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一学 , 创自尼山 , 源出麟经 , 为孔门圣学。春秋以降 ,七百年间 , 大儒讲习 , 群师共奉 , 至汉乃为显学。汉革秦弊 , 独尊儒术 , 礼法大备 , 文制灿然 , 全赖斯学。《春秋》王心 , 孔子 圣意 , 万文千指 , 董何并传。无奈古文阴起 , 窜乱圣经 , 大义既乖 , 微言是绝。于是世间空留《繁露》《解诂》 , 莫之能解。至唐昌黎遂叹近世公羊几绝 , 何注之外 , 不见他书 ; 圣经贤传 , 屏而不省 ; 要妙之义 , 无自而寻。呜呼 ! 经山传海尽是古文之天下 , 千年神州全奉左氏之殿堂 ! 至清 , 公羊乃兴。庄、刘、宋、 孔呼其前 , 凌、龚、魏、陈涌其后。千年古义 , 复明此时 ; 元学奥旨 , 大畅人间。降及晚清 , 奇花再发 , 康崔独秀 , 经苑芬芳。岂思室内起火 , 疑古蜂起 ; 散学余绪 , 作浪兴风。于是辩有为亡 , 非圣无法 ; 托治国故 , 以史乱经。自此而后 , 斯学扫地 , 无人讲习 , 更遭践踏 , 旨丧义缺。此间虽有一二贤者如北流陈柱欲挽狂澜而崇正学 , 然旷野孤歌 , 其学无闻。至今 , 又忽忽六十载矣 , 公羊已为绝学 ! 昔何邵公悲公羊之乱于左氏 , 而作《解诂》 , 今余悯公羊之绝于中国 , 爰作是书。余虽不敏 , 私心窃望孔子王心长存于诸夏,洙泗圣学不绝于今日也。
评分世有论儒学为 " 为己之学 " 者 , 言现代儒学之最大功用在成德成圣 , 不在经世治国 , 其言下之意谓今日经世治国非西学不能为功 , 儒家之政治智慧已为出土文物矣。是书之作 , 欲驳正此论 , 证明儒家之政治智慧仍未过时 , 在今日仍有其价值 , 乃建立中国政治理论不可或缺之丰富思想资源也。
评分好书 公羊传
评分第二,汉代儒生受阴阳五行观的思想支配,一般都既讲“五德终始”,又谈论“三统”。今文学家与古文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差别。不能笼统地说“通三统是今文说,终始五德说是古文说”。古文学家的情况这里姑且不论,今文学家又何尝只谈“通三统”,而不谈“五德终始”?如董仲舒固然是“三统说”的积极论证者,但是同时又以很大的精力阐发“五德”理论。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就有许多讨论“五行”的篇章,计有《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顺逆》、《五行变救》、《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五行五事》、《五行对》、《五行之义》等九篇,既讲五行相生,又讲五行相胜。可见“五德终始说”与“三统说”一样,也是董氏历史哲学的组成部分。又如何休,“张三世”“通三统”固然是他历史哲学的主体,可是他也谈“五德终始”问题,以作自己历史哲学体系的补充:“绝笔于春,不书下三时者,起木绝火,王制作道备,当授汉也。又春者,岁之始。能常法其始,则无不终竟。”(注:《春秋公羊传解诂》哀公十四年。)这些情况表明,“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作为阐发历史循环进化运动的不同理论形态,性质没有区别,不能以今古文经学的范畴来划分其归属。
评分有大师风范,书很不错
评分《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说《春秋》之性质,乃从公羊学论,然则公羊学何学欤?公羊学者,以《公羊传》为主说《春秋》之学也。既言以《公羊传》为主,是不独限于《公羊传》一书矣,犹当有其上探下考旁求之左证与依据。然则言《公羊》者必言《春秋》,《公羊》之不可离于《春秋》,亦犹《繁露》之不可离于《公羊》。
评分不知今人公羊著作会如何。。。慢慢看吧!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