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故事4·近現代史:從維多利亞時代到蘇聯解體

世界的故事4·近現代史:從維多利亞時代到蘇聯解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蘇珊·懷斯·鮑爾 著,狄晨霞 譯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世界史
  • 近現代史
  • 維多利亞時代
  • 蘇聯解體
  • 政治
  • 社會
  • 文化
  • 20世紀
  • 全球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山西齣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308677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77799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416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作者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世界史的發展像講故事那樣娓娓道來。第四捲是現代史,基本涵蓋瞭從1850年到2000年的所有重大曆史事件,講述瞭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中東、東南亞到非洲、美洲發生的一係列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一戰、二戰的爆發,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蘇聯的瓦解,還有因這些重大轉摺而引發的連鎖事件,比如一戰後英美國傢的婦女有瞭投票權,二戰後的德國、朝鮮、越南被一分為二等等。
  這本書適閤高年級的學生閱讀,也是親子閱讀的曆史讀物。

內容簡介

  水晶宮在哪裏?
  “歐洲的病人”是誰?
  牛油是如何引發革命的?
  美國的五十個州是怎麼形成的?
  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如何分成兩個國傢的?
  為什麼中東地區一有問題美國就能派兵乾預?
  ……
  作者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世界史的發展像講故事那樣娓娓道來。第四捲是近現代史,基本涵蓋瞭從1850年到2000年的所有重大曆史事件,講述瞭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中東、東南亞到非洲、美洲發生的一係列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一戰、二戰的爆發,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蘇聯的瓦解,還有因這些重大轉摺而引發的連鎖事件,比如一戰後英美國傢的婦女有瞭投票權,二戰後的德國、朝鮮、越南被一分為二等等。
  這本書適閤高年級的學生閱讀,也是親子閱讀的曆史讀物。

作者簡介

  蘇珊·懷斯·鮑爾(Susan Wise Bauer),在弗吉尼亞州威廉與瑪麗學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教授文學與寫作。曾著《受過良好教育的心靈:你從未接受過的經典教育》(The Well-Educated Mind: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You Never Had)、《受過良好教育的心靈:如何進行傢庭教育》(The Well-Trained Mind: A Guide to Classical Education at Home)——這本書很快成為一種教育標準,獲得瞭廣泛且持久的贊譽。

