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陆的起源
:34.00元
作者:(德)魏格纳 ,李旭旦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06-11-01
ISBN:9787301095577
字数:200000
页码:1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含硅铝质的岩石如玄武岩组成,它们像一座座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含硅镁质的岩石如花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镁质组成的),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在二叠纪时,全球只有一个巨大的陆地,他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风平浪静的二叠纪过后,风起云涌的中生代开始了,泛大陆首先一分为二,形成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并逐步分裂成几块小一点的陆地,四散漂移,有的陆地又重新拼合,*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陆格局。
内容提要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目录
弁言
《海陆的起源》导读
序
篇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1章 大陆漂移学说
第2章 与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关系
第二篇 证明
第3章 地球物理学的论证
第4章 地质学的论证
第5章 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论证
第6章 古气候学的论证
第7章 大地测量学的论证
第三篇 解释和结论
第8章 地球的黏性
第9章 大洋底
第10章 硅铝圈
第11章 褶皱与断裂
第12章 大陆边缘
第13章 大陆漂移的动力
译后记
附录 地质学现代革命的奠基者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海陆的起源》这本书,我是在一个雨天的午后开始阅读的。窗外的雨声,仿佛为这本书的宏大叙事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肃穆。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地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海陆地貌的演变充满了疑问,但往往在阅读相关书籍时,会因为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望而却步。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地球那波澜壮阔的过去。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地球早期诞生时的场景时,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它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是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还在炽热熔融中的原始地球,以及随后逐渐冷却、形成地壳、孕育出原始海洋的过程。想象着那个星球,在宇宙的荒芜中,一点点地凝聚成形,这种宏大的宇宙尺度和地质演变过程,让我感到自身的渺小,同时也对生命存在的奇迹充满了敬畏。 在讲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时,作者更是展现了他高超的叙事能力。他没有直接给出枯燥的理论模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证据”和“推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比如,他会提到一些古老的化石在如今相隔遥远的大陆上被发现,以及某些山脉的走向和岩石成分的高度吻合,这些都成为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的有力证明。读到这些,我仿佛成为了一个侦探,跟着作者一起,去解开地球的“身世之谜”。 书中关于海洋形成和演变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知道海洋的广阔,却从未深入思考过它的起源以及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作者详细解释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原始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并且还深入探讨了海洋的化学成分、洋流以及它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当读到关于早期生命在海洋中起源的章节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仿佛看到了生命最原始的脉搏。 总而言之,《海陆的起源》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阅读乐趣的书籍。它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地球科学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起了我对这个星球的深厚情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故事和生命,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演变的巨大生命体。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了解地球、了解生命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眼球,一种深邃而神秘的蓝色,让人联想到浩瀚的海洋和深邃的地壳。拿到《海陆的起源》后,我带着一份期待去阅读,这份期待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所满足。作为一个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地球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清晰、生动地解释地球起源和演变的书籍,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难得的读物。 作者在开头部分,以一种非常诗意和宏大的笔触,描绘了宇宙初生时地球的模样。我被那种“无尽的黑暗中,火热的尘埃开始聚集,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熔融体”的描述所震撼。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技术性描述,而是像在讲一个古老的创世神话,但又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他解释了地球内部的冷却过程,地壳的形成,以及早期大气层和海洋的演变,这些过程被描绘得非常生动,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滚烫的岩浆和奔腾的原始海洋。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板块构造学说时所采用的方法。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大陆漂移”这个更易于理解的概念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地解释了地幔的对流、岩石圈的断裂和运动。他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地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煎蛋”,地幔是流动的蛋黄,地壳就是那层薄薄的蛋白,而板块就像是不断移动的蛋壳碎片。这种解释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那些关键的科学概念。 书中关于海洋的形成和演变的部分,同样引人入胜。作者详细解释了海洋是如何在地球冷却过程中形成,以及海洋在塑造陆地地貌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他描述了海水的侵蚀、沉积作用,以及海洋生物如何影响海洋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关于深海的热液喷口,竟然是早期生命起源的关键地点,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之前只知道海洋的广阔,却从未想过它竟然是如此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巨大系统。 总的来说,《海陆的起源》这本书,成功地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科学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它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地球科学的更深层次的兴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充满动态和历史的有机体,它的每一次变化,都蕴藏着无数的奥秘。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到好奇的人。
