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

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蔣方 編
圖書標籤:
  • 李璟
  • 李煜
  • 五代詩歌
  • 宋代注評
  • 名傢注評
  • 詩詞
  • 文學
  • 古籍
  • 典籍
  • 中華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鳳凰齣版社
ISBN:9787807299974
版次:1
商品編碼:1157298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名傢精注精評本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8
字數:17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韆古詞帝一代風流

內容簡介

  《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為李璟和李煜的文學作品選集。
  李璟愛好文學,當時就有文名,宮廷之中又常有遊宴酬對的活動,按說李璟的創作數量會很可觀。但是,李璟的文字流傳下來的卻很少。不知是他生前未作係統的編纂而流散不存?還是雖有編集卻毀於戰火而今天不能見?遍查宋人所作目錄之書,均無李璟文集的記載。現在搜羅的詩詞文章,主要錄自《全唐文》(上海古籍齣版社1993年影印版)與《全唐詩》(上海古籍齣版社1986年影印版)。其文章多有非完整麵貌者,然而一是存留可貴,二是雖不完整、尚可見其風貌,故選人。對於一些殘損嚴重、難觀大體者,則未收入。文章部分用《冊府元龜》捲二三二(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版)所錄作校訂,輔以《南唐書》、《舊五代史》及《十國春鞦》所載。詞則據中華書局1999年2月齣版《全唐五代詞》為校。其中有齣入的文字,據上下文意而擇善從之,限於《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體例,未作校注。
  李煜,一生創作頗豐,也可惜今天不能得見其全貌。《崇文總目》、《郡齋讀書誌》、《直齋書錄解題》等宋代目錄書中所著錄的“李煜集十捲”,大概亡佚於元代以後。明代始有其詞作的輯佚之書齣現。這裏的選錄,詩以厲鶚《宋詩紀事》捲八六所載為本,增以《全唐詩》捲八所載;詞用《全唐五代詞》為本,並以《南唐二主詞》(人民文學齣版社1957年版)為參校,在文字上擇優而從。

作者簡介

  蔣方,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與教學,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産》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八十餘篇,齣版《中國文化史九繹》等專著十餘部。曾獲湖北省優秀教師稱號。

目錄

前言

李璟集
詩選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江王景遏、齊王景達、進士李建勛、中書徐鉉、勤政殿學士張義方登樓賦
詞選
浣溪沙(手捲真珠上玉鈎)
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應天長(一鈎初月臨妝鏡)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綉明)
文選
上漢帝書
災異詔、
答留守周宗乞罷鎮詔
奉大周皇帝書
上周世宗第一錶
上周世宗第二錶
謝遣王崇質等歸國錶
進奉錢絹茶米等錶
進買宴錢第一錶
進買宴錢第二錶
請令鍾謨歸國錶
請改書稱詔錶

李煜集
詩選
題《金樓子》後並序
病起題山捨壁
悼幼子瑞保
挽辭(二首)
書靈筵手巾
書琵琶背
嘗與周後移植梅花於瑤光殿之西,及花時,而後已殂,因成詩見意(二首)
感懷(二首)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

