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初中生和高中生 1.全国重点名校教师推荐,实用的学习方法使用手册,让你也能考一的学习方法。
2.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本书让你轻松提高成绩!
3.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状元,但每一个状元的成功经验,都一定能让你受益其中。
4.100个高效合理的听课习惯、100个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100个轻松巧妙的学习细节,帮助你快速提高各科成绩。
内容简介
“高分一定有方法,学习一定有技巧!”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实用、便捷的窍门就是借鉴那些状元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那么,状元们的这些成功经验中究竟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呢?
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和家长们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使大家通过学习状元们的成功经验,快速地掌握实用、高效的学习技巧,我们特编写了这套《状元学习法系列:北大清华状元(100个听课习惯+100个学习细节+100个记忆方法)(套装全3册)》。全书共三册,从听课习惯、记忆方法、学习细节三个方面,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分别精选了100个北大清华状元的学习秘诀和窍门,希望通过高考状元们的现身说法,为大家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快速、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状元学习法系列:北大清华状元都掌握的100个学习细节》为其中的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面临中考、高考的毕业生来说,做题是他们主要的一个学习环节,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做题直接关系到了你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运用,而强大的做题能力能让你的学习效率大化,使你的成绩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
我们相信,有了本书的指导,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为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也一定能在大家走向大学的征途中贡献巨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
陈年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常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他的学生中有多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市区级奖励。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班主任杂志》《北京教育教学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若干。参与编写《中华名句词典》《学生作文描写词典》等工具书及《中国学生成长读本》《初中生新课标读写能力升级读本》等多部学生优秀读物。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状元谈做题】
要重质量,别重数量
提起自己的学习秘诀,孙寒泊归纳为:有效掌控时间,及时反省自己,经常查漏补缺,“其实我做的卷子并不多,但每次我都会把题给做透”。孙寒泊说,要重质量,别重数量,把自己做错的题记录下来,没事重温一下,加强记忆。
——2013年河南高考理科状元 孙寒泊
“钻钻”牛角尖
在学习方面,高欣弘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有时候碰到一道难题,一旦钻起牛角尖,常常要花1至2个小时。有人笑我浪费时间,问问老师很快就能解决,何必为难自己”,但高欣弘却不这样认为,“我很享受解题后的那种快乐,特别有成就感。自己努力解答的题目,理解会更透彻,思路也更开阔”。
——2013年上海高考文科状元 高欣弘
解题首先要读懂题
很多人对数学很头疼,但我觉得学数学真的很有乐趣。数学题的解析过程清晰、有逻辑性,要学会体会到它的和谐与美。我以前也是看到题目就烦,后来发现,只要把题目分析清楚,读懂了以后就能应对,即使没做对,也能有所收获。
——2013年安徽高考理科状元 刘壮
目录
第一章 基础作业——从练好做题的基本功开始
为什么有的同学花费大量时间做大量的题,学习毫无进步,而有些同学却能通过做题快速提高成绩?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扎实的做题基本功。
001 会做作业也是一种好习惯
002 跟做作业拖沓说再见
003 不能忽视的课本例题和习题
004 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005 参考书要选好,更要用好
006 提高做题速度就等同于提高分数
007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008 做对答案不是目的
009 不能不说的“题海战术”
010 难题、怪题要少做
011 做练习题要有方法
012 练习题要精选精做
013 从基础题目做起
第二章 解题能力——拓宽思路和提高效率的妙方
做题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解题中学会解题。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那么做100道题也不及别人做10道。
014 主动寻求解题思路
015 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016 提高做题效果的三种好方法
017 善用“联系法”巧做题
018 解题的根基—普通解题法
019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练习
020 让你打胜仗的“一题多解”
021 做综合题需要综合能力
022 遇到难题要会“三想”
023 活用考试真题,培养解题深度
024 如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025 做考试真题让你事半功倍
026 从“做例题”到“背例题”
027 专项训练做题法
