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去梯言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启发青春迷茫期男女开启“明白”模式,少走弯路。
★新常态改变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当你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不拼爹成为百万富翁。
★18岁以后,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经济学。不懂经济学,未来只有艰辛。
★18岁前靠父母,18岁后靠自己,早懂经济学早一天幸福。
★读懂经济学,开启经济学之旅,收获你的财富和美好人生。
★年轻人最需要的经济学书,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时寒冰、郎咸平、萨缪尔森等讲述。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本,适合年轻人阅读。没有艰涩的数学公式,只有有趣的生活事例。
内容简介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18岁以后,你最先要考虑的应该是经济学!经济学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就业、工作、婚姻、购物、消费等都要用到经济学知识和原理。
《去梯言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学会选择,做出正确决策,减少成本,理性消费,感性生活。早懂经济学,你的生活多几份保障,你的未来更加光明!
目录
第一章 开启经济学之旅,踏上富足之路
——18岁后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货币:狗牙也可以买东西
商品: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
成本:有收获就有放弃
稀缺性:两个桃子也杀人
价值和价格:天价理发费
需求和供给:多收了三五斗
经济激励:哥伦布的契约
第二章 读懂金融真相,抓住看得见的手
——18岁后要关注经济热点和现象
人民币升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背后
次贷危机:金融世界的“大地震”
中国房价:有房才有家
扩大内需:消费就是作贡献吗
市场经济: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
第三章 学经济学不累,用经济学颇爽
——18岁后要懂点牛奶可乐经济学
为什么AA制也让人烦恼
为什么中国人要交漫游费
为什么会出现天价吉祥号码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放弃学业
为什么收入高的人多交税
为什么缺一个人包不好饺子
为什么广州美食物美价廉
为什么有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为什么现在流行捆绑销售
为什么餐厅会提供免费续杯
为什么普通大众买不起房
为什么会出现8分钱的机票
第四章 不是教你诈,是教你不吃亏的学问
——18岁后要懂点博弈经济学
囚徒困境:出卖,还是合作
智猪博弈:搭个便车最省力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猎鹿博弈:从合作走向共赢
协和谬误:放弃沉没的成本
蛋糕博弈,讨价还价智慧大
信息博弈:买的不如卖的精
博傻理论:别做最大的笨蛋
第五章 你的人脉价值百万
——18岁后要懂点社交经济学
人脉小投资,换来大回报
说话只三分,收益百分百
首因效应好,省时又省力
大树好乘凉,巧用名人效应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狡兔三窟,多个朋友多条路
第六章 高薪高位是设计出来的
——18岁后要懂点职场经济学
蝴蝶效应:小处不可随便
木桶理论:迷失还是强化
二八法则:决定效益的关键
人力资本:你的价值有多高
择业中的“热门”、“冷门”说
为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生拿高薪
为什么高收入者的薪水涨得快
第七章 理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8岁后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先储蓄,后消费
从这一刻开始存钱
养成量入为出的习惯
节省不等于吝啬
稳中求胜,让钱生钱
理性投资,拒绝赌博
今天做好明天的准备
第八章 修习财富炼金术,你是下一个有钱人
——18岁后要懂点投资经济学
投资: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
股票:不能不懂的资产增值手段
基金:让专家打理你的财富
黄金:保值增值的好选择
储蓄:把钱存入银行
期货:今天做明天的交易
债券:比存款划算的投资方式
复利:最神奇的财富升值工具
套利:捕捉低风险赚钱机会
第九章 看穿商家鬼把戏,捂紧你的钱袋子
——18岁后要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大超市真的是低价钱吗
“忍痛割爱”式消费
别让商家掏空了你的口袋
经济学教你做出理性选择
平价药店的秘密
商家的鬼把戏
昂贵的维修费
超市的“猫腻”
大闸蟹的差价
学会使用信用卡
第十章 30年后,遇见幸福的自己
——18岁后要关注民生福利经济学
谁该承担税负
关注失业现象
破坏并不是利润
资源等于富有吗
职工福利:不仅仅是带薪休假
老年福利:老有所养
医疗福利:从此不再看病难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附录 经济学60个关键词
精彩书摘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有一位美国妇人在纽约市的多家报纸上刊登了1美元卖宝马轿车的广告。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1美元是不可能买到宝马车的。一周过去了,没有人购买。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满怀希望地拿着1美元按报纸上的地址找上门去。约翰问:“为什么这辆车只卖1美元呢?”妇人说:“因为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的遗产全都是我的,只有这一辆宝马车属于他的情人。根据他的遗嘱,得把这辆车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归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即可。”于是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如同上文中的约翰,他很乐意用1美元就能购买一辆宝马车。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取一定的乃至最大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提出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教徒受到了感化,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也很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地为个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最大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这个不会改变个体是理性经济人这一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经济学家提醒你●●●
