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学者朱剑心《金石学》姊妹篇
2.朱氏金石学研究未刊文稿首次集结出版。
3.“我人研究斯学,其态度当为‘为金石而金石’。”
《金石学研究法》原书分绪论、访求、发掘、整理、鉴定、考释、著录、欣赏、保存九章,其中绪论、访求、著录、欣赏、保存五章曾发表于《真知学报》及《世界文化》,使读者能见一斑而知全豹。《金石学研究法》主要收入近代金石学家朱剑心有关金石、文物、书画等方面的文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朱剑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宁人。现代金石学家。1925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奉公赴日本、朝鲜考察。1928至1935年,任教于台州、杭州、衢州等地。1936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馆迁往香港,沦陷后返回上海。1944年后在南京、上海任教,直至病逝。刊有《金石学》《孙过庭书谱笺证》《晚明小品选注》《乐府诗选注》《黄仲则诗选注》等。
我发现这本书的论证逻辑是反向构建的,它没有从宏大的哲学框架出发,而是直接切入到社会风俗的细枝末节,以此来推导出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例如,作者详细对比了唐代至宋代丧葬礼仪中“敛葬”与“焚化”的比例变化,并巧妙地将其与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宗族观念的松动联系起来。他甚至对不同地域出土的冥器形制差异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从陶俑的服饰、表情的差异中,解读出当时普通民众对于“来生”的想象力是如何从模仿现实世界,逐步走向更自由、更个人化的表达。这种从“物”证出发,重塑“心”史的写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证明了研究历史,并不一定非要紧盯帝王将相的史册,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被忽略的日常物件,其实才是窥见古人真实精神世界的最佳窗口。整本书的分析充满了人类学的趣味和历史学的严谨,读起来非常过瘾。
评分这本被朋友们极力推荐的古籍整理入门读物,光是翻开扉页,那股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就已经让人心神安定。作者的行文风格极其严谨,丝毫没有将枯燥的文献考订过程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谈到版本校勘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辨识不同抄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笔画的形态到避讳的处理,乃至墨色的深浅,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实证案例支撑。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疑伪碑刻”的鉴别方法论,作者不仅列举了化学层面的碳十四测年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前景,更强调了结合碑刻出土环境、隶书/楷书的风格演变脉络进行综合判断的必要性。那种将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科技分析有机结合的视野,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技艺,更是在接触一种严谨的、求真的思维模式。对于任何想要踏入历史文献深层研究领域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张极具操作性的“藏宝图”,指引着我们如何避免被表象迷惑,直抵历史事实的核心。
评分我拿起这本关于古代书画鉴赏的书,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堆砌着历代名家名作图录的图鉴,没想到,它更像是一堂由顶级策展人亲自授课的研讨会实录。作者对于“笔墨气韵”这种抽象概念的拆解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他没有停留在“线条流畅”、“设色雅致”这类空泛的赞美上,而是引入了宋代士大夫的哲学思想、元代文人的隐逸情结,甚至元代之后江南士绅阶层的审美变迁,来解释为什么某一时期的人物的眼神会显得那样疏离,为什么山水的结构会趋于内敛和写意。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纸张和绢本老化过程的描述,那种对材料科学的洞察力,竟然能被巧妙地融入到对艺术作品精神内涵的解读之中。读完后,我再看博物馆里的作品,眼中看到的不再仅仅是画面,而是渗透在纤维纹理中的时代心跳和创作者的挣扎与欢愉。这本书,成功地将“美学”提升到了“文化史”的高度来审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近乎散文诗的韵味,它探讨的是古代园林艺术中的“意境营造”。作者似乎对时间有着超越常人的敏感,他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光线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如何“雕刻”园林中的景物。比如,在描写苏州园林的漏窗时,他不仅仅描述了窗格的几何美,而是将其比喻为“凝固的乐谱”,不同的花窗框定了不同的“背景音轨”,将室外的松涛、雨声、鸟鸣,都纳入了园主的审美体验。书中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相生”、“藏露得宜”等概念,但每一次引用都伴随着一个具体的、可感知的园林实例,避免了晦涩难懂。读完后,我仿佛能闻到那雨后青苔的湿润气息,感受到那份曲径通幽处的宁静。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理论著作,不如说是一本引导读者进行深度冥想的导览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有一种探案小说的代入感,尽管它的主题是关于清代中叶的海外贸易税收制度变迁。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编年体或者分类讨论的模式,而是选择了一条“聚焦个案”的路径。通过对几个关键商行——例如徽商在广州的布局,以及早期福州口岸的特殊税率调整——的深度剖析,层层剥茧地揭示了中央财政权力在地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妥协。书中大量的原始海关档案和地方衙门的往来公文被巧妙地引用,有时候只是一句命令的修改,几两银子的税率浮动,背后就牵扯出复杂的派系斗争和官场博弈。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灰色地带”的探讨,即那些未被明确写入律法的隐性规则是如何影响实际的贸易流量和地方官员的收入的。这种微观切入宏观的写作技巧,让原本厚重的经济史变得鲜活和引人入胜。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评分¥69.50
评分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
评分符号学,语言学,阐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女权主义,女权政治,斯多亚学派,
评分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
评分旧版书新印了,繁体换成简体,看着不舒服。
评分好书。。。。。。。。
评分金石学研究法
评分符号学,语言学,阐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女权主义,女权政治,斯多亚学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