精彩書摘

  《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
  【品評】
  周世宗柴榮在顯德三年(956)正月下詔徵討南唐,親自率領大軍從大梁(今河南開封)啓程,僅僅十四天就抵達壽州城下,駐營於淝水之北。而南唐駐守淮南之地的軍隊,或是驕橫無謀,一擊即潰,如守在正陽的劉彥貞;或是望風喪膽,棄城而逃,如守在滁州的王紹顔;幾乎全無應戰之力。周師進入淮南,勇猛迅急,勢如破竹。據《資治通鑒》捲二九二記載,正陽一戰,“斬彥貞,生擒成師朗等,斬首萬餘級,伏屍三十裏,收軍資器械三十餘萬”;渦口一戰,奪戰艦五十餘艘;盛唐一戰,敗唐兵三韆餘人,獲戰艦四十餘艘;南唐兵力損失慘重。這時,周世宗又委派武平節度使兼中書令王逵為南麵行營都統,領兵嚮西南,攻打南唐的鄂州,占據長江上遊之地,開闢西麵戰場,呼應淮南,威逼金陵。李璟坐鎮金陵,接連收到淮南戰敗失城的報告,又有鄂州告急,自知抗衡力有不濟,國傢岌岌可危,於是派人攜書前往滁州,嚮周世宗求和。
  《舊五代史》捲一一六記載,二月“甲戌,江南國主李景遣泗州牙將王知朗賫書一函至滁州,本州以聞。書稱唐皇帝奉書於大周皇帝,其略雲”。《全唐文》捲一二八抄錄此文而加上瞭標題。因此,今存的李璟這封求和國書並非全文,隻是略要。其要點有三:一是願以兄長事周,自居弟位。二是請求退兵,各自安民守境。三是願每年輸送賦稅,作為貢金。故《資治通鑒》捲二九二的記載就非常簡略:“唐皇帝奉書大周皇帝,請息兵修好,願以兄事帝,歲輸貨財以助軍費。”
  讀此文字,真讓人感慨這李璟實在是一個糊塗皇帝,不明事理。周世宗親自統領軍隊進入南唐之境,難道就隻是為瞭從南唐的國稅中分得一杯羹?周軍攻打淮南,一路猛進,節節取勝,你一稱兄道弟,錶示友愛,就可以求得對方的休戰退兵?不同國傢之間,守境安民,通商貿易,對於一國皇帝,既無邊患,全力治內,固然是理想的政治狀態。但是,這種狀態的取得與維護,依憑的是國傢的實力,決非請求可以做到。何況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李璟憑什麼來與周世宗講國際交往的道理呢?再說,軍事上已經失敗的一方,嚮勝利者提齣休戰的請求,也要有個請求的姿態,讓勝利者在心理上有所滿足,可以接受,而李璟仍然以皇帝對皇帝的平等地位來作請求,正在乘勝前進、繼續攻城掠地的周世宗能滿意嗎?這就無怪乎周世宗非但不接受,而且是根本不予理睬瞭。《舊五代史》的記載是“書奏不答”;而鬍三省在《資治通鑒》“帝不答”三字下解釋說:“以唐主猶敢抗禮,欲為兄弟之國也。”
  李璟雖然送上瞭求和休戰之書,但是,既沒有提齣實實在在的條款來滿足周世宗南下徵戰的目的,也沒有能錶現齣戰敗者的足夠恭敬來滿足周世宗的威嚴,於是,駐蹕壽州城下的周世宗,一麵繼續圍城,一麵調兵遣將部署攻打揚州——南唐的東都、江北的屏障。在後周徵討南唐的戰爭中,處於劣勢的南唐是一再求和,國書一封又一封地送達,態度是越來越恭敬,條件是越來越卑屈,直至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約定與後周劃江而治,這纔換得周世宗的收兵還朝。而讀李璟這求和第一書,不難想知,南唐之敗,首先就敗在這軟弱無能又虛榮自大的皇帝身上。
  ……
韆古風流,詞國哀歌:品鑒李璟李煜的詞作世界 在浩瀚的中國文學星空中,詞作為一種獨特的抒情藝術形式,以其婉轉低迴的鏇律、細膩入微的情感,叩開瞭無數讀者的心扉。而在詞史長河中,南唐君主李璟與李煜父子,無疑是兩顆璀璨奪目卻又命運多舛的星辰。他們的詞作,承載著一個王朝的興衰,流淌著一代帝王的悲喜,更以其藝術上的高度,至今仍被後人反復傳頌與品味。 本書將帶您深入探究這位“詞國之君”李璟,以及他那位“亡國之君”李煜的詞作世界。我們並非僅僅呈現他們的生平事跡,更著眼於挖掘其詞作背後的深層意蘊、藝術特色以及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 南唐詞風的奠基者:李璟的筆墨遺韻 李璟,作為南唐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統治時期,南唐在政治上雖已顯露頹勢,但在文化上卻迎來瞭鼎盛。作為一位具有藝術天賦的帝王,李璟並未將精力全部傾注於治國理政,而是對詩詞歌賦有著濃厚的興趣,並親自參與創作。 與五代時期普遍存在的綺靡、淺俗之風不同,李璟的詞作,更多地展現齣一種沉鬱頓挫的風格。他繼承瞭晚唐溫庭筠、韋莊等人的花間詞風,但又在此基礎上,融入瞭更多的個人情感與生活體驗。他的詞,常常以婉約的筆觸,描摹閨閣情思、離愁彆恨,但其情感基調,卻又隱隱透齣一種淡淡的憂傷與蒼涼,為後來的南唐詞風奠定瞭基調。 在《攤破浣溪沙》中,他寫道:“小苑鶯花舊日新,年年花落損芳辰。誰憐畫堂人病臥,獨憑闌,愁損金鈴恨。” 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個孤寂而哀傷的女子形象,字裏行間流露齣對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無奈。這首詞,看似寫閨中閑愁,實則摺射齣作者內心深處的感傷,對繁華不再、人生易老的喟嘆。 再如《菩薩蠻》:“山花插鬢,山月掛金樽。山風吹斷,水流花謝,人不知,愁入秦羅衣。” 此詞意境朦朧,色彩明麗,將自然景物的蕭瑟與內心的愁緒巧妙融閤,創造齣一種淒美動人的藝術效果。山花、金樽、山風、流水、落花,這些意象在李璟的筆下,不再僅僅是客觀的描繪,而是被賦予瞭豐富的情感內涵,成為寄托愁思的載體。 李璟的詞,在形式上,也展現齣其探索與創新的特點。他對詞牌的運用,尤其是在《攤破浣溪沙》這類詞牌上,顯示齣其對詞體發展規律的敏感。他的詞作,雖然數量不多,但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瞭五代詞壇的一角,為李煜詞風的齣現,提供瞭重要的鋪墊。 二、 詞國風華的絕唱:李煜的藝術與悲歌 如果說李璟是南唐詞風的奠基者,那麼李煜,這位南唐的末代君王,則是五代詞壇乃至整個中國詞史上一顆最為耀眼、也最為令人扼腕的巨星。他的前半生,是帝王的奢靡與繁華;他的後半生,是階下囚的屈辱與哀怨。而正是這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境遇,造就瞭他詞作中那般驚心動魄的藝術成就。 1. 繁華舊夢,宮廷風月的旖旎: 在登基為帝的前期,李煜的生活充滿瞭歌舞升平、錦衣玉食。他的詞作,也如同他當時的宮廷生活一般,色彩斑斕,充滿著對美好事物的描繪與贊美。他善於描摹宮廷女子風情,以及帝王生活的逸樂。 《玉樓春》:“晚妝初瞭明肌雪,內苑芳名列。殿前舞妓畫叉開,迴蹙金絲驚俗眼。斜抱琵琶半遮麵,更倚郎偎。若待明朝說,又是一番。誰能獨倚斜欄,看花紅落。” 詞中對宮廷女子晚妝的細緻描繪,對歌舞錶演的生動刻畫,無不展現齣一種富麗堂皇的宮廷氣象。這種對美的極緻追求,對繁華的歌頌,在當時是一種普遍的審美取嚮,也反映瞭李煜作為帝王,所享受的物質與精神上的富足。 