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图解胎儿发育280天》的特点是新颖、细致、科学。根据280天胎儿在孕妈妈腹中的发育周期,每天配一幅四维彩超图,讲述今天胎儿的发育程度,并根据此时胎宝宝的发育特点和需求,告诉孕妈妈饮食方面如何提供营养、生活细节上注意哪些,以及情绪上要做好哪些准备……不仅详细、全面地讲述了整个孕期胎儿的发育情况,还将全面的孕产知识结合时间,深入浅出地告诉给各位孕妈妈,是一本形式立体、内容详实的孕期宝典。
书中内容讲解细致,配合图片,一目了然、一看就懂,还根据实际孕期特点设置了很多“孕产专家贴心提醒”“特别提示”等小栏目,就像一位富有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在面对面地给孕妈妈做指导。翻开本书,每位孕妈妈都能度过一个自信、轻松、健康的孕期。
内容简介
“胎宝宝今天长啥样?”
“怀孕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这个时期,吃什么对胎宝宝发育很好?”
“我遇到的这些问题,其他孕妈也会遇到吗?”
……
得知怀孕的那一刻,你是不是感到无比幸福、激动,却又不知所措?没错,任何一位女性得知自己升级为妈妈的时候,都是这样复杂的心情。当你看到自己的身体慢慢发生变化,腹部一点点隆起,一个生动、活泼的小生命在体内慢慢生根、发芽、成长的时候,你一定很想知道,这短暂而漫长的280天,每天的宝宝都在发生什么变化?
别急,翻开这本书,你就能看到每一天宝宝的生长历程。一天一幅清晰彩色图片告诉你宝宝可爱的样子,一天一篇图文并茂的指南告诉你今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该如何照顾自己和腹中的宝宝,该如何避免疏忽和意外……当各种不适状况开始袭击你的时候,当呕吐、嗜睡、健忘、便秘……让你有点寝食难安的时候,你都会在这里找到面对和解决的办法。
每天只要10分钟,看看宝宝的小模样,听听专家的科学指导,不需太多精力,便能让你拥有一个踏实、科学、健康的孕期。
作者简介
王琪,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妊娠高血压疾病学成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从事围产医学20余年,擅长优生优育遗传咨询、孕期和育期系统保健,对于孕期各种并发症及高危妊娠的诊断、治疗以及对各种产科危害重急症的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首都发展资金科研项目及参与其他科研项目十余项。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频道孕妇学校嘉宾主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大众普及健康教育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孕1月 妈妈,我来啦
第1周(1~7天)
第2周(8~14天)
第3周(15~21天)
第4周(22~28天)
孕2月 有模有样的“小人儿”
第5周(29~35天)
第6周(36~42天)
第7周(43~49天)
第8周(50~56天)
孕3月 有一张轮廓清晰的脸了
第9周(57~63天)
第10周(64~70天)
第11周(71~77天)
第12周(78~84天)
孕4月
羞答答地踢 第13周(85~91天)
第14周(92~98天)
第15周(99~105天)
第16周(106~112天)
孕5月 大展拳脚
孕6月 能听到妈妈说话啦
孕7月 会打嗝啦
孕8月 感受到光
孕9月 胎动特别有力
孕10月 等不及了
......
附录 顺利坐月子
精彩书摘
第53~54天远离噪声污染的环境
第8周第4~5天
牙齿开始形成
胎宝宝下肢发育成脚板,胎宝宝的眼睛内的视网膜也有了色素。颌及面部肌肉开始形成。在胎宝宝的齿龈下面,牙齿开始形成。胎宝宝的心脏开始分成4个心室。
刚刚怀孕这几个月里,孕妈妈都知道要小心地避开对胎宝宝不利的环境。噪声作为外环境的一种,对孕妈妈和胎宝宝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功能以及情绪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孕妈妈和家人一定要注意。
噪声对胎宝宝有哪些危害
噪声会影响孕妈妈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如果孕妈妈每天接触50~80分贝的噪声2~4小时,便会感到烦闷、紧张,呼吸和心率增快,心肺负担加重,头痛,失眠,消化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易患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这些都是导致胎宝宝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孕妈妈受噪声影响会导致胎心加快,胎动增加,对胎宝宝极为不利,并导致孕妈妈内分泌功能紊乱,诱发子宫收缩而引起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低及先天性畸形;噪声的刺激,还会引起孕妈妈母体神经细胞的改变,继而影响胎宝宝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胎宝宝的内耳蜗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大量低频率噪声会影响胎宝宝耳蜗发育,胎宝宝内耳受到噪声影响,可能使脑的部分区域受损,继而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所以,在孕期,孕妈妈要远离噪声,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的环境中。
