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華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庫:水滸傳(節編本)》是華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庫之一,是將明代百萬字的名著節編為45萬字,在保證基本情節完整的前提下,確保青少年以最少的時間最大程度地汲取古代文化精華。
作者簡介
宋雲彬(1897-1979),筆名宋佩平。我國現代著名文史學者、雜文傢。浙江海寜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編纂股長。1927年任武漢《民國日報》編輯,兼國民政府勞動部秘書。三十年代在商務印書館和上海開明書店擔任編輯,主持編輯校訂大型辭書《辭通》,曾主編過《中學生》雜誌。抗戰期間,他在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與夏衍等人編輯《野草》雜誌。1949年,他從香港迴到北京,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他曾在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編審委員會、齣版總署編審局等機構工作,後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浙江省文聯主席,浙江文史館館長。全國第一屆人大代錶,全國第一、二、三、四、五屆政協委員。1957年被錯劃成右派。1979年去世。著有《東漢之宗教》、《王守仁與宋明理學》、《明文學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文學史簡編》、《骨鯁集》、《玄奘》、《談<水滸傳>》及《康有為》、《玄武門之變》等文史專著。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 高俅的發跡
第二 史傢莊與少華山
第三 魯達(一)
第四 魯達(二)
第五 林衝(一)
第六 林衝(二)
第七 草料場
第八 梁山泊
第九 東溪村密謀
第十 三阮
第十一 智取生辰綱
第十二 黃泥岡事發
第十三 火並
第十四 閻婆惜
第十五 宋江亡命
第十六 景陽岡
第十七 潘金蓮
第十八 紫石街
第十九 十字坡
第二十 快活林
第二十一 鴛鴦樓
第二十二 武鬆落草
第二十三 清風寨(一)
第二十四 清風寨(二)
第二十五 宋江刺配江州
第二十六 黑鏇風
第二十七 潯陽樓
第二十八 白龍廟小聚會
第二十九 無為軍
第三十 天書
第三十一 真假李逵
第三十二 楊雄與石秀
第三十三 偷雞
第三十四 劫牢
第三十五 祝傢莊的毀滅
第三十六 雷橫硃仝的入夥
第三十七 高唐州
第三十八 連環馬
第三十九 盜甲
第四十 眾虎歸山
第四十一 假太尉
第四十二 晁蓋之死
第四十三 玉麒麟(一)
第四十四 玉麒麟(二)
第四十五 關勝
第四十六 大名府
第四十七 曾頭市
第四十八 梁山泊大聚義
精彩書摘
第十一智取生辰綱 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瞭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完備,選日差人起程。當下一日在後堂坐下,隻見蔡夫人問道:“相公,生辰綱幾時起程?”梁中書道:“禮物都已完備,明後日便可起身。隻是一件事在此躊躇未決。”蔡夫人道:“有甚事躊躇未決?”梁中書道:“上年費瞭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去,隻因用人不著,半路被賊人劫將去瞭,至今無獲;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瞭事(瞭事——能乾,會辦事。)的人送去,在此躊躇未決。”蔡夫人指著階下道:“你常說這個人十分瞭得,何不著他委紙領狀送去走一遭,不緻失誤!”梁中書看階下那人時,卻是青麵獸楊誌。�� 那楊誌自從離瞭梁山泊,取路到東京,將齣那擔兒內金銀財物買上告下,再要補殿司府製使職役。把許多東西都使盡瞭,方纔得申文書,引去見殿帥高太尉。卻被高太尉把文書一筆都批倒,將楊誌趕齣殿帥府來。楊誌在客店裏住瞭幾日,盤纏都使盡瞭,便把那祖上留下來的寶刀,拿去街上貨賣。不期(不期——不料。)被個潑皮破落戶牛二強奪那口刀,楊誌一時性起,將那牛二殺瞭,因此犯罪,遠配在北京大名府留守使充軍。那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原在東京也認得楊誌,當下看瞭開封府公文,備問情由,便把楊誌當廳開瞭枷,留在廳前聽用。梁中書有心要抬舉楊誌,就叫他在府裏做一個管軍提轄使。梁中書大喜,隨即喚楊誌上廳,說道:“我正忘瞭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楊誌叉手嚮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隻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梁中書道:“著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廂禁軍——宋代州府的兵稱“廂軍”,京城的兵稱“禁軍”。大名府是北京,所以有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三日內便要起身去。”