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

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建国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方剂学
  • 仲景学说
  • 经方
  • 医师承
  • 实录
  • 医学教育
  • 传统医学
  • 临床经验
  • 经方国际联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179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66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师承学堂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7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是首批加入“经方国际联盟”的成员单位于2012年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召开国际经方学术会议(北京)的“现场实录、原音再现”。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陆广莘、中日友好医院教授冯世纶、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刘保和、韩国伤寒金匮医学会教授卢意溶、“中医之家”总干事王凤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等知名经方家将自己的临床心得倾囊传授、毫无保留。
  “经方国际联盟”会议现场实录,让读者通过阅读一本“现场实录”的图书,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没有机会参会的读者们,相当于亲身光临了“会议现场”。
  《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适宜于广大中医临床者、经方学用者、中医科研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参考和学习。

内页插图

目录

国医大师说经方传承(陆广莘)
经方解表识未了(冯世纶)
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刘保和)
中风病六经辨治初探(冯学功)
运用甘遂剂治疗筋骨疼痛疾患的临床报告(卢意濬)
学习经方的心得(王凤岐)
《伤寒论》下法诸方的临床应用(郝万山)
试解临证中的几个困惑(陈建国)
浅探阳明病用生石膏之临床思路(马家驹)
浅谈经方方证对应的六大误区(鲍艳举)
抛开“误读”传统追本溯源学经方(陶有强)
经方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考(刘宝利)
半夏厚朴剂的临床应用(张立山)

精彩书摘

  经方解表识未了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主持人张立山:冯世纶老师曾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工作,后来又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老中医,尤其是跟胡老的时间较长。多年来,在弘扬胡老的学术方面,尤其是为《伤寒论》经方在全国的普及和推广,做了巨大贡献。包括指导学生、在什刹海讲授《伤寒论》,现在又在复兴中医网。我们这个国际经方会跟冯老的大力支持、关心是分不开的。最近北京市成立了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冯老又担任了名誉主席。冯老出版了大量的专著,我们可能经常都会看到。
  今天冯老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经方解表识未了》,大家欢迎!
  冯世纶教授:作为《伤寒论》的学习者,我跟大家一样在不断地学习《伤寒论》。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学习越多感到问题越多,学无止境,这也说明了我们医学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经方解表识未了》的意思是对解表的认识不清楚,需要继续学习,共同讨论。
  首先要讲的就是对表不认识,我在学习过程中对表开始并不是认识的。1961年,我大概上大学3年级,那时候中医学院要求我们早临床,讲了课后要勤临床,安排我们到临床跟老师见习。那时候的老师会放手让我们看病,那时候的教学非常好!因为中医的特点就是要多临床、早临床。
  当时我遇到这样一个病例:王某,男,27岁。1961年12月14日初诊:自幼患咳喘病,15岁以后加重,经西医多方诊治无效。来本院中医治疗亦已2个月,之前用宣肺、润肺、化痰方药,多治无效,用黑锡丹过两,亦不见效果。刻下症:喘咳重,不能平卧,胸胀满闷,气短,痰不易咯出,吐白泡沫清痰,自感周身冷,小便频数,张口则口水流出,苔厚腻黄滑,脉沉细滑数。哮鸣音3个加号。因患者满口涎水,故语言不清,却不时自语,服热药后若吐黄痰,则证可愈,若痰咯不出,将憋死矣!他精神消沉,痛苦万状。
  当时我在学《伤寒论》,根据脏腑经络辨证认为他脾肾阳虚、痰饮内阻、肾不纳气、肺气失宣,用小青龙汤合适。我开的药是:麻黄3钱去上沫,桂枝木3钱,五味子3钱,半夏4钱,细辛3钱,干姜3钱,白芍3钱,炙甘草3钱。基本上就是《伤寒论》的剂量。开3剂,吃后复诊时,这个病人说吐痰痛快了,喘气也轻了,能平躺了。后来这个病人又基本上以这个方为主,加上香砂六君子汤这些健脾化痰的方子,吃大概1个月,病情就控制住、缓解了。
  虽治好了这个病,但是我是按照脏腑经络辨证的,认为这个病没有表证,而且还写了篇论文《小青龙汤能不能用于无表证的咳喘》。然而当时秦伯未老师提出“没有表证不能用小青龙汤”的概念。我跟秦老观点不一样,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一,当然是我自己脑子愚钝。
  第二,虽然我用经方治病但没有弄清它的理论,对表证的概念不清楚。
  第三,我没有认清中医有两大体系。
  中医起源于神农时代,医经和经方都起源于这个时代。历史流传过程中出现两个流派:第一个流派是《内经》体系,它在秦汉时代大力推行五行学说,后来受到了理学家玄空推论的影响,现在的时方基本上属于这个体系,它的理论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所以这个体系叫岐黄派,又叫哲学医,它对于表不太重视;第二个流派是经方派,又叫农伊派,它是用药治病,有什么证用什么药,开始是用单方药,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对应理论是八纲,单方治病效果不理想,所以后来发展到复方,其代表著作是《汤液经法》,对应理论也是八纲,此书失传了,但是《汉书·艺文志》记载历史上有此书,且《伤寒论》基本上保持了《汤液经法》的成分,再后来发展单复方,应用单复方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发展成《伤寒论》。
  ……

