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萊育兒手記·下:1~4歲寶寶養育及早教專傢指導(全新修訂版)

張思萊育兒手記·下:1~4歲寶寶養育及早教專傢指導(全新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思萊 著
圖書標籤:
  • 育兒
  • 早教
  • 1-4歲
  • 寶寶養育
  • 張思萊
  • 親子教育
  • 育兒經驗
  • 兒童發展
  • 傢庭教育
  • 育兒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婦女齣版社
ISBN:97875127112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733408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84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著名作麯傢、指揮傢譚盾、“父母堂”微信公眾號創建人黃靜潔(媽咪Jane);著名主持人汪涵、楊樂樂;著名演員沙溢、鬍可;新浪育兒頻道主編黃曉莉等聯袂推薦
  ★2014年,@張思萊醫師新浪微博總閱讀量超過15億次,新浪微博全國十大育兒大V用戶
  ★億萬父母心中值得信賴的張思萊奶奶,秉承陳鶴琴、濛颱梭利教育精華,躋身育兒、早教領域國際級專傢
  ★從懷孕、分娩,到養兒、育兒,資深兒科專傢張思萊手把手幫你解決一切難題
  ★暢銷4年,首次修訂,緊隨國際育兒新趨勢,打造適閤中國傢庭的孕産育兒聖典

內容簡介

  “孩子多大開始刷牙閤適”“2歲多的孩子必須學會認數嗎”“有必要上早教班嗎”“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入園”“如何讓孩子學會贊美和欣賞彆人”“如何在遊戲中提升孩子的智力”……這一係列的問題令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束手無策。張思萊通過對自己外孫1歲到4歲的成長過程的記錄,將養育及早教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一一嚮讀者娓娓道來,有理論根源,有經驗總結,有難題解答,是一本真正適閤中國傢庭、實用、專業的育兒指南。

作者簡介

  張思萊,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閤醫院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專業、兒童保健、兒童疾病治療以及兒科中西醫結閤治療等,在嬰幼兒早期教育及心理方麵也有一定研究。從1998年開始,張思萊醫師就緻力於嬰幼兒科學養育知識的普及和傳播,經常作為嘉賓參加電颱、電視颱養育類節目的錄製,同時還是眾多孕育類雜誌的專傢顧問。張醫師是國內最早的在綫谘詢專傢之一,從2000年初至今,在網上育兒谘詢的第一綫已經整整工作瞭15年,迴答瞭上韆萬傢長的提問和谘詢,僅2014年其育兒微博的總閱讀量就超過15億次,使其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育兒專傢之一。著有《您育兒的方法正確嗎》《從新手到育兒專傢》《育兒路上答疑解惑》《張思萊育兒微訪談:爸爸媽媽最想知道的事(健康分冊)》《張思萊育兒微訪談:爸爸媽媽最想知道的事(養育分冊)》《張思萊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傢解惑0~6歲育兒難題》。
  張思萊醫師所獲殊榮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認證專傢
  ★原衛生部“兒童早期綜閤發展”項目國傢級專傢
  ★中國少年兒童及基金會特聘專傢
  ★全國百名“傳承好傢風的好媽好爸”
  ★湖南衛視《天天嚮上》嘉賓
  ★新浪微博全國十大育兒大V,僅2014年其微博點擊量已達到15億次
  ★新浪微博專傢百強榜醫療健康專傢TOP10
  ★新浪育兒金牌專傢




精彩書評

  ★自從有瞭小沐沐,各種國內外的育兒讀物就成瞭我每天必看的書籍。其中,張奶奶的著作更是讓我手不釋捲,因為我相信她文章中的專業細緻,喜歡她字裏行間的溫暖慈愛。育兒的過程無疑是幸福的,當然那些大大小小的焦慮也一定會不期而遇地齣現在每一個幸福的節點上,而張奶奶的育兒寶典就像一個心情熨鬥,可以熨平因為緊張慌亂而産生的情緒摺皺,讓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和笑容去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
    ——著名主持人 汪涵
  
  ★和大小寶貝一起長大的日子裏,充滿瞭各種各樣過山車式的情緒,驚喜、慌張、甜蜜、忐忑以及無處躲藏的不知所措。幸好遇到張奶奶,她的專業、溫暖、淡定讓這樣一顆七上八下的心平靜瞭下來,可以好好享受做父母的美好啦!
    ——著名演員 沙溢、鬍可
  

  ★初為人母,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時有驚喜也有焦慮,如何養育寶寶無疑是人生中的新課題。作為兒科專傢,張奶奶新版《張思萊育兒手記》不用晦澀的醫學用語描述病癥,不講如何給孩子開處方藥,而是將女兒懷孕以及小外孫成長的親身經曆分享給大傢。每一個小記是一個故事,有問題有解答,有愛有引導。隔代養育已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怎樣纔能不讓老人把孩子寵壞?張奶奶又是如何與小外孫相知、相交、相處?相信無論是年輕父母還是年老一輩都會得益於此書。
    ——新浪育兒頻道主編 黃曉莉

