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是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紧密结合卫生部执业考试特点,根据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22章,主要介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护理技术的基本操作等内容,在编排上,每章前提出学习目标和案例导入,加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适合医药卫生高职高专、函授及自学高考等护理类专业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史
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史
三、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一、护理学的任务
二、护理学的范畴
三、护理的工作方式
第三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
二、环境
三、健康
四、护理
五、四个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护士的基本素质及其行为规范
第一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
一、素质的概念
二、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三、护士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第二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
一、护士的语言行为
二、护士的非语言行为
三、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第三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
第一节 系统理论
一、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二、系统的基本属性
三、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概述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
一、压力的概述
二、压力理论
三、适应的概述
四、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四节 角色理论
一、角色的概念及特征
二、患者的角色
三、护士的角色
四、角色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二、成长与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四章 护理学理论
第一节 奥瑞姆的自理理论
一、概述
二、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内容
三、奥瑞姆对四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奥瑞姆自理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罗伊的适应模式
一、概述
二、罗伊对四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罗伊的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
一、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的内容
二、纽曼对四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 护理程序
第六章 护理安全控制与职业防护
第七章 医院与住院环境
第八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处理
第九章 患者卧位与安全的处理
第十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一章 患者清洁的护理
第十二章 舒适的护理
第十三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十四章 饮食与营养
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
第十六章 药物疗法
第十七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第十八章 冷热疗技术
第十九章 标本采集
第二十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第二十二章 医疗与护理相关文件的记录
参考法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5)有创造性护理决策应该有创造性,不同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其护理问题的独特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护士应用创造性的方法、措施,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调动服务对象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为其解决具体的健康问题。
(四)评判性思维的层次
1.基础层次
基础层次是一种建立在一系列规则之上的具体思维,是个体推理能力发展的早期阶段。基础层次的思维者相信专家对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而且坚信所有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在护理工作中,处于基础层次思维阶段的护士会参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循操作步骤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服务,不能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做出调整以满足服务对象的独特需要,缺乏应变性和灵活性,缺乏足够的评判性思维经验。此层次的护士可以通过专家的不同观点和价值观的指导,来学习和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当护士缺乏经验、能力弱或态度固执时会限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复杂层次
复杂层次的思维者开始走出权威、主动思考,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层次的护士在分析问题时会结合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主动性增强,能够认识到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相信每种方法各有利弊,会仔绌权衡不同方法的利弊,然后做出最终决策,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法。复杂层次的思维者在面临复杂问题时,愿意独立思考,脱离标准规程和政策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创造性地解决同一个问题,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3.尽职层次
尽职层次的思维者能对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备选方案进行思考,能根据方案的可行性来选择行为,并判断行为的结果,能够以专业要求的原则来执行方案。此层次的护士开始在护理专业信念的指导下,以维护服务对象利益为前提,进行专业决策,并愿意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尽职层次的护士有时会按照专业经验和知识选择延迟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但必须充分考虑后果后再做出决策,一定是在专业所允许的范围内。
(五)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是21世纪各国重要的研究课题,早期以独立开课的形式进行,近年来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逐步融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只是为了培养“熟练操作者”,限制了护士思维的发展;现代的护理观要求护士能够决策护理问题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干预。因此,必须改进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中,注重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
前言/序言
护理学基础:新时代健康守护者的必修课 本书旨在为正在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扎实、实用性强的《护理学基础》知识体系。作为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和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力求为未来的健康守护者们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实践技能。 内容概述: 本书内容涵盖了护理学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病理机制,掌握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护理要点,并熟练运用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全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护理学总论 绪论: 深入剖析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护理模式、护理伦理与法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护理观,理解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护理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病人: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全面阐述病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病人的整体性,而非仅仅关注疾病。 护理程序: 详细介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程序,包括健康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科学方法,学会系统地解决护理问题。 健康教育: 阐述健康教育在促进个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掌握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第二部分: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评估 体温: 讲解体温的生理调节机制,正常体温范围,以及体温异常(发热、体温过低)的临床表现、原因和护理要点。重点介绍体温测量的方法、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 脉搏: 阐述脉搏的形成与节律,正常脉搏的特征,以及脉搏异常(过快、过缓、不齐)的评估方法和意义。教授学生准确测量脉搏的技巧。 呼吸: 讲解呼吸的生理过程,正常呼吸的特征,以及呼吸异常(过快、过缓、深浅不一、呼吸困难)的临床评估和护理。强调观察呼吸节律与深度的重要性。 血压: 详细介绍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正常范围。重点讲解血压测量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高血压、低血压的临床意义和护理。 疼痛: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学角度阐述疼痛的本质、评估方法,以及疼痛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教授学生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和非药物及药物的疼痛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基本护理技术 病情观察: 强调全面、细致、系统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一般状况、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记录能力。 给药技术: 详细介绍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各种给药途径(口服、注射、外用等)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护理。强调无菌操作和药物安全。 体温调节: 讲解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以及寒战、高热等情况下的护理措施。 输液疗法: 介绍静脉输液的基本原理、常用溶液,以及输液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吸氧疗法: 讲解吸氧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各种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等)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详细介绍各种体液(尿液、粪便、血液、痰液等)标本的采集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皮肤护理: 阐述皮肤的生理功能,以及各种皮肤护理(清洁、润肤、压疮预防与处理)的原则和技术。 口腔护理: 讲解口腔清洁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病情下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 会阴护理: 介绍会阴护理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关注术后、产后及老年患者的护理。 卧位护理: 讲解不同卧位(平卧、侧卧、半卧、俯卧等)的适应症、护理要点及体位摆放技巧,以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床上洗浴: 教授如何在床上为患者提供有效、舒适的清洁护理。 协助排便与排尿: 讲解尿壶、便盆的使用方法,以及对便秘、腹泻、尿潴留等情况的护理。 协助进食: 针对不同吞咽困难或进食不便的患者,教授有效的喂食技巧和营养支持方法。 第四部分:专科护理基础 无菌技术: 贯穿全书的核心技术,详细讲解无菌原则、无菌区、无菌器械包的准备与使用,以及各种无菌操作(如换药、注射、导尿等)的规范流程。 伤口护理: 介绍伤口的分类、愈合过程,以及常见伤口的换药技术、敷料选择和护理要点。 导尿术: 讲解导尿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灌肠术: 介绍灌肠的目的、类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 吸痰术: 讲解吸痰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技术和并发症预防。 氧气湿化与雾化吸入: 介绍氧气湿化和雾化吸入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流程。 学习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 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并能准确、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3.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 具备初步的健康评估能力和护理问题分析能力, 能够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5. 理解并遵循护理伦理和法律法规, 成为一名合格的、有责任感的护理人员。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示意图和表格,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相信,本书将成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健康守护者,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