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史(第二捲)

羅馬史(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特奧多爾·濛森(Mommsen T.) 著,李稼年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358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03157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此商品有兩種封麵,隨機發貨:

內容簡介

  《羅馬史(第二捲)》講述的是羅馬自廢除王政到統一意大利這段時期的曆史。全書不僅史料豐富,考證詳實,體現瞭濛森作為曆史學傢嚴謹的治學態度,而且不以政治史為專攻,廣泛涉及羅馬早期文化、宗教、法律、科技和藝術等諸多領域,是一本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和曆史愛好者的不錯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二捲 自羅馬廢除王政至意大利統
第一章 政製改革行政長官權力的限製
第二章 平民保民官和十頭政治
第三章 等級平等運動和新貴族政治
第四章 埃特魯斯坎勢力的衰亡凱爾特人
第五章 羅馬徵服拉丁人和坎佩尼亞人
第六章 意大利人反抗羅馬
第七章 皮羅斯王對羅馬的鬥爭和意大利的統一
第八章 法律、宗教、兵製、國民經濟、民族性
第九章 藝術和科學

精彩書摘

  在一切民社事務中,民社要團結一緻,無所不能,這一嚴肅概念是意大利政製的首要準則;它把令人畏懼的權力賦予個彆終身任職的元首,國傢的仇敵必然感受到這一點,可是公民卻也同樣深切感受到這一點。於是暴虐和壓製就勢不可免,其必然後果是,有人會緻力於削弱這種權力。可是,羅馬的這些改革嘗試和革命的偉大之處在於,羅馬不想限製民社本身,或者僅僅奪去其相應的機構;羅馬人未嘗嚮民社爭所謂個人的天賦權利,而是把攻擊的矛頭完全指嚮那代錶民社的政體,自塔昆尼時代起至格拉古時代止,羅馬進步人士所呼籲的,不是限製國傢的權力,而是限製官吏的權力;同時,羅馬人從未忘記,人民不應進行統治,而是應當接受統治。
  這種鬥爭是在公民內部進行的。與此並行的,還發展著另一種運動,這就是非公民要求政治平等的呼聲。其中包括著平民、拉丁人、意大利人和其他被釋奴的鼓動,他們不論是被稱為公民的平民和被釋奴,或是未被稱為公民的拉丁人和意大利人,都缺乏政治平等,都要求這種平等。
  第三種矛盾更為普遍:這就是富人與貧人的矛盾,特彆是富人與財産被奪者或財産受威脅者的矛盾。羅馬的法律和政治狀況造成為數眾多的農民的興起,其中部分是仰賴財主恩賜的小業主,部分是仰賴地主恩賜的小佃戶。這些關係還常常奪去個人或整個民社的田産,但不侵犯個人自由。因此,在很早之時,農業無産階級已經甚為強大,以至能大大影響民社的命運。城市無産階級則到瞭很晚的後世,纔在政治上取得重要地位。
  這些矛盾不但決定羅馬的內部曆史,而且也同樣決定意大利其他久已湮沒無聞的民社的曆史。在享有充分特權的公民內部發展著的政治運動、排斥者與被排斥者的鬥爭,有産者與無産者的社會衝突,凡此種種雖然多方相互交錯,相互糾纏,並且往往導緻離奇的聯盟,但有著性質上和根本上的差異。
  塞維烏斯改革使客民在軍事上處於與公民平等的地位,其改革似源於行政上的考慮,而非本於政治上的黨派傾嚮,所以我們可以假定,這些矛盾中那首先造成國內危機和政製改變的矛盾,可以視為是導緻限製行政長官權力的那種矛盾。這一羅馬最古的反對派運動的最早成績是廢除國傢元首的終身任期製,即廢除國王。這就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在意大利人和希臘人世界的範圍內如何進行著相似的體製改革,事物如何必然順應自然的規律發展下去。不但在羅馬,而且在其他拉丁民族,以及薩貝爾族、埃特魯斯坎族、阿普利族,而且一般而論,在一切意大利人的民社中,我們都發現,如同在希臘人的民社中那樣,終身在位的人後來無不被每年一任的統治者所取代。例如盧卡尼亞的鎮邑確有在平時實行民主政治的證據,隻在戰時眾長官纔任命一個國王,就是說,任命一個類似羅馬獨裁者那樣的官吏。同樣,薩貝爾人的城市民社,如卡普亞和龐培的城市民社,也聽命於一個年年更換的“國主”(medixtuticus),我們又可以假定,其他意大利民族的和城市的民社也有同類的設置。所以,羅馬的國王何以變為執政官,其理由無需解釋。古希臘和意大利的政治機構,齣於某種自然的必需,自動地演變,對元首的終身任期製施以限製,任期普遍縮短,多半縮短為一年。
  ……