孕妈妈应远离噪音
妊娠期理想的声强环境是10~35分贝。
必要时可临时调换居住地点,如躲开机场或纺织厂。
周末不要到交通拥挤、人流量大的闹市区,更不要去歌舞厅等喧闹嘈杂的娱乐场所。
把家中的电视机、音响音量调小。必要情况下,戴上耳机,关好门窗,静下心来休息片刻。
刚刚怀孕这几个月里,孕妈妈都知道要小心地避开对胎宝宝不利的环境。噪声作为外环境的一种,对孕妈妈和胎宝宝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功能以及情绪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孕妈妈和家人一定要注意。
第55~56天如何挑选床上用品
第8周第6~7天
乳头开始发育
胎宝宝头部在迅速发育,颈部和躯干开始伸展,手看起来像扇贝的壳一样。不管胎宝宝是男是女,乳头都开始发育,肾脏开始产生尿液。现在胎宝宝形状像蚕豆。
居家环境是胎宝宝成长发育的大环境。居家环境不仅要与孕妈妈的身体变化相适宜,还要有利于调适孕妈妈每天的心情。
孕产专家贴心提醒
孕期床上用品宜舒适
对于孕妈妈来说,过于柔软的床垫如席梦思床并不适合。应该在棕床垫或硬板床上铺9厘米厚的棉垫为宜,并注意松软、高低要适宜。市场上有不少孕妇专用的卧具,可以向医生咨询应该选购哪种类型的。千万不要舍不得换掉你的高级软床垫,因为这可是保证你睡眠的重头戏。
如何挑选床上用品
?床,孕妈妈适宜睡木板床,铺上较厚的床垫,避免因床板过硬,缺乏对身体的缓冲,从而导致转侧过频,多梦易醒。
?枕,枕头过高迫使颈部前屈而压迫颈动脉。颈动脉受阻时会使大脑血流量降低而引起脑缺氧。枕头以9厘米(平肩)高为宜。
?被,理想的被褥是全棉布包裹棉絮,不宜使用化纤混纺织物做被套及床单,以免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物品设施要便于日常起居
把孕妈妈的日常用品、衣服、书籍放在孕妈妈随手可触之处,不需孕妈妈爬高就低。家中的设施安置要便于孕妈妈从事家务劳动,如厨具、熨衣具、晾衣具、电灯开关等的高度要适当,以孕妈妈站立操作时不弯腰、不屈膝、不踮脚为宜。
卧室空气宜新鲜
要经常开窗通风,清新的室内环境,利于孕妈妈安眠。而污浊的环境,不但不利于孕妈妈和胎宝宝的健康,还会破坏孕妈妈每天的心情,不利于睡眠。天气晴好时,可以开窗通风2小时,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左右开窗。
……
前言/序言
《生命萌芽: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奇妙旅程》 这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令人屏息的生命探索之旅,深入揭示一个新生命如何在母亲的子宫中悄然孕育,从最初的微小受精卵,一步步蜕变为一个鲜活、健康的新生儿。我们将以生动细致的笔触,结合前沿的科学视角,为您描绘这280天里发生的每一刻奇迹。 第一部分:生命的起点——细胞的奇迹与初始的信号 故事的开端,聚焦于那个决定一切的瞬间:卵子与精子的相遇。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析精卵结合的过程,探究染色体的神奇组合如何奠定了一个全新生命的独特基因蓝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亿万年进化的精巧设计,每一个基因片段都蕴含着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预示着孩子独特的生命轨迹。 紧接着,我们将进入细胞分裂的震撼表演。受精卵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有丝分裂,从一个细胞变成两个,再到四个、八个……这个被称为“卵裂”的过程,如同播撒生命的种子,细胞的数量激增,同时也在为分化成不同组织和器官做着准备。您将了解到,为何每一次分裂都如此精准,为何细胞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完成如此巨大的转变。 随后,我们将探讨早期胚胎的迁移与着床。受精卵在输卵管中一边分裂一边向子宫移动,最终在恰当的时机,找到子宫内膜这个温暖而肥沃的“家”,并牢固地着床。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胚胎需要克服母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排斥,并与母体建立起生命所必需的最初联系。我们将剖析着床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着床失败可能面临的困境。 第二部分:器官的塑造——生命蓝图的精细绘制 随着胚胎的生长,一个更为复杂而精密的生命结构开始显现。我们将重点关注早期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分化。每一个胚层都如同一个高级的建筑师,肩负着塑造特定器官系统的重任。 外胚层:它是所有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根基。您将了解眼睛、耳朵、鼻子、皮肤以及整个大脑和脊髓是如何从这层薄薄的细胞中萌芽、生长并逐渐完善的。我们将深入探讨神经管的形成,这是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雏形,它的每一次褶皱和延伸都预示着未来思维和感知能力的诞生。 中胚层:它是支撑生命活动的骨骼、肌肉、循环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建造者。您将见证心脏的第一次搏动,这是生命最原始的律动。我们将详细描绘骨骼的钙化过程,肌肉的形成,肾脏的初步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起源。