楊誌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實去不得。乞鈞旨彆差英雄精細的人去。”梁中書道:“我有心要抬舉你,這獻生辰綱的劄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迴來。如何倒生支詞,推辭不去?”楊誌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瞭,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這幾處都是強人齣沒的去處;更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瞭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書道:“恁地時多著軍校防護送去便瞭。”楊誌道:“恩相便差一萬人去也不濟事:這廝們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瞭的。”梁中書道:“你這般地說時,生辰綱不要送去瞭?”楊誌又稟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說。”楊誌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挑擔子,隻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夫挑著;隻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上東京交付,恁地時方好。”梁中書道:“你甚說得是。我寫書呈,重重保你,受道誥命迴來。”楊誌道:“深謝恩相抬舉。”
前言/序言
“華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庫”的第一輯,推齣瞭《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這“四大名著”的節編本。由於節編者大都是文化大師,所以,閱讀這套節編本,從思想認知到知識閾限,對青少年讀者來說無疑是在聆聽“大師講堂”。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氛圍下齣版此叢書,我們認為是一個頗具文化品格的積極貢獻。
大師們在基本保留原著主要人物、主要情節的前提下,對作品做瞭一番艱苦的縮減工作,既剔除瞭原作中某些舊時代的思想文化痕跡和一些旁逸斜齣的繁雜情節,保留瞭作品的精華,又為青少年讀者接近古典名著提供瞭捷徑,節約瞭閱讀時間。這套書應該受到學生、傢長和教師的廣泛歡迎。
這四部書的正文,是以上世紀八十年代寶文堂書店版為底本錄排的,另做瞭注釋。此次齣版,我們在遵循古白話齣版物的文字使用規範的同時,做瞭一些細緻的工作,對寶文堂版中少量明顯的疏漏(衍字,如:混撒村混打等;刻工手誤,如:言猶末瞭、如雷灌耳、噯聲嘆氣、掩旗息鼓、跨一口刀、誰閤誰、拐灣、點汙等;異體字,如:倂、冤讎、胳膊等),做瞭規範性訂正,對於在古代典籍的整理齣版中往往維持原狀的某些明顯的錯字(如:從新、耽心、攙雜、奈煩、病證、是必、按納不住、手撚樸刀、驚殺我也等),考慮到本叢書的讀者主要是青少年而非專業的文史工作者,齣於對厘清文詞的是非對錯、減弱基本概念的模糊與混淆度的企望,均作瞭訂正,而對某些具有典型的標本意義的語詞流變現象(如:他、那、分付、喝采、留連、欄乾、火伴、跌交、瀋吟半晌、兩枝人馬等),也適當地做瞭一些保留,以幫助讀者打開眼界和知識閾限。
此次齣版行動,我們得到瞭茅盾先生的傢屬韋韜先生,周振甫先生的傢屬周蘭佩女士的親筆授權,對他們的大力支持,我們深錶感謝;但經多方努力,未能與已故的宋雲彬先生和虞彥如先生的傢屬取得聯係,是一個遺憾。我們恭請兩位先生的傢屬得知節編本《水滸傳》和《西遊記》再版的消息後,撥冗與我社聯係,我社定將按照國傢規定支付相關稿酬,並誠緻謝忱!
華夏齣版社
2013年6月
《江湖風雲:少年英雄傳》 引子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群山連綿,江河縱橫,孕育瞭無數蕩氣迴腸的傳說。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英雄輩齣,故事流傳。本書將帶您走進一段波瀾壯闊的江湖歲月,探尋那些身懷絕技、義薄雲天的少年英雄,他們如何在亂世之中磨礪成長,如何用血汗書寫自己的傳奇。 第一捲:初齣茅廬,英雄試煉 故事始於北宋末年,這是一個積弊已深,民不聊生的時代。朝廷腐敗,奸臣當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正直善良卻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們,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譜寫瞭一麯麯悲壯的英雄贊歌。 我們的主人公,少年俠客李明,齣身於一個飽受欺淩的貧苦傢庭。他自幼聰慧過人,身手矯健,心中卻懷揣著對不公的憤懣和對正義的渴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瞭江湖上赫赫有名、卻被官府誣陷的鐵臂王張奎。張奎身負奇冤,落草為寇,但他為人豪爽,嫉惡如仇,深得人心。李明被張奎的俠肝義膽所摺服,甘願拜其為師,學習武藝。 在張奎的悉心教導下,李明武功突飛猛進,不僅學會瞭精妙的拳腳功夫,更領悟瞭“義”的真諦。他開始在一方土地上行俠仗義,懲治惡霸,救濟貧苦,漸漸地,他的名聲傳開瞭,被百姓譽為“少年青鋒”。 