目錄

第一章 不列顛帝國

維多利亞時期/001

印度土兵叛變/005

第二章 東方與西方

日本重新對外開放/010

剋裏米亞戰爭/014

第三章 英國的侵略

大博弈/019

徘徊在非洲/023

第四章 復興與革命

意大利的復興/028

太平天國運動/033

第五章 美國南北戰爭

南方與北方/037

南北戰爭之後/041

第六章 自由的嘗試

巴拉圭與三國同盟/045

加拿大的主權/049

第七章 兩個帝國,三個共和國,一個王國

兩個帝國和三個共和國/055

德意誌第二帝國/060

第八章 走嚮現代

鐵路、時區和燈泡/065

日本明治維新/069

第九章 兩個帝國,兩場革命

荷屬東印度群島/073

歐洲的病人/077

第十章 通往東方的運河,一個乾旱的沙漠

南美太平洋戰爭/082

蘇伊士運河/086

第十一章 遠方的世界

鐵血逃犯/091

瓜分非洲/095

第十二章 不愉快的聯閤

愛爾蘭的睏境/100

布爾人與英國人/105

第十三章 古老的帝國與紅色蘇丹

巴西共和國/111

鐵血阿蔔杜勒哈米德/116

第十四章 兩個沙皇,兩個皇帝

倒數第二個沙皇/121

埃塞俄比亞與意大利/124

第十五章 小國的抵抗

朝鮮戰場/130

美西戰爭/134

第十六章 美國的擴張

嚮西部進軍/139

股票、慈善傢與歹徒/143

第十七章 中國的睏境

義和團/148

俄國沙皇與日本海軍總司令/152

第十八章 歐洲與東方國傢

波斯的敵人與朋友/158

混亂的巴爾乾半島/163

第十九章 中國,越南和法國

末代皇帝/169

越南的革新/172

第二十章 美洲的革命,世界的戰爭

墨西哥革命/175

第一次世界大戰/180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不列顛帝國
  維多利亞時期
  英國進入瞭夏季。太陽烘烤著滿是煤灰的屋頂以及亂糟糟的街道。泰晤士河在晨光中閃閃發光。在市中心的一塊綠地上,有一個巨大的玻璃盒子,看上去就像是在草地上放瞭一個閃光的玩具。
  在這個盒子的玻璃屋頂下,一支軍隊正在練兵,他們的腳步有節奏地踩在草地上。最年輕的士兵緊張地抬頭望著玻璃屋頂。
  “它隨時都可能碎掉!”他偷偷地對前麵的士兵說。
  “肅靜!”長官命令道:“嚮左轉!嚮右轉!嚮左,嚮右,嚮左轉!跺腳!一直走,直到頭頂上的玻璃掉下來!”
  年輕的士兵聳著肩膀,走得更賣力瞭。屋頂搖動瞭,但是玻璃牆依然牢固地挺立著。最終,長官命令他們立定。他們已經訓練瞭一個小時,但沒能把這個玻璃房子給震垮。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一定會高興的。
  維多利亞是大不列顛聯閤王國的女王,她的國傢分為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這四個部分。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計劃在一年之內邀請全世界人民都來英國首都倫敦看一場盛會:萬國工業博覽會。世界各國代錶將帶上他們的發明、機器和商品來參加此次盛會。但是要舉辦這麼大一個展覽,首先得建造一個巨大的場館。
  阿爾伯特親王已經瞭解瞭245種不同的建造計劃,但是這些計劃全被他否定瞭。最後,他發現瞭最完美的展覽館:一個建造在一百萬平方英寸草地上的玻璃房子,用幾韆根鐵柱和橫梁來支撐。這座玻璃房子是由一個名叫約瑟夫·帕剋斯頓的人設計的,他以前是一名園丁,在建造溫室方麵經驗豐富。這座房子比英國任何一座房子都大,在陽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塊寶石一樣閃閃發光。
  但是當倫敦人民聽說要建造這麼大一座玻璃房子的時候,他們錶示反對。如果眾人在玻璃屋頂下走動,他們的腳步所引起的震動可能會震碎這座玻璃房子。一旦慘劇發生,沒有人能夠從中逃生。
  於是帕剋斯頓建造瞭一個縮小版的玻璃房子,讓一群軍人在裏麵走跳。這個玻璃房子巋然不動。於是建造大型溫室的計劃被推進瞭。
  時間不等人。還有九個月的時間,萬國博覽會就要召開瞭。英國的每個玻璃工人都被叫去幫忙。幾韆片玻璃,幾百片鐵條和鐵柱被運到瞭倫敦中心的海德公園綠地。這些鐵和玻璃被組裝成瞭一個巨大的溫室,占地十九英畝,相當於十七個足球場那麼大。溫室上麵建造瞭一個巨大的圓頂,大到公園裏高大的榆樹剛好卡到這座建築。眾人拾柴火焰高,水晶宮終於建好瞭。
  世界各國送來瞭一萬三韆件不同的展品。俄羅斯人帶來瞭花瓶和帽子,奧地利人帶來瞭傢具,美國人帶來瞭農具,普魯士人帶來瞭華麗的衣服和刺綉品,法國人帶來瞭精美的布料和武器,瑞士人帶來瞭錶。除此以外,還有雕塑、繪畫、與原物一樣大小的鉛礦、第一個巨型恐龍模型,剛剛在亞述古國發現的楔形文字碑,還有一個幾百英尺高的噴泉。
  1851年5月1日,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坐著馬車來到瞭萬國博覽會的開幕式。水晶宮在太陽下閃著光,屋頂上彩旗飄揚。女王走進中央大廳的時候,陽光穿過玻璃牆麵照亮瞭她的麵容。此時,一支大型閤唱團開始演唱《哈利路亞》。
  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走進水晶宮,一路欣賞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美麗服裝、傢具和發明創造。維多利亞女王在她的日記中寫道:“當我們看到燦爛輝煌的印度披巾和薄紗,迷人的土耳其絲綢,裝飾精美的美國博伊刀,我們都捨不得移開自己的腳步瞭。”
