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 [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 [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约翰·塞林 著
图书标签:
  • 美国高等教育史
  • 高等教育
  • 大学史
  • 教育史
  • 学术史
  • 北大高等教育文库
  • 大学之道丛书
  • 历史学
  • 文化史
  • 美国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38592
版次:2
商品编码:114186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大高等教育文库 ,
外文名称: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单卷本通史性著作。自2004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广受专业研究者与一般读者欢迎,已经成为美国多所大学开设的高等教育史课程的指定教材。作者约翰·塞林于2011年在本书第二版中增补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内容,进一步拓宽了本书所覆盖的时间与主题。塞林重视借鉴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界的新近研究成果,对美国学院与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与制度变革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重新检视。此外,该书还注重从社会史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诸如学生校园生活、校际体育运动、女性及少数族裔群体的高等教育经历等问题。

作者简介

  约翰·塞林,1973年获得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克莱蒙特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和印第安纳大学,现担任肯塔基大学教育政策研究系教授。塞林主要从事有关美国高等教育史与公共政策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大学体育比赛:校际体育比赛的丑闻与改革》《高等教育及其有用的历史:将历史运用于研究与规划》等。他还写了大量有关美国高等教育史的学术文章和书评。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该书肯定会成为未来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标杆著作。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尽管鲁道夫的单卷本美国高等教育史著作已经问世多年,但是它迄今仍被大家所使用……现在约翰·塞林的《美国高等教育史》成为了这本经典著作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这本书对美国高等教育史做了简洁易读的介绍,它让读者们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了纷繁复杂的高等教育故事。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塞林的叙述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轶事,同时还颇具创意地强调文化史,这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Thomas G. Dyer, University of Georgia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殖民地时期的学院
第二章 创制高等教育的“美国方式”: 学院建构,1785-1860
第三章 多样与困境: 美国高等教育的张力,1860-1890
第四章 工业巨头与学术巨子: 大学创建者,1880-1910
第五章 母校: 美国人涌入大学,1890-1920
第六章 成功与过剩: 高等教育的扩张与改革,1920-1945
第七章 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1945-1970
第八章 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年: 陷入麻烦的巨人,1970-2000
第九章 重构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 新生命的开始
文献述评
英汉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精彩书摘

  这种复兴和效仿的一个有趣例子发生在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迈阿密大学华丽的马库姆会议中心将内部20世纪的装饰和设施与外部威廉玛丽学院雷恩教学楼的复制品结合起来。甚至历史上著名的学院自身也追随殖民地复兴的惯例。例如,殖民地威廉斯堡镇修复行动的首席建筑师之一,托马斯·莫特·肖,也在布朗大学设计了新的方庭宿舍楼。1934年,威廉玛丽学院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殖民地风格的“低地花园”,用来匹配新翻修的雷恩楼。这个时候,哈佛大学正在准备庆祝其1936年的三百周年纪念,它营造了大量的新佐治亚风格的环境,依靠柯立芝(Coolidge)、谢普利(Shepley)、布尔芬奇(Bulfinch)和阿伯特(Abbott)建筑公司建造了一个可以容纳3500多名本科生的新的寄宿制“学院”③系统。像在其他历史悠久的学院中一样,哈佛仅靠翻修现有建筑物是不够的。当新大楼有必要修建时,它也不得不看起来像是旧的一样。
  挖掘和探究辉煌的过去
  虽然校园的参观者和年刊的编辑者会对殖民地学院设计出来的辉煌过去的氛围和象征表示满意,但是复兴运动仅仅是我们历史探究的开始。纪念性建筑物和主题是重要的,但它们只是历史分析的一个层面。这里面临的挑战是用殖民地的庆典作为透视镜,通过它来批判地和严密地看清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建立的这些机构的本质。
  ……

