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老師的珍貴經驗告訴您:入園前,做好準備工作,可以減輕媽媽和孩子分離的焦慮,使孩子更快、更好融入新生活。孩子不好好吃飯原因其實很多,把準脈,對癥下藥,孩子乖乖吃飯其實一點也不難。小孩說謊,各有原因,沒有一招通吃的解決辦法。找到原因,孩子自然就會不再說謊。,對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隻會適得其反,其危害可以用“令人發指”來形容、經常和小孩一起做情景遊戲,教育效果齣人意料,比說教管用得多,和小孩溝通,要引導而不是灌輸,記住:不問封閉性問題。孩子的畫,像不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畫的用色和形狀錶達瞭孩子的情緒和心聲。隔代撫養弊端多多,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的教育一定不能缺席。
一位幼兒園老師情深意切的66封信,幫助父母解決孩子在幼兒園裏會碰上的大大小小的新問題。
父母如何跟老師建立信任?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孩子動作緩慢怎麼辦?
發現孩子說謊怎麼辦?
孩子自信心不足怎麼辦?
傢長怎麼問,孩子纔肯說?
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思?
如何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
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讓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待在幼兒園的三年,是孩子們一生中最關鍵的時期。這樣的機會有且隻有一次。你現在可以讓傢長認可老師,將來卻不能讓社會認可孩子。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幼兒園老師不一定是教育專傢,不一定能對教育理論做齣多大的貢獻,但我們正在塑造和影響孩子們的未來,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孩子們負責。對孩子們負責任,纔是給傢長最好的交代。
相信《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一個幼兒園老師寫給傢長的66封信》裏,您會找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和感受。如果您的孩子也齣現過類似某位小主人公的狀況,並且老師不曾和您正麵溝通過,請重新觀察您的寶貝,瞭解他(她)真實的行為,分析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並相應地做齣改變。您這麼做的話,會讓孩子們一生受益的。
劉曉娜,幼兒園老師,熱愛幼教工作,善於學習和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愛孩子,被傢長評為“最受孩子喜愛的老師媽媽”。
作者推崇遊戲教學法,並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傳授給傢長朋友,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2007年,劉曉娜榮獲市級大型玩教具比賽二等奬。
每個孩子都是天纔!改變孩子從爸爸媽媽改變自己開始!
——小劉老師
自序光有愛還不夠
1 父母怎麼做,孩子纔能盡快適應幼兒園
第1封信 “媽媽告訴我,世界很危險。”
第2封信 必須學會一句話:“老師,我要喝水。”
第3封信 重點培養孩子的幾種自理能力
第4封信 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
第5封信 輕率的指令:“不要脫衣服。”
第6封信 晚睡習慣必須改
第7封信 如何剋服分離焦慮
第8封信 隔代撫養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9封信 工作忙,沒空教育孩子怎麼辦?
第10封信 鼓勵孩子做傢務
第11封信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 吃飯是個大問題
第12封信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第13封信 邊吃邊玩害處多
第14封信 大人無形中影響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
第15封信 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就餐空間
第16封信 把吃飯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第17封信 吃飯切不可講條件
第18封信 飯菜不要單調,也不能過於豐盛
3 學會讀懂孩子的心思
第19封信 媽媽,我隻是生病瞭
第20封信 寶寶很想說:能讓我哭一會兒嗎?
第21封信 說謊是因為想得到
第22封信 說謊是為瞭逃避懲罰
第23封信 您在做他在學
第24封信 麵對孩子的虛榮心
第25封信 孩子的心思要慢慢想
第26封信 孩子為什麼要裝病?
第27封信 孩子為什麼會“戀物”?
第28封信 孩子愛打小報告是怎麼迴事?
第29封信 孩子愛搞破壞都有原因
4 如何說孩子纔願意聽
第30封信 寶寶不愛講幼兒園的事
第31封信 為什麼寶寶入園後性情大變?
第32封信 要引導,不要發號施令
第33封信 媽媽要做“引導者”,不做“灌輸者”
第34封信 不問“封閉式”問題
第35封信 媽媽該怎樣和孩子溝通
第36封信 您是不是也這樣批評孩子?
第37封信 孩子被欺負瞭是否鼓勵打迴去
5 彆以成人的思維傷害孩子
第38封信 孩子的畫不是看的,是聽的
第39封信 色彩中有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40封信 您需要如何對孩子談老師?
第41封信 分享不是強迫來的
第42封信 大的必須讓著小的嗎?
第43封信 您內心深處相信您的孩子嗎?
第44封信 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並不容易
第45封信 處罰孩子須慎行
第46封信 您會為孩子保守秘密嗎?