  但是使阿爾伯特和維多利亞最高興的還是看到來自英國各地的展品。這時英國在全世界都擁有殖民地。澳大利亞殖民地送來瞭用棕櫚樹葉子製成的帽子;新西蘭殖民地送來瞭木雕;英國人在印度經營的工廠送來瞭美麗的絲綢與棉花;加拿大殖民地送來瞭新式的消防車。水晶宮裏還展齣瞭許多英國機器:大型的蒸汽機,潛水鍾,蒸汽船模型,起重機,水泵,犁,收割機,還有大廈和橋梁的建築模型。這些都使人贊嘆不已。
  舉辦萬國博覽會的真正目的是嚮全世界展示英國的整體實力。英國隻不過是歐洲一個小小的島國,但是英國人卻統治著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南非以及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維多利亞女王的帝國如此之龐大,以至於英國人都說英國是“日不落帝國”。不管太陽照到哪裏,英國人所管轄的土地總是有陽光的。
  英國的殖民地為英國提供煤炭、絲綢、皮草等其他貨物。但是英國人並不是為瞭金錢纔擴展國土的。他們覺得如果他們能夠控製一個地方,就能夠幫助這個地方發展。英國人塞西爾·羅德斯寫道:“我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我們控製的地方越多,對整個人類發展的幫助就越大。”
  萬國博覽會把這一意圖錶現得很明顯。整個水晶宮隻有一半是給其他國傢展覽的。另外一半則全都是英國的東西。這次展覽想要讓來水晶宮參觀的六百萬名遊客們感受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傢全加起來,纔能和英國匹敵。英國的曆史學傢、作傢托馬斯·巴賓頓·麥考利說:“萬國博覽會太瞭不起瞭,就連凱撒大帝也從未辦過如此輝煌的展覽。”英國的國王和女王們就像凱撒大帝一樣,把他們的法律、文化和語言傳播到瞭世界各地。
  然而古羅馬帝國並不是長盛不衰的,英國人馬上就要開始捍衛他們的土地瞭。
  ……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書籍的詳細簡介,該書內容與您提到的《世界的故事4·近現代史:從維多利亞時代到蘇聯解體》不重疊。 --- 書籍名稱:《文明的搖籃與東方之光:古代文明的興衰與早期帝國》 內容概述 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一場穿越時空的史詩旅程,聚焦於人類文明的黎明時期——從史前時代到公元500年左右古代帝國的鼎盛與衰落。我們不關注維多利亞時代的工業變革,也避開兩次世界大戰的硝煙,而是深入探索美索不達米亞的泥闆、尼羅河畔的金字塔、印度河榖的規劃城市,以及地中海沿岸建立起來的奠基性帝國。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從遊牧走嚮定居,如何發明文字、法律和復雜的社會結構,並最終建立起影響後世數韆年的政治和精神框架的著作。 第一部分:人類的起源與文明的萌芽(約300字) 本部分追溯人類的演化曆程,從非洲大草原上的早期智人到冰河時代的遷徙與適應。隨後,我們將重點考察“新石器革命”——農業的誕生如何徹底改變瞭人類的生活方式,為定居和專業化分工奠定瞭物質基礎。 核心章節將詳細剖析四大文明發源地: 兩河流域的曙光: 探究蘇美爾城邦的興起,楔形文字的發明,以及漢謨拉比法典所代錶的早期法律精神。我們將分析烏爾、拉格什等城市的政治結構及其與神權的關係。 尼羅河的饋贈: 深度解讀古埃及王朝的連續性與斷裂,法老的絕對統治權,以及其對來世的執著如何驅動瞭金字塔、神廟和復雜喪葬儀式的建造。木乃伊製作工藝、象形文字的解讀以及古埃及天文學的成就將被詳盡闡述。 第二部分:軸心時代與思想的覺醒(約400字)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被曆史學傢稱為“軸心時代”,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空前的大爆發。本書的這一部分將專注於不同區域同時發生的哲學、宗教和倫理思想的深刻變革,這些思想至今仍在塑造全球的道德觀和信仰體係。 印度次大陸的智慧: 追溯吠陀文化的演變,詳細解析印度教的早期思想基礎。重點介紹釋迦牟尼的生平和教義,探究佛教如何在孔雀王朝時期(特彆是阿育王時代)迅速傳播,並形成其核心的四聖諦與八正道。同時,也將簡要涉及耆那教的苦行主義。 東方的智慧傳承: 考察周朝衰落後,中華大地上的思想群星的閃耀。重點分析孔子的仁、禮思想如何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基石,道傢(老莊)對自然與無為的追求,以及法傢對中央集權和高效治理的實踐。 希臘的理性之光: 探討古希臘城邦製度(如雅典民主)的獨特發展,並係統梳理從泰勒斯到亞裏士多德的早期哲學流派。我們將分析蘇格拉底的詰問法,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以及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和經驗主義方法論,揭示西方理性傳統的奠基過程。 第三部分:帝國的崛起與擴張的邏輯(約500字) 古代世界的標誌性特徵是龐大帝國的建立,它們通過軍事力量、行政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將廣闊的地域納入統一的統治之下。本部分深入剖析兩大經典帝國的結構、運作模式及其對周邊世界的影響。 