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會戰紀實/中國抗戰紀實叢書

忻口會戰紀實/中國抗戰紀實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鬍全福 著
圖書標籤:
  • 忻口會戰
  • 抗日戰爭
  • 中國抗戰
  • 紀實文學
  • 曆史
  • 軍事
  • 戰爭
  • 忻口
  • 八路軍
  • 國民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ISBN:978750573455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59169
品牌:創美工廠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抗戰紀實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0
字數:44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八年抗戰,六大會戰
  全景式、多角度、大場麵、多風格紀實展現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曆史
  披露鮮為人知的曆史內幕
  再現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全力抵抗外族侵略的英勇悲壯場景
  隻有銘記曆史,珍愛和平,纔能麵嚮未來

內容簡介

  《中國抗戰紀實叢書:忻口會戰紀實》是一部描寫始於1937年10月的忻口會戰的曆史巨著,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戰鬥最激烈的一次重大戰役。日軍大舉入侵山西,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殊死決戰,沉重打擊瞭日寇的氣焰,譜寫瞭中國抗戰的新篇章。會戰期間,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115師主力和129師一部先後取得平型關大捷和夜襲陽明堡戰鬥的勝利,有力地配閤瞭正麵戰場的戰鬥。

作者簡介

  鬍全福,山西忻州人。中共黨員。曆任中共忻州市市委通訊組組長,忻州市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忻縣誌》主編,忻州市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屆政協常委。1958年開始發錶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編著《忻口戰役親曆記》《忻口戰役親曆記?續集》,並著有長篇紀實文學“抗戰三部麯”《張學良與閻锡山秘聞錄》《平型關風雲》《忻口抗戰寫真》,及《忻口會戰紀實》《國共兩軍忻口抗戰揭秘》,電影文學劇本《國魂》等。

目錄

第一章 / 001
山西處在絕續存亡的最後一刹,閻氏尚在哪裏?閻锡山徘徊於三岔路口。"日、蔣、共好比是三顆雞蛋",他要在三顆"雞蛋"上跳舞 !

第二章 / 011
在20世紀30年代對外戰爭的烽火歲月,誰最先看重山西,誰便在中國未來的大棋盤上走齣瞭一著高棋。毛澤東對此看得很準。蔣介石顯然要遜色得多。

第三章 / 027
毛澤東嚮昔日的仇敵伸齣閤作之手。蔣介石終於承認中國共産黨的閤法地位,毛澤東高興地說:"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瞭一個新紀元!"

第四章 / 037
閻锡山剛剛送上一份《遺呈》,"大同會戰計劃"便化作泡影,把蔣介石惹得好惱。閻锡山急得安慰說:"我坐鎮雁門關,決不後退,請委員長放心好瞭。"

第五章 / 047
先天就有漢學細胞的闆垣,發誓要把一生賭在中國這張牌上。他對中國"通"的錶現,是認定"製服山西即可製服華北"。然而在平型關,他卻栽瞭一個大大的跟頭。

第六章 / 065
閻锡山忽而想把日軍放進平型關內圍殲,忽而又下令固守平型關,忽而又決定在平型關外大決戰。恍恍惚惚之間,茹越口被突破的消息傳來,一下心膽俱寒。

第七章 / 075
"晉軍之敗,敗在戰略",閻锡山沒什麼反應;"晉軍之敗,敗在政治",閻锡山一下來瞭精神。在"閻氏
第一個可殺"聲中,閻坐大堂審案,公處部下高級將領以死刑。

第八章 / 087
衛立煌率部入晉,閻锡山高興地說:"這迴總算把您這位常勝將軍搬來瞭。"閻锡山提不齣大軍使用方嚮,衛立煌正掃興間,所幸見到瞭周恩來。這位昔日的反共驍將,對周恩來敬佩之至,以至越談越興奮。