第三章 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成功率的做题方法
每次大考都会有“黑马”出现,而且常常不止一两个,其实这些同学平时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但他们一定最懂得考试技巧。
028 先审题,后动笔
029 规范答卷,减少无谓丢分
030 把握解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
031 科学制订考场答题顺序
032 考场答题应以“准确”为主
033 考场上要勇于放弃
034 稳操胜券的“对症解题法”
035 沉着应对“记忆堵塞”
036 考场检查的八个通用法宝
037 节省时间的读题法
038 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第四章 错题笔记——最实用、最有效的学习工具
错题利用的最佳方式,就是错题本。它几乎是所有优等生必备的秘密武器,也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对待题海的一大法宝。
039 错题本是一种学习策略
040 如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041 整理错题的几种方法
042 错题本到底应该记什么
043 怎样使用错题本最有效
044 从错题本中“筛”出“金子”
045 从错题中总结规律
第五章 做好语文题的必备方法
纵观近年来的中、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更注重考生自我表达和知识的综合交叉,这是我们做好语文题的一大方向。
046 解答好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方法
047 文言文翻译要掌握“五字诀”
048 文言文阅读如何得高分
049 如何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
050 迅速把握散文主旨的四大方法
051 科技文阅读的答题策略
052 “三问”助你读好作文说明
053 作文快速构思的方法
第六章 轻松提高数学成绩的做题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做一定量的题目才能达到的,但这并不代表学习数学就要死做题、做死题。
054 九招做好数学选择题
055 用你的眼睛来做题
056 找出错因,对症下药
057 教材与试卷的角色互换
058 数学课本目录巧利用
059 不可不知的解题方略
060 做题也需详略有当
061 做数学题需要提速
062 知识点网络总结法解数学题
第七章 妙用方法巧做英语题
英语考试重在考查大家的听、读、写能力。不同的英语题型考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尽相同。
063 做好听力题的几个小技巧
064 单选题有窍门
065 还原法在解题中的妙用
066 做好完形填空的六大线索
067 词义推断题三招过关
068 巧答英语阅读中的事实细节题
069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070 翻译题拿分的几种好方法
071 六种方法写好英语作文开头
072 英语作文用“亮点”得高分
第八章 物理题的解答妙招
物理的学习特点虽然以理解为主,但只有通过适当地做题,才能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速度,从而锻炼思维的应变和运用能力。
073 “投机取巧”做好选择题
074 从审题中挖隐含条件
075 养成画图的做题习惯
076 解题时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077 解答物理题的基本脉络
078 解答物理题常见的思维技巧
079 设计型实验题的求解策略
080 主观题解答要规范
第九章 化学题的常用做法
化学学习也非常讲究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做题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这比单纯的“背”效果要好得多。
081 审好题目有五招
082 计算型选择题有技巧
083 “写·记·比·画”解难题
084 做好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的必备招数
085 如何做好有机推断类试题
086 “猜”出推理题答案
087 用“物理”的方法做实验题
第十章 怎样做好政治题
要想克服做政治题时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就必须将政治理论融入做题的实践中去,将“记”与“做”有机结合。
088 政治选择题答题技巧
089 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步骤
090 设问不同,思路就不同
091 答开放性题目的策略
092 从材料中挖答案
093 图表类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094 答主观试题的“五忌”
第十一章 历史题的审答技巧
有些历史学得很不错的同学提出了一种“死去活来”的见解,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知识是死的,但做题时一定要把死知识用活了。
095 历史选择题的“审、辨、解”技巧
096 历史问答题审什么
097 “四字口诀”做好历史问答题
098 解历史问答题需“四注意”
099 做好材料解析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
100 运用地理思维解历史综合题
前言/序言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我经常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因为,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面临中考、高考的毕业生来说,每一个学习细节都至关重要。其中,做题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贯穿于“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做题直接关系到大家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运用,而强大的做题能力能让你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使你的成绩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
那么,同在一个班级,做同样的题,而且数量一样,为什么有的同学通过做题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而有的同学却感觉做题毫无成效?这种明显的差别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做题这一环节,又必须注重哪些细节呢?