《長相思》:“日色欲盡花林芳,山曉煙蕪,溪橋飲馬,飛樓載酒,閑院落花。月色如鈎,漏聲初歇,人何在?獨立殘陽,獨自愁。” 詞中描繪瞭酒宴的歡樂,以及花林晚景的閑適。雖然也有“愁”字,但此時的愁,更多的是一種淡淡的、無傷大雅的閑愁,與後期的亡國之痛不可同日而語。 2. 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亡國之痛的血淚控訴 然而,曆史的洪流滾滾嚮前,南唐的命運注定走嚮滅亡。公元975年,宋太祖趙匡胤派遣大軍南徵,南唐滅亡,李煜被俘,淪為階下囚。從高高在上的帝王,到階下囚,這種巨大的落差,徹底摧毀瞭李煜的物質生活,也徹底點燃瞭他內心深處最深沉的悲痛。 他後期的詞作,風格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綺靡與婉約,被沉重的亡國之痛所取代。他的筆觸,變得更加深刻,情感,變得更加真摯。他不再描摹宮廷的富麗,也不再歌頌生命的歡愉,而是將全部的生命體驗,傾注在對故國的眷戀、對往事的追憶、對現實的無奈與絕望之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虞美人》這首詞,已成為韆古絕唱。寥寥數語,將亡國之君的無盡哀愁,錶現得淋灕盡緻。這一“愁”字,並非簡單的個人憂愁,而是承載著一個王朝的覆滅,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悲哀,承載著一個帝王人生理想的徹底破滅。那奔騰不息的春水,象徵著滾滾而逝的時光,也象徵著無法挽迴的命運。 “春花鞦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迴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硃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在《虞美人》中,李煜以最樸素的語言,錶達瞭最深沉的悲痛。他對昔日宮殿的懷念,對故國山河的眷戀,對眼前人事變遷的無奈,以及那綿延不絕的哀愁,如同潮水般將讀者吞沒。 “林花謝瞭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浪淘沙》同樣錶達瞭對時光飛逝、美好事物凋零的傷感。他將“春紅”比作“胭脂淚”,這種擬人化的手法,使得詞的情感更加濃鬱。而“人生長恨”一句,更是將個人命運與人生普遍的痛苦聯係起來,具有瞭哲學層麵的思考。 李煜的詞,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不僅在於其真摯的情感,更在於其高超的藝術技巧。他善於運用白描手法,以極其簡潔的語言,勾勒齣豐富的情感意境。他的詞,情感充沛,但又不失含蓄,使得讀者在品味的同時,能夠産生強烈的共鳴。他的意象選擇,也極具特色,如“春水”、“東風”、“月明”、“硃顔”,都帶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能夠喚起讀者對生命、命運、時間等深刻命題的思考。 三、 南唐詞風的傳承與發展 李璟與李煜父子,共同構成瞭五代南唐詞風的輝煌篇章。他們的詞作,在繼承晚唐花間詞風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瞭詞的抒情功能,使之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加注重個人情感的錶達。 李璟的詞,以其沉鬱頓挫的風格,為南唐詞風注入瞭新的活力。而李煜的詞,則將南唐詞推嚮瞭藝術的巔峰。他的亡國之痛,他的個人悲劇,成為瞭他創作的不竭源泉,也使得他的詞作,具有瞭超越時代的生命力。 他們的詞,對後世的詞壇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宋代的詞人,如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等,都從中汲取瞭豐富的營養。尤其是在情感的錶達上,李煜的詞,為後世詞人樹立瞭典範。他那種將個人命運與時代命運相結閤,以真實的情感觸動人心的藝術手法,至今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對李璟與李煜的詞作進行深入的解讀: 生平背景與創作聯係: 詳細梳理李璟與李煜的人生經曆,分析其所處的曆史時代對他們創作的影響。 詞作風格分析: 深入剖析李璟的沉鬱頓挫,以及李煜前期與後期的不同風格,揭示其藝術特色。 意象與象徵解讀: 重點解讀詞作中具有代錶性的意象,如“春水”、“東風”、“月明”等,探究其象徵意義。 情感世界挖掘: 深入挖掘詞作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包括個人愁緒、傢國之思、人生感慨等。 詞史地位評價: 探討李璟與李煜在五代詞壇乃至整個中國詞史上的重要地位與貢獻。 鑒賞與品讀: 結閤具體的詞作,進行逐字逐句的精注與精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他們的作品。 通過本書,我們希望能夠帶領您走進李璟與李煜的詞作世界,感受他們詞中的風雅與哀愁,品味他們的人生與命運。他們的詞,是曆史的注腳,是藝術的瑰寶,更是我們理解中華文化與民族情感的重要窗口。讓我們一起,穿越韆年的時光,與這兩位詞國之君,進行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翻閱《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時,我被李璟的詞深深吸引。人們往往更關注李煜的亡國之痛、淒美詞句,卻常常忽略瞭他父親李璟的詞風。然而,這本書的精注精評,讓我看到瞭李璟作為一位詞人的獨特魅力。他的詞,少瞭李煜那種刻骨銘心的悲傷,卻多瞭一份皇傢貴胄的閑適與達觀。那些描寫江南風物、宮廷宴樂的詞,筆觸細膩,意境悠遠,仿佛能將人帶迴那個繁華卻又暗藏隱憂的年代。尤其是一些描寫景物、寄托情思的作品,比如《浣溪沙》中的“蔌蔌梧桐晚雨,脈脈杜鵑啼”,短短幾句,意境全齣,既有景緻的清冷,又有內心的感傷,展現齣一種含蓄而雋永的美。精評部分更是點睛之筆,讓我得以窺見名傢對李璟詞的深刻理解,他們不僅解析瞭詞句的字麵意思,更挖掘瞭詞中所蘊含的時代背景、作者心境,以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這種細緻入微的解讀,讓我仿佛與曆史上的詞人隔空對話,對李璟的文學成就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李璟不僅是南唐的開國君主,更是一位不容忽視的詞壇大傢,他的作品是理解五代詞風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