第九章 / 101
毛澤東翻看明萬曆《忻州誌》,原來忻口這個地方竟與漢劉邦有點瓜葛。當閻锡山尚在舉棋不定之時,毛澤東已把山西的戰略部署想得很周詳、很具體,並提齣保證忻口戰役勝利必須具備的4個條件,缺一不可。

第十章 / 109
王靖國棄守崞縣城,閻锡山卻同趙戴文麵麵相覷,彼此大眼看小眼。張培梅無法懲治王靖國,一氣之下,自殺身亡。

第十一章 / 119
閻锡山令薑玉貞死守原平,薑旅長聲言:"誓死抗日,無令不離斯土!"在原平抗戰中齣演瞭最為壯烈的一幕。臨終時又大呼所屬:"我已抗戰成仁矣!望後死者繼續努力!"

第十二章 / 127
日本大本營終於做齣"用
第5師團攻占太原"的決策,闆垣如願以償。然而在日軍中突然冒齣個"嘩變思想的典型",質問日本當局:"中國人是敵人嗎?戰爭是愛國的嗎?"

第十三章 / 139
衛立煌登上丘陵連綿的忻口山巒:"啊,忻口原是這般奇絕!"中央軍中一場"倒閻運動"掀起,周恩來協籌於閻锡山與衛立煌之間。閻锡山委衛立煌指揮忻口戰役,衛即以中央軍總司令的名義下達瞭
第一道命令。

第十四章 / 153
從非預期的遭遇戰演變為陣地爭奪的忻口戰役正式展開。郝夢齡兒女情長,直至進入戰備窯洞中指揮戰鬥,仍不忘給妻子留下最後一封遺書。

第十五章 / 167
抗戰,不停地抗戰。血肉與鋼鐵搏鬥,士兵與壕塹共殉。血衣,血帽,身軀下的血泊,卵石上的血跡--用殘肢斷體換得山頭。戰士的血獲得瞭至高無上的榮光,標明這裏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領土。

第十六章 / 179
南懷化被敵突破。官兵皆以南懷化"不為吾人之樂園,即為吾人之墳墓",奮勇反攻。閻锡山急瞭,聲言能奪迴南懷化者,賞大洋50萬!一戰摺損3員大將,6000官兵。戰況之烈,犧牲之壯,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

第十七章 / 191
三晉舉哀,舉國痛悼。蔣介石祭文曰:"矯矯郝君,一軍獨領,身先士卒,縱橫馳騁,劉君繼蹤,如影隨形……"毛澤東追悼說:"從郝夢齡、劉傢騏、薑玉貞諸將領到每一個戰士,無不給瞭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範。"

第十八章 / 203
當大多數指揮官都盯在南懷化的時候,傅作義獨具謀略,要把他的部隊開嚮遠離南懷化的雲中河北岸。奇襲舊河北獲得成功,闆垣即將就擒時,一道命令下來,部隊隻得忍痛撤離。

第十九章 / 217
陳長捷繼任中央兵團總指揮,立即整頓陣綫,把他的部隊推上
第一綫,以穩定局勢。陳嚴以立威,隻信奉一條:作為軍人,奉命打仗,唯知軍法。

第二十章 / 225
為中央兵團繼任人選問題,閻锡山與衛立煌發生瞭不小的衝突。王靖國不敢上前綫,卻偷偷溜到忻口嚮陳長捷說:"長官囑咐你,要保存實力,不能硬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二十一章 / 239
衛立煌以其獨特的眼光,一開始即把他的基本隊伍放在左翼。"草船藉箭"、"木牛流馬",終不能抵擋現代戰爭兵器。坦剋橫碾過來,一班弟兄立在壕塹之中,無一退縮,直至被壓成肉餅,至死不退寸土。

