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把心都画在纸上了

妈妈,我把心都画在纸上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善贤 著,周琳 译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母爱
  • 成长
  • 情感
  • 家庭
  • 手绘
  • 治愈
  • 温暖
  • 回忆
  • 礼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85854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20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有3~7岁孩子的父母
  

这本书让父母了解为什么给孩子做美术治疗,这看似专业的美术活动其实在家中就能轻松完成。只要在和孩子一起玩美术游戏时多加留心,就能在与孩子亲密互动中给予他们正面的引导和帮助。另外,书中收录了大量真实的美术治疗案例,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被孩子们的作品所震撼:原来它们蕴藏着如此多的信息!关键是:父母是否能看懂。希望本书能够激发每一位读者去了解孩子的内心。
  
  

内容简介

孩子其实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而难以表达出来。这时,如果孩子面前有美术材料,那么他就可以把心里的事画在纸上,或是用纸黏土做出来。这是因为美术表达没有特别的规则,孩子会通过手中的画笔或黏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内心的伤痛和感情,甚至表现出隐藏的能力。一旦内心深处的世界通过美术游戏表现出来,孩子就能恢复被压抑的自我,向着更成熟的方向成长。

作者简介

[韩]金善贤,美术教育硕士,临床美术治疗博士、商谈心理学博士;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美术师;现任韩国CHA医科学大学替代医学研究生院临床美术治疗专业主任教授。兼任大韩临床美术治疗学会会长,美国艺术治疗协会正式会员,国际自然治愈联盟总务理事,韩国联合医学会总务理事,大韩癌症补充替代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著作有《阅读心灵的美术治疗》《美术治疗的实质——曼陀罗》等。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01.让孩子用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说”出心里话

