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第3版)

看图学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井峰 编
图书标签:
  • 电气安装
  • 工程预算
  • 成本控制
  • 施工图纸
  • 识图
  • 造价
  • 工程管理
  • 第3版
  • 图解
  • 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71705
版次:3
商品编码:116715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看图学预算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看图学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第3版)》是一本将电气安装工程识图、施工工艺与施工图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工具书。全书以住宅楼电气安装工程案例为主线,内容包括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基础知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识读与工程量计量、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计价。全书按照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编写的。
  《看图学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第3版)》既可作为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特别适用于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初学者,也可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和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以及建筑类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用书。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基础知识
1.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基本知识
1.1.1 建筑电气工程的分类与组成
1.1.2 室内电气照明线路的电压
1.1.3 低压配电系统的组成及配电方式
1.1.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1.2 常用电气材料设备
1.2.1 电线、电缆
1.2.2 配线用管材
1.2.3 常用控制设备及低压电器
1.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识图基础知识
1.3.1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组成及特点
1.3.2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识读程序
1.3.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的符号标注表示意义
1.4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简介
1.4.1 工程造价的概念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1.4.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1.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基础
1.5.1 工程量计量概述
1.5.2 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部分)
1.5.3 室内动力及照明工程(典型住宅楼、办公楼) 要
计算的工程量
1.5.4 防雷接地工程要计算的工程量
1.5.5 变配电工程要计算的工程量
1.5.6 10kV 以下架空线路工程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2 章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识读与工程量计量
2.1 工程概况及工程内容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内容
2.2 设计总说明及材料设备表识读
2.2.1 设计总说明识读
2.2.2 图纸目录与材料设备表识读
2.3 建筑电气系统图识读与工程量计量
2.3.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系统图识读
2.3.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量计量
2.4 建筑电气平面图识读与工程量计量
2.4.1 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基础知识
2.4.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平面图识读
2.4.3 工程量计算
2.5 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图识读及工程量计量
2.5.1 建筑防雷与接地基础知识
2.5.2 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图识读
2.5.3 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量计量
2.6 其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2.6.1 电缆安装工程
2.6.2 变配电安装工程
2.6.3 10kV 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程
2.7 案例工程量汇总
第3 章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计价
3.1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计价基础知识
3.1.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
3.1.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造价形成划分)
3.1.3 费用组成主要变化之处
3.1.4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3.1.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计价的依据
3.1.6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计价
3.1.7 工程量清单计价
3.1.8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分类
3.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3.2.1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概述
3.2.2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解读
3.2.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3.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3.3.1 工程量清单编制概述
3.3.2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
