您学习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对方的情绪,从而建立更强的信任和理解。我们将通过练习,帮助您学会倾听对方的言外之意,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即使您并不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 倾听的艺术: 很多人认为沟通就是“说”,却忽略了“听”的重要性。本书将揭示积极倾听的秘诀,包括如何专注、不打断、提问、反馈,以及如何倾听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您将学会如何通过有效的倾听,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 洞察对方的期望与需求: 每个人在沟通中都有其潜在的期望和需求。本书将教您如何通过观察、提问和分析,识别出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论是信息、认同、支持,还是解决问题。理解并回应对方的需求,是建立高效合作和良好关系的关键。 识别沟通风格的差异: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沟通风格,有的直接,有的含蓄,有的注重事实,有的注重情感。本书将帮助您识别并理解这些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更好地与不同风格的人建立连接。您将学会如何与内向者、外向者、分析型的人、感性型的人进行有效互动。 精准表达:让您的思想清晰有力地传递 当您理解了对方,下一步便是如何清晰、准确、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本书将为您提供实用的表达技巧: 清晰的逻辑构建: 混乱的表达往往源于混乱的思维。本书将指导您如何清晰地组织您的思想,构建有逻辑的表达框架,确保您的观点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您将学习如何使用“总-分-总”结构,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以及如何避免逻辑上的谬误。 说服力的养成: 如何让别人接受您的观点?本书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您揭示说服的原理,包括如何运用证据、情感、权威以及互惠原则,来增强您的说服力。您将学习如何提出有力的论点,如何用数据和事实支撑您的观点,以及如何巧妙地引导听众接受您的建议。 冲突的化解与协商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冲突在所难免。本书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冲突化解策略,包括如何保持冷静、表达感受、寻找共同点,以及达成互利的解决方案。您将学会如何将“对抗”转化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维护和加深人际关系。 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 自信是良好表达的基石。本书将为您提供建立自信的心理训练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声音、体态和内容,展现出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您将学会如何克服紧张,如何在公众面前从容发言,以及如何用您的声音和言语激励他人。 沟通的实践:学以致用,成就卓越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从日常的家庭沟通、朋友间的交流,到职场上的谈判、汇报、演讲,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导和案例分析。 职场沟通的进阶: 如何在会议中有效发言?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如何与同事合作?如何进行商务谈判?本书将针对职场中的各种沟通场景,提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您提升职业竞争力。 人际关系的深化: 如何与家人建立更亲密的联系?如何化解与伴侣之间的误会?如何与朋友保持长久的友谊?本书将帮助您理解并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各种挑战,让您的社交生活更加和谐愉快。 自我认知的提升: 通过学习沟通的心理学,您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更能深入地认识自己。本书将引导您反思自己的沟通模式,发现潜在的盲点,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 掌握沟通的艺术,就如同掌握了一把开启无限可能的钥匙。本书将是您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忠实伙伴,它将陪伴您不断学习、实践,最终成为一位沟通大师。让我们一起,用语言的力量,编织更美好的世界,构建更深厚的情感连接,活出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