血管网络的构建,如同城市的交通系统,将生命所需的养分和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内胚层:它是生命能量的供应站,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幕后功臣。从食道、胃、肠道到肝脏、胰腺,每一个消化器官的形成都充满了设计的精妙。您将了解到肺泡的初步发育,这是未来气体交换的必要结构,以及其他重要的腺体如何从这层细胞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会关注一些关键的早期结构,比如神经嵴,它不仅贡献了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还孕育了黑色素细胞,为皮肤和毛发的颜色奠定了基础,甚至在面部骨骼的发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三部分:身体的完善——形态的雕塑与功能的激活 当器官系统开始形成,胚胎便进入了更为精细的形态塑造阶段。 四肢的发育:您将看到,最初的芽状突起如何逐渐变成拥有手指和脚趾的完整四肢。骨骼的生长、关节的形成、肌肉的附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亿万年的自然选择。我们将探讨肢体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这些障碍如何影响个体的运动能力。 面部的形成:面部的形成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一个尤为引人注目的过程。您将了解鼻、眼、口、耳是如何在头部区域的融合和分化中出现的。面部骨骼的生长,皮肤的包裹,以及表情肌的形成,都为日后个体独特的面容打下了基础。 内脏器官的功能化:不仅仅是结构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功能的激活。心脏开始有效泵血,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的初步演练,肠道开始蠕动消化,肾脏开始过滤废物。我们将强调这些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它们如何为胚胎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 第四部分:胎儿的成长——从模仿到独立的准备 进入中晚期,胚胎正式升级为胎儿,体重和身长迅速增加,外形也越来越接近新生儿。 感官的发育与互动:胎儿的感官系统在不断成熟。听觉系统逐渐完善,胎儿能够听到母亲的心跳、声音,甚至外界的声音。视觉系统虽然在黑暗的子宫中作用有限,但也在悄然发育。触觉最为灵敏,胎儿会抓住脐带,吸吮自己的手指,感受羊水的流动。我们将探讨这些感官的发育如何影响胎儿的情绪和行为。 胎动与活动:您将看到胎儿在子宫内的各种活动。从最初的轻微抽动,到后来的踢腿、伸展,每一次胎动都标志着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成熟。胎动不仅是胎儿健康的信号,也是胎儿与母亲进行早期沟通的方式。我们将分析胎动的规律及其变化。 脂肪的积累与保温:随着孕期的推进,胎儿的皮下脂肪逐渐增厚。这层脂肪不仅为胎儿提供能量储备,更重要的是在出生后帮助其维持体温,抵御外界的寒冷。我们将探讨脂肪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为胎儿出生后的独立生存做好准备。 免疫系统的建立:胎儿并非完全与外界隔绝。母亲通过胎盘传递抗体,为胎儿建立起初步的免疫屏障,保护其免受感染。我们将介绍母体抗体的重要性,以及胎儿自身免疫系统是如何在孕期缓慢建立和成熟的。 第五部分:临近终点——为诞生的最后冲刺 在孕期的最后阶段,胎儿的器官系统已经基本成熟,身体也为最终的降临做着最后的准备。 成熟的肺部:肺部是胎儿出生后能否独立呼吸的关键。我们将详细介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这种物质能够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防止其在呼气时塌陷,是新生儿成功自主呼吸的重要保障。 骨骼的硬化与颅缝:胎儿的骨骼仍在继续钙化和硬化,但颅骨仍然保持一定的柔韧性,并留有颅缝。这为胎儿在通过产道时能够更好地适应骨盆的挤压提供了可能。 胎位与分娩的准备:胎儿会逐渐调整自己的姿势,通常会头朝下,为顺产做好准备。我们将讨论胎位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胎位对分娩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 生殖器官的发育:如果胎儿是男孩,睾丸会开始下降;如果是女孩,卵巢也已发育成熟。这些生殖器官的发育是为未来的生殖功能奠定基础。 结语 《生命萌芽: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奇妙旅程》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命科学的书籍,它更是一首关于爱与生命的赞歌。我们希望通过这段详尽而生动的旅程,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深刻地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感悟生命诞生过程的伟大与奇妙。从微观的细胞变化,到宏观的器官系统构建,再到胎儿与母体之间深刻而无私的连接,我们将为您展现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最终走向独立的新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动人的故事。这本书是对生命最纯粹的敬畏,是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