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趋势:谁的天堂谁的地狱》以全球化的视野、平实的语言、详实的数据深入解读中国房地产市场、行业及与之关联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和现象,探寻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可行路径和措施,洞悉大变革时代的楼市走向,可为政府部门、个人、房地产攸关方决策、置业、投资提供参考。
《楼市大趋势:谁的天堂谁的地狱》以全新的视角、批判而不失理性的分析,从审视楼至危局、破解楼市危局、立楼市新局三个方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以非一般的深度和广度剖析风雨飘摇中的中国楼市迷局,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提出建言。
李骁,中国房地产大数据研究员执行院长,中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联盟常务理事,江浙沪皖房管局联谊会副理事长,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上海副会长,2010年全国房地产十大杰出顾问,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房产之星”,2010年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十大杰出经理人,2012年“房地产百家讲坛”卓越讲师,2012—2013年中国城市商业地产策划影响力人物。
聂伟,字启之,湘籍人士。曾任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自身媒体从业者。长期致力于房地产、宏观经济及民生改善等问题的研究,呼吁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及民生改善的家督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为实现公平而可持续的发展建言。
危局篇
一、中国梦,谁的梦
1 新加坡梦、美国梦,中国“安居梦”
2 从两则故事看中国的房地产问题
3 蜗居、房奴、“房”格尔系数
二、楼市泡沫,崩盘还是狼来了
1 判断楼市泡沫的四个重要指标
2 观察中国楼市泡沫的四个维度
2.1 投机性购房比例远超警戒线
2.2 涉房贷款占信贷规模比例偏高
2.3 商业地产高烧不退
2.4 鬼城蔓延,住房空置率过高
3 房价虚高与楼市泡沫成因分析
A. 推升房价的几把“火”
3.1 土地垄断供应,地价虚高,推升房价
3.2 货币超发,助推房价
3.3 流动性过剩,助推房价上涨
3.4 税费过高,最终由购房者买单
B.浇升房价的几桶“油”
3.5 热钱流入推高资产泡沫
3.6 实体经济虚拟化助推房价上涨
4 中国房地产仍是一个危局
4.1 土地财政已形成路径依赖
4.2 影子银行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
4.3 房地产泡沫与债务泡沫共浴
5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5.1 中国房地产泡沫牢不可破的原因
5.2 泡沫这回还是“狼来了”吗
5.3 诱发房地产泡沫的因素
三、中国模式之殇,路在何方
1 谁将引爆中国式次贷危机
1.1 地方债危机是否被引爆
1.2 地方债风险引爆中国式“次贷”
1.3 谁来为系统性债务危机买
2 钱荒——危机的预演
2.1 钱荒之原因探析
2.2 央行从拒施援手到适当注入流动性
2.3 钱荒--主动的压力测试还是危机的预演
3 中国模式的反思
3.1 传统增长模式走到尽头
3.2 中国模式值得商榷
3.3 中国模式的缺陷
4 依赖房地产业,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4.1 房地产业过热会引发经济结构比例的失调
4.2 易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4.3 内需不振,产业空心化
4.4 创新乏力
4.5 城镇化进程受阻
破局篇
一、打破夜壶,房地产业再定位
1 楼市定位:保增长与控房价
1.1 房价且调且涨,政策边际效应不断减弱
1.2 保增长与控房价,艰难的平衡
2 去支柱化,重构支柱
3 中速增长,再平衡调结构
3.1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3.2 决策层容忍经济“微减速”, 为调结构腾挪空间和时间
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楼市制度重建
1 调控之惑--房价为何越调越涨
1.1 调控屡遭地方博弈,执行不力
1.2 控房价:盯错了的调控目标
2 调控还有哪些“杀手锏”可用
2.1 房产税能否担当调控重任
2.2 通过加税方式调控房地产或是南辕北辙
2.3 如何摆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
3 从美丽中国到美丽楼市
4 他山之石
4.1 寸土尺金的香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4.2 弹丸小国新加坡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4.3 奉行市场自由竞争的美国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4.4 德国房价十年不涨,中国该从中学习什么
4.5 瑞典:住房公平的典范
5 中国住房制度重建
5.1 中国住房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5.2 解决住房问题呼唤顶层设计
5.3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二次房改的春天已到来
三、幸福中国梦,政府转型
1 破除GDP崇拜,提升幸福指数
1.1 提升全民幸福感的经济增长
1.2 是否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1.3 适度的GDP增速,较高的劳动供养率是理想经济形态
1.4 中国如何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2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2.1 回归公共服务,破除“土地财政”路径依赖
2.2 公共服务型政府亟待建立
3 建立以提升全民幸福指数的政绩考核机制
3.1 政绩考核应走出“唯GDP”窠臼
3.2 建立立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全民幸福指数的政绩考核标准
立局篇
一、住房保障亟待立法
二、民富之路,让房价更美丽
1 收入倍增与收入分配改革
2 阻断货币超发之手,增强货币购买力,让房价美丽起来
2.1 货币超发与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
2.2 央行不独立,货币很难不超发
三、美丽楼市与新型城镇化相得益彰
1 城镇化并非房地产的“春药”
2 城镇化前景诱人,差距意味着潜力与空间
3 中国既有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3.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3.3 城镇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
3.4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过度依赖
4 城镇化存在跑偏的风险,新型城镇化呼唤顶层设计
5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题
5.1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改革
5.2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5.3 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5.4 土地制度改革
5.5 财政体制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6 住房制度改革
6.1 高房价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绊脚石
6.2 住房制度亟待改革,二次房改窗口开启
7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
8 谁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角,政府还是市场
9 城市群战略与小城镇战略
9.1 城市群与卫星城战略
9.2 小城镇,大战略
9.3 小城镇如何城镇化--河南陵阳镇“就地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10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10.1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
10.2 新型城镇化应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协同发展
10.3 新型城镇化须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
四、中国楼市的中长期趋势--谁的天堂谁的地狱
1 未来中国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
2 中国楼市的中长期趋势
2.1 商品房总体上“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改变
2.2 房地产去支柱化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
2.3 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2.4 土地供给为保障房让路