3.3.3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3.4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3.4.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费用构成及计价步骤
3.4.2 综合单价的计算方法
3.4.3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附录 某住宅楼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图纸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看图学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第3版)》的书籍,但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主题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 --- 图书简介 书名:《星际航行图谱与深空探测技术解析》 作者: 苍穹科学研究中心 出版社: 寰宇知识出版社 版次: 第二版(修订版) 字数: 约 65 万字 开本: 16 开 --- 序言:穿越光年的召唤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仰望星空的好奇心。从早期的天文观测到如今跨越太阳系的探测任务,探索未知宇宙始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本书《星际航行图谱与深空探测技术解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并非仅仅记录了已有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系统梳理了支撑现代星际旅行和深空探测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路径以及未来展望。本书旨在为天文爱好者、航天工程专业人士以及对宇宙探索抱有热忱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框架。 第一部分:星际图谱构建与导航基础 本部分聚焦于为星际航行提供“地图”和“指南针”的核心技术。 第一章:宇宙坐标系与时空几何 本章深入探讨了当前主流的宇宙坐标系体系,包括地心惯性系、太阳系质心坐标系以及银河系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机制。重点分析了相对论效应在长距离航行中的体现,特别是引力时间膨胀和洛伦兹收缩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脉冲星计时阵列(PTA)构建高精度、长期稳定的深空导航参考框架,并对比了基于自然脉冲星和人工信标的导航策略优劣。 第二章:超光速理论的数学模型与约束条件 尽管目前尚未实现超光速旅行,但本章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评估。涵盖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特定解,如驱动场(Alcubierre Drive)的拓扑结构要求、负能量密度需求的物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虫洞(Wormhole)的理论稳定性和穿越条件进行了数学推演,强调了维持空间结构稳定所需的奇点物质的特性与获取难度。本章内容侧重于理论物理前沿的严谨论证。 第三章:星际航线规划与优化算法 本章提供了实用的航线规划方法论。不同于行星际航行主要依赖霍曼转移轨道,星际航行需要考虑多恒星系统引力扰动、星际介质阻力以及星际尘埃云的规避。我们详细介绍了基于混沌理论和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用以计算在复杂多体引力场下能量消耗最小、时间效率最高的“重力助推”路径组合。特别展示了利用银河系旋臂结构进行“快捷通道”布局的初步设想。 第二部分: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与能源供应 高效的推进系统是实现远距离探测的关键瓶颈。本部分详尽剖析了现有和前沿的推进技术。 第四章:先进化学燃料与核热推进系统 虽然传统化学推进器已不能满足深空需求,但本章仍对高性能液态氢氧、固态复合燃料的能量密度进行了复盘。重点阐述了核热火箭(NTR)的工作原理、反应堆的耐高温材料选择(如碳化铪铼合金)以及矢量推力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提供了两种不同功率等级NTR系统的热力学循环图解。 第五章:聚变推进技术:从点火到持续推力 聚变推进被视为跨越太阳系的下一代技术。本章详细介绍了磁约束(Tokamak与Stellarator原理在推进器中的应用)和惯性约束(高能激光点火)两种主流方案。着重分析了D-T燃料循环在真空环境中的等离子体喷流控制技术,以及如何设计出兼顾高推力与高比冲的磁流体动力学(MHD)加速器。 第六章:非传统能源驱动系统:太阳帆与反物质引擎的潜力 本章探讨了低推力、高效率的未来技术。太阳帆部分涵盖了超轻型石墨烯薄膜的铺展技术、高功率激光阵列对帆面的束缚效应。反物质引擎部分,则侧重于反质子-正电子的稳定储存技术(Penning Trap的改进型设计)以及湮灭能量的有效收集与引导,对反物质生产成本的降低趋势进行了经济学评估。 第三部分:星际通信、生命支持与极端环境适应 远征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速度,更依赖于与地球的联系以及宇航员的生存保障。 第七章:星际通信的信噪比挑战与纠错编码 星际距离意味着信号衰减极其严重。本章介绍了基于激光通信的超窄波束定向技术,以及深空网络(DSN)的升级方案。重点剖析了适用于极低信噪比环境的Turbo码和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并探讨了量子纠缠辅助通信在信息同步方面的理论可行性。 第八章:闭环生命支持系统(CLSS)的生态模拟 为了长期载人任务,CLSS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章详细解析了当前一代的再生式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水循环的微生物净化流程、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技术以及食物生产中的高效率垂直农场(气培/水培)设计。着重分析了系统冗余度和故障自愈合机制的设计原则。 第九章:深空辐射防护与行星际磁场导航 宇宙射线和太阳高能粒子对宇航员和电子设备构成致命威胁。本章对比了被动屏蔽(如富氢材料和水箱)与主动屏蔽(等离子体偏转场)的优缺点。此外,引入了利用行星际磁场(IMF)的波动特性辅助导航的理论模型,以期在远离太阳系引力中心的区域提供辅助定位信息。 结语:迈向宜居带之外 《星际航行图谱与深空探测技术解析》的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增加了对系外行星环境模拟和首次接触协议的探讨。本书的编写团队力求用最严谨的科学语言,勾勒出人类未来数百年内最宏伟的征途蓝图。阅读本书,您将获得理解和参与这场伟大探索的知识基石。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阐述上,显得有些过于“学院派”,缺乏足够的现场感。在实际的预算工作中,工程量的计算往往是预算准确性的生命线,但这本书对一些常见的、易产生争议的计算点,例如“暗敷线管的长度计算”、“灯具安装的支架预留量”等,并没有提供足够详尽的图示说明或国家标准中不明确处的行业惯例参考。我们都知道,很多预算的差异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上。如果一本书能通过大量不同场景的平面图、剖面图来直观展示如何进行精确的“量”的截取,那价值将不可估量。当前这本书的文字描述过多,读起来枯燥乏味,很容易让人在面对实际图纸时,因为没有对应的视觉参考而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反复对照规范条文,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评分