评分读完《海陆的起源》,我有一种想立刻冲到海边,或者攀登一座高山的冲动。这本书就像一个通往地球内部和远古时代的钥匙,打开了我对这个星球运作方式的全新认知。我一直是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人,尤其是在看到壮丽的山川河流时,总会忍不住去想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以前看过一些关于地质的书,但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或者过于侧重某一方面。而这本书,感觉像是在和我这个普通读者对话,用一种非常亲切又不失严谨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地质知识娓娓道来。 书中关于早期地球形成的描述,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想象一下,一个星球在宇宙中诞生,经过无数年的冷却和演变,从一个炙热的岩浆球,变成一个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的星球,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作者详细地描绘了地壳的形成、火山活动如何塑造地表、以及早期海洋的出现,这些过程听起来就如同史诗般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板块运动时,那种化繁为简的解释,比如用“拼图”来比喻大陆的聚合与分裂,这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大陆漂移理论的核心。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岩石和地壳的。作者巧妙地将这些地质变化与生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之前一直以为生命是生命,地质是地质,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地球的地理环境,比如海洋的盐度、大气层的组成,都直接影响着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看到那些古老的生命形式如何在不同的地质时期适应环境,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地球,我感到非常震撼。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是地球漫长地质演变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动态平衡的过程。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变化的星球。我们所见的陆地和海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着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变迁。那些宏伟的山脉,也许是曾经海底的沉积岩被挤压抬升形成的;那些广阔的海洋,可能曾是连接不同大陆的通道。这种观念让我觉得,我们脚下的土地充满了故事,每一块岩石都可能承载着古老的秘密。这本书让我对“脚踏实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这片土地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总的来说,《海陆的起源》是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书。它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地球如何从一片混沌走向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以及生命如何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本书的文字优美,逻辑清晰,而且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绝对是一本适合任何对地球和生命感兴趣的读者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书籍,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有了更深沉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海陆的起源》这本书时,我immediately被它充满想象力的书名所吸引。我一直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很多相关的书籍都过于学术化,难以读懂。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一定是一本能够将科学与故事完美结合的书籍,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探索地球最原始的秘密。 书中对于地球早期形成的描述,我可以说用“身临其境”来形容。作者并没有像许多教材那样,一上来就丢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口吻,描绘了那个火热、混乱的地球雏形。我脑海里浮现出宇宙尘埃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一个巨大的熔融体,然后逐渐冷却,表面形成坚硬的地壳,而大量的火山喷发则不断地改变着这片新生的地表。作者对这些过程的描绘,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我对书中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的部分尤为着迷。我一直以为大陆是固定不动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地球岩石圈板块是如何在下方熔融的地幔上“漂浮”和“移动”的。他详细描述了板块碰撞时形成的高山,板块分离时形成的裂谷,以及板块下沉时形成的深海沟。读到这些,我才真正理解,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其实是在不断地运动和重塑之中,这是一种多么宏伟而震撼的力量! 书中还提到了海洋的形成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海洋最初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它对地球整体演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作者解释了水蒸气凝结形成原始海洋,以及海洋如何通过侵蚀、沉积作用塑造陆地地貌。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海洋环境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影响,这让我认识到,海洋不仅仅是水的聚集,更是生命孕育和繁衍的摇篮。 总而言之,《海陆的起源》是一本能够点燃我求知欲的优秀读物。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清晰明了的逻辑,将地球的宏大历史展现在我的面前。这本书让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生命的存在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地球的伟大和生命的奇迹。
评分《海陆的起源》这本书,我拿在手里的时候,就被它封面上那种深邃的蓝色和层叠的山峦所吸引。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宏大的叙事感,仿佛能窥探到地球最初诞生的秘密。我是一个对地质学和地理学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对于那些讲述地球如何形成、生命如何演变的书籍都情有独钟。《海陆的起源》给我的感觉,不像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流畅而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深深吸引。它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描绘了宇宙大爆炸之后,原始地球是如何一点点冷却、凝聚,最终孕育出我们所见的这片陆地和海洋的。想象一下,在那个火热的、充满岩浆的星球上,水蒸气凝结成雨,坠落到炙热的地表,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而那些巨大的火山爆发,又不断塑造着最初的陆地轮廓。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那种震撼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的部分。他没有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解释,将那些看似抽象的地质运动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将巨大的地壳板块比作漂浮在熔融地幔上的“巨大木筏”,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分离,形成了高耸的山脉、深邃的海沟,甚至引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持续不断的运动和演变之中。那些曾经连接在一起的大陆,又因为板块的漂移而分离,创造出如今我们所见的地理格局。 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将地质演变与生命起源巧妙地联系起来。他解释了在早期地球严酷的环境下,生命是如何在海洋的角落里萌芽,又是如何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适应,最终繁盛起来的。了解到那些远古的微生物,如何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并逐渐改变着地球的大气成分,为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出现奠定了基础,这让我对生命的顽强和地球的神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以及我们自身,都是这漫长地质演变史的产物,是地球生命史的延续。 总而言之,《海陆的起源》这本书是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阅读体验。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地球科学的好奇心,更拓展了我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合上书页,我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宏伟的地质力量在我的脑海中回荡,那些古老的故事似乎还在耳边低语。这本书让我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新的理解,对生命的存在有了新的敬畏。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和感悟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