前言/序言

  全世界经方临床家,联合起来!
  ——我们为什么出版《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
  2013年10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四编辑室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联手发起“经方国际联盟”。即世界各地经方论坛、讲习班、研讨会、学术会议的主席、秘书长,共同发起成立了“经方论坛国际协作联盟”。目前已经正式加入“经方国际联盟”的有:
  国际经方学术会议、全国经方论坛(北京)
  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广东)
  医圣仲景南阳国际论坛(河南)
  全国经方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河南)
  甘肃经方论坛(甘肃)
  北京经方沙龙(北京)
  全国中医师承交流会议(北京)
  以出版“经方国际联盟”会议现场实录的方式,试图让读者进入这样的境界:
  通过阅读一本“现场实录”的图书,仿佛把自己带入热烈的会议现场,一起聆听台上著名经方家的“临床带教”式学术演讲。每位经方临床家的每句话、每个案例、每则精细人微的分析,都在这本书中“娓娓道来,现场直播”。
  这本“完整录音、完全实录”专家演讲的书,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没有机会参会的读者们,也能够做到一卷书在手,相当于亲身光临了“会议现场”。
  本书即是首批加入“经方国际联盟”的成员单位于2012年在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召开国际经方学术会议(北京)的现场实录。
  通过“经方国际联盟”的学术平台,我们希望能够联合全世界的经方临床家,将“谨守病机”的具体细节、方证药证的使用适应证,融合为以“实用有效”为宗旨的“临床家辨证指南”,让天下医者都能够共享、互利。
  我们希望能够将中国当代最优秀临床家的学术体系,如李士懋教授的“平脉辨证体系”、冯世纶教授的“六经八纲方证体系”等等,通过图书专著、多媒体光盘等形式,传承给每位中医临床者、学习者、研究者。
  全世界经方临床家,联合起来!
  让我们从当下开始……