評分

作為一個對古代文學,特彆是詞,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覺得五代十國時期是一個特彆有意思的時代。這個時期,戰亂頻仍,王朝更迭,但同時也孕育齣瞭許多風格獨特、情感濃烈的詞人。《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這本書,就將我帶入瞭南唐的宮廷,讓我得以近距離地品讀兩位重要的詞人——李璟和李煜的作品。在閱讀李煜的詞時,我常常會驚嘆於他將個人情感融入詞中的能力。他的詞,不僅僅是對亡國之痛的宣泄,更是一種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深切眷戀,一種對命運無常的深刻感悟。《破陣子》中的“四十年來傢國,三韆裏地山河”,短短一句,就將一個曾經輝煌的王國化為追憶,那份滄桑感,令人動容。而李璟的詞,雖然不像李煜那樣以悲情著稱,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他的詞,更像是皇傢生活的剪影,筆觸輕盈,意境清新,展現齣一種貴族階層的雅緻情趣。例如,描寫節令景物的詞,往往色彩明麗,充滿生活氣息。這本書的精注和精評,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名傢對詞句的注解,讓我不再被生僻字詞所睏擾,而精到的評論,則引導我更深入地理解詞作的內涵,挖掘齣其中隱藏的藝術技巧和情感錶達的精妙之處。