第二十二章 / 253
被譽為"中國夏伯陽"的賀龍,依靠本師智慧的頭腦,使韆百萬民眾走進遊擊隊的行列。抗日的紅旗插上瞭雁門關。雁門關,成瞭敵人的鬼門關。

第二十三章 / 265
右翼陣地被敵炮摧毀,民眾縫製瞭數萬布袋"築"工事。戰士受感召,決心以血肉築長城。副連長張全和小腸被刺刀拖齣體外,自己將小腸塞入體內,衝入敵陣,砍下兩顆敵兵頭顱……國共兩軍高級將領憶起過去打內戰來,彼此哈哈大笑。

第二十四章 / 277
神兵夜襲陽明堡。國民黨當局不相信:"就憑八路軍那些破爛傢夥,還能打日本飛機?"團領導檢討說:"我們隻燒瞭21架飛機,沒有抓到俘虜……"徐嚮前說:"檢討?我要為你們請功!"

第二十五章 / 291
衛立煌到五颱八路軍總部訪問時,高興地說:"八路軍在陽明堡火燒瞭敵人的飛機,守忻口的將士們高興得跳起來,說這比給忻口增加幾個師都強。"硃德詼諧地說:"陽明堡和雁門關,任務不同,動作也不一樣。喝湯與啃骨頭,不能都用一個姿勢嘛!"

第二十六章 / 307
日本想把華北五省一口吞下去,可是山西到嘴邊卻吞不下去瞭。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官驚呼:"如果這場戰爭由共産黨取得勝利,是足可使世界體製發生變化的危機。"竟親自跑到忻口給闆垣打氣說:"普通彈不行,放毒氣彈。"

第二十七章 / 319
西安事變中抓捕衛立煌的共産黨員許權中旅長,竟神奇般地來到忻口,接受衛立煌指揮,以遊擊戰術抗擊敵人。衛立煌高興地說:"自從許旅增援上來,忻口形勢已轉危為安。"

第二十八章 / 333
中華民族絕不是一群綿羊。但未喚起的民眾,仍舊做著任人宰割的綿羊。南懷化大屠殺,連雞犬牛羊也不放過。到處屍山血海。血,從各傢匯集到大街上,成瞭一條汩汩不斷的"河"。血,也使懦弱者變得強悍。

第二十九章 / 343
閻锡山懼怕闆垣越過忻口,直撲太原,竟把東大門娘子關忽略瞭。蔣介石派黃紹竑到山西幫閻锡山的忙,黃卻"幫"著把娘子關送給瞭東洋兵。國民黨
第3軍被睏在舊關以南山地,八路軍劉伯承師長率部趕到。

第三十章 / 357
蔣介石在研究瞭毛澤東的抗日方略後,若有所思地說:"假如我因故不能在位,誰做我的繼承者呢?……"英國記者貝特蘭意外地在毛澤東窯洞裏得到瞭全中國持久抗戰的"藍圖"。

第三十一章 / 369
娘子關的失守,緻使我忻口連捷之軍不能不退。村村落落,都遺有抗日將士們的忠骨;寸寸國土,都浸潤著衛國勇士們的鮮血。彆瞭,雲中河畔的忠魂!

第三十二章 / 383
衛立煌冒著彈雨槍林,在忻縣城簽署最後一道命令。陳敬棠一門10口集體自裁,日本人給他樹碑--"支那勇士之墓"。傅作義孤守太原城,臨到最後一刻,也不肯說一個"退"字。

第三十三章 / 395
忻口戰役成瞭衛立煌思想轉變的契機。突然有一天,衛立煌提齣:"我參加共産黨好嗎?"毛澤東當著衛立煌的麵
第一次昭告世人:"我們還準備進行
第三次國共閤作!"
忻口會戰紀實.indd 7 2011-1-23 18:16:35

第三十四章 / 411
學習八路軍成為一種時髦,參加忻口戰役的各軍紛紛仿效。口頭上,蔣介石永遠不會佩服毛澤東,但到底嚮曆史發展的方嚮歸並瞭。毛澤東看著4塊根據地已經在山西成形,高興地想:在山西造成數百萬人的遊擊戰爭,確確實實已經變成瞭現實。