美术能让孩子“说”出心中所想 2

孩子把心思都画在纸上了,妈妈能看懂吗 4

妈妈和孩子互动,一起做美术游戏 7


Part 02. 美术游戏帮妈妈看穿孩子的心

通过“图画测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0

01 房子·树·人图画测试 12

02 家庭生活画测试 22

03 学校生活画测试 28

色彩是孩子心灵的语言 32

01 暖色 33

02 冷色 34

03 黑白色 35


Part 03. 让孩子感到幸福的美术游戏

无比快乐的7种美术游戏 40

01 涂鸦 42

02 水彩画 44

03 纸黏土创作 46

04 剪贴画 48

05 模仿名画 50

06 画曼陀罗 52

07 自然物粘贴画 54

和妈妈一起开启幸福的美术之旅 56

初期阶段:让妈妈与孩子更亲密 60

01 给家人起称号 61

02 擦印画法 62

03 涂鸦 63

中期阶段:孩子的内在表达和实践 64

04 湿水彩画 65

05 让我痛苦的丑八怪 66

06 制作动物假面 67

07 我想说的话,我想听的话 68

08 做自己的人像 69

09 用花做曼陀罗 70

10 蜡笔油画 72

11 准备生日晚餐的饭桌 73

后期阶段:达到治疗目的 74

12 全家合作作画 75

13 做手部模型 78

14 给我的家做广告 80

15 制作许愿树 81


Part 04. 听金老师讲述那些美术治疗故事

美术治疗让孩子的生活回归幸福 84

01 与父母的关系 85

02 与兄弟的关系 88

03 学校生活 89

04 与朋友的关系 90

05 健康方面 92

06 感情方面 93

07 生活方面 94

08 学习方面 96

美术治疗让孩子远离心理障碍的伤害 98

01 焦虑障碍 99

02 分离焦虑障碍 100

03 创伤后应激障碍 102

04 摄食障碍 104

05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05

06 抽动障碍 108

07 品行障碍 110

08 学习障碍 112

09 自闭症 114

关于美术治疗的Q&A; 116

前言/序言


《纸上的心之歌》 一、 引言:一抹色彩,一段传承 当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会被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所触动。在那个被誉为“家”的温暖港湾里,母爱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也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记。而当这份爱,化作指尖的颜料,跃然纸上,便凝结成了一份无声却震撼心灵的诉说。 《纸上的心之歌》并非一本简单的图画书,它更像是一封写给时光的信,一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告白,一段关于成长、关于理解、关于生命中那些最纯粹情感的交织。它讲述的,是一段寻常人家,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如何用最质朴的方式,描绘出最动人的亲情画卷。这幅画卷,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却在细微之处,折射出生命的温度,人性的光辉。 我们常常以为,爱是轰轰烈烈的誓言,是惊天动地的牺牲。然而,生活往往是在无数个平淡的日子里,将爱揉碎,融入到每一顿饭菜,每一次叮嘱,每一次默默的陪伴中。这本书,正是捕捉了这些闪烁着细碎光芒的瞬间,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蜿蜒而又坚韧的生命之河。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原来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二、 故事梗概:画笔下的亲情世界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小雅展开。小雅是一个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女孩,她总是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她的世界,充满了斑斓的色彩,也充满了童真和好奇。而她最喜欢描绘的,永远是那个站在她身后,给予她无穷支持和爱的母亲。 小雅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重心,似乎都围绕着这个家,围绕着小雅。在小雅眼中,母亲的手,粗糙而温暖,总能做出美味的食物,也能轻轻地抚慰她受伤的心灵。母亲的笑容,像阳光一样,驱散她所有的不安。然而,随着小雅逐渐长大,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秘密,也开始有了对母亲的一些不理解。 故事的开端,小雅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她用鲜艳的颜料,描绘着她心中的美好。她画太阳,画花朵,画飞翔的小鸟,画一家人快乐的模样。她的画,就像她跳动的心,充满了生命力。母亲总是默默地看着她画画,偶尔递上一杯水,或者轻声询问她画的是什么。小雅享受着这份安宁,也享受着母亲无言的支持。 然而,成长的烦恼如同悄然而至的阴影,开始笼罩着小雅。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秘密基地,有了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事事都与母亲分享。她开始觉得,母亲的唠叨是束缚,母亲的关心是打扰。她渴望独立,渴望空间,渴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一次重要的绘画比赛前夕,小雅因为一次与朋友的约定,而忽略了比赛的准备。母亲的提醒,在她听来,变成了不耐烦的劝诫。争执在所难免,小雅负气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画笔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她画了一个被围困在笼子里的鸟,画了一片荒凉的沙漠,画了一个与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她的画,不再是色彩斑斓的童话,而是充满了压抑和叛逆。 母亲看着那些画,心疼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她不理解,为什么曾经那个爱笑爱分享的孩子,会画出如此沉重的东西。她尝试与小雅沟通,但每一次,都以小雅的沉默或强硬的回应而告终。母女之间的距离,似乎在无形中被拉开。 转折点出现在小雅的一次生病。突如其来的高烧,让她虚弱无力,也让她更加依赖母亲。在病榻上,她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听着母亲轻柔的呼唤,那些曾经被她视为负担的关怀,此刻却如同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她开始回忆起,母亲为她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些深夜的陪伴,那些小心翼翼的喂药,那些为她调整被子的细微动作。 病愈后,小雅重新拿起了画笔。这一次,她的画风有了微妙的变化。她开始尝试描绘母亲的脸庞,描绘母亲工作的场景,描绘那些被她曾经忽略的,母亲脸上的皱纹,描绘母亲眼角处藏不住的疲惫。她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捕捉母亲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份情绪。她发现,母亲的笑容里,藏着对她的期盼;母亲的叹息里,藏着对生活的承担;母亲的疲惫里,藏着无私的奉献。 她用画笔,重新构建了她眼中的母亲形象,也重新认识了她与母亲之间那份深沉的爱。她开始明白,母亲的“唠叨”,是源于对她的牵挂;母亲的“关心”,是出于对她的保护;母亲的“约束”,是为了让她走得更稳。 故事的结尾,小雅用她最新完成的一幅画,参加了那场迟到的比赛。那幅画,不是宏大的风景,也不是炫目的抽象,而是一幅描绘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母亲身上,她低着头,专注地烹饪着,侧脸上流淌着岁月的光辉。画面的色彩虽然朴实,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仿佛能让人闻到饭菜的香气,感受到家的味道。 画展上,这幅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评委们惊叹于小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以及她用画笔传递出的深沉情感。而当小雅在领奖台上,将奖杯高高举起,她看向人群中的母亲,在母亲的眼眸深处,看到了闪烁的泪光,看到了无言的欣慰。那一刻,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眼神的交汇,才能诉说出那份跨越了误解与成长,却始终牢固不动的爱。 三、 主题探讨:成长的阵痛与爱的回响 《纸上的心之歌》所触及的主题,是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阵痛,也是生命中最普遍、最深刻的情感——亲情。 