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雙十一,要好幾天纔能收到,雖然推遲瞭,不過比想象的收到的早,小弟說印刷質量很好,贊!~~~
評分經典好帖,書法自學者的必備神器!
評分物美價廉 值得收藏
評分 評分中華書局的創建是辛亥革命的産物。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在商務印書館任齣版部主任的陸費逵與戴剋敦、陳寅等,約請編輯人員秘密編寫新教科書。
評分趕上活動買瞭好幾種,夠用些時間瞭
評分很喜歡的書
評分收到一本舊書 京東這次很不地道
評分然而,劉先生以“抄書”為據否定王寵書作的真實性實考慮未周。王寵是蘇州重要的藏書傢,葉昌熾(1849-1931)嘗見滂喜齋藏宋刻《雲齋廣錄》,有“王履吉印”、“鐵硯齋”二硃記。“又宋刻《東觀餘論》,元本揚子《法言》,並有古吳王氏、王履吉印,與竺塢、玉蘭堂、翠竹齋、梅溪精捨、五峰樵客、文氏諸印,雜廁不分。當是雅宜遺書,身後盡歸竺塢。”[2]在王寵與長兄的書信中,多次談到購書之事。[3]藏書傢買不到書時隻有抄書。文徵明《王履吉墓誌銘》有雲:“君資性穎異,將以勤誠,於書無所不窺,而尤詳於群經,手寫經書皆一再過。”[4]金俊明跋王寵《高唐賦、遊天颱山賦》亦雲:“雅宜先生獨喜臨池,尤邃於經學,於書無所不窺,經史子集,手錄殆遍。予曾見所書《史記》《離騷》及《壁經講義》。”[5]《平生壯觀》、《王氏法書苑》嘗著錄王寵所書《文選》全部、《詩經》全部、《樂誌論》、《閔己賦》、《尚書》全部、《進學解》等。葉昌熾庚辰(1880)五月廿八日的日記記載其所見王寵自注《易經》稿本,[6]而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莊子內篇》、藏於上海圖書館的《聖宋名賢四六叢珠》就是王寵傢的抄本。可見,抄書(包括抄書贈送友人)於王寵並非是不可能之事。僅根據文字多寡,似不能決定書跡之可靠與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