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苏轼
  • 诗词
  • 宋诗
  • 中华国学
  • 古典文学
  • 诗集
  • 注释
  • 文化
  • 经典
  • 唐宋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0693
商品编码:11441296604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1-01
页数:15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苏轼以天下为已任,潇洒傲然,文才无匹。在经历了人生苦难世道沧桑后,在顺境与逆境的转换、入世与出世的变更中,他始终不因贬谪而消沉感伤,举杯笑对平湖秋月,看花开花落,不嗔不怨,吟啸徐行。他以卓越的天才、开阔的胸襟和广博的学识,创作了大量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词作,令历代文人学子为之赞叹倾倒,也因此成为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序言

苏东坡,历史上罕见的诗、词、文、书、画全能型奇才,亦是豁达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大家居士。
他以天下为己任,潇洒傲然,文才无匹。在经历了人生苦难世道沧桑后,在顺境与逆境的转换、入世与出世的变更中,他始终不因贬谪而消沉感伤,举杯笑对平湖秋月,看花开花落,不嗔不怨,吟啸徐行。他以卓越的天才、开阔的胸襟和广博的学识,创作了大量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作品,令历代文人学子为之赞叹倾倒。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里就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的确,在我国词史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他将诗XX新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其所作的词内容广阔,气魄宏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形成独特的风格乃至派别,为后人树立了难以攀附的标尺,为词的发展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宋词空前的革新,持续而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国词学史。
首先,从观念而言,苏轼破除了“诗庄词媚”“诗尊词卑”的传统,以诗境、诗语入词,将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改变了词完全从属于音乐的地位,大大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从而实现了“诗道”与“词道”的统一。
其次,从内容而言,受“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局限于艳情腻语的范围。而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感旧、写景咏物、田园风光、亲情友谊以及参禅说理等,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几乎都用词表现了出来,从而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藩篱,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同时,这对同时代及后世的作家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以苏轼为中心的元祐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谢逸等,都创作出了很多X秀的词作品。
再次,从风格而言,宋初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了晚唐五代“绮丽香泽”“绸缪婉转”的风气。晏、欧、柳等人承前人风格定式,将婉约视为词的正宗风格。而苏轼则认为,词“自是一家”,决心以自己的词作力矫当时的香软词风。于是,他在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
X后,从形式而言,无论是词的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还是语言、格律各方面,在苏轼笔下,都有很大发展。他一改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多方面化用陶潜、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诗句入词,同时还运用一些口语,给人以清新朴素之感。这既增强了词的表现功能,又使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总而言之,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开了一派词风,更将词从狭窄的范围中解放出来,促成了词内容、风格及形式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苏轼不愧为令宋词成为一种代表性文体的关键人物。他的这些贡献对词这一文学样式旧有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后世词坛,也因此成为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目录

