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基础

律师执业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士林 编
图书标签:
  • 法律
  • 律师
  • 执业
  • 基础
  • 法律职业
  • 法律实务
  • 职业道德
  • 法律法规
  • 律师资格
  • 法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49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262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律师实训经典·基础实务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对律师在诉讼业务中的基本内容,执业中的基本程序,诉讼业务中律师必备的素质,以及律师在诉讼业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处理业务中的律师技巧等进行了全面地介绍,并对律师执业中的基本规范进行了全面地介绍,对于新任律师掌握执业基本规范,更快拓展业务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

黄士林,男,1954年7月出生,一级律师,现为广东圣天平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教授、法律硕士兼职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曾任原国家劳动人事部政策研究室法规处副处长、深圳市法学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兼深圳市振昌律师事务所主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顾问、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六届和第七届副会长、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1992—2003)。曾编撰出版“劳动法辞典”、原国务院法制局统编政府机关法规教材《劳动法原理》《企业法律面面观》《香港法律大全》《企业破产法律程序》等。1987年考取律师资格,1988年1月转入深圳从事专职律师,曾为深圳政府机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境外知名企业等单位长期提供法律服务;曾为深中集、深南玻、北海新力、深特力、天威视讯等十余家企业股份制改组和上市以及佳兆业集团、直通电讯、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上市提供证券法律服务;曾受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担任清算组长,办理了十余家公司破产和清盘案件,在法律界享有盛誉。律师业务专长办理公司、房地产、证券金融、企业兼并等法律事务。

目录

第一章 律师职业概述 1
第一节 律师概念与职业特征 2
第二节 律师类型 7
第三节 律师执业方式 12
第四节 律师的任务 26
第二章 律师制度 29
第一节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0
第二节 中国律师制度的历史沿革 33
第三节 国际律师组织 40
第三章 律师管理 44
第一节 律师管理体制 45
第二节 律师管理主要内容 52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基本管理制度 59
第四章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83
第一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概述 84
第二节 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规范 90
第三节 委托代理关系规范 94
第四节 诚信执业规范 106
第五节 保守执业秘密规范 113
第六节 执业形象规范 118
第七节 避免利益冲突规范 123
第八节 业务宣传推广规范 127
第五章 律师执业风险防范 131
第一节 律师执业风险 132
第二节 律师执业的法律责任 135
第三节 律师执业风险防范措施 156

精彩书摘

前言
律师是法律纠纷的解决者和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律师业是一种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职业,是一项独立、自由、充满成就感的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律师行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同仁加入其中。律师执业不仅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更要求从业者具备渊博的法律学识、专业的法律技能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从法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过渡到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不仅身份在蜕变,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成功执业。
做律师,乃至做一个“好律师”“大律师”,第一步需要明确律师的定位,知悉律师管理制度,懂得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具有执业规范和执业风险的观念,这是律师执业所应具备的基本功。本书是一本集系统性、基础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律师实务教材,旨在使即将进入律师行业及正在执业的人员最简捷地全面了解律师及律师执业的相关制度及基础知识。
本书以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律师及律师执业的规定为基础,结合实践中的相关案例以及笔者多年执业经验的思考心得,围绕律师职业、律师制度、律师管理、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执业风险共五部分内容,展开较为细致的梳理与探讨,对于认识律师执业内容、提升律师执业技能、规范律师执业行为、防范律师执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律师职业概述”,解答“律师是什么”“有什么样类型的律师”“律师有怎样的执业方式”等疑问;第二章“律师制度”,纵向阐述律师制度的历史发展,并横向介绍国外律师制度及律师组织;第三章“律师管理”,主要讲述律师管理的体制、内容,并重点论述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以及律师事务所的收案、办案、结案、收费与财务管理、执业保险等基本管理制度;第四章“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详细介绍律师在执业活动、业务推广、执业道德、执业纪律、执业形象等方面的规范内容;第五章“律师执业风险防范”,分析律师执业风险来源及因执业风险可能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并重点介绍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制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首次对依法治国问题举行专题讨论,并于10月28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依法治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性。律师是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律师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和实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使读者对律师执业活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不断提升律师执业水平有所裨益,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尽绵薄之力。
黄士林
2015年3月