这本关于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书,着实让我这个新手在初涉领域时感到一丝迷茫。它似乎更侧重于理论的深度挖掘,对实际操作中的那些琐碎环节着墨不多。比如,在讲解定额套用时,虽然引用了大量的条文和公式,但对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施工现场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选取合适的定额,这本书的指导性略显不足。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结合具体工程案例的图文解析,那种“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这样做”的实操建议,远比抽象的规范解读来得实在。特别是涉及到新型材料和智能设备的应用,书中的内容更新速度似乎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很多新技术、新工艺的预算处理方式,我还是得去网上搜索大量的资料来补充,这无疑增加了我的学习成本和时间投入。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本面向资深工程师的理论参考手册,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有点高,亟需在实用性和案例丰富度上进行强化。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让我感到有些老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舒适度,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时。更关键的是,它对于当前市场上主流的预算软件的操作流程几乎没有涉及,这在数字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是一个明显的短板。预算工作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手算和套表,而是高度依赖专业软件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如果能有一个章节,哪怕是附录,能够结合主流软件(如广联达、斯维尔等)的界面,演示如何将书中学到的计算规则转化为软件操作的步骤,那该书的实用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本停留在传统手工预算时代的教材,对于身处信息时代的预算人员来说,提供的工具性价值显得滞后了。

评分

我尝试用这本书去解决一些关于人工费和机械台班费用的编制问题,结果发现其对于市场询价和价格调整部分的指导性极其薄弱。预算的精髓不仅在于“算量”和“套价”,更在于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和经济合同的理解。这本书似乎过分关注了定额内固定的、标准化的费用部分,却对那些需要大量市场调研和谈判技巧的变动成本(如临时设施费、大型机械转场吊装的议价空间等)轻描淡写。对于一个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提升自身议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最大的遗憾。它提供的价格基础似乎是静态的,缺乏动态调整的思维框架,使得我们难以将书中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报价策略。

评分

翻阅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稍显跳跃,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颇具挑战。它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业背景知识,很多基础概念的引入显得过于仓促。例如,在讲解措施项目费的构成时,各种费率的来源和调整依据介绍得比较零散,读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前后翻阅,才能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我期待的阅读体验是循序渐进的,从最简单的分项工程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措施费和税金计算,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衔接和过渡。现在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在攀爬一座没有明确路径指示的山峰,虽然山顶的风景(最终的预算结果)是明确的,但攀登的过程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重复摸索,极大地削弱了阅读的流畅感和学习的效率。

评分

学习中,书不错

评分

物流快,所以才选择京东

评分

书质量还不错,应该是正版的,看看再说

评分

东西很好?????

评分

太乱了

评分

不加用林业局啃老咯牙骷髅头!

评分

家庭系统排列(FamilyConstellation)是由德国当代系统心理学大师伯特·海宁格(BertHellinger)所发展出来。海宁格发现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而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在家庭或组织中所发生的许多负面事件如:家庭失和、身心疾病、自杀、伤害意外、暴力犯罪等都是抵触这股力量所导致,而使整个家庭或组织的“爱的序位“(OrdersofLove)受到干扰,有的时候这些事件还会重复发生,延续到下一代。系统排列的功能,就是要协助我们辨识家庭或组织背后的动力状况,把隐藏在潜意识的动力,藉由这个方法带到光亮的地方。同时也能找出解决的途径,调整被干扰的家庭或组织系统,让爱重新在家庭或组织中流动,不会把伤害再传递给无辜的下一代,也让组织能够顺畅的运作。作者伯特·海灵格以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其发现的一些事情,而那些事情往往和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有关,这种关系控制着人们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独家引进、德国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经典力作;风靡欧洲及港台地区的心理疗法,揭示家庭中爱的隐藏动力!海灵格语言中包含了爱,他对哲学、故事和诗歌方面的兴趣,以及他切入人们日常抱怨、直指问题核心的能力,都确定本书并非纯科学的立场。他的言语是炽热的,并不仅仅是要传达信息,而是想引起触动和感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文学和应用哲学,任何对亲密关系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阅读。

评分

速度快,别的还没看

评分

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