目录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 013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 013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015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 016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017
满庭芳
(香雕盘,寒上冰筯)/ 018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018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019
满庭芳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 020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 020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021
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 022
水调歌头
(昵昵儿女语)/ 023
满江红
(忧喜相寻)/ 024
满江红
(江汉西来)/ 025
满江红
(东武南城)/ 026
满江红
(天岂无情)/ 026
归朝欢
(我梦扁舟浮震泽)/ 027
念奴娇
(大江东去)/ 028
雨中花慢
(今岁花时深院)/ 030
沁园春
(孤馆灯青)/ 030
泛金船
(无情流水多情客)/ 031
一丛花
(今年春浅腊侵年)/ 031
木兰花令
(霜馀已失长淮阔)/ 032
木兰花令
(知君仙骨无寒暑)/ 033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033
西江月
(公子眼花乱发)/ 033
西江月
(小院朱阑几曲)/ 034
西江月
(怪此花枝怨泣)/ 034
西江月
(闻道双衔凤带)/ 034
西江月
(点点楼头细雨)/ 035
西江月
(龙焙今年绝品)/ 035
西江月
(别梦已随流水)/ 036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036
西江月
(莫叹平齐落落)/ 037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 037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037
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 038
西江月
(昨夜扁舟京口)/ 039
临江仙
(细马远驮双侍女)/ 039
临江仙
(诗句端来磨我钝)/ 040
临江仙
(我劝髯张归去好)/ 040
临江仙
(自古相从休务日)/ 040
临江仙
(忘却成都来十载)/ 041
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 041
临江仙
(九十日春都过了)/ 041
临江仙
(四大从来都遍满)/ 042
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 043
临江仙
(多病休文都瘦损)/ 043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044
临江仙
(冬夜夜寒冰合井)/ 044
渔家傲
(千古龙蟠并虎踞)/ 045
渔家傲
(送客归来灯火尽)/ 045
渔家傲
(皎皎牵牛河汉女)/ 045
渔家傲
(一曲《阳关》情几许)/ 046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046
鹧鸪天
(笑捻红梅亸翠翘)/ 047
少年游
(银塘朱槛曲尘波)/ 047
少年游
(去年相送)/ 048
定风波
(两两轻红半晕腮)/ 048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048
南歌子
(带酒冲山雨)/ 049
南歌子
(日薄花房绽)/ 049
南歌子
(海上乘槎侣)/ 050
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 050
南歌子
(师唱谁家曲)/ 050
南歌子
(欲执河梁手)/ 051
南歌子
(山雨萧萧过)/ 051
南歌子
(紫陌寻春去)/ 052
南歌子
(卫霍元勋后)/ 052
南歌子
(笑怕蔷薇罥)/ 053
南歌子
(寸恨谁云短)/ 053
南歌子
(绀绾双蟠髻)/ 053
南歌子
(琥珀装腰佩)/ 054
好事近
(红粉莫悲啼)/ 054
好事近
(湖上雨晴时)/ 054
鹊桥仙
(缑山仙子)/ 055
鹊桥仙
(乘槎归去)/ 055
望江南
(春未老)/ 056
望江南
(春已老)/ 056
卜算子
(蜀客到江南)/ 057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057
瑞鹧鸪观潮
(碧山影里小红旗)/ 058
十拍子
(白酒新开九酝)/ 059