前言/序言



美国高等教育史:一部关于理想、实践与变革的百年图景 从殖民地时期简陋的学院雏形,到如今世界领先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不仅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变迁、经济的腾飞、文化的演进,更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的格局。本书《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以宏大的历史视角,严谨的学术考证,力图勾勒出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第一部分:根基与奠基(殖民地时期至19世纪中叶) 早期美国高等教育的种子,在宗教信仰和启蒙思想的土壤中悄然播撒。那些由清教徒建立的学院,如哈佛、威廉玛丽,其主要目的是培养牧师和精英阶层。课程设置以古典学科为主,教学方法强调背诵和严苛的纪律。然而,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社会对受过教育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潮深刻影响了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实用学科”的引入,预示着高等教育的使命正在悄然转变,开始关注科学、技术和商业等世俗需求。独立战争后,新生的美利坚共和国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开始承担起塑造公民、培养国家领导者的重任。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迎来了工业化和西进运动的浪潮。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古典教育模式开始显露出其局限性,教育家们开始探索更加多元化、适应时代发展的办学模式。选择性分化逐渐显现:一些学院继续坚守古典传统,而另一些则开始尝试改革,引入更多实用性课程。 第二部分:扩张与专业化(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下半叶,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炸式的扩张与深刻的专业化变革。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s)的颁布,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里程碑事件。这项法案将联邦政府的土地赠予各州,用于建立“农业与机械艺术学院”,这极大地促进了面向实际应用的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发展。州立大学因此蓬勃兴起,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它们承担着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开端。 与此同时,德国大学模式的引入,深刻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导向和专业设置。研究型大学的概念逐渐成熟,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学府,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学术声誉和科研产出成为衡量大学的重要标准。专业学科体系日益完善,法学、医学、工程学等专业纷纷独立发展,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 大学的治理结构也发生变化,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校长、教务长等行政职位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大学的运营也变得更加规范和高效。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等群体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也在此期间逐渐取得进展,尽管道路依然艰辛。一些女子学院和早期为非裔美国人设立的学校(如黑人教会学院)开始出现,为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三部分:民主化与危机(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更加民主化的时期。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录取标准也逐渐放宽。社区学院(初级学院)的兴起,为那些无法负担四年制大学学费的学生提供了另一条途径,进一步降低了高等教育的门槛。 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危机。两次世界大战对大学的资源和发展带来了冲击。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大学面临财务困境,学生入学率下降。种族隔离政策仍然严重阻碍着非裔美国人和其他少数族裔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 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被重新审视。大学不仅要培养学术精英,更要成为社会改革和进步的驱动力。教育公平、种族平等、性别解放等议题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议程。 第四部分:多元化与全球化(20世纪中叶至今)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退伍军人权利法案》(GI Bill)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退伍军人重返校园,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州立大学体系进一步壮大,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同时,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各种类型的学院和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文理学院、技术学院、艺术院校、社区学院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学术自由和批判性思维被更加强调,大学成为思想碰撞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 进入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大学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学生和学者数量显著增加,研究合作也跨越国界。技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成为新的趋势。 然而,学费的持续上涨和学生债务的不断累积,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公平可及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术研究的价值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如何平衡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如何应对社会对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期待,如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都是当前美国高等教育需要面对的严峻课题。 总结: 《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深入理解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古典走向多元,从本土走向全球的演变轨迹。它不仅是一部关于制度、政策和学科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教育理念的演变、社会需求的变迁、以及无数教育家、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奋斗史。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与反思,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及其在塑造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本书旨在为理解当前美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提供深刻的历史洞见。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优秀的历史著作,除了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我希望这本书在论述清晰的基础上,能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反思精神。美国高等教育在推动科学进步、文化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在社会公平、思想垄断等方面也常受诟病。我期待作者能够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既不盲目赞美,也不过度苛责,而是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观察视角。比如,对比不同时期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化,他们的利益诉求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推动历史前进的。如果这本书能呈现出一种动态、辩证的历史观,让我能够跳脱出单一的叙事框架去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那么它就称得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就是理解它的未来走向。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内部也充满了张力与矛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内在矛盾进行深入的剖析,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成就。比如,公立与私立大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精英教育与大众化之间的拉锯战,以及近年来日益凸显的教育成本和问责制问题。如果作者能将历史的纵深感与当下的现实关切相结合,提供一套解释当前困境的理论工具,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特别想看到对二十世纪后半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细致梳理,看看那些看似偶然的决定是如何累积成今日的教育格局的。

评分

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历史著作最怕的就是陷入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和过于碎片化的事件堆砌。我希望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清晰流畅、引人入胜的。理想中的历史书,应该像讲故事一样,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脉络用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第二版”这个提示,这意味着它应该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更成熟的观点。我希望它能对战后,尤其是冷战时期和信息技术革命对大学功能和使命带来的根本性转变有独到的见解。比如,研究型大学如何从单纯的学术机构演变为巨大的经济引擎,以及这种转变对教育的本质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如果作者能用一种既尊重学术深度又不失大众可读性的笔触,将这些宏大叙事编织起来,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一定会非常棒。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看起来就让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演变历程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教育体系如何塑造社会和文化很感兴趣,特别是美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从书名上来看,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视角,这正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我期待它能深入挖掘那些决定美国大学形态的关键转折点,比如早期殖民地时期宗教对教育的影响,到后来世俗化和专业化的浪潮。我特别想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哪些社会思潮、经济需求和政治事件共同作用,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梳理,而是一部关于美国社会变迁的深度解读。我希望它能提供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而不是空泛的理论陈述。那种能够让我感受到历史脉搏、理解当下教育困境根源的叙述,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评分

读过一些关于美国教育史的著作,很多往往过于侧重于制度的建立和法律条文的演变,读起来难免有些枯燥。我更期待的是那种能把教育史和美国社会文化史紧密结合起来的解读。例如,这本书如果能探讨不同社会阶层,特别是边缘群体,是如何争取进入高等学府的,那会非常有启发性。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社会权力结构和流动性的体现。我希望作者能打破那种“精英视角”的叙事,去描绘那些被历史的聚光灯遗漏的声音。比如,女性主义、民权运动对大学课程设置、招生政策乃至校园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这些都是构成美国高等教育复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包容、更具批判性的历史框架,去审视高等教育在实现“美国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那它无疑是具有更高价值的。

评分

还是不行,收到的书下端有一个很黑的大黑手印,无法去除,

评分

东西不错,快递很好。

评分

印刷质量不错,经典好书

评分

严肃好书,可以开阔视野

评分

非常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我们做起来高等教育研究了,多看看书吧

评分

活动购买,送货很快,质量还行

评分

让人失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