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桑輯要校注

農桑輯要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石聲漢 校,西北農學院古籍農學研究室 整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00785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355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8
字數: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農桑輯要校注》為元代初年由司農司編纂的綜閤性農書,是我國現存早的一部政府編撰的農業生産指導書。全書共七捲十篇。除瞭一篇“典訓”是用曆史資料來說明農本思想,可作為“總論”之外,其餘九篇,全都是技術數據:“耕墾”是土地整理利用總述;“播種”是榖物、油料、縴維三類基本農作物的耕作栽培各論;“栽桑”、“養蠶”兩篇指導蠶絲生産;接著是“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禽魚”,最後附有一章“歲用雜事”,即每月應做事項。我國北方一般旱農地區,農業和副業生産所需的各方麵的生産技術和重要項目,已經大緻包括無遺,是一部實用價值很高的農書。

作者簡介

石聲漢(1907-1971),農史學傢、農業教育傢和植物生理學專傢。先後完成《齊民要術今釋》、《農政全書校注》等14部巨著,是中國農史學科重要奠基人之一。

內頁插圖

目錄

《農桑輯要校注》略例
《農桑輯要》原序

捲一
典訓
農功起本
蠶事起本
經史法言
先賢務農

捲二
耕墾
耕地
播種
收九榖種
種榖
大小麥 青稞附
修治蠶室等法
蠶室
火倉
安槌
變色生蟻下蟻等法
變色
生蟻
下蟻
涼暖飼養分撞等法
涼暖總論
飼養總論
分撞總論
初飼蟻
擘黑
頭眠抬飼
停眠抬飼
大眠抬飼
養四眠蠶
蠶事雜錄
植蠶之利
晚蠶之害
十體
三光
……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雖然漢代就已經齣現“墓磚”、“墓記”等石刻史料,不過正確說來,墓誌的起源應該是從西晉開始的。盡管如此,西晉時期的齣土墓誌數量不多,南北朝以後的齣土墓誌纔漸漸增加,其中北朝墓誌又較南朝多。南北朝墓誌的書寫文體和西晉不同,用的是當代流行的四六駢文,特徵是多用典故與華麗的詞藻。唐代墓誌因為在洛陽邙山一地大量齣土的緣故,墓誌總數居於各朝之冠,墓主身份也由前朝皇室貴族普及至中下級官員。唐代前期墓誌繼承南北朝墓誌駢文風格,趨於格式化的寫法。唐代後期墓誌,尤其是大曆年間以後,書寫方式有瞭明顯的變化。和前期墓誌比起來,對墓主個人的記載,比方說妻子兒女的記載明顯地增加很多,對墓主個人的事跡也有較具體的描述,典故和華麗的詞藻明顯地減少很多。到瞭北宋中期,墓誌文體又有瞭變化。長篇墓誌增加,也完全不見駢體文的痕跡。對墓誌主的事跡有更具體、詳細地描寫。比方說大部份的北宋墓誌常常敘述墓誌主在官員任期內解決的訴訟紛爭,當然其目的在於頌揚政績。這樣的寫法在唐代墓誌隻能見到兩三個例子。可以說唐代後期墓誌慢慢跳脫前期駢文風格,演變為半韻文半散文的文體,至北宋中期以後,徹底轉為散文風格。另外由宋代墓誌詳細記載誌主為官業績一點,也可以說墓誌的性質也在宋代由哀悼文學轉嚮傳記文學。

評分

為元代初年由司農司編纂的綜閤性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政府編撰的農業生産指導書。全書共七捲十篇。除瞭第一篇“典訓”是用曆史資料來說明農本思想,可作為“總論”之外,其餘九篇,全都是技術數據:“耕墾”是土地整理利用總述;“播種”是榖物、油料、縴維三類基本農作物的耕作栽培各論;“栽桑”、“養蠶”兩篇指導蠶絲生産;接著是“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禽魚”,最後附有一章“歲用雜事”,即每月應做事項。我國北方一般旱農地區,農業和副業生産所需的各方麵的生産技術和重要項目,已經大緻包括無遺,是一部實用價值很高的農書外,有小人,名曰諍人。”荊之南有冥靈者,〇釋文雲:冥靈,木名也;生江南,以葉生為毒桑落為鞦。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鞦。上古有大椿者,〇釋文雲:椿,醜倫切,木名也。一名橓。以八韆歲為春,八韆歲焉鞦。朽壤之上有菌芝者,〇臣重民曰:禦覽九百四十五引“上”作“土”。〇

評分

持有優待證的老年讀者可優先藉閱;持殘疾證的殘疾人讀者免收因特網上機瀏覽費。國傢圖書館接待年滿十六周歲以上的讀者(少年兒童圖書館接待六至十五周歲的少年兒童);雙休日及國傢法定節假日可接待中學生及在傢長陪同下的少年兒童參觀;全年接待中小學校組織的集體參觀

評分

紙張不錯,印刷精良,字體適中,值得閱讀和收藏。

評分

最近在研究農學相關的內容,買瞭本,還不錯

評分

最近在研究農學相關的內容,買瞭本,還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詳細用心的,汲古書院的原版又厚又重,對照一下目錄發現除瞭附錄的赤井益久著作的書評,其他的篇目雖然有順序調整但也基本都譯瞭,篇幅減到原版的一半譯者也挺厲害的【就是注釋譯得不全,然而日人著作的注釋都是相當詳細用心的汲古書院的原版又厚又重,對照一下目錄發現除瞭附錄的赤井益久著作的書評,其他的篇目雖然有順序調整但也基本都譯瞭,篇幅減到原版的一半譯者也挺厲害的【就是注釋譯得不全,然而日人著作的注釋都是相當詳細用心的

評分

  《農桑輯要校注》為元代初年由司農司編纂的綜閤性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政府編撰的農業生産指導書。全書共七捲十篇。除瞭第一篇“典訓”是用曆史資料來說明農本思想,可作為“總論”之外,其餘九篇,全都是技術數據:“耕墾”是土地整理利用總述;“播種”是榖物、油料、縴維三類基本農作物的耕作栽培各論;“栽桑”、“養蠶”兩篇指導蠶絲生産;接著是“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禽魚”,最後附有一章“歲用雜事”,即每月應做事項。我國北方一般旱農地區,農業和副業生産所需的各方麵的生産技術和重要項目,已經大緻包括無遺,是一部實用價值很高的農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