清平乐
(清淮浊汴)/ 059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 060
戚氏
(玉龟山)/ 060
醉蓬莱
(笑劳生一梦)/ 061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062
洞仙歌
(江南腊尽)/ 063
洞仙歌
(冰肌玉骨)/ 064
八声甘州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065
三部乐
(美人如月)/ 066
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 066
阮郎归
(暗香浮动月黄昏)/ 067
阮郎归
(一年三度过苏台)/ 067
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 068
江城子
(翠蛾羞黛怯人看)/ 068
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 069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070
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 071
江城子
(相从不觉又初寒)/ 071
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 071
江城子
(玉人家在凤凰山)/ 072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072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073
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 074
蝶恋花
(雨后春容清更丽)/ 074
蝶恋花
(簌簌无风花自堕)/ 075
蝶恋花
(灯火钱塘三五夜)/ 075
蝶恋花
(帘外东风交雨霰)/ 076
蝶恋花
(自古涟漪佳绝地)/ 076
蝶恋花
(云水萦回溪上路)/ 077
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077
千秋岁
(浅霜侵绿)/ 078
苏幕遮
(暑笼晴)/ 078
永遇乐
(长忆别时)/ 078
永遇乐
(明月如霜)/ 079
行香子
(绮席才终)/ 080
行香子
(三入承明)/ 080
行香子
(清夜无尘)/ 081
行香子
(昨夜霜风)/ 081
行香子
(携手江村)/ 082
行香子
(一叶舟轻)/ 082
菩萨蛮
(绣帘高卷倾城出)/ 083
菩萨蛮
(碧纱微露纤掺玉)/ 084
菩萨蛮
(秋风湖上萧萧雨)/ 084
菩萨蛮
(玉童西迓浮丘伯)/ 084
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 084
菩萨蛮
(娟娟缺月西南落)/ 085
菩萨蛮
(玉笙不受珠唇暖)/ 085
菩萨蛮
(画檐初挂弯弯月)/ 085
菩萨蛮
(城隅静女何人见)/ 086
菩萨蛮
(买田阳羡吾将老)/ 086
菩萨蛮
(落花闲院春衫薄)/ 086
菩萨蛮
(火云凝汗挥珠颗)/ 087
菩萨蛮
(峤南江浅红梅小)/ 087
菩萨蛮
(翠鬟斜幔云垂耳)/ 087
菩萨蛮
(柳庭风静人眠昼)/ 087
菩萨蛮
(井桐双照新妆冷)/ 088
菩萨蛮
(雪花飞暖融香颊)/ 088
生查子
(三度别君来)/ 088
翻香令
(金炉犹暖麝煤残)/ 089
乌夜啼
(莫怪归心速)/ 089
虞美人
(定场贺老今何在)/ 089
虞美人
(归心正似三春草)/ 089
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 090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 090
河满子
(见说岷峨凄怆)/ 091
哨遍
(为米折腰)/ 091
哨遍
(睡起画堂)/ 092
点绛唇
(我辈情钟)/ 092
点绛唇
(不用悲秋)/ 093
点绛唇
(莫唱《阳关》)/ 093
点绛唇
(醉漾轻舟)/ 093
点绛唇
(月转乌啼)/ 093
殢人娇
(满院桃花)/ 094
殢人娇
(白发苍颜)/ 094
殢人娇
(别驾来时)/ 094
诉衷情
(钱塘风景古今奇)/ 095
诉衷情
(海棠珠缀一重重)/ 095
诉衷情
(小莲初上琵琶弦)/ 095
更漏子
(水涵空)/ 096
桃源忆故人
(华胥梦断人何处)/ 096
醉落魄
(醉醒醒醉)/ 096
醉落魄
(分携如昨)/ 097
醉落魄
(苍颜华发)/ 097
醉落魄
(轻云微月)/ 097
谒金门
(秋帷里)/ 098
谒金门
(秋池阁)/ 098
谒金门
(今夜雨)/ 098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 098
如梦令
(自净方能净彼)/ 099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 099
如梦令
(手种堂前桃李)/ 099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099
阳关曲
(受降城下紫髯郎)/ 100
阳关曲
(济南春好雪初晴)/ 101