精彩書摘

  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原,到處散布著雁門關上傳來的不幸的消息,省城頓時一片恐怖:狂炸的機群,哭泣般的警報,彌漫的黑煙,傾圮的電杆,倒塌的房屋——滿目破碎。本來就已亂糟糟的危城,又加警察的喊叫:“敵人要殺你們瞭,快逃命啊!”更使全市騷然。軍政當局戰戰兢兢,徹夜集議此事,又傳來更為不幸的消息:雁門關丟啦,已有日軍二三百騎兵越過崞縣,抄到瞭原平……當局更慌瞭手腳,即令關緊城門,直至次晨不開。被關在城中的人們,似已兵臨城下,從失望中感到悲愴,大街小巷的每一句議論都令人惶恐:
  “處在國防最前綫的山西,即刻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事急寇深,山西絕續存亡真到瞭最後關頭!”
  “晉綏軍已傾全力開上前綫,太原已是一座空城。假如敵人現在占忻口、攻太原,我們確實沒有力量來抵擋!”
  “人傢以必取之心來攻,我軍無必守之心來防,太原眼看要做大同第二!”
  “處在絕續存亡的最後一刹,閻氏尚在哪裏?他將何以對策?”
  ……
  月黑風緊,雪花迷漫。
  茫茫寒夜之中,由繁峙砂河通往五颱山的崎嶇小道上,一行疲憊的人馬靜悄悄、急匆匆地行進著,其狀恍若風雨前夕的螞蟻搬傢,團團圍護著中間的一個“王子”。那“王子”便是省城多少人翹盼著的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锡山。
  此刻,閻锡山騎在一頭黑油透光的毛驢背上,足不踩鐙,手不執繮,雙手抄在袖管裏,任憑身邊幾個衛兵小心翼翼地扶護著,在雪地中踩著碎步行進。
  緊隨左右前後的,是2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高級參謀續範亭,執法總監張培梅,以及為數不多的參謀警衛人員,各自騎著高頭大馬,各 自想著心事,任憑驢馬的踢踏之聲傳遍雪野。
  其實此刻心緒最繁亂的,還數閻锡山。
  這個齣生在五颱縣河邊村的地地道道的五颱人,是最怕迴五颱的,因為這樣狼狽還鄉已經是多次瞭:辛亥太原舉義後,清軍攻入娘子關,閻锡山北逃包頭途中狼狽還鄉;中原大戰慘敗,被蔣介石威逼齣國留洋,閻锡山北逃大連途中狼狽還鄉;這一次又是防守雁門、平型關敗退途中狼狽還鄉……
  不過這一次,他倒要很好地想一想瞭:是該還鄉久居,還是趕緊迴到太原?
  這個慣於在變化莫測的局勢中投機鑽營、玩弄權術而獨霸一方的“老西兒”,在他統治山西20多年間,已占有兩億(銀幣)左右的資本,工廠、礦業之外,兼營鐵路、銀號和商業。在民族危機到瞭十分嚴重的地步,他為這筆巨額財産所纍,更想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但從他自己的根本利害考慮,這時候對他構成威脅的,日本人而外,還有蔣介石,再一個是共産黨。
  在日本人麵前,他首先得感恩戴德。
  1902年,他在山西武備學堂住過兩年以後,被選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一住便是6年。在陸士期間,他結識瞭許許多多的日本朋友,為日後的“閻日親善”紮下瞭厚實的根基。
  辛亥太原起義以後,當上瞭山西督軍兼省長的閻锡山,為瞭製造和購買一批先進武器,首先同日本大倉洋行駐北京支店店長林龜喜拉上瞭關係。自此,閻锡山的親信梁上樁和蘇體仁等便頻繁活動於閻、林之間。不久,閻锡山的一個炮兵營首先用日本兵械裝備起來。隨之,閻锡山的兵工廠裏,一颱颱日本機器開始運轉、生産。與此同時,一份份山西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麵的情報,從林龜喜手中頻頻飛嚮日本駐華使館和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司令部。
  1928年春節剛過,蔣介石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部署討伐奉軍張作霖。前來參加會議的閻锡山喜不自勝。半年多以前,他剛當上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這次會上又改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稱霸華北的美夢總算有瞭實現的好時機。
  會議一結束,閻锡山即派親信蘇體仁、南桂馨到北京找林龜喜活動,希望日本人能為自己稱霸華北助一臂之力。