道德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合宜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斯密的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
前言/序言
探索自我驱动的经济生活:一本关于个人财务与决策的实用指南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多重角色:消费者、储蓄者、投资者,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决策者。本书旨在成为您探索独立经济生活、提升决策质量的得力助手。我们相信,无论您的教育背景如何,对核心经济学原理的理解,结合务实的个人财务规划,是实现长期目标和财务自由的基石。 第一部分:重塑你的财务思维 我们首先要打破那些阻碍我们迈向财务独立的思维定式。许多人对经济学抱有畏惧感,认为它深奥复杂,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本书将揭示事实:经济学本质上就是研究“选择”的艺术,而我们的每一笔开支、每一次储蓄决策,都是在进行经济选择。 理解稀缺性与权衡取舍: 稀缺性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你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了解这一点,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评估机会成本。本书将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教你如何量化不同选择背后的真正代价。例如,选择一份高薪但高压力的工作,你牺牲的可能是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时间;选择低风险的储蓄方式,你可能错失更高的通胀对冲机会。我们强调的不是“放弃”,而是“优化选择组合”。 行为经济学与非理性决策: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但我们在经济决策中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非理性”。我们容易受到锚定效应、损失厌恶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本部分将深入浅出地介绍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洞察,帮助你识别和规避那些常见的认知陷阱。例如,为什么我们宁愿持有亏损的股票,也不愿及时止损?为什么打折的促销活动总能诱使我们购买不需要的东西?通过理解这些心理机制,你将能够建立更理性的决策框架,让情绪不再主导你的钱包。 时间价值的力量: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区分财务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关键特质之一。本书会详细阐述“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基本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储蓄和负债管理中。复利的力量不仅仅是数学公式,它是时间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即使从微薄的起点开始,也能滚雪球般积累财富,并清晰对比不同投资期限对最终结果的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构建坚实的个人财务支柱 拥有正确的思维是前提,而将这些思维转化为系统的行动计划则是关键。本部分聚焦于构建稳定、可执行的个人财务体系。 收入管理与预算的艺术: 预算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蓝图。我们摒弃了传统僵硬的“紧缩式”预算,转而提倡“目标导向型”预算。首先明确你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例如,五年内购房首付、十年内子女教育基金、退休规划)。然后,我们将介绍“50/30/20法则”等灵活的分配模型,确保你的开支与你的价值观和目标保持一致。我们会深入探讨如何有效追踪开支,识别并削减那些“隐形浪费”,将资源重新导向更有价值的领域。 债务的策略性使用与规避: 并非所有债务都是“坏”的。理解“好债务”(如低息的教育贷款或房贷,它们能提升你未来的收入潜力)和“坏债务”(如高息信用卡债或消费贷款)之间的区别至关重要。我们将提供实用的策略,例如“雪球法”和“雪崩法”,帮助你系统性地消灭高息债务。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房贷和车贷问题,提供如何进行再融资评估和提前还款决策的实用模型。 构建你的应急基金与风险屏障: 生活充满变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失业或意外维修,都可能击垮一个没有准备的家庭财务。本书详细指导你如何计算并建立一个充足的“应急基金”(通常建议覆盖3到6个月的生活开支)。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基础的保险配置原则,从寿险、重疾险到财产险,教你如何识别真正的风险敞口,避免在不需要的地方过度投保,确保在关键时刻拥有可靠的经济缓冲垫。 第三部分:迈向财富增值之路 仅仅靠节俭无法实现财务自由,你需要让你的金钱为你工作。本部分将为你铺设一条清晰、稳健的财富增值路径。 投资基础知识普及: 我们将彻底消除投资的神秘感。从股票、债券到基金(共同基金与ETF),清晰解释每一种资产的风险、回报特性和作用。本书强调的是分散化投资的必要性,而非追求“一夜暴富”的单一热点。对于初学者,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选择低成本、多样化的指数基金,这是长期财富积累中最可靠的工具之一。 理解通货膨胀与实际回报: 许多人只关注名义上的收益率,却忽略了“通货膨胀”这个隐形的财富侵蚀者。我们将教授如何计算你的“实际回报率”,确保你的储蓄和投资的增长速度确实跑赢了物价上涨的速度。这是制定长期退休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退休规划的科学方法: 退休规划不应等到临近退休时才开始。我们将介绍“目标日期基金”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你的预期寿命和目标生活水平,倒推出你现在每年需要储蓄和投资的金额。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提供了阶段性的投资组合调整建议,确保你的风险暴露随着时间推移而平稳过渡。 应对重大生活事件的财务策略: 人生中的里程碑,如结婚、购房、生育、换工作,每一个都伴随着重大的财务决策。本书将提供针对性的财务检查清单和情景分析。例如,在考虑购房时,我们不仅关注月供,更会分析首付比例、房产税负、维护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确保购房决策是基于全面的经济评估,而非仅仅是情感驱动。 结语:持续学习,掌控人生 财务健康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目标。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学习方法论和实用的工具箱,旨在培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面对新的经济挑战、新的金融产品或新的市场波动时,你将拥有分析问题的框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经济决策,真正做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掌握经济学原理,就是掌握了掌控未来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