减字木兰花
(郑庄好客)/ 101
减字木兰花
(云鬟倾倒)/ 101
减字木兰花
(闽溪珍献)/ 102
减字木兰花
(贤哉令尹)/ 102
减字木兰花
(玉觞无味)/ 102
减字木兰花
(春光亭下)/ 103
减字木兰花
(惟熊佳梦)/ 103
减字木兰花
(晓来风细)/ 104
减字木兰花
(天台旧路)/ 104
减字木兰花
(双龙对起)/ 104
减字木兰花
(琵琶绝艺)/ 105
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 105
减字木兰花雪
(云容皓白)/ 106
减字木兰花
(玉房金蕊)/ 106
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 106
减字木兰花
(天然宅院)/ 106
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 107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107
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 107
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 108
浣溪沙
(醉梦昏昏晓未苏)/ 108
浣溪沙
(雪里餐毡例姓苏)/ 108
浣溪沙
(半夜银山上积苏)/ 109
浣溪沙
(万顷风涛不记苏)/ 109
浣溪沙
(珠桧丝杉冷欲霜)/ 109
浣溪沙
(霜鬓真堪插拒霜)/ 110
浣溪沙
(傅粉郎君又粉奴)/ 110
浣溪沙
(菊暗荷枯一夜霜)/ 110
浣溪沙
(雪颔霜髯不自惊)/ 111
浣溪沙
(料峭东风翠幕惊)/ 111
浣溪沙 
道上作五道/ 111
浣溪沙
(道字娇讹语未成)/ 113
浣溪沙
(缥缈危楼紫翠间)/ 113
浣溪沙
(桃李溪边驻画轮)/ 113
浣溪沙
(四面垂杨十里荷)/ 114
浣溪沙
(一别姑苏已四年)/ 114
浣溪沙
(怪见眉间一点黄)/ 114
浣溪沙
(长记鸣琴子贱堂)/ 114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 115
浣溪沙
(罗袜空飞洛浦尘)/ 115
浣溪沙
(《白雪》清词出坐间)/ 116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小寒)/ 116
浣溪沙
(门外东风雪洒裾)/ 117
浣溪沙
(惭愧今年二麦丰)/ 117
浣溪沙
(芍药樱桃两斗新)/ 118
浣溪沙
(学画鸦儿正妙年)/ 118
浣溪沙
(一梦江湖费五年)/ 119
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 119
浣溪沙
(徐邈能中酒圣贤)/ 119
浣溪沙
(倾盖相逢胜白头)/ 120
浣溪沙
(炙手无人傍屋头)/ 120
浣溪沙
(画隼横江喜再游)/ 121
双荷叶
(双溪月)/ 121
皂罗特髻
(采菱拾翠)/ 121
调笑令
(渔父)/ 122
调笑令
(归雁)/ 122
荷华媚
(霞苞电荷碧)/ 122
青玉案
(三年枕上吴中路)/ 122
渔家傲
(些小白须何用染)/ 123
江城子
(前瞻马耳九仙山)/ 123
江城子
(墨云拖雨过西楼)/ 124
南乡子
(未倦长卿游)/ 124
南乡子
(绣鞅玉镮游)/ 124
菩萨蛮
(娟娟侵鬓妆痕浅)/ 125
菩萨蛮
(涂香莫惜莲承步)/ 125
菩萨蛮
(玉镮坠耳黄金饰)/ 126
蝶恋花
(别酒劝君君一醉)/ 126
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 126
浣溪沙
(入袂轻风不破尘)/ 127
浣溪沙
(几共查梨到雪霜)/ 127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 127
减字木兰花
(神闲意定)/ 128
减字木兰花
(银筝旋品)/ 128
减字木兰花
(柔和性气)/ 128
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 129
减字木兰花
(江南游女)/ 129
减字木兰花
(娇多媚杀)/ 129
减字木兰花
(双鬟绿坠)/ 130
减字木兰花
(天真雅丽)/ 130
南歌子
(见说东园好)/ 130
如梦令
(城上层楼叠巘)/ 131
瑞鹧鸪
(城头月落尚啼乌)/ 131
临江仙
(谁道东阳都瘦损)/ 131
少年游
(玉肌铅粉傲秋霜)/ 131
一斛珠
(洛城春晚)/ 133
点绛唇
(闲倚胡床)/ 133
点绛唇
(红杏飘香)/ 133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 134
天仙子
(走马探花花发未)/ 134
满庭芳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 134
南乡子
(千骑试春游)/ 135
浣溪沙
(缥缈红妆照浅溪)/ 135
浣溪沙
(阳羡姑苏已买田)/ 135
减字木兰花
(空床响琢)/ 135
减字木兰花
(回风落景)/ 136
减字木兰花
(海南奇宝)/ 136
行香子
(北望平川)/ 136
画堂春
(柳花飞处麦摇波)/ 137
浣溪沙
(花满银塘水漫流)/ 137
好事近
(烟外倚危楼)/ 137
占春芳
(红杏了)/ 138