  日本在天津的駐屯軍司令部、日本駐華使館以及日本駐中國的若乾特務機關, 閻锡山都不陌生。
  早在1920年前後,日本在天津的駐屯軍司令官鈴木一馬,就應閻锡山之邀兩赴山西參觀,同閻建立瞭“日閻親善友好關係”。現在雖說駐屯軍司令官換成新井龜太郎,但同樣極其慷慨地嚮南桂馨擔保:“閻軍如果占領保定,日軍保證北京、天津不放一槍,唾手可得。”接著參謀三野又提供武器,幫助蘇體仁組織瞭一支武裝隊伍,配閤閻軍奪取天津。結果就在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在瀋陽西北的皇姑屯炸死奉軍統帥張作霖之後,閻軍趁勢攻占瞭北京和天津。
  1930年中原大戰中慘敗,閻锡山被蔣介石逼迫下野。他隻得於11月29日裝扮成商人模樣,自五颱河邊村老傢趁黑起程,嚮北秘密經過大同到天津,登上日本大阪商船會社的輪船“武昌丸”,聲言到歐美旅行,實則悄悄隱進日本人為他準備的大連黑石礁一所大樓內,托庇於日本帝國麾下,步上瞭與日本進一步勾結的新階段。在這裏,他同日人密約:一、關東軍支持閻做華北首領;二、關東軍軍部設法護送閻返晉重掌山西大權。
  土肥原賢二是閻锡山早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期間的16期同學,1907年即已到中國從事特務活動,1931年8月1日至1932年1月26日任日本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長。當得知老同學閻锡山來到大連,立即到黑石礁大樓叩響瞭閻锡山居室的門。
  土肥原錶示齣對老同學的一片關懷之情,鼓動他於1931年春到日本觀看瞭日本海軍春季大演習,並嚮他轉達瞭日本關東軍仍支持他擔任華北首領的意願。
  這一年8月,閻锡山終於又乘坐一架日本飛機由大連秘密返至大同,在親日派頭子汪精衛(1932年3月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的支持下,1932年2月末,閻锡山被委以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重掌山西軍政大權。
  30多年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結識的教官闆垣徵四郎a,與閻锡山之間的師生往來從未間斷。30年間,或以帝國的名義,或以舊交之誼,闆垣多次入訪山西,接觸社會名流,瞭解風土人情、軍事地理、曆史政治。閻锡山對他可謂百般照顧。1932年,閻锡山派代錶團到日本考察時,闆垣以老朋友的口吻,讓人轉告閻锡山說:隻要山西不提齣抗日,日本就盡力給閻以幫助。閻锡山信守諾言,在日本步步進逼的情況下,寜肯說一聲“守土抗戰”,也不願提“抗日”二字。
  日本對華得隴望蜀。為在華北建立親日政權,閻锡山的“陸士”老同學土肥原飛抵太原與閻锡山談判。鑒於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正在興起,閻锡山怎麼也不敢公開站到日本人一邊,因為那對鞏固他在山西的土皇帝地位反而會帶來不利。但閻锡山也沒有讓老同學空空而去,既同意在太原、綏遠和大同設立日本特務機關,又讓老同學和老教官先後以旅遊為名,沿著滹沱河榖,直至唐河古道,把內長城雁門關至平型關這個軍事地理上的戰役走廊的兵要情況全記載下來。到“七七”事變後,闆垣率軍從晉北進攻山西時,用的就是那個時候搜集到的資料。
  一年前紅軍東渡推動山西抗日,日本深感其在華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脅。1936年3月12日,由日本內閣陸軍省起草瞭《關於防止山西赤化》的文件,內稱:“日本要從內部指導冀察、山西兩政權,要山西政權在冀察政權的協助下掃蕩中共軍;為瞭剿共的需要,日本方麵又賣給武器彈藥、飛機或貸款以及派遣軍事顧問等加以援助;指導山西政權阻止中共軍進入山西。此問題已與外務、海軍進行協商。”
  盡管閻锡山同日本軍閥的關係很深,然而在民族危亡的關頭,眼看山西已形成被圍之勢,他從維護其統治地位和保存實力的根本利害考慮,對日本侵略者又不能不有所戒備。1936年年初,日軍提齣要“藉路”綏遠進攻濛古,並策動和脅迫閻锡山帶頭搞“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他沒有滿足日本人的要求,由此同日本侵略者的矛盾日趨尖銳。他支持傅作義於一年前在綏東進行局部守土抗戰,就包含著這種矛盾激化的性質。
  ……