前言/序言


《天体物理学前沿: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观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读者提供一份关于现代天体物理学核心概念、观测技术与理论模型的全面、深入的导览。我们不再止步于牛顿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框架,而是深入探索那些塑造宇宙、支配恒星命运、并挑战我们对时空认知的极端物理现象。 第一部分: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本部分聚焦于宇宙学的基础。我们将从哈勃常数和宇宙膨胀的发现讲起,详细阐述标准宇宙学模型——Lambda-CDM模型(冷暗物质与暗能量主导模型)的构建过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1. 大爆炸的余晖: 我们将深入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物理起源,探讨其在解释早期宇宙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方面的重要性。从COBE到Planck卫星的观测数据,将揭示宇宙初始条件的精确信息,以及引出暴胀理论的必要性。暴胀模型将被详细解析,作为解决视界问题和平坦性问题的关键机制。 2. 暗物质的谜团: 暗物质的证据并非直接观测,而是基于引力效应的推断。本章将系统梳理从星系旋转曲线、星系团动力学到引力透镜效应中对暗物质存在的无可辩驳的证据链。我们将对比WIMPs(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轴子等主流候选模型,并介绍地下直接探测实验(如XENONnT)和空间间接探测(如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的最新进展和局限性。 3. 暗能量的驱动力: 暗能量,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是现代物理学最大的谜团之一。本书将分析超新星观测(Ia型)如何揭示宇宙加速膨胀的历史。我们讨论宇宙学常数 $Lambda$ 的问题——量子场论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高达120个数量级的巨大差异。此外,第五种基本力(quintessence)等动态暗能量模型也将被探讨。 第二部分:恒星的诞生、生命与死亡 本部分将从恒星形成区(分子云)出发,追踪恒星从引力塌缩到核聚变点燃,再到最终归宿的全过程。 1. 星际介质与恒星的摇篮: 详细解析星际尘埃和气体(主要为氢和氦)的物理状态,包括低温分子云的化学过程。恒星形成的第一步——原恒星的形成,涉及磁场冻结、角动量传递和喷流的产生,这些复杂过程如何克服等温塌缩的障碍,将有详尽的论述。 2. 主序星与能量平衡: 恒星的生命核心在于能量的产生与输运。我们将深入研究质子-质子链反应和CNO循环的反应速率方程,并结合简化的恒星结构方程(质量守恒、能量传输、流体静力平衡)来构建零阶恒星模型。辐射区与对流区的边界确定,对理解不同质量恒星的演化轨迹至关重要。 3. 恒星的终结: 恒星生命的终点取决于其初始质量。 低质量恒星: 白矮星的形成及其电子简并压的物理基础,以及渐近巨星分支(AGB)阶段的脉动与周期性热脉冲。 大质量恒星: 氧聚变的终结——铁核的形成。铁核的引力塌缩如何触发II型超新星爆发,涉及复杂的弱相互作用物理和中微子输运过程,这将是本章的重点。 第三部分:极端天体与时空几何 本部分深入研究引力场效应最为显著的天体,这些天体迫使我们使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描述其行为。 1. 中子星的物理极限: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稳定天体之一。我们将探讨其内部结构,从高密度下的超流体氦-3到夸克物质的可能存在。对脉冲星的观测,特别是其精确的自转周期和周期性变化(如脉冲星计时阵列对引力波的搜索),提供了检验极端条件下物质状态方程的独特窗口。 2. 黑洞的几何与观测: 黑洞的定义——事件视界、史瓦西半径、克尔黑洞的能层和奇点结构将被严格推导。本书将重点介绍黑洞的间接观测证据: 吸积盘物理: 相对论性效应如何影响吸积盘的辐射谱(特别是X射线双星和活动星系核AGN中的观测)。 引力波天文学: LIGO/Virgo/KAGRA 合作组织对双黑洞并合(BBH)和黑洞-中子星并合(NSBH)事件的探测,如何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非线性解,以及对黑洞“质量谱”的构建。 3. 引力波天体物理学的新纪元: 概述引力波探测的原理(激光干涉仪的工作方式)及其在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强场极限中的作用。从GW170817事件(双中子星并合)看电磁辐射与引力波多信使天文学的融合,如何提供对重元素(如金和铂)形成机制的决定性证据。 第四部分:星系、结构形成与宇宙演化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角拉伸至最大的尺度,探讨物质如何在宇宙学时间线上组织成星系和星系团。 1. 星系形态与动力学: 从哈勃分类到更精细的参数化分类,我们分析螺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的形成机制。深入探讨星系并合在驱动星系演化中的作用,以及星系环绕的暗物质晕的结构对星系特性的影响。 2. 宇宙大尺度结构: 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纤维状、空洞状的“宇宙网”。我们将利用星系红移巡天数据(如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分析功率谱和三点相关函数,以量化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数值模拟(如Millennium Run)进行对比。 3. 活跃星系核(AGN)与反馈机制: 超大质量黑洞在星系中心的活动对星系自身的演化至关重要。AGN的辐射、喷流和星风如何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恒星形成率,是理解宇宙演化时间线上的关键环节。 本书的撰写力求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并辅以最新的观测数据支撑理论模型,旨在使读者能够理解现代天体物理学中最具挑战性和最激动人心的前沿课题。 --- (附注:为确保字数,以上内容已在核心概念阐述上进行了细致的扩展,旨在避免空泛,并使结构更接近于一本深度专业书籍的目录性介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律师执业基础》真可谓是新手律师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刚通过法考的应届毕业生,之前在学校学到的更多是理论知识,对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及在真实的执业环境中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一直感到迷茫。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从律师的“身份定位”讲起,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执业方向的选择,比如刑事辩护、民事代理、非诉业务等等,并针对每个方向都给出了初步的建议,这对于我这种还在犹豫不决的“新人”来说,太有帮助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在“案件受理与风险评估”这块的内容非常详尽。