2.5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向存量房征税是大势所趋
2.6 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将会下降
3 告别黄金时代,楼市迎来白银十年
3.1 房地产白银时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2 白银时代的市场特征
3.3 白银时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对之道
3.4 白银时代的市场机会
《生活的锚:安家立命的意义》这本书,它以一种近乎哲学思考的方式,探讨了“房子”与“生活”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家”。作者并非在教授投资技巧,而是在引导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以及它在我们人生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书中穿插了大量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关于“家”的理解的感悟。他探讨了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是否被房子绑架了人生,是否将购房变成了唯一的成功标志。书中的观点可能并不迎合大众,甚至有些反传统,但他所提出的“轻资产生活”、“精神家园”等概念,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他鼓励我们不要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去探索更多元的居住方式和生活哲学。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提醒我们在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要让“房子”成为我们唯一的“锚”,而是要学会寻找和建立更广泛、更深刻的“安家立命”之道。
评分这本《房市风云录:普通人的生存指南》让我受益匪浅,它以一种极其贴近现实的方式,剥开了房地产市场光鲜外衣下的真实肌理。书中并没有泛泛而谈宏观经济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普通人在购房、租房、投资房产过程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命运差异。作者善于捕捉那些微小的细节,比如在某个小城市,一次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如何让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瞬间贬值;又比如在大都市,一个年轻人为了攒够首付,不得不压缩所有非必要开销,甚至放弃了许多人生中重要的体验。书中的逻辑清晰,从宏观政策导向到微观个体选择,层层递进,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些真实的场景之中,深刻体会到“天堂”与“地狱”一词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落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并非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个群体,而是展现了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包括市场周期、金融杠杆、政策失误以及个体认知偏差等等。读完之后,我对房地产市场有了更理性、更全面的认识,也对未来的购房决策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不再盲目跟风,而是学会了如何更审慎地评估风险,并为自己和家人寻找一个真正安稳的“落脚之处”。
评分《蜗牛的家:城市中的安居梦》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我读过的最触动人心的一本关于居住和家园的书了。它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无数普通人在城市中追逐“安居”梦想的点点滴滴。书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在城市角落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工,他们为了家人,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日复一日地搬砖砌瓦,却从未放弃在家乡盖起一栋小楼的愿望;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白领,他们起早贪黑,努力工作,却发现即使收入不菲,也难以触及那些冰冷的房价;还有那些在拆迁浪潮中,一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边又依依不舍告别故土的老人。作者将镜头对准了这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群体,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在面对高昂的居住成本、不确定的未来以及对“家”的渴望时的挣扎与坚持。书中大量的采访和真实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安稳的居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对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们充满了敬意,也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那份“家”的温暖。
评分《资本的棋局:房地产的逻辑与真相》这本书,简直是一本教科书式的深度分析。它并没有像市面上很多文章那样,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而是从更深层次的资本运作和经济逻辑出发,揭示了房地产市场背后隐藏的强大驱动力和复杂的博弈关系。作者旁征博引,将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融会贯通,用严谨的论证和扎实的数据,一步步解构了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如何被赋予金融属性,并成为资本逐利的重要载体。书中对于“地租”、“货币供应”、“信贷扩张”等核心概念的阐释,清晰明了,即使是没有经济学背景的读者,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背后的逻辑产生深刻的共鸣。它探讨了政策调控的局限性,以及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市场是如何绕过监管,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书中也剖析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以及一旦泡沫破裂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已经从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更宏观、更具战略性的视角,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市场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城市脉搏:区域发展的冷暖人生》这本书,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发展脉络,并将其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者并没有空谈区域经济学理论,而是通过深入一线采访,将那些冰冷的统计数据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书中描绘了那些因为产业转移而兴盛起来的城市,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足,充满了希望;也展现了那些因为资源枯竭或产业衰退而陷入困境的城市,那里的人们面临着就业困难和人口流失的挑战。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兴衰,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变化,更是无数家庭命运的跌宕起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细腻描绘,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这片土地上多姿多彩的“城市脉搏”。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地域发展差异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对那些在不同城市中努力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与敬意。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脉搏”,而生活在这个脉搏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冷暖人生”。
评分楼市大趋势:谁的天堂谁的地狱 .
评分活动很不错,京东给力,大赞!期待下次~
评分好好好好,有参考价值
评分很好
评分很长知识的一些书 都不错
评分活动很不错,京东给力,大赞!期待下次~
评分东西不错,性价比高。
评分活动很不错,京东给力,大赞!期待下次~
评分挺好,值得推荐!送过来书很脏也烂页了,客服看了晒图过来毫不犹豫给重发货了,效率高,有信用。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