在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我请了两位高考状元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并不赞成题海战术,题做得太多,难免大同小异,往往事倍功半。我认为,做题既要学会思考,还要学会总结方法和细节。我做题从来不会盲目贪多,而是选择每种题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一边做一边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类似的题目可不可以用这种解法?……”
“我觉得做题不能太盲目,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数量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做得有质量。平时,我们做题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为了积累做题的方法技巧,在解题中学会解题,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那么做100道题也不及别人做10道。”
作为一名常年带毕业班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两位同学的观点。之所以有些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题,学习却毫无进步,而有些同学却能通过做题快速地提高成绩,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掌握高效合理的做题方法。这是我和多位高考状元以及众多一线教师探讨后总结出来的结论。
这本《北大清华状元都掌握的100个学习细节》正是为此而编写的。本书紧紧围绕做题这个学习环节,把中学生在做作业、做练习、复习做题、考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提出来,并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比如怎样改掉做作业拖沓的坏毛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资料,怎样提高“一题多解”的能力,错题本应该怎么用,等等。这些方法操作性强,同学们看了之后,马上就能用到。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各科的各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它们都很具体、有针对性。
我相信,有了本书的指导,大家在面对做不完的题目时,定能做到举一反三,迅速提升解题能力,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最后祝同学们学业有成!
《巅峰思维:重塑你的学习引擎》 引言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仅仅掌握大量信息已不足以应对飞速变化的挑战。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的,是其学习的能力——如何高效获取、深度理解、灵活运用知识,以及在复杂环境中持续创新。本书《巅峰思维:重塑你的学习引擎》并非一本关于“秘诀”或“捷径”的读物,它致力于深入剖析学习的底层逻辑,帮助你构建一套能够应对任何挑战的强大思维体系,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高效且充满乐趣的驱动力。 第一章:认知升级——打破思维的边界 我们的大脑如同一个不断进化的操作系统,而“认知”则是这个操作系统的核心算法。许多人在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并非源于能力不足,而是受限于固有的认知模式。本章将引导你审视并重塑自身的认知框架,打破那些无形但强大的思维壁垒。 元认知:超越“知道”的智慧 我们通常只关注“学什么”,却忽略了“怎么学”。元认知,即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本章将详细阐述如何发展你的元认知能力,学会监控、评估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我们将探讨“思维地图”(Mind Mapping)在梳理和连接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反思日志”(Reflective Journaling)来系统性地审视学习过程中的得失。这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构建一个动态的学习反馈回路,让你能不断优化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情境。 刻意练习: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熟能生巧”是初级的认识,而“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则将练习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本章将深入剖析刻意练习的四个关键要素:明确的目标、集中的注意力、即时反馈和对舒适区的挑战。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抽象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如何识别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舒适区”,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反馈来驱动进步。例如,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与其泛泛地背诵单词,不如将精力集中在特定语法结构的运用,并寻求母语者的即时纠正,从而实现更快的突破。 成长型思维:拥抱挑战,无惧失败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理论,揭示了思维模式对学习成果的决定性影响。本章将详细阐述如何从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转向成长型思维。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我做不到”转化为“我现在还做不到”,如何看待挑战和失败,并从中汲取养分。通过“归因重构”(Attribution Restructuring)练习,你将学会将挫折视为学习机会,而非能力的终结,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二章:专注力炼金术——驾驭注意力,掌控学习节奏 在信息碎片化和干扰无处不在的今天,专注力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也是学习效率的“命门”。本章将为你揭示驾驭专注力的科学方法,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锚定学习目标,高效吸收信息。 时间管理与区块化学习:构建专注的“护城河” 我们常常被各种突发事件和电子设备的通知打断,学习因此变得断断续续。本章将介绍“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及其变体,探讨如何通过设定的专注时间段和休息间隔,形成高效的学习节奏。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讲解“时间区块化”(Time Blocking)策略,让你能够主动规划并分配学习时间,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创造不受打扰的“真空地带”。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并最大化利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以及如何应对那些无法避免的干扰。 心智模型与情境感知:让大脑进入“学习模式” 学习需要主动的投入,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本章将介绍如何构建有效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即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框架。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心智模型进行关联,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并记住信息。同时,我们将探讨“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的重要性,理解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和自身状态对专注力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专注的学习氛围。 数字排毒与深度工作: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 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侵蚀我们的专注力。