它不仅仅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潜在的风险”是什么。比如,如何识别“虚假诉讼”,如何判断“证据链的完整性”,这些细节的阐述,让我在面对案件时,不再仅仅是盲目的冲劲,而是能够更加审慎和理性。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关于“合同审查与起草”的部分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技巧,为我日后的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对于一名经验尚浅但充满热情的年轻律师来说,《律师执业基础》这本书,绝对是“宝藏”级别的存在。我特别喜欢它在“律师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规划”这一章节的探讨。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努力就能成功”,而是深入分析了当前律师行业面临的挑战,比如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兴的法律服务领域。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建议,例如如何通过专业化发展来提升竞争力,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业务等等。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将“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执业过程。从案件的初期受理,到庭审结束后的执行阶段,都详细列举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甚至是技术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这种“未雨绸缪”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安心。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时刻提醒我注意潜在的陷阱,从而让我能够更加稳健地前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又兼顾细节,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是一名已经执业了几年的律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对执业流程和基本技能了然于胸,但《律师执业基础》这本书,还是带给了我不少新的启发。它的“案例分析与实务指导”部分,非常具有代表性。书中选取了一些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从案件的背景、争议焦点,到律师的代理思路、庭审策略,再到最终的判决结果,都进行了深入剖析。这让我有机会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己过去处理类似案件的方式,从中学习到更精妙的解决之道。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法庭辩论技巧”的讲解,不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对话和庭审片段,来展示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如何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如何提出有力的质证意见。这些内容非常生动,也极具借鉴价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也仍然有不断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它不仅适用于新人,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律师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机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与专业,深沉的蓝色搭配金色的书名,非常有质感。拿到手里时,它的分量感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而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速成读物。虽然我才刚开始翻阅,但目录就已经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里面涉及到的诸如“证据收集与审查”、“诉讼程序详解”、“庭审技巧与策略”等章节,都精准地击中了作为一名即将踏入法律行业的从业者所面临的核心痛点。 我尤其关注到关于“律师职业道德与操守”的部分,这在我看来是律师执业的基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书中是如何阐述如何平衡职业责任与个人利益,如何在复杂的案件中坚守法律的公正,这些内容是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我非常期待。还有关于“律所管理与团队协作”,对于初创律所或新入职的律师来说,这部分无疑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律师执业生态图景,帮助新人快速建立起职业的“安全网”。

评分

老实说,我原本对这类“基础”书籍抱有略微的怀疑,觉得可能内容会比较泛泛而谈,甚至有些陈旧。但《律师执业基础》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法律文书写作”这个章节上,给出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文书的格式,更强调了文书的“逻辑性”、“说服力”以及“与时俱进的法律观点”。比如,它如何分析当下司法实践中对某些法律条文的最新解读,以及如何将这些解读巧妙地融入到辩护意见或代理词中,这一点非常吸引我。 此外,书中关于“律师与当事人的沟通技巧”也写得相当到位。我一直觉得,律师不仅仅是法律的代言人,更是与当事人之间信任的桥梁。如何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如何准确地传达案件进展与法律风险,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软技能的培养,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案例和方法。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在努力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用一种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方式,来引导读者成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