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绛云书卷美人图》初版行世后,很快售罄。本次新版除订正部分手民之误外,另增加珍贵彩色插图8幅,其中有多幅手绘柳如是小像。新版采用红色布面精装,封面重为设计,焕然一新,更为古雅可喜。
黄裳先生独步文坛,才情华茂,他留下的数百万言的创作,不论是现代风格的散文,还是文言的书跋,都是娓娓有致,引人入胜。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迄于两千年以降,作者写下的关于柳如是、钱谦益的文字几已尽收于此。此书披览故实,洞隐烛微,使我们借此窥见这位三百余年前的江南奇女子的性格和命运,明清之际的兴亡史事亦在其中。另外,关于陈寅恪先生的名作《柳如是别传》,书中多有评论文字,读者或可留意。
黄裳(1919—2012),原名容鼎昌,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醉心于坊间旧刻,熟于版本目录之学。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撰有大量随笔、游记、题跋文字。自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锦帆集》以来,相继有《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笔祸史谈丛》、《前尘梦影新录》、《清代版刻一隅》、《插图的故事》等专书数十种行世,辑有《黄裳文集》六卷。另有《猎人日记》等译作,并校注《玉簪记》、《彩楼记》等。
“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光是这书名,就足以勾起我浓厚的好奇心。当我第一次看到它,脑海里就立刻联想到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以及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名叫柳如是的女子,是如何凭借她的智慧、才情和胆识,在那男权至上的社会里,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书名中的“绛云”二字,自带一种古朴而又绚烂的色彩感,仿佛能看到她当年在烟雨江南,或是月下吟诗,或是与文人墨客谈笑风生时的身影。而“书卷”和“美人图”,则又暗示了她作为一位才女的身份,以及她可能留下的艺术痕迹。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女性形象充满敬意,尤其是像柳如是这样,能够在乱世之中,依然保持独立思考和人格尊严的女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她是如何面对家族的衰败,如何寻觅真爱,如何在政治的风波中自处,以及她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女状元”。
评分“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这个名字,光是听着,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沉静美。我一直对明末清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独特印记的女性。柳如是,一个在传统礼教森严的时代,敢于挑战性别界限、追求自由的才女,她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她身着华服,在烟波浩渺的江南水乡,提笔挥毫,诗词唱和,与士大夫们纵论天下。但历史的面纱之下,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她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抗争,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挣扎与勇气?仅仅从书名,我便能感受到一种对这位奇女子深切的探索欲,仿佛作者已经为我铺陈开一幅关于她生命轨迹的宏大画卷,等待我去细细品读,去感受她不羁的风骨,去聆听她穿越时空的低语。我相信,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史实的罗列,而是会深入挖掘她的人性光辉,让她从历史的尘埃中鲜活起来,触动每一个读者内心深处对独立与美好的向往。
评分“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这个书名,总让我联想到一幅精致而又富有故事感的画卷。初见之下,脑海中便勾勒出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身着华服,手持书卷,在烟雨蒙蒙的江南,或是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绛云”二字,既有如晚霞般绚丽的意象,又带有一丝历史的沉淀感,仿佛预示着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书卷”和“美人图”更是直接点明了主角的才情与风貌,以及这本书可能蕴含的艺术性或文学性。我对于柳如是这样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奇女子,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她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位才女的传说,更是关于一个时代女性觉醒与抗争的缩影。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她复杂而又精彩的一生,感受她如何突破时代的桎梏,如何在乱世之中保持独立的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如何用她的才华和智慧,赢得属于自己的尊重和地位。
评分“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这个书名,与其说是一本书名,不如说是一幅画卷的序曲,一首诗歌的开篇。当我看到它时,仿佛就能闻到纸墨的清香,听到古筝的泠泠之音,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古典韵味。我对于柳如是这个名字,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她身上集合了美貌、才情、风骨,以及在那个时代极其罕见的独立精神。书名中的“绛云”二字,既有晚霞的绚烂,又暗含着一种命运的不可预测,而“书卷”和“美人图”则直接点明了她的才女身份和艺术造诣。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单薄的史料记载,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和思想的女性形象。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那层层叠叠的历史迷雾下,柳如是是如何在那个男权主导的世界里,书写自己的篇章,如何用她的笔墨和声音,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这本书,似乎承诺着一次深入的灵魂对话,一次对生命力量的探索。
评分读到“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这个书名,我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一种古典的水墨画意境,柔美中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书名中的“绛云”二字,既有晚霞般绚丽的色彩,又暗示着某种命运的跌宕起伏,而“书卷”和“美人图”则直接点明了主角的才情与容貌,以及她可能存在的艺术性或文学性。对于柳如是这样一位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奇女子,她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她是歌妓出身,却能与当时最顶尖的文人雅士结交,甚至成为他们的知己。这种身份的反差,她的才华,她的爱情,她的政治抱负,无不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张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去探寻在那些或婉约或豪放的诗词背后,隐藏着怎样一颗坚韧而自由的心。我期待书中能有一股清流,洗去历史的浮尘,让我们看到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柳如是,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评分负笈岭南前夕,即于京华购得中华书局“怡情书系”之六种,其一即为《柳如是》,辗转窗楣,流连枕簟,谁谓唐宋以后诗词亡,奚谁谓明词亡?其所亡者,殆词不复如宋室之朝野倾动,然文人墨客,倾心之作,遂足以摇荡性情,感诸来者。我最喜如是之西湖词,更甚者乃《金明池》咏寒柳一阙,曾写一长长的赏析之文;后读丁功谊之《钱谦益思想研究》,言柳者必及钱,论钱者必及柳,于是作《崇祯十三年》,倾吐一时之心动;前不久,购得美籍华人孙康宜之《陈子龙柳如是诗词情缘》,复增一层如是之喜欢;今阅毕黄裳先生之“闲言语”,于如是之信札,于如是与汪然明、陈子龙、宋征舆、钱谦益之千层万层,又多一倍认识。此生所愿,待得时日,必细读寅恪先生之作,以更添如是之爱而入心怀。
评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尽管天天在等待行期,听到这个消息,却好像头顶上着了一个焦雷。再过几天是默存虚岁六十生辰,我们商量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可是只差几天,等不及这个生日,他就得下干校。
评分可是,如果在别的方面没有恒心,
评分好书就是开本偏小
评分黄裳先生独步文坛,才情华茂,他留下的数百万言的创作,不论是现代风格的散文,还是文言的书跋,都是娓娓有致,引人入胜。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迄于两千年以降,作者写下的关于柳如是、钱谦益的文字几已尽收于此。此书披览故实,洞隐烛微,使我们借此窥见这位三百余年前的江南奇女子的性格和命运,明清之际的兴亡史事亦在其中。另外,关于陈寅恪先生的名作《柳如是别传》,书中多有评论文字,读者或可留意。
评分经典书目,值得推荐,红皮绿皮,都要收齐。
评分正版图书
评分去岁《绛云书卷美人图》初版行世后,很快售罄。本次新版除订正部分手民之误外,另增加珍贵彩色插图8幅,其中有多幅手绘柳如是小像。新版采用红色布面精装,封面重为设计,焕然一新,更为古雅可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