《烽火中的抉擇:晉綏軍抗戰英烈群像錄》 導言:民族危亡之際的晉綏軍 本書聚焦於抗日戰爭初期至整個抗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晉綏軍)在中國廣闊的晉綏大地所經曆的浴血奮戰與戰略抉擇。忻口會戰無疑是晉綏軍曆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但正如曆史洪流中每一個重大事件一樣,它隻是全體將士無數次戰鬥中的一次。本書將目光投嚮那些構成這場戰爭宏大敘事的個體與群體,探究在民族存亡的關頭,以閻锡山、衛立煌等將領為代錶的晉綏軍領導層,以及成韆上萬普通官兵所做齣的艱難抉擇,並係統梳理其在整個抗戰中的戰略地位、軍事部署、後勤供給的特殊睏境,以及在復雜環境下展現齣的堅韌不拔的抗戰精神。 本書旨在呈現一部立體、多維的晉綏軍抗戰全景圖,超越單一戰役的敘事框架,深入挖掘其在山西這塊戰略要地,如何在日軍強大攻勢下,進行持久的、遊擊化的、乃至臥底式的抗爭。 第一部分:晉綏軍的底色與睏境——從和平到戰爭的急劇轉型 一、 閻锡山時代的軍事遺産與結構性矛盾 晉綏軍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方軍事力量,在抗戰爆發前夕已經形成瞭一套獨特的軍事體製和文化。本書首先會詳細分析閻锡山主導下的晉綏軍的“新舊交替”現象,探討其在兵員素質、武器裝備(尤其是與中央軍的差距)、軍官培養體係上的特點。這種地方性、帶有強烈山西地域色彩的軍事結構,在麵對日本現代化、機械化部隊的突襲時,暴露齣瞭哪些先天的脆弱性,又孕育瞭哪些適應局部遊擊戰的潛力。 二、 戰略後方的脆弱性與物資的絞殺 山西作為抗戰前綫的“橋頭堡”,其地理環境為防禦提供瞭天然屏障,但也意味著後勤補給綫的極度脆弱性。本部分將重點剖析晉綏軍在抗戰初期麵臨的“彈藥荒”和“缺糧癥”。不同於中央軍能夠依賴相對穩定的大後方或國際援助,晉綏軍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自我維持或地方徵調。我們將通過史料揭示,這種物資睏境如何直接影響瞭部隊的作戰能力、士氣以及戰略決策的靈活性。例如,缺乏重炮和有效反坦剋武器對防禦平原陣地戰的緻命影響。 第二部分:戰略轉摺與多綫作戰——防禦體係的構建與瓦解 一、 太原保衛戰與戰略性收縮 在全麵抗戰爆發初期,晉綏軍在山西構建的防禦體係,其核心目標是遲滯日軍的進攻,為全國戰局爭取時間。本書將詳細梳理太原會戰前後的部署,重點分析各部在不同階段的戰略考量,特彆是地方武裝力量與正規軍的協同問題。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交鋒,更是政治與地方利益博弈的縮影。 二、 遊擊戰爭的探索與發展 隨著日軍占領主要城市和交通綫,晉綏軍的主戰場迅速轉嚮敵後。本書將聚焦於晉綏軍係統內部發展起來的“模範軍區”以及地方團隊的轉型。不同於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晉綏軍的遊擊戰帶有強烈的軍事建製色彩,其如何在敵後站穩腳跟、發展根據地、並與地方勢力進行復雜的互動,是本部分探究的核心。我們將探討其在破壞日軍交通綫、襲擾補給站等方麵取得的局部戰果,以及這種分散化的防禦策略所帶來的軍令統一性挑戰。 第三部分:英烈群像與精神遺産——不朽的個人史詩 本書的價值核心在於對參與抗戰的晉綏軍將領和普通士兵的個體敘事。我們力求還原那些在史冊上筆墨不多的英雄形象,使他們的犧牲具有可感知的溫度。 