千载风华,笔墨留香:品读苏东坡诗词的深邃意境与人生哲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宝库中,宋代文学巨匠苏东坡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星辰。他以其雄浑奔放、意境高远的诗词,以及超然洒脱、洞彻人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宛如一面映照千古的明镜,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感受一位伟大人格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历久弥新的智慧与力量。 苏东坡(1037-1101),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豁达高远的人生情怀。这种精神特质,完美地融入了他的诗词创作之中,使得他的作品既有豪情万丈的壮丽,也有细腻委婉的抒情;既有对世事的洞察,也有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的万象世界:描摹山河,洞见人心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笔下的山川湖海,壮丽而生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以雄浑的笔调勾勒出长江浩荡东流的壮阔景象,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引发对人生短暂与历史永恒的深沉思考。而《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燕子飞来几度斜”,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江南春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泊宁静的心境。 他对自然万物的描绘,并非简单的写实,而是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哲思。“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夏日荷塘的清幽雅致,传递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他笔下的自然,既是客观的景物,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出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状态。 然而,苏东坡的诗词并非止于对景物的描摹,他更善于借景抒情,洞察人生百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中秋月圆人团圆的传统情思,升华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理解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对人生缺憾的坦然接受,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坚守,正是苏东坡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他的诗词,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他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写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体悟,这不仅是对认识事物的比喻,也暗含了他对官场复杂、人情世态的洞察。他在《东栏梨花》中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借落花之景,感叹人生易逝,时光蹉跎,其中蕴含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令人深思。 贬谪岁月的精神升华:苦难铸就的豁达 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受贬谪,最著名的便是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然而,正是这些艰苦的环境,磨砺了他的意志,升华了他的精神。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篇,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这首词中,他面对风雨的侵袭,却能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之语,将人生中的困厄视为一场随遇而安的旅程,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生命姿态。 他在惠州期间,生活更加艰难,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种花、烹饪,将贬谪之地变成了自己心灵的乐园。他对美食的独特见解,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如关于“东坡肉”的传说,便可见其生活情趣的盎然。即使身处绝境,他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并将这份美好融入他的文字。 被贬儋州(今海南)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在那里,他面临着更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孤立无援的境况。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这种在逆境中寻找乐趣、在艰难中保持达观的精神,是苏东坡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哲学的智慧光芒:超然物外,豁达从容 苏东坡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人生哲学的生动载体。他的人生哲学,可以用“超然物外,豁达从容”来概括。他深谙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但从不为一时的得失而困扰。他认为,人生如同四季更迭,起起伏伏是常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 他强调“知足常乐”,认为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富足,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在《论语》中,他曾写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也贯穿于他的生活哲学之中。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更看重精神的富足和人格的完善。 苏东坡还提倡“随遇而安”,无论身处何地,遭遇何种境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快乐。他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从细微之处体会生命的真谛。他笔下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他的豁达,还体现在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他明白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过程,在于体验,在于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从不回避人生的缺憾和痛苦,而是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并从中汲取力量。 传世不朽的艺术魅力:影响深远,启迪后人 苏东坡的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豪放派词风,开启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人奉为圭臬,广为传诵。他的书画造诣也同样高超,与诗词、散文并称为“三绝”。 时至今日,苏东坡的诗词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他的作品,不仅是了解宋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更是理解人生、感悟生命的重要途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读苏东坡,能够让我们放慢脚步,审视内心,汲取一份来自千年前的智慧与力量,拥抱更加豁达、从容的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名句,道尽了人生的偶然与无常,也传递出一种洒脱的人生观。苏东坡的诗集,犹如一位智者,在千年的时光长河中,与我们对话,指引我们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活出生命的精彩。品读他的诗词,就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一次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苏轼的才情与豁达心向往之,这次入手了《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算是让我对这位千古奇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诗集,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文史资料,将苏轼的诗歌世界以最完整、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它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原文和注释并列,阅读起来切换自如,无需频繁翻页。注释的语言风格也十分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用词精准,逻辑清晰,没有生硬的学术术语堆砌,让我在品读诗句的同时,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其中的深意。尤其令我赞赏的是,一些注释还会旁征博引,提及相关的人物、事件,甚至是同一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这样一来,苏轼的诗歌就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整个时代、整个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这套书的选材也很到位,收录的诗歌涵盖了苏轼人生中的各个重要阶段,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饱经风霜的中年,再到晚年归隐的从容,每一首诗都如同他人生的一帧剪影,让我能够随着诗句,一同感受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评分

