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拉伯人的徵服到巴格達的陷落:636-1258年
評分1、無論警察還是老百姓甚至二百五,隻要在宣傳正能量的情況下,最後一擊誰都可以完成。沒有必要警民閤作,就像好萊塢電影英雄摺騰完之後警察姍姍來遲那樣,這叫美式英雄“小兵扛大旗”,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早已司空見慣,但仔細琢磨這種形式在國産電影從未齣現過,現在國産電影也可以這樣瞭,未來可能會有在沒有警察的情況,齣現中國的平民英雄,但這個英雄最後八成是要掛掉的,具體原因詳見趙葆華同誌的觀點:“要符閤管理規律”。
評分224年,薩珊波斯人徵服瞭伊拉剋,這裏很快就成為他們廣袤帝國中最富裕和人口最多的地區。帝國之都泰西封坐落在今天巴格達正南的底格裏斯河河畔,位於被阿拉伯人稱作“塞瓦德”(5awad,即“黑土地”之意)的伊拉剋中南部富饒的農業平原北端。國傢對復雜的灌溉溝渠網絡所作的經常性維護,使這塊“黑土地”成為帝國的糧倉和主要的稅收來源。薩珊波斯與拜占庭是不共戴天的仇敵,602至628年間,兩個地區性大國之間的衝突變得尤其不可收拾。庫斯老二世在位期間,薩珊波斯對拜占庭帝國領土發動瞭大規模入侵,奪得敘利亞和埃及,並於615年威脅到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不過,當皇帝希拉剋略將入侵的軍隊全部趕過幼發拉底河並深入伊拉剋時,局勢發生瞭逆轉。希拉剋略甚至在627到628年間襲擊瞭泰西封郊外的皇宮。之後,薩珊波斯開始嚮拜占庭繳納繁重的貢賦,作為後者撤兵的代價。兩國之間的攻防給伊拉剋帶來瞭巨大的破壞。殺戮、劫掠及焚燒城市和莊稼之後,是灌溉溝渠的破壞、洪水、瘟疫與政治動蕩。632年,伊嗣埃三世恢復瞭一定的秩序,似乎假以時日的話,這個國傢又會重建往日的繁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這一年,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在遙遠的麥地那辭世,他留給後人一場運動,這場運動最終將為奄奄一息的薩珊波斯帝國敲響喪鍾。
評分中東的國傢近代史就是一個悲劇的區域,殖民産生的後果,全是悲劇!
評分伊拉剋對本國石油資源進行國有化,西方石油公司基本上退齣瞭對伊拉剋的石油資源的控製與開發。伊拉剋在此後積極參與“製造”瞭阿拉伯國傢“石油武器”,多次通過對石油的限産、提價和禁運企圖實現政治目的。直至2002年還通過停止石油齣口一個月聲援巴勒斯坦人反對以色列的鬥爭。此次美國“倒薩”戰爭的勝利無疑使伊拉剋的石油資源重新迴到西方(特彆是美國)的控製之下。掌握伊拉剋的石油權必將對控製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供應、甚至對OPEC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也將産生重要抑製作用。
評分元前4700年就齣現瞭城邦國傢。公元前2000年先後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00年為波斯帝國所滅。公元前4世紀被馬其頓帝國侵占。公元7世紀時被阿拉伯帝國吞並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13、14世紀為濛古汗國旭烈兀汗國地。16世紀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1921年8月宣布獨立,成立伊拉剋王國,在英國保護下建立費薩爾王朝。1932年獲得完全獨立。1958年7月14日以阿蔔杜勒·卡裏姆·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剋共和國。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賽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裏夫任總統。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邁德·哈桑·貝剋爾為首的復興黨軍官集團聯閤阿蔔杜勒·拉紮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瞭阿裏夫,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貝剋爾齣任總統。1979年7月貝剋爾因病辭職,復興黨人薩達姆·侯賽因接任總統。1980年伊拉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動曆時8年的兩伊戰爭。
評分雖然這套書參差不齊,還是值得一看。
評分美國基本上失去瞭控製世界石油市場供應的主動權。西方國傢主要通過國際能源組織和節能技術消極地應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波動,反製石油輸齣國組織(OPEC)配額生産機製。而此次“倒薩”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控製瞭世界石油市場主動權。伊拉剋石油資源儲量僅次於沙特阿拉伯,位於世界第二,是世界石油市場舉足輕重的供應者。
評分沙特阿拉伯在“9·11”事件後與美國的關係産生瞭嚴重的信任危機。美國擔心自己與整個世界嚴重依賴於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將是相當脆弱的,因此,控製伊拉剋,對於擺脫嚴重依賴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麵和控製世界石油供應的主動權有極大的戰略意義。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伍爾西( 此人被美國國防部推薦為在伊拉剋戰後重建上擔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對德國《明鏡》雜誌發錶的談話充分地反映瞭美國的這一戰略意圖。伍爾西說:“……但是這(指對伊戰爭)不僅僅關係到美國對石油的依賴,而且還關係到全世界對石油的依賴。從短期看,我們的最根本的薄弱之處在於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減或提高石油的開采量……沙特人對油價的升降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我必須把石油武器從中東搶過來。”(注:[美]詹姆斯·伍爾西:《我們必須把石油武器從中東搶過來》)伊拉剋戰爭對美國從中東人手中搶過“石油武器”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有瞭親美的新伊拉剋政權,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亞將失去決定世界石油價格的重要能力。美國如果能進一步遏製伊朗(這將是美國在這次“倒薩”戰爭後要解決的問題),世界石油將重新迴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控製的時代,此次美國具有單獨的控製權。這委內瑞拉的查韋斯被認為是拉美的第二個卡斯特羅,有著強烈的反美和平民主義的傾嚮,美國能控製世界石油市場,至少查韋斯政權的作用將被進一步削弱;而俄羅斯盡管與美國拉近瞭關係,但美國如能在石油上有效地製約俄羅斯,對今後迫使俄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支持美國將增加籌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