成长与独立: 小雅的成长,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她渴望挣脱束缚,探索未知,这是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标志。然而,这种成长往往伴随着对现有关系的挑战,特别是与父母的关系。小雅的叛逆,是她试图确立自我边界,寻找独立空间的一种方式。 误解与理解: 故事的核心冲突,并非来自于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于内部的误解。小雅对母亲的付出缺乏深刻的认知,将本应是爱的表现解读为束缚。而母亲,也可能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无法完全理解小雅内心的挣扎。这种误解,是成长的必然代价,也是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必经之路。 爱的表达方式: 父母的爱,往往体现在日常的琐碎中,是一种默默的守护和无私的奉献。而孩子的爱,则可能更加直接,更加外露。当孩子长大,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回应这份爱。小雅从最初的抱怨,到病后的反思,再到最后用画笔重新描绘母亲,就是一次爱的觉醒和升华。她学会了从母亲的角度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画笔)去表达。 细节的力量: 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一顿饭,一次叮嘱,一个眼神,一次拥抱,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构成了亲情最坚实的基石。小雅对母亲脸上的皱纹、眼角的疲惫的描绘,正是对这些细节的深刻体悟。她不再将母亲视为一个完美的符号,而是看到了她作为一个人,一个母亲,所经历的辛劳和付出。 艺术作为情感的载体: 画笔,成为了小雅表达情感的独特语言。当言语无法传达,当内心波涛汹涌,画笔便成为了她最忠实的倾诉对象。她的画作,从最初的童趣盎然,到后来的压抑与叛逆,再到最终的温情与理解,每一次风格的变化,都折射出她内心的成长与情感的流转。艺术,在这里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升华和灵魂的对话。 四、 价值与意义:重拾温情,珍爱当下 《纸上的心之歌》并非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但它所传递的价值,却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唤醒对亲情的珍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追逐外在的目标,而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这本书提醒我们,父母的爱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不应该被忽视或理所当然。它鼓励读者去审视自己的亲情关系,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温暖。 促进代际沟通的理解: 很多亲子矛盾,源于沟通的障碍和理解的缺失。这本书通过小雅和母亲的故事,展现了误解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反思和换位思考来达成理解。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代际关系,促进沟通的范本。 鼓励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些人善于言辞,有些人则更喜欢通过行动或艺术来传达。这本书强调了艺术作为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鼓励读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勇敢地表达爱。 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尽管故事中存在着成长中的烦恼和冲突,但最终,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小雅最终学会了理解和感恩,她用爱和画笔,重新连接了与母亲的感情。这种力量,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也能保持乐观和积极,用爱去化解一切。 品味生命中的“小确幸”: 在这本书里,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对生活中那些微小而又确切的幸福的捕捉。一顿家常饭,一次温馨的陪伴,一幅充满爱意的画作,这些“小确幸”才是构成生命美好底色的重要元素。它引导我们去发现和品味生命中那些不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美好。 五、 结语:一幅未完待续的画卷 《纸上的心之歌》,如同母亲的爱一样,质朴而深沉。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哲理,却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刻的智慧。它让我们看到,成长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而爱,则是这场旅程中最温暖的导航。 或许,我们都曾在某个时刻,像小雅一样,用画笔(或言语)描绘过内心的挣扎与不满。但最终,我们都会在岁月的沉淀中,重新审视那些爱过的、被爱的痕迹。这本书,不仅是小雅的成长独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回响。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感恩所拥有,用生命中最真挚的色彩,去描绘属于我们自己的、永远也画不完的“心之歌”。 当我们合上书页,或许会发现,在自己的心中,也有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上面描绘着那些关于爱、关于家、关于成长的,永不褪色的温暖篇章。而这首歌,也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的生命中,奏响更悠扬的旋律。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孩子,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挥动画笔,将自己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想法,都倾注在手中的纸张上。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而他们用画笔描绘出的,便是这张白纸上最动人的色彩。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由孩子视角构建的奇妙世界,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笔触和色彩背后的,最纯粹的情感。或许,那是一份对父母深深的爱,一份对小伙伴的依恋,又或许是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描绘。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画书,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与纯真灵魂的碰撞。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重新感受到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找回那些被生活磨砺掉的棱角,重新体会那份源自内心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浓烈的感情色彩,仿佛一个孩子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展现孩子纯粹情感的作品特别着迷,因为我觉得,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干净、最真实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孩子是如何用他最独特的方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也许,这些画作并不完美,但它们一定充满了真诚和力量,能够直击人心。我期待着,在这本书里,我能够感受到那种不加掩饰的喜悦,那种深沉的依恋,以及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回归纯真的感觉,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情感,重新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充满幻想和爱的年纪。