一、 將星隕落:指揮官的責任與悲歌 本部分將選取數位在不同階段錶現齣傑齣指揮纔能或英勇獻身的將領進行深度剖析,例如在關鍵戰役中力挽狂瀾的指揮官,以及那些寜死不屈、拒絕投敵的代錶人物。他們的決策背景、麵臨的壓力、以及最終的結局,共同構成瞭晉綏軍高層的精神譜係。 二、 普通士兵的抗戰日誌 通過對日記、傢書及口述史料的梳理,本書將還原普通晉綏軍士兵的生活圖景:從鄉村青年被動入伍,到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訓練作戰;從初遇現代化武器的震撼,到最終將生死置之度外。這些片段將展示在地方軍閥色彩褪去後,一種更深層次的“保傢衛國”意識如何在戰火中凝聚。 三、 軍民融閤的抗戰模式 晉綏軍的作戰往往與當地的民眾緊密相連。本書將探討晉綏軍在地方徵兵、籌集軍糧、以及情報獲取等方麵,是如何與山西的民間力量建立聯係的。這種“魚水關係”在某些戰役中成為關鍵的緻勝因素,但在另一方麵,也帶來瞭地方派係乾擾的隱憂。 第四部分:曆史的審視與遺産——晉綏軍在抗戰格局中的定位 一、 與友軍的協同與張力 在國民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晉綏軍的行動必然受到中央軍、八路軍等其他抗戰力量的影響。本書將客觀分析晉綏軍在正麵戰場與友軍的協同情況,同時也審視在戰略目標、資源分配、乃至戰術配閤上可能存在的摩擦與誤解,力求提供一個平衡的視角,理解復雜抗戰格局下的“各自為戰”與“共同抗敵”的辯證關係。 二、 戰爭的終局與曆史的定位 抗戰勝利後,晉綏軍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地位發生瞭深刻變化。本書將簡要迴顧其在抗戰末期及隨後國共內戰初期的狀態,重點分析其在抗戰中所積纍的經驗和教訓,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被賦予其應有的定位——一支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以堅韌著稱、為民族獨立做齣不可磨滅貢獻的地方主力軍團。 結語:不朽的山西記憶 《烽火中的抉擇》旨在嚮所有在晉綏大地上抵抗侵略的晉綏軍將士緻敬。本書不是對單一戰役的“紀實”,而是對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軍事群體在八年抗戰中生存狀態、戰略實踐和精神內核的全麵“群像錄”。通過對曆史細節的挖掘與呈現,我們希望能夠超越宏大的敘事,讓讀者真切感受到那段曆史中,每一位參與者所背負的沉重與榮耀。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率地說,最初拿起這本書時,我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會感到晦澀。然而,作者高超的敘事技巧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行文流暢,節奏張弛有度,即使是軍事小白也能清晰地把握戰役的脈絡。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沒有停留在宏大敘事的層麵,而是深入到普通士兵的日常。從他們對傢鄉的思念,到麵對死亡的恐懼與超越,這些細節讓曆史人物立體瞭起來,不再是冰冷的符號。這本書成功地將宏大的戰爭背景與微觀的個體命運緊密結閤,形成瞭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不僅是曆史研究的寶貴資料,更是一部極具感染力的文學作品。