这本《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精粹》带给我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沉浸”。书的整体设计就散发出一种典雅的气息,翻开书页,那份厚重感与纸张的温润感,都让人心生喜爱。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其注释的精细之处。它并非简单的字词翻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导读”。每一个生僻字,每一处用典,都配有贴切而易于理解的解释,而且这些解释往往会延伸至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甚至是当时的社会习俗。这使得我阅读苏轼的诗,不再是孤立地欣赏文字,而是能够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去体会。当我读到一首熟悉的诗,经过注释的解读,我能发掘出过去未曾留意到的深层含义,感受到苏轼诗歌中那种独特的旷达与豁达,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邃的人生哲理。这本书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苏轼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中,细致地品味每一幅画作,领略其中不为人知的风采。

评分

买过不少版本的苏东坡诗集,但这次这本《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实在让人惊喜。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讲究,古色古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古籍特有的质感。打开来,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最让我满意的是它的注释部分,详尽却又不冗杂。很多时候读古诗,遇到生僻字词或者典故,就得翻查许多工具书,耗费心神。《苏东坡诗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注释紧随原文,解释的非常清晰易懂,对于我这种国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尤其是那些牵涉到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或者当时社会风俗的注释,都写得绘声绘色,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和时代背景。不仅仅是字词上的解读,更是对诗歌意境、情感的挖掘,仿佛作者是一位温和的智者,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同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而且,它选取了不少苏轼的代表作,诗歌的排序也比较合理,从早期到晚期,能够清晰地看到苏轼诗歌风格的演变和人生经历的起伏,读起来连贯而有层次感。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苏东坡的诗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既有豪放洒脱的飘逸,又有深沉内敛的哲思。这次入手这本《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可以说是让我对这位文坛巨匠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最让我觉得出彩的地方在于其注释的详尽与精炼。许多晦涩的词语、典故,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解释,而且解释的语言非常平实易懂,不至于让读者望而却步。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会深入到诗歌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甚至是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这些深度的解读,让我对苏轼诗歌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仿佛是在和苏轼本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合理,原文与注释紧密相连,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每次读到一首诗,都会忍不住细细品味它的注释,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苏轼内心世界的大门。可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苏东坡诗歌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

作为一个热爱古典文学的普通读者,挑选一本好的苏东坡诗集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小小目标。这次的《苏东坡诗集 原文+注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简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在内容的呈现上非常用心。原文的选取可以说是相当全面的,涵盖了苏轼大部分的经典作品,让你一次就能尽览这位大文豪的创作精华。更重要的是,注释部分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不同于一些只做字词解释的浅薄注释,这里的注释更加注重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比如,遇到一些写景的诗,注释会详细介绍当时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遇到写人咏物的诗,注释则会深入挖掘其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让我对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注释的文字非常考究,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趣味性,读起来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博学的老师,耐心细致地为你讲解每一首诗背后的故事,让你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苏东坡作为文人、作为政治家、作为普通人的多重魅力。

评分

赞噢非常喜欢但是中途快递出了问题

评分

东西不错,3元一本,物超所值

评分

书很不错,纸张质感柔软,客服特别好,因为中途有问题一直帮我联系,非常感谢。

评分

物美价廉,很不错!喜欢!还会买

评分

可以,确实可以

评分

额(⊙o⊙)…很小很小的一本书

评分

基本可以,尽管不是正版

评分

文字注解不全,字体有点小。。。。。

评分

挺便宜的,一时半回还看不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