评分

作为一个喜欢从细节中品味作品的人,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非常高。我不仅仅满足于看到表面的色彩和构图,更渴望去理解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我相信,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孩子在某个瞬间的心情写照,它可能是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份深埋心底的渴望,又或者是对某个重要的人深深的爱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有机会去“听”懂这些画作的语言,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波动。也许,某些画面会让我忍俊不禁,而另一些则可能会让我湿润眼眶。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看到那些用最简单、最质朴的笔触勾勒出的,最深刻的情感。它可能会是一份关于亲情的温馨描绘,一份关于友情的纯真记录,或者是一份关于梦想的勇敢追逐。无论是什么,我相信,那都将是我在纷繁世界中,一次难得的心灵慰藉。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让人心头一暖,想象中,那是一本充满着纯真与爱意的绘本。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到孩子内心世界,并用细腻的笔触将其呈现出来的作品情有独钟。总觉得,孩子们的视角是如此独特而宝贵,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能触及我们成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期待着,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一个孩子如何用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将他心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那些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梦想的点点滴滴,一一跃然纸上。或许是色彩斑斓的童话,或许是稚嫩却充满力量的涂鸦,又或许是那份不掺杂质的真挚告白。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每一个曾经是孩子,或者依然保有童心的大人准备的。它会像一剂温柔的良药,抚慰我们疲惫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沉浸在那份由心而发的艺术世界里,去感受那份纯粹的情感共鸣,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属于童年的闪光点。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那是一种淡淡的、温暖的色调,仿佛夏日午后洒落的阳光,又像是冬日里依偎在炉火旁的暖意。封面上那些充满童趣的笔触,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他们毫不掩饰的情感表达。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感受到那种久违的纯粹和美好的作品,而这本书的名字,无疑给了我最强烈的暗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由孩子构建的奇妙世界,在那里,没有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只有最直接、最真挚的情感流露。我期待着,能够从书中的画作里,解读出一个孩子的心灵独白,感受他眼中的世界,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奇思妙想。我相信,这些用画笔描绘出的情感,一定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来得更加动人,更能触动人心。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重拾童真,感受爱的机会。

评分

做活动领券加满减,买了一堆书,很满意

评分

有助于了解儿童世界,以后用用这种方法

评分

送货很快 质量不错 很好

评分

帮我姐姐买的,很满意。

评分

好……………………………

评分

不错

评分

宝贝很喜欢

评分

有助于了解儿童世界,以后用用这种方法

评分

很好看比书店便宜的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