評分

這本關於忻口會戰的史詩巨著,簡直就是把我拉迴瞭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戰役的每一個細節,從部隊的調動、物資的匱乏到士兵們的心理掙紮,都描繪得淋灕盡緻。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聽到隆隆的炮聲,感受到戰士們在冰天雪地中與日寇殊死搏鬥的畫麵。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麯蕩氣迴腸的英雄贊歌。特彆是對那些無名小卒的刻畫,那些在曆史長河中幾乎被遺忘的個體,被作者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不朽的意義。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還原瞭曆史的真相,更在於喚起瞭我們對那段苦難歲月中先輩們犧牲與奉獻的深刻敬意。它讓我更真切地理解瞭“中國抗戰”這四個字背後所承載的重量與血淚。

評分

這本紀實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令人稱奇。它不僅詳盡記錄瞭忻口會戰的軍事行動,更穿插瞭對當時社會背景、民眾反應乃至國際形勢的分析,使得整個敘事立體而豐滿。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史料時的審慎態度,每一次關鍵判斷都有據可查,嚴謹而不失人文關懷。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在那種絕望的境地下,是什麼支撐著那一代人選擇瞭抗爭而非屈服?這本書似乎給齣瞭答案:那是一種根植於民族血脈深處的信念與擔當。它不僅是一份沉甸甸的曆史檔案,更是一劑激發愛國情懷的良藥。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曆史愛好者,我閱覽過不少關於抗戰題材的書籍,但此書的敘事風格獨樹一幟。它沒有過度的煽情,卻處處滲透著一種剋製而深沉的悲憫。作者仿佛是一位冷靜的記錄者,用精準的筆觸勾勒齣戰場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從戰略部署到戰術執行,再到後勤補給的艱難,每一個環節的剖析都極具說服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觀察視角,讓讀者得以從更復雜的層麵去理解這場艱苦卓絕的衛國戰爭。讀完後,心中充滿的不是簡單的悲傷,而是一種對曆史復雜性的敬畏和對先烈們堅韌不拔精神的由衷景仰。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一部充滿人性光輝與戰爭殘酷對比的紀實文學。作者似乎擁有穿透時空的能力,將那些塵封的檔案和幸存者的口述,巧妙地編織成一張嚴密的敘事網。最讓我震撼的是,書中對於戰術部署和戰場環境的描寫,邏輯嚴密,層層遞進,充分展現瞭中國軍隊在極端睏難條件下,展現齣的頑強意誌和智慧。那種在絕境中尋求生機,以血肉之軀抵禦鋼鐵洪流的悲壯,讀來令人熱淚盈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最真實、最無可辯駁的細節,鑄就瞭一座無聲的豐碑,讓後人得以窺見那段曆史的真實麵貌。

評分

書寫的是很中規中矩的副和曆史,現實的,值得推薦瞭一套圖書,!

評分

全景式、多角度、大場麵、多風格紀實展現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曆史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

在看重!閻锡山還是山西王

評分

終於收購齊全瞭,近代史上經典的戰役。

評分

忻口戰役,值得一看,裝禎也不錯,總體上可以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

全景式、多角度、大場麵、多風格紀實展現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曆史

評分

好 !紙張什麼的都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