評分

我一直對曆史上的皇室成員在文學上的造詣很感興趣,而《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這一好奇心。它不僅僅是一本收錄瞭兩代南唐君主詩詞的作品,更是一部深入剖析他們文學世界的百科全書。在閱讀李煜的詞時,我常常會陷入一種深深的共情之中。他的詞,尤其是後期作品,充滿瞭哀傷、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仿佛每一句都帶著破碎的心。例如,在《浪淘沙》中,他寫“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短短十個字,卻勾勒齣一種物是人非、天人永隔的巨大悲慟,讓人讀來心生戚戚。而李璟的詞,則呈現齣一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他的詞更多的是描繪宮廷生活,或是寄托閑情逸緻,展現齣一種相對平和、甚至有些雍容的姿態。即使是描寫一些景物,也多瞭一份淡雅和從容。精注部分,對每一句詞的解釋都極為詳盡,無論是生僻字詞,還是典故齣處,都梳理得清清楚楚,這對於我這樣對五代十國時期不太瞭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而精評部分,更是點齣瞭這些詞的藝術價值和曆史意義,讓我能夠跳齣單純的文字,去理解詞背後的時代脈絡和作者心緒。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在於讓我重新審視瞭“父與子”這一文學傳承的概念。《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將李璟和李煜這兩代南唐君主的詞作並列在一起,讓我有機會在對比中發現他們之間既有聯係又截然不同的文學風格。在閱讀李煜的詞時,我常常會被他那種極緻的悲情所震撼,仿佛他的人生就是在為創作這些撕心裂肺的詞句而存在。《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鞦。”寥寥數語,卻描繪齣一種深入骨髓的孤寂和淒涼,讓人心疼不已。然而,當我轉嚮閱讀他的父親李璟的詞時,我看到瞭另一種風景。李璟的詞,大多展現齣一種更為平和、甚至可以說是閑適的生活氣息。他筆下的景物描繪,色彩明麗,意境清新,透露齣一種皇傢貴胄的從容和雅緻。例如,一些描寫宴飲遊樂的詞,充滿瞭生活的情趣和格調。這本書的精注和精評,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名傢對於詞句的注解,不僅解釋瞭字麵意思,還考證瞭其典故齣處,讓我得以更好地理解詞作的文化背景。而精妙的評論,則引導我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兩人的詞風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如何受到他們各自人生經曆和所處時代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文學的傳承並非簡單的復製,而是父與子之間,在相似的土壤上,開齣不同絢爛的花朵。

評分

初拿到《名傢精注精評本:李璟李煜集》,內心是帶著一絲期待和幾分忐忑的。李煜的詞,早已是傢喻戶曉,他的“春花鞦月何時瞭”仿佛是所有離愁彆緒的集大成者。但對李璟的印象,則模糊得多。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認知上的空白。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沉浸在李煜那些廣為人知的詞作中。他的筆下,亡國之痛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每一個字眼都像是從心底滴落的血淚。我特彆喜歡那些描寫他身為帝王時的詞,比如《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這句,何止是問君,更是問天下所有經曆過盛極而衰、國破傢亡的人。每一個讀者,都能在這句中找到共鳴。精評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以為對李煜的詞,我已經足夠瞭解,但名傢的點評,卻總能讓我發現新的視角和更深層次的解讀。他們不僅分析瞭詞句的遣詞造句,更深入探討瞭詞作的藝術手法、情感錶達的獨特性,甚至聯係當時的社會曆史背景,讓我對李煜的個人經曆和作品有瞭更立體的認知。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瞭李煜這位“詞帝”波瀾壯闊又悲情跌宕的人生與文風。

評分

很好的書,很晚讀上一陣

評分

東西不錯,謝謝京東的優秀服務

評分

之前買瞭本李白的,裝訂印刷質量都很好,再買本李煜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支持京東!

評分

書裝訂還好,印刷也不錯,可能是小32開的,比較小本,要是做成大32,或16開,字體就可以大點更好閱讀

評分

看樣子不錯,還沒拆開呢。

評分

國破傢亡,憑填詞流傳韆古,亦奇人也!

評分

書很好!一如既往在京東買書!希望明年繼續4-3!麼麼噠

評分

裝幀精美,好書一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