第47封信 小孩子還沒有“偷東西”的概念
第48封信 彆無形中打擊孩子自信心
6 玩得快樂纔能學得好
第49封信 快樂識字,每個孩子都是天纔
第50封信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第51封信 學算術也可以很快樂
第52封信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第53封信 遊戲中培養想象力
第54封信 遊戲中培養好習慣
第55封信 孩子玩電腦的對與錯
第56封信 傢有“小宅男”
7 如何幫助孩子剋服不良習慣
第57封信 讓眼淚飛一會兒
第58封信 讓奬勵真正起作用
第59封信 “對不起”一定“沒關係”嗎?
第60封信 孩子攻擊性強怎麼辦?
第61封信 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第62封信 孩子動作緩慢怎麼辦?
第63封信 孩子粗心大意怎麼辦?
第64封信 孩子沒有責任心怎麼辦?
第65封信 杜絕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辦法
第66封信 孩子脾氣暴躁非一朝一夕
午餐時間,樂樂不會自己吃飯。當老師要求他盡量自己吃時,他就委屈地看著媽媽,飯菜都快涼瞭也沒吃一口,最後還是讓您親自喂纔吃的。他從來沒有獨立進餐的習慣,而幼兒園老師是沒有時間喂飯的。
午睡時間,天氣有些熱,樂樂沒有帶小毛毯,蓋被子又會齣汗,這讓小傢夥睡得很不舒服,無奈之下,您隻能帶他迴傢瞭,午睡過後再送迴來。媽媽為孩子帶的物品考慮不周全,就會齣現各種不同的狀況。
區角遊戲時間,樂樂和其他小朋友發生點爭執,他被欺負瞭,哭得很傷心。當老師過去安慰他,想問清楚事情經過時,樂樂卻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隻是不停抹眼淚。他的語言錶達能力不是很好,也沒有“有事找老師”的意識。
一天下來,樂樂太不喜歡幼兒園瞭,第二天哭鬧得很厲害,說什麼都不進大門,足足用瞭一個月的時間纔適應過來。您說入園前的準備是不是很重要呢?總結起來也沒有多復雜——
首先是心理上的準備。
1.平時要多和二寶昕昕聊聊幼兒園的事。這方麵昕昕比較占優勢,因為他有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哥哥。建議您這段時間接樂樂的時候帶上二寶,讓他和哥哥一起在幼兒同裏玩玩,他會發現幼兒園有各種好玩的玩具,童話般的環境布置,同時多引導樂樂講一些幼兒園裏有趣的故事給二寶聽,這樣對他熟悉幼兒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2.帶二寶去幼兒園的路上,要讓他清楚地知道:哥哥放學瞭,我們必須去接他迴傢,爸爸媽媽都很想念哥哥。如果昕昕上幼兒園瞭,媽媽也會來接,也會非常非常想念昕昕。他每天跟您一起接哥哥放學,明白媽媽接迴自己的孩子是任何事都不可阻擋的。到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懷疑媽媽不要他瞭,他相信媽媽會來接他的心是堅定的,就像媽媽每天接哥哥一樣。
其次是語言交流上的準備。
沒有人比您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小傢夥的想法還沒說齣來,媽媽就已經知道他要乾什麼瞭。但上幼兒園以後,老師是不瞭解昕昕的,短時間內肯定達不到心照不宣的默契程度。他的任何想法隻有說齣來,老師纔會明白。這就要求小傢夥善於錶達,渴瞭、睏瞭、想上廁所瞭、東西找不到瞭,都需要用清楚的語言告訴老師,纔會得到準確的幫助。您說對吧?
所以,平時在傢您需要多用語言跟他交流,即使知道他的想法也要鼓勵他說齣一句完整的話。這樣到幼兒園遇到問題纔能準確地告訴老師。(媽媽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盡量也使用完整的話,養成習慣。)
……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它就用一種樸實無華的姿態吸引瞭我。書名中的“幼兒園老師”這幾個字,讓我聯想到那些充滿耐心和智慧的教育者,而“66封信”的形式,又帶有一種親切和私密的交流感。翻開書頁,我便被作者的真誠和專業所摺服。她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像一位鄰傢姐姐,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分享她在幼兒園裏與孩子們相處的點滴故事,以及從中提煉齣的育兒智慧。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從孩子的情緒認知,到行為習慣的培養,再到與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幾乎涵蓋瞭孩子成長過程中傢長最關心的問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棘手”問題時的態度,比如孩子的不良習慣、與同齡人的衝突等等,她總是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然後給齣既有原則又不失靈活的建議。她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應該這樣做”,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讓你自己找到最適閤自己孩子的方法。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教會瞭我很多實用的育兒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改變瞭我對育兒的認知。我不再把育兒看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是把它當作一次充滿愛與成長的旅程。
評分剛開始接觸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期望,市麵上育兒書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理論化,很難落地。但這本書的風格卻讓我眼前一亮。它以書信的形式展開,這種方式非常獨特,也讓閱讀過程變得更加輕鬆和親切。作者是一位資深的幼兒園老師,她的視角非常獨特,能夠從孩子們的角度齣發,去理解他們的世界,去體會他們的感受。信件的內容涵蓋瞭非常廣泛的育兒話題,從孩子的情緒管理,到親子關係的建立,再到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幾乎涵蓋瞭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麵麵。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談論一些看似棘手的問題時,總是能夠用一種非常溫和而又充滿力量的方式去化解。她不是簡單地給齣“怎麼做”的答案,而是引導傢長去思考“為什麼”,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找到最適閤的解決方案。例如,當孩子因為不願意分享玩具而哭鬧時,她會教傢長如何引導孩子理解分享的意義,而不是強迫孩子立刻分享。這種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瞭實用的育兒技巧,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傢長的角色和心態。這本書沒有灌輸,隻有啓發,它讓我意識到,育兒的真諦,在於尊重、在於溝通、在於陪伴,而這本書,恰恰是這場育兒之旅中最溫暖的迴聲。
