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已有61种之多,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2011年3月基于市场需求推出第二版第一批,2012年6月推出第二版第二批,2013年9月推出第二版第三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注解与配套(第3版)》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
作者简介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195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置国务院法制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59年6月撤销。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国务院先后设立了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1986年4月,为了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合并,重新成立了国务院法制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8年10月,国务院法制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办事机构。1994年3月又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作为国务院办事机构。
目录
适用导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诉权)
第三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第四条(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五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六条(合法性审查原则)
第七条(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1.在需要回避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当如何提出申请?如果申请被驳回有什么救济方式
2.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第八条(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第九条(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3.什么是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第十条(辩论原则)
4.对于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问题,可否展开辩论
第十一条(法律监督原则)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二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5.怎么理解行政处罚案件
6.怎么理解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案件
7.怎么理解行政许可案件
8.怎么理解对行政机关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案件
9.怎么理解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案件
10.怎么理解对不履行法定职责不服的案件
11.怎么理解认为侵犯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案件
12.怎么理解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案件
13.怎么理解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
14.怎么理解认为行政机关没有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案件
15.怎么理解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案件
16.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案件
第十三条(受案范围的排除)
17.是否所有与国防、外交有关的行为都是国家行为?国家行为一般包括哪些
第三章 管辖
……
配套法规
实用附录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注解与配套(第3版)》:
行政审判办案指南(一)
一、受案范围
1.会议纪要的可诉性问题
行政机关的内部会议纪要不可诉。但其直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且通过送达等途径外化的,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1号)(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写的《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相关案例编号,下同。具明该号便于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照参考具体案例,全面准确理解本指南要旨。)
2.规范性文件包含具体行政行为内容时的可诉性问题
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可诉,但包含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该部分内容具有可诉性。(44号)
3.行政处理过程中特定事实之确认的可诉性问题
行政机关委托有关社会组织就特定事实作出确认,并将其作为行政处理决定事实根据的,该确认行为不可诉。(40号)
行政机关依职权就特定事实作出确认,并将其作为行政处理决定事实根据的,该确认行为不能成为独立的诉讼客体,但其直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的具有可诉性。(43号)
4.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前作出的拍卖公告等相关拍卖行为属于可诉的行政行为。(45号)
5.延长行政许可期限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延长行政许可期限的行为是独立于相关行政许可的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在此类案件中,人民法院应当着重审查许可期限延长的理由是否合法、与此前的许可内容是否一致,以及相关行政许可是否存在重大、明显违法等情形。(42号)二、诉讼参加人6.受行政行为潜在影响者的原告资格问题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对自身合法权益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如果这种影响以通常标准判断可以预见,则其对该行政行为具有原告资格。(2号)7.物权转移登记案件中债权人的原告资格问题行政机关依债务人申请作出的物权转移登记行为,债权人一般不具有起诉的原告资格,但该登记所涉不动产或者动产因抵押、裁判执行等因素与债权产生特定联系的除外。(3号、49号)8.房屋转移登记案件中房屋使用人的原告资格问题房屋使用人具有起诉房屋转移登记行为的原告资格,但其已被依法确认无权占有房屋的,原告资格随着其与房屋转移登记行为之间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消失而消失。(48号)9.高等院校的适格被告问题高等院校依据法律、法规授权作出颁发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开除学籍等影响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以高等院校为被告。(5号、9号)三、证据10.“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证明问题被告或者第三人认为原告在特定时间已经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但其就此提供的证据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且原告否认的,可以推定原告当时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8号)
11.行政裁决申请事实的举证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二款关于“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之规定,针对的是申请人起诉的情形。被申请人起诉时,只要证明存在申请人申请裁决的事实,即可视为满足该款规定的举证要求。(52号)
12.简易行政程序情形下执法人员陈述的证明力问题
被诉行政行为适用简易程序,只有一名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的,该执法人员就有关事实所作的陈述具有比原告陈述更高的证明力,但其陈述存在明显影响证明力的瑕疵的除外。(6号)
四、起诉和受理
13.行政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时的起诉与受理问题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不表明原行政行为经过复议。在复议前置的情况下,当事人起诉不予受理决定的,应当依法受理;起诉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在法律没有规定复议前置的情况下,当事人在不予受理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之间择一起诉的,应当依法受理。(4号、50号)
14.行政复议机关受理逾期申请对起诉期限的影响问题
当事人逾期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当事人对原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认为逾期申请复议无正当理由且起诉已超出法定期限的,裁定不予受理。(51号)
五、审理和判决
15.行政登记案件中被告履行审查义务情况的认定问题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登记案件中,应当以登记机关的法定职责和专业能力为标准,对其是否尽到合理审慎的审查义务作出认定。(10号)
16.视为申请人放弃申请的认定问题
行政机关要求申请人补正相关材料,申请人以无须补正为由请求继续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据现有申请材料作出相应处理;简单地视为放弃申请的,构成不履行法定职责。(53号)
17.行政处罚作出过程中法律规定发生变化时的选择适用问题
被诉行政处罚决定作出过程中新法开始施行的,一般按照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的原则作出处理,但新法对原告更有利的除外。(57号)
……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注解与配套(第3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注解与配套(第3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