《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是一本聚焦于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及其经方应用的学术著作。本书并非对《伤寒杂病论》进行简单的梳理或重述,而是通过“经方国际联盟”这一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医师在理解、传承与创新仲景学说方面的最新思考与实践。 全书的核心在于“现场实录”,这意味着它捕捉了真实的研究者、临床实践者与学者们在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场合的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这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与实证研究的进展。读者将能从中窥见,在国际化的视野下,仲景经方是如何被重新解读,如何与现代医学知识体系进行对话,以及如何在当代临床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疗效。 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它 深入解读了仲景学说的精髓。仲景学说作为中医的基石,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本书不会止步于对《伤寒杂病论》原文的字面理解,而是通过多位学者的视角,对其辨证论治的原则、病机演变的规律、方证对应的机理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这种剖析往往会结合古今的医理,以及不同学派的观点,力求还原仲景创立学说的原意,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 其次,本书 着重呈现了经方的临床应用。经方因其组方精炼、疗效确切而备受推崇。本书中的“现场实录”将包含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分析,涵盖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一些疑难杂症。这些案例的分享,将生动地展示经方是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进行灵活运用,如何体现辨证施治的精神,以及如何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取得预期的疗效。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经方的魅力与力量。 第三,本书 展现了经方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经方国际联盟”的定位,预示着本书将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学者和临床医生。这种国际化的交流,不仅能让国内的学者了解到国际上对仲景学说和经方的最新研究动态与理解,也能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书中可能包含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经方理解的比较,对跨文化医学交流的思考,以及对经方现代化发展的国际合作前景的探讨。 第四,本书 关注经方的传承与创新。中医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继承中发展。本书通过对学术界和临床界前沿观点的呈现,将展现如何在坚守仲景 original 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临床经验,对经方进行创新性的发展。这可能包括对经方药理、炮制工艺的深入研究,对经方复方、合方的探索,以及对经方在慢病管理、亚健康调理等新领域的应用尝试。 第五,本书 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与学习平台。 “现场实录”的模式,使得本书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对话性。读者可以仿佛置身于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中,聆听各位名家妙语连珠,感受学术争鸣的魅力。对于中医药的从业者、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具启发性与指导性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深化理解,提升临床水平。 总而言之,《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是一本集学术性、临床性、国际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著作。它以一种生动、实在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仲景学说与经方研究前沿的窗口,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那种“硬核”中医读物。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仲景学说的核心,并且通过“国际联盟”的视角,展现了经方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的内容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具体方剂的讲解,再到临床应用的探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尤其是那些关于经典方剂的“拆解”过程,把每一味药的君臣佐使作用都讲得明明白白,让我对组方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环节,是几位资深医师针对同一个疑难杂症,运用不同的经方进行治疗的讨论,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觉得,经方并非只能“活”在古籍里,而是可以而且应该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评分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一直对经方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途径。《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的到来,简直是我的福音。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特,它以“国际联盟”的现场交流为线索,将仲景学说的精髓娓娓道来。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经方“道”的探讨,不只是停留在药物的配伍和功效,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养生之道。例如,关于“调和阴阳”的论述,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的体会。书中还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医案,这些生动的案例让理论变得更加鲜活,也让我看到了经方在治疗各种疾病上的独特优势。我特别欣赏书中的“问答环节”,那些来自不同背景的提问者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专家们的回答则深入浅出,既解答了疑惑,又拓展了思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学习经方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入的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热爱。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我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早就听闻经方是中医的精髓,是张仲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一直觉得它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经方世界的道路。书中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章节,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将复杂的辨证思维过程层层剖析,让我茅塞顿开。以前总觉得中医辨证很模糊,很难把握,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辨证论治有着如此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书中对每个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通过“国际联盟”的现场交流,汇集了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医者的智慧和经验,这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国际视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去,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帮助我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中医师。

评分

拿到《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医殿堂。书的装帧典雅,内容厚重,每一页都散发着知识的芬芳。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经方国际联盟”的现场实录为载体,将复杂的仲景学说用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经典条文的解读,不同专家从各自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同一条文进行多角度的阐释,有时甚至观点截然不同,但却都能自圆其说,这让我看到了经方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也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绝伦,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依然能发挥出令人惊叹的疗效,这让我对经方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习仲景学说的教材,更是一本激发学习热情、拓宽临床视野的宝典。它让我明白了,中医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创新,而“经方国际联盟”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评分

拿到《中医师承学堂·仲景学说:“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1》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扎实”。它不是一本快速消费的书,而是需要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看见”经方实际应用的平台。那些“国际联盟”的医者,他们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临证要点”的讲解所吸引,很多时候,学习经方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患者身上,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它会告诉你,在面对某种症状时,应该如何去辨别,应该如何去选择方剂,以及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我喜欢书中的那种“对话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现场,与各位专家一同学习、一同思考。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经方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强大的集体在支持和引导。它让我对经方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