評分我是一個有點完美主義的傢長,總希望把一切都做到最好,對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常常感到焦慮和力不從心。偶然的機會,我讀瞭《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一個幼兒園老師寫給傢長的66封信》,這本書像是及時雨,讓我找到瞭內心的平靜和方嚮。這本書的作者,一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與傢長們分享瞭她在教學實踐中的寶貴經驗。她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擺齣高深的理論,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真誠的態度,去解答傢長們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睏惑。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孩子“小麻煩”時的智慧,比如孩子撒謊、頂嘴、不配閤等等,作者都會從孩子的心理特點齣發,給齣既有原則又不失人情味的建議。它讓我明白,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引導他們去認識錯誤,去改正錯誤,去從中學習。這本書不是告訴你“必須”做什麼,而是啓發你去思考“為什麼”這樣做,讓你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去接納他們。它讓我從一個焦慮的傢長,變成瞭一個更從容、更有智慧的傢長。我不再糾結於孩子是否完美,而是更注重於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心態。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育兒,也重新認識瞭自己。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一本讓我相見恨晚的育兒讀物。我是一名新手媽媽,在孩子齣生後,我曾經嘗試過閱讀大量的育兒書籍,但很多都讓我感到理論性太強,或者給齣的建議過於理想化,很難在實際生活中操作。直到我偶然翻開瞭這本《爸爸媽媽應該這樣做:一個幼兒園老師寫給傢長的66封信》,我纔仿佛找到瞭救星。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她用66封真摯的書信,將自己在教育一綫多年的觀察與感悟,傾注於筆端,與廣大傢長朋友們進行瞭一場心與心的對話。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小切口”和“大智慧”。它不講空泛的理論,而是聚焦於幼兒園生活中那些最常見、最讓傢長頭疼的問題,比如孩子不願意吃飯、不愛睡覺、和小夥伴爭執不休等等,並以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給齣既溫和又有效的方法。我特彆喜歡她對孩子心理的解讀,總是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並引導傢長用更積極、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去迴應。它讓我明白瞭,育兒不是一場“鬥爭”,而是一場“閤作”,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位心靈導師,它治愈瞭我作為新手媽媽的焦慮,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希望和樂趣,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契機,說實話,有點陰差陽錯。當時在書店閑逛,被它樸實無華的書名吸引瞭,又因為我是個準媽媽,總想著多瞭解一些育兒知識。翻開這本書,我並沒有立刻被它“解決一切育兒難題”的承諾打動,反而被它那種娓娓道來的語氣、真誠的分享所吸引。裏麵的每一封信,都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麵對麵交流,她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最接地氣的語言,去探討那些我們作為傢長常常會遇到的睏惑和挑戰。比如,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氣餒,這本書裏就有信件專門討論如何理解孩子的行為,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導,而不是一味地責備。它讓我明白,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我們的責任,是去傾聽、去理解,然後去陪伴。我尤其喜歡它在處理一些“小問題”時展現齣的智慧,比如孩子不願意分享、和小夥伴發生矛盾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但作者卻能從教育學的角度,結閤多年的實踐經驗,給齣既有原則又不失靈活的建議。它不像很多育兒書那樣,給你一套僵化的理論,而是鼓勵傢長去觀察、去感受,去找到最適閤自己傢庭和孩子的溝通方式。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育兒不是一場考試,而是一場充滿愛與智慧的旅程,而這本書,就是我這段旅程中最可靠的嚮導之一。
評分喜歡蘭海老師,也喜歡看她的育兒師,感覺她很智慧,學習一下
評分好評,受益匪淺
評分挺好的,說的都是孩子入院前和入院後傢長需要注意的事項。
評分買瞭很多書,買書就上京東,價格實惠保證正品,挺不錯的,物流速度也很快!
評分很好的書,最近買書都在京東上買的~劃算,又很快~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速度快,紙張很好!
評分之前看過電子版的,還是決定把實物買迴來,時不時看看,可以幫我很好的教育孩子
評分很不錯的書,大傢可以放心購買,下次還會光臨!隻是這次沒有任何優惠!書質量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