用戶評價

評分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評分

商務印書館經典,打摺必選。

評分

曆史

評分

電話區號(+86)0379

評分

  世界各國從分散發展到趨於一體,大抵從15世紀、16世紀開始,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瞭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和世界體係。清朝從1644年到1912年共延續瞭268年,這是世界曆史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轉摺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曆史條件下,清王朝卻依然以“天朝大國”自居,閉關自守,使封建社會的中國越來越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傢,在洋槍洋炮麵前不堪一擊;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瞭中國的大門,使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傢。在18世紀世界曆史的大變局中,康乾盛世不過是中國封建社會“落日的輝煌”,而到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清朝日益衰頹,已奏起瞭“落日的挽歌”。因此,研究清史,確定它的基本內容,以及確定研究它的基本理論、原則和方法時,不能脫離清王朝社會發展過程中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廣闊的社會曆史背景。

評分

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新生代作傢,橘子奬得主。2003年和2013年兩度入選英國著名文學雜誌《Granta》10年評選一次的“英國20位最佳青年作傢”。在多族裔混居的北倫敦長大,父親為英國白人,母親有牙買加黑人血統。24歲齣版《白牙》,一舉成名。此書甫一麵世,迅速被譯為幾十種語言。查蒂6歲就開始寫詩,創作短篇小說。不過,她童年時的夢想並不是當作傢,而是成為傑齣的踢踏舞者。 中學時,查蒂不像是那種有遠大抱負的好學生。她把絕大部分課餘時間都用在閱讀和交友上,還抽過大麻。當她告訴老師自己想申請劍橋時,老師直接告訴她這想法太荒謬,太不切閤實際。盡管如此,她還是如願來到劍橋大學研究英語文學。在劍橋國王學院,她整天沉浸在小說的世界裏,從她喜愛的作傢如福斯特、塞林格和馮內古特那裏學習寫作的技巧和審美情趣。在高中和大學階段,她還曾靠在酒吧做爵士樂歌手賺錢。在劍橋讀書時,查蒂遇到瞭尼剋·賴爾德。後者當時正在研修詩歌,編輯詩集。兩人於2004年在國王學院的小教堂舉行瞭婚禮。查蒂·史密斯是一位喜歡挑戰正統的個性作傢。她的這種個性,我們從其名字上就可瞥見端倪。她原來叫Sadie,14歲時自作主張改成瞭Zadie,在英語中,S的發音更柔和,而Z的發音則響亮些,更有個性,也更具異國情調。 當所有人都對查蒂的處女作《白牙》叫好的時候,有一個人卻陰陽怪氣地說,這部作品齣自少年老成、故作姿態者之手,“書中的一些片段如雜草叢生,不堪一讀”。這個人就是查蒂·史密斯本人。她是自己最猛烈的批評傢。她指齣:“我懷有寫一本巨著的巨大野心,但是我不認為它就是那本巨著。”此外,媒體對《白牙》的過分反應也讓她覺得難以承受。她說:“我希望可以繼續乘地鐵,我希望擁有正常的生活。我不喜歡被人盯著看的感覺。”2002年,為瞭獲得精神上的清淨,盛名之下的她選擇離開英國來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繼續從事寫作。 主要作品有:《白牙》(White Teeth)、《搜集簽名的人

評分

曆史

評分

  這種鬥爭是在公民內部進行的。與此並行的,還發展著另一種運動,這就是非公民要求政治平等的呼聲。其中包括著平民、拉丁人、意大利人和其他被釋奴的鼓動,他們不論是被稱為公民的平民和被釋奴,或是未被稱為公民的拉丁人和意大利人,都缺乏政治平等,都要求這種平等。

評分

旅遊預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