羅馬:從共和國到霸權: 本章詳細描述瞭羅馬城邦如何通過精妙的軍事組織(如軍團製度)和靈活的公民權策略,逐步徵服意大利半島並最終控製整個地中海世界。重點分析布匿戰爭的轉摺意義,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嘗試,以及從共和國嚮元首製(元首製)過渡的政治危機。本書將詳細描述奧古斯都的“元首製”如何實現和平與穩定(羅馬和平,Pax Romana),以及其法律體係(如《十二銅錶法》)對後世法律觀念的深遠影響。 波斯:第一個世界性帝國: 側重於居魯士大帝和後來的大流士一世如何建立起一個以“王中之王”為核心,通過行省製度(Satrapies)和禦道(Royal Road)進行有效管理的龐大帝國。我們將探討波斯帝國對地方宗教的寬容政策(例如對猶太人的釋放)以及其復雜的稅收和郵政係統。 漢朝的構建與鞏固: 考察秦朝的統一(書同文、車同軌)為漢朝的長期穩定奠定的基礎。重點分析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戰略,以及董仲舒如何將儒傢思想提升為國傢正統意識形態。我們將考察張騫齣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闢,以及漢代成熟的官僚選拔製度(察舉製)。 第四部分:古典時代的黃昏與過渡(約300字) 本書的最後部分聚焦於公元三世紀至五世紀的重大動蕩與轉型。我們關注的不是中世紀的開端,而是古代世界體係瓦解的過程。 “三世紀危機”與羅馬的分裂: 探討羅馬帝國後期,由於軍事過度擴張、財政枯竭、疫病流行和蠻族壓力導緻的長期混亂。分析戴剋裏先的改革(四帝共治)及其局限性,以及君士坦丁大帝遷都君士坦丁堡和基督教閤法化的曆史意義。 信仰的勝利與帝國的凋零: 審視基督教如何從一個邊緣教派轉變為羅馬官方宗教,以及這種轉變對古典文化和價值觀産生的深刻衝擊。分析西羅馬帝國最終在蠻族入侵下分崩離析的內部和外部原因,而非僅僅關注其衰亡的結果。 亞洲的權力更迭: 簡要迴顧這一時期,笈多王朝在印度次大陸上創造的“黃金時代”,及其在藝術、科學和數學(如零的概念)方麵的成就,作為古代文明在東方持續發展的重要例證。 結論:古代的遺産 本書總結古代文明留下的不可磨滅的遺産——從我們理解時間、法律、倫理、哲學乃至城市規劃的方式,無不深深植根於這些早期奠基者的智慧與經驗之中。這些遠古的成就,構成瞭隨後所有人類曆史發展的堅實地基。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資料引用的廣度和深度上所下的功夫。我注意到,作者似乎傾注瞭大量精力去搜集那些不太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很多觀點並非是教科書上韆篇一律的結論,而是通過對原始檔案、私人信件甚至是當時報紙上的隻言片語進行深度挖掘後得齣的新穎見解。這使得全書的論述充滿瞭力量和說服力,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考古發掘”。特彆是在分析某些爭議性事件時,作者並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冷靜地呈現瞭多方證據,讓讀者自己去權衡,這種學術上的嚴謹和對復雜性的尊重,讓人由衷地欽佩。它成功地將嚴肅的曆史研究,轉化為一種既有深度又充滿探索樂趣的閱讀活動。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引人注目瞭,封麵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一股撲麵而來的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我尤其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內頁的紙張質感非常棒,閱讀起來眼睛很舒服,長時間盯著也不會覺得疲勞。而且,書脊的裝訂非常牢固,可以平攤在桌麵上,這對於做筆記或者對照其他資料時簡直太友好瞭。雖然內容本身我是從頭到尾讀完的,但光是這種實體書的體驗,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瞭好感。它不像一些平裝書那樣輕飄飄的,而是握在手裏有分量,仿佛捧著一段真實沉甸甸的曆史。這種物理層麵的觸感,為接下來的閱讀旅程打下瞭一個非常紮實的基調,讓人在打開之前就已經對接下來的知識盛宴充滿瞭期待。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遠超齣瞭曆史事件本身。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連接瞭過去那些遙遠的變革與我們當下的處境。在閱讀過程中,我頻繁地被引導去反思,例如,那些曾經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社會結構,是如何一步步瓦解和重塑的?那些曾經推動時代前進的理想主義,最終是如何在現實的泥淖中沉澱下來的?書中描繪的那些時代的睏惑與掙紮,竟然能在某些方麵找到我們今日世界的影子。這種強烈的“迴響感”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思辨的張力,它不僅是關於“他們”的故事,更是關於“我們”如何走到今天的深刻寓言。閤上書本時,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似乎也變得更加審慎和立體瞭。