然而,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瞭。當地惡霸,毒蛇王趙虎,仗著有官府撐腰,橫行鄉裏,無惡不作。李明多次齣手阻止,卻被趙虎懷恨在心,勾結官府,欲將李明置於死地。在這危急關頭,李明遇到瞭另一位少年英雄——疾風弓箭手王羽。王羽身手敏捷,箭術超群,且性格沉穩,足智多謀。他與李明一拍即閤,兩人聯手,智勇雙全,最終將趙虎繩之以法,為民除害。 這場勝利,讓李明和王羽聲名鵲起,也讓他們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隻有聯閤起來,纔能對抗更大的黑暗。他們開始在江湖上尋找誌同道閤的夥伴,希望聚集一群能夠匡扶正義、守護百姓的英雄。 第二捲:群英匯聚,梁山風雲 隨著李明和王羽的聲名遠播,越來越多的有誌之士慕名前來。他們中有身懷絕技的豪傑,有被冤屈的良民,也有對腐敗朝廷不滿的義士。 神行太保戴宗,身懷絕技,日行韆裏,是消息靈通的斥候。他帶來瞭關於朝廷重臣高俅的種種罪證,以及各地起義的消息。花和尚魯智深,一身武藝,嫉惡如仇,曾因打抱不平而被迫齣傢,後又因俠義之心而走上江湖。行者武鬆,勇猛過人,為兄報仇,血濺鴛鴦樓,一身肝膽,令人敬佩。豹子頭林衝,武藝高強,卻被奸臣陷害,傢破人亡,最終被迫上梁山。 這些英雄的故事,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李明。他深知,這些人都是一方豪傑,若能齊聚一堂,必將能有所作為。在戴宗的指引下,李明和王羽前往梁山泊,一個匯聚瞭眾多草莽英雄的地方。 梁山泊,一個宛如仙境卻又危機四伏的地方。這裏群山環繞,水泊縱橫,是天然的屏障。在寨主托塔天王晁蓋的領導下,梁山好漢們打傢劫捨,劫富濟貧,與官軍周鏇。李明和王羽的到來,為梁山增添瞭新的活力。李明憑藉其過人的智慧和膽識,逐漸贏得瞭晁蓋的信任,而王羽的箭術更是讓梁山如虎添翼。 然而,梁山的壯大也引起瞭官府的警覺。奸臣高俅 loomed large,企圖一網打盡梁山好漢。在一次與官軍的交鋒中,晁蓋不幸中箭身亡。梁山的領導權因此産生瞭動蕩。 第三捲:替天行道,英雄壯歌 晁蓋去世後,梁山好漢們麵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誰來接任寨主之位?在一番推舉後,玉麒麟盧俊義,一位武藝高強、傢財萬貫的富商,臨危受命,成為梁山新任寨主。盧俊義的加入,為梁山帶來瞭更多的資源和更強的號召力。 在盧俊義的領導下,李明和王羽等少年英雄,更是被委以重任。他們憑藉著過人的勇氣和智慧,在一次次的戰役中屢建奇功。 智多星吳用,運籌帷幄,齣謀劃策,為梁山製定瞭“替天行道”的旗幟,意在錶明梁山好漢的行動是為瞭匡扶正義,而非單純的盜匪。黑鏇風李逵,雖然魯莽,但忠心耿耿,勇猛無畏。浪子燕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身手不凡,是梁山不可多得的文武全纔。 李明和王羽,在這支龐大的英雄隊伍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深入敵後,偵查軍情,策劃奇襲,甚至單槍匹馬地從高俅手中救齣瞭被囚禁的忠良。在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冒險中,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他們的成長也更加迅速。 他們經曆瞭無數次與官軍的殊死搏鬥,也見證瞭太多英雄的犧牲。他們目睹瞭底層人民的苦難,也感受到瞭朝廷的黑暗。這一切,都讓他們更加堅定瞭“替天行道”的信念。 第四捲:麯終人散,英雄遲暮 梁山好漢的壯舉,最終引起瞭宋徽宗的注意。在浪子燕青的巧妙斡鏇下,宋徽宗同意招安,並承諾給予梁山好漢一個正經的職位,讓他們為朝廷效力。 對於是否接受招安,梁山內部齣現瞭分歧。一些人認為,招安可以讓他們擺脫草莽身份,為國效力;而另一些人則擔心,一旦接受招安,他們將失去自由,甚至成為朝廷打擊異己的工具。 李明和王羽,經過深思熟慮,選擇瞭接受招安。他們相信,憑藉他們的力量,可以在朝廷內部施加影響,改變國傢的命運。 然而,曆史的道路總是麯摺的。招安之後,梁山好漢們被派往各地平叛。在徵討方臘的戰役中,他們付齣瞭慘重的代價。許多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犧牲。 李明和王羽,雖然幸存下來,但他們的心中充滿瞭悲涼。他們看到瞭朝廷的腐敗和權臣的奸詐,也明白瞭他們的努力,最終未能改變國傢的命運。 戰役結束後,李明和王羽選擇瞭歸隱。他們厭倦瞭江湖的紛爭和朝堂的爾虞我詐,希望過上平靜的生活。然而,曾經的英雄歲月,卻永遠地烙印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尾聲 《江湖風雲:少年英雄傳》,講述瞭一個關於成長、關於友情、關於夢想、也關於理想破滅的故事。它展現瞭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少年英雄們的血性與擔當。他們的故事,或許充滿瞭悲壯,或許帶著遺憾,但他們身上所閃耀的俠義精神,卻如同星辰般永恒。 本書旨在通過這些少年英雄的傳奇經曆,讓讀者們在閱讀中感受中國古典文化中蕩氣迴腸的俠義精神,體會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命運,並從中學習到堅韌不拔、團結協作、以及對正義的追求。這是一段屬於少年人的江湖風雲,也是一段關於勇氣與成長的壯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