本章将提供实用的“数字排毒”(Digital Detox)策略,教你如何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数字干扰,重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将深入探讨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Deep Work)理念,并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帮助你在高度互联的时代,也能进行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和创造。 第三章:信息洪流中的导航——高效获取与深度加工 信息爆炸带来了知识的极大丰富,但也加剧了信息过载的风险。如何在这个信息洪流中精准捕捞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深刻的理解,是现代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批判性阅读与信息甄别:慧眼识珠,去伪存真 我们每天接触的海量信息中,充斥着各种观点、数据和事实。本章将教授你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层层筛选和辨析。我们将深入探讨“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核心要素,包括识别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评估论证的逻辑性、区分事实与观点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SWOT分析”来评估信息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如何通过“提问式阅读”来主动引导信息获取的方向。 主动式学习与知识内化:让知识成为你的“身体一部分” 被动地阅读和记忆,往往只能实现浅层理解。本章将强调“主动式学习”(Active Learning)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费曼学习法”(Feynman Technique)的精髓,即通过尝试向他人解释一个概念来发现自己理解的盲点。此外,我们将引入“联想记忆法”(Association Memory)和“情景记忆法”(Contextual Memory),帮助你构建生动、形象的记忆网络,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鲜活的存在。 知识连接与体系构建:从零散到系统,从孤立到融汇 孤立的知识点难以发挥价值,只有当它们被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时,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本章将指导你如何运用“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的思维方式,将新旧知识相互关联,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我们将探讨“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和“隐喻”(Metaphor)在促进知识迁移和融汇中的作用,帮助你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领域知识的触类旁通。 第四章:思维工具箱——解锁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本章将为你打开一个思维工具箱,让你掌握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系统思考与因果关系:洞察问题的本质 许多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的一部分。本章将介绍“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的原理,帮助你跳出线性思维,从更宏观、更动态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根源。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s),理解“滞后效应”(Lagging Effects),并运用“因果回路图”(Causal Loop Diagrams)来可视化复杂系统,从而更有效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跳出框架,创造可能 面对难题,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会阻碍创新的产生。本章将激发你的“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鼓励你打破常规,产生更多样、更多元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介绍“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技巧,以及“SCAMPER法”(Substitute, Combine, Adapt, Modify, Put to another use, Eliminate, Reverse)等创新工具,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碰撞出新的火花。 决策科学与风险评估: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出各种决策。本章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决策科学”(Decision Science)原理,帮助你理性分析,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将探讨“决策树”(Decision Trees)在评估不同选项下的潜在结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权衡利弊,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学习的复利效应——持续进步与终身成长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积累、不断滚雪球的过程。本章将为你揭示“学习的复利效应”,引导你建立持续学习的动力和机制,让你在人生的长跑中,不断超越自我。 目标设定与习惯养成:驱动进步的内在引擎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前进的灯塔。本章将介绍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等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帮助你将模糊的愿望转化为可执行的计划。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习惯养成”(Habit Formation)的科学原理,并通过“微习惯”(Tiny Habits)等方法,帮助你建立稳固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反馈机制与持续改进:让进步成为一种常态 持续的进步离不开有效的反馈。本章将指导你如何建立多层次的反馈机制,包括自我反馈、同伴反馈和导师反馈。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反馈中的有效信息,如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内在驱动力。 情绪管理与抗压能力:学习路上的“心理韧性” 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焦虑和压力。本章将探讨“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和“抗压能力”(Resilience)的重要性。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正念”(Mindfulness)和“认知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帮助你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并从中汲取力量,实现真正的终身成长。 结语 《巅峰思维:重塑你的学习引擎》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学习指令,它是一套开放性的思维框架和方法论。通过深入理解并实践本书中的理念,你将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你将拥有驾驭知识、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并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让学习成为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点燃你通往卓越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