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高青丘集(全2冊)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高青丘集(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啓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古典文學
  • 高青丘
  • 詩歌
  • 文學
  • 古典文學
  • 宋詩
  • 集錦
  • 文化
  • 傳統文化
  • 名傢作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67614
版次:1
商品編碼:1128229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4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高啓(1336-1374),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閤稱“吳中四傑”。“高啓詩天纔高逸,實踞明一代詩人之上”(《四庫全書總目》),其詩“言選則入於漢、魏,言律則入於唐”(周傳《謝晉蘭亭集序》捲首),開有明詩壇復古之先。高啓詩集有《吹颱集》、《江館集》、《鳳颱集》、《婁江吟稿》、《姑蘇雜詠》等,自選定為《缶鳴集》十二捲,為高啓詩集最早的版本。景泰初年,徐庸綴拾遺佚閤為一編,題作《高太史大全集》,凡十八捲,然此本亦有遺漏,且多闕脫、墨塗、抄寫舛誤。高啓文集《鳬藻集》詞集《扣舷集》,正統九年由周忱刊行,內容完備。清雍正間金檀輯注的《高青丘詩集注》,是高啓詩集最為完備的版本,文集、詞集亦附之。《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高青丘集(全2冊)》既以此本為底本,而校以墨池館本、竹素軒本、濂溪書院本和諸傢所編閤集(如《明三十傢詩選》、《列朝詩集》、《明詩綜》、《皇明詩選》、《明詩彆裁集》等),並附錄高啓集相關序跋和高啓傳記資料。

目錄

前言 捲之一 樂府一百三首 捲之二 樂府六十七首 補四首 琴操四首 辭三首 三言一首 三四言一首 捲之三 五言古詩八十八首 捲之四 五言古詩八十四首 捲之五 五言古詩六十八首 捲之八 五言古詩九十一首 捲之七 五言古詩五十八首 補十八首 捲之八 七言古詩四十二首 捲之九 七言古詩四十四首 捲之十 七言古詩四十八首 補十首 捲之十一 長短句體三十七首 補一首 捲之十二 五言律詩一百八十首 捲之十三 五言律詩八十一首 五言排律二十三首 補二首 捲之十四 聊句六首 六言律詩五首 七言律詩七十一首 捲之十五 七言律詩一百五十首 補十五首 捲之十六 五言絕句一百八十八首 補三十六首 六言絕句七首 捲之十七 七言絕句一百六十首 捲之十八 七言絕句一百六十一首 補五十一首 補遺 古今體詩一百三首 補 原序跋附 鳬藻集五捲 扣舷集一捲 附錄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象。《江雪》押的韻是“絕”、“滅”、“雪”,《菊蹊》押的韻是

評分

一位中國人民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在紀念路遙逝世20周年的研討會上發言時說:“最早我從鄉下來到市裏的重點高中,也是穿著很不閤時宜的衣服,講著不標準的普通話,進入瞭都是城裏孩子的中學,當時曾産生很強烈的自尊心的受挫感。那時,我看到《平凡的世界》,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像我這樣懷著自尊,但是又很沉默,心裏帶著熱情的鄉下孩子還是很多的。而且我從路遙的經曆裏看到瞭隻要堅持文學理想,通過努力就能夠贏得人們的尊重。後來我到北京上大學時,也選擇瞭文學專業,讀瞭很多中外作品以後發現,真正打動我的並不多,路遙在小說中最能打動我的是他的真誠,這個真誠往往是最樸實和真實的。”

評分

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鳬藻集》等。高啓齣身富傢,童年時父母雙亡,生性警敏,讀書過目成誦,久而不忘,尤精曆史,嗜好詩歌,與張羽、徐賁、宋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詩文,號稱“北郭十友”;與宋濂、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傢;同時,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他也是明初十纔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據吳稱王;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禮賢下士,聞高啓纔名,多次派人邀請,延為上賓,招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碩卿,時高啓年僅16歲,他厭惡官場,23歲那年藉故離開,攜傢歸依嶽父周仲達,隱居於吳淞江畔的青丘,故自號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啓應召入朝,授翰林院編修,以其纔學,受硃元璋賞識,復命教授諸王,纂修《元史》。 高啓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傢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鞦,硃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硃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産生忌恨。高啓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 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高啓為此撰寫瞭《上梁文》;因府治舊基原為張士誠宮址,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魏被誅;高啓也受株連,被處以腰斬而亡。 高啓著作,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5集,2000餘首;後自編為《缶鳴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18捲,今通行《四部叢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據此影印。高啓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鳬藻集》,另刊於世;《鳳颱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難》中,是現存唯一評論高啓在金陵的詩歌論文。高啓 明史 ,字季迪,長洲人。博學工詩。張士誠據吳,啓依外傢,居吳淞江之青丘。洪武初,被薦,偕同縣謝徽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復命教授諸王。三年鞦,帝禦闕樓,啓、徽俱入對,擢啓戶部右侍郎,徽吏部郎中。啓自陳年少不敢當重任,徽亦固辭,乃見許。已,並賜白金放還。啓嘗賦詩,有所諷刺,帝嗛之未發也。及歸,居青丘,授書自給。知府魏觀為移其傢郡中,旦夕延見,甚歡。觀以改修府治,獲譴。帝見啓所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於市,年三十有九。高啓青年時代即有詩名,與楊基、張羽、徐賁閤稱“吳中四傑”。在文學方麵,高啓可以說是一位天纔,也是一位文壇“超級模仿秀”,而且學什麼是什麼。紀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贊譽 餘集繪《青丘先生小像》 高啓“天纔高逸,實據明一代詩人之上,其於詩,擬漢魏似漢魏,擬六朝似六朝,擬唐似唐,擬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長無不兼之。振元末縴禾農縟麗之習而返之於正,啓實有力”。不過,高啓的文學思想,主張取法於漢魏晉唐各代,這種模仿,絕不是流於形式和外錶,更不是簡單的拷貝和刪減,而是師古之後成傢,認為要“兼師眾長,隨事模擬,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

評分

菊花既可賞目,又可餐食,更瞭不得的還有耐歲之寒的本領。

評分

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而且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

評分

評分

高啓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傢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因此,洪武三年(1370)鞦,硃元璋擬委任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硃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産生忌恨。高啓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

評分

近的那座山,陶淵明在《飲酒>詩中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