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资治通鉴(绸面精装 套装全6册)
ISBN:978751122569601
出 版 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 价:1580 元
作 者:司马光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02-08-01
版次:1
页数:1911
印刷时间:2012-08-01
印次:1
字数:2000千字
关联推荐
以古鉴今,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 《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间,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宋英宗念其“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者也”的功效,钦定书名《资治通鉴》。 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源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
在线试读
《资治通鉴》是北宋ZM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SJ年编纂的一部规模KQ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J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ZM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SJ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D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助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Z突出,Z具代表性。它是由『鉴前世之兴衰,考D今之得失』而得名。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著书之难》中高度评价《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赞这两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时间的秩序》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物理学和时间概念的固有认知。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探讨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究竟是什么。他从宏观宇宙的膨胀,讲到微观世界的熵增,再到我们大脑中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时间图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他能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枯燥理论,转化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命运的哲学思考,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每一次翻阅,都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个关于“存在”的深刻命题。比如,书中对“不可逆性”的论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意识到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就永远无法回到原点。对于那些喜欢在科学的严谨中寻找人生哲理的读者来说,这本著作无疑是一剂精神的强心针,它既能让你敬畏自然规律的强大,又能让你更加珍惜当下每一秒钟的体验。
评分这本厚重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的源流与变迁》简直是一部打开的中华文明的史诗。作者的叙事功力实在令人叹服,他并没有拘泥于那些帝王将相的陈年旧事,而是着力于勾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贯穿数千年的历史脉络。阅读它,就像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历史的河流如何从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的江海。尤其赞赏书中对社会结构、思想演变和技术进步的深入剖析,这些往往是传统史书中被忽略的“骨骼”。比如,书中对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格局的重塑,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真切体会到个体价值觉醒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出土文献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使得论证既有古朴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史学的严谨性。对于想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底色,而非仅仅背诵年代和人名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宏观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读完后,对“中国”这个概念的理解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评分要说哪本书真正改变了我对艺术的欣赏角度,那非《图像的修辞学》莫属。这本书是研究视觉符号如何“说话”的经典之作。它打破了我们对艺术作品“一看便知”的肤浅认知,深入解析了图像背后的语法、结构和文化代码。作者对“凝视”的分析尤其精彩,探讨了观看者在不同历史语境下如何被图像“规训”和“诱导”。读完这本书,走进展厅看任何一幅画作、甚至看街头的广告牌,都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不再是简单的审美愉悦,而是一种深入解码的智力活动。例如,书中对中世纪宗教圣像中空间透视的处理,不再被视为“技法不成熟”,而是被解读为一种强调精神高于物质的叙事策略。这本书的文字密度极高,需要慢读细品,但回报是巨大的,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人类视觉文化史的大门,让每一张被我们忽略的图像都充满了深层的意义和历史的回响。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红楼梦校注本》,坦白说,一开始我有些抵触,觉得经典名著总带着一股高不可攀的距离感。然而,这套校注本的细致程度简直是为“红迷”量身打造的。它不仅仅是把小说摆在那里,而是把《石头记》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在了显微镜下审视。那些看似随意的诗词曲赋,校注者都详尽地考证了其典故的出处和作者的心境;对于书中那些复杂的亲戚关系和园林布局,更是配有清晰的图表予以说明,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迷失在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收录了不同版本之间的批语差异,使得我们能窥见曹雪芹创作过程中的挣扎与修改,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学术价值。读这本书,不再是单向的接受故事情节,而是一种与古人对话、与文字较真的过程。那种被精准引导着去品味“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背后深意的体验,是阅读普通平装本无法比拟的,文字的魅力被提升到了极致。
评分我对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总觉得原著晦涩难懂,充满着逻辑陷阱。因此,我入手了这本《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话与追问的艺术》。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没有将哲学视为一套僵硬的教条,而是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动的、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锋。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柏拉图对话录中那些最核心的片段,并以现代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的视角进行解读。它不仅教会了我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如何通过不断的提问来启发他人发现真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更清晰、更有条理地思考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保持谦逊与开放。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雅典的市集,亲耳聆听那充满智慧的诘问。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是拥有答案,而是懂得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的实用指南,远超一般的哲学入门书籍的范畴。
评分正版!!!!!!!!
评分国学经典嘛,还可以,给小朋友的!
评分还不错
评分受了标题党的骗,以后不要再这样卖,再买这些了。
评分孩子生日礼物,很好!
评分很不错的一套书,质量好,价格实惠
评分国学经典嘛,还可以,给小朋友的!
评分还可以,不错
评分很好,便宜实惠,儿子也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