評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之前對這段曆史的瞭解僅限於零散的碎片,總感覺條理不夠清晰。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徹底解決瞭我的這個痛點。作者在章節劃分上展現瞭高超的平衡感,既保證瞭時間綫的連貫性,又精準地捕捉瞭不同地區和主題的並進關係。比如,在討論某項重大技術革新的影響時,他會立刻轉嚮其對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塑,最後再落腳到普通民眾生活方式的改變上,層層遞進,脈絡分明。這種結構布局,使得我在閱讀時,能夠清晰地看到“點”如何匯聚成“綫”,再由“綫”構成宏大的“麵”,極大地提升瞭我對這段復雜曆史的整體把握能力,感覺像是得到瞭一個清晰的曆史坐標係。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敘事功力達到瞭一個近乎於講故事的境界。他並沒有把我扔進一堆枯燥的年代記和人名地名裏,而是巧妙地將那些宏大的曆史轉摺點,通過聚焦於那些關鍵人物的命運起伏來展現。比如,對某個時期社會思潮變遷的描述,他會選取某個普通知識分子的內心掙紮作為切入點,一下子就讓抽象的理論變得鮮活可感。我發現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曆史,更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穿梭於不同的曆史場景之中,感受著彼時的空氣和情緒。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那些原本以為晦澀難懂的政治經濟變革,也變得邏輯清晰、引人入勝,著實是一次非常愉悅的閱讀體驗。

評分

喜歡 喜歡

評分

現在幾乎都在京東買,送貨快,價格優惠,尤其搞活動更實惠

評分

作者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世界史的發展像講故事那樣娓娓道來。第四捲是現代史,基本涵蓋瞭從1850年到2000年的所有重大曆史事件,講述瞭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從中東、東南亞到非洲、美洲發生的一係列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一戰、二戰的爆發,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蘇聯的瓦解,還有因這些重大轉摺而引發的連鎖事件,比如一戰後英美國傢的婦女有瞭投票權,二戰後的德國、朝鮮、越南被一分為二等等。

評分

這次買的書,都是我一直以來想買到的,終於等到瞭,太好瞭

評分

非常好的,這真是一本好看的書。

評分

喜歡 喜歡

評分

世界的故事4·近現代史:從維多利亞時代到蘇聯解體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一直在京東買書,618又買瞭好幾單,質量好物流又快,書還便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