目錄

3 1歲5天需要更改每天的飲食安排瞭
8 1歲7天去醫院接種水痘疫苗和麻風腮疫苗
12 1歲12天推助步車碰到障礙物——有趣的意誌行動
15 1歲15天鄰居裝修的噪聲嚴重影響瞭銘銘的情緒
20 1歲20天接種水痘疫苗後銘銘反而齣水痘瞭
24 1歲24天王阿姨迴來瞭——談談記憶力
28 1歲2個月建構遊戲是銘銘和爸爸的最愛
31 1歲3個月不能抱小弟弟
37 1歲4個月爬隧道遊戲是進行感覺統閤訓練的一個好方法
43 1歲4個月銘銘懂得害羞瞭
47 1歲4個月接種完乙腦疫苗和甲肝疫苗迴傢時,銘銘突然會說“爸爸再見”瞭
53 1歲4個月白天撤掉紙尿褲進行如廁訓練
58 1歲4個月為蹲在地上的阿姨拿來小闆凳——談移情
63 1歲5個月開始正式使用牙刷
66 1歲5個月接種五閤一疫苗,使用生長發育麯綫圖
71 1歲5個月銘銘成功地釣上瞭一條“大魚”
76 1歲5個月這樣很危險
80 1歲6個月銘銘,好好想一想
84 1歲6個月姥姥,銘銘怕
90 1歲6個月銘銘的第一次“謊言”
95 1歲7個月我和銘銘狼狽地離開瞭某國際品牌的早教中心
101 1歲8個月巧對孩子挑食、偏食的行為
109 1歲8個月銘銘便秘瞭
114 1歲9個月巧做營養餐,讓銘銘喜歡上蔬菜
119 1歲9個月我不給銘銘吃外麵賣的麵包、餅乾和蛋糕
127 1歲10個月我和銘銘一起玩橡皮泥
131 1歲10個月要愛護動物——去動物園遊玩
136 1歲11個月再談親子班的早期教育
143 1歲11個月學騎三輪車
146 2歲姥姥,我尿床啦
152 2歲2個月難道孩子必須在這個時候學會認數嗎
159 2歲2個月指揮銘銘幫助大人做傢務
162 2歲2個月與爺爺踢足球
165 2歲3個月不要告訴姥姥
169 2歲3個月銘銘會給我講故事瞭
174 2歲3個月在遊戲中提升孩子的智力
183 2歲3個月跟爺爺學習使用工具
187 2歲3個月對銘銘性教育的啓濛
191 2歲4個月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摘草莓真高興(沙莎日記)
193 2歲4個月讓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99 2歲5個月銘銘攙起摔倒的小弟弟,幫助撣土並且安慰他
203 2歲5個月喂鴿子——和小動物親密接觸
207 2歲5個月摸摸看,猜猜裏麵有什麼東西
211 2歲5個月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215 2歲6個月發現銘銘對漢字很敏感
227 2歲6個月這個小領袖做的不夠有“範兒”
231 2歲6個月帶銘銘去遊泳池戲水
235 2歲6個月銘銘很“小氣”
239 2歲6個月為瞭減輕分離焦慮,銘銘開始上幼兒園的親子班
248 2歲6個月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精彩書摘

  1歲5天需要更改每天的飲食安排瞭
  銘銘1歲以後運動量明顯加大。隻要醒著,他就會不停地走動,尤其喜歡推著助步車到處走,常常是“馬不停蹄”,走得小臉紅撲撲、汗津津的。現在,銘銘身體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時期,各個組織係統逐漸發育完善,對各種營養素以及能量的需求也隨之加大,因此不能再沿用原來的飲食安排瞭。這個階段,孩子的主要營養來源不能再隻依賴配方奶,要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以滿足孩子生長發育以及不停的運動對能量的需求。因此,我將晚上睡前10點左右的配方奶取消,加強每天三頓主餐的營養搭配。另外,在進餐時間的安排上盡量做到與全傢人用餐時間同步,為日後接受普通三餐做好準備。
  13~15個月飲食安排建議
  每天進餐6次,其中主餐3次,加餐3次。
  6:00 配方奶200毫升
  8:00 雞蛋羹1份(含鮮牛奶170毫升)
  10:30配方奶120毫升+水果
  12:30飯菜
  15:30配方奶120毫升+水果
  19:00飯菜
  這樣配餐的目的是:
  保證每天400毫升~600毫升的配方奶量
  孩子需要終身吃奶。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配方奶是優質蛋白質、天然鈣質、礦物鹽和維生素的最好來源,也是幼兒從糊狀食物、軟固體食物到普通膳食的最好過渡食品,能夠滿足幼兒在飲食過渡時期對營養的需求。有的傢長認為,孩子已經1歲瞭可以用鮮牛奶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齣,1~3歲的孩子不宜直接喂食普通液態奶,建議首選適當的幼兒配方奶粉。這是因為鮮牛奶中的蛋白質和礦物鹽含量過高,對於幼兒發育還不完善的腎功能和胃腸功能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負擔。相應階段的配方奶去除瞭鮮牛奶中一些不利於孩子身體狀況的成分,強化瞭此階段孩子一些特殊需求的營養物質,因此配方奶纔是這個階段孩子最好的奶類食品選擇。母乳喂養的孩子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斷奶。
  保證每天食物種類的多樣化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其他有益於健康的物質,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供給人類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食物的多樣性是保證營養均衡的首要條件。與此同時,還要保證食物是安全的和易消化的。
  另外,針對1歲以上的孩子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或者有瞭食物的喜好,産生偏食和挑食的情況,我們應多選擇富含鐵、鋅、碘的食品。
  總之,這樣的安排可以保證孩子每天的飲食中,榖類、動物性食品、蔬菜、水果和配方奶一樣也不少。
  銘銘的飯菜我都是單獨給他製作,一般采用蒸、煮、煨和燉的烹調方式。我從不在孩子的飯菜中使用味精和雞精等調味品。現在可以給孩子的食品加上鹽瞭,不過每天也不要超過1剋,為此我還買瞭一個小磅秤。另外,每頓飯菜我還很注重食品顔色的搭配和食物的形狀,主要是為瞭刺激銘銘的食欲,激發他對飯菜的興趣,因為隨著孩子自主能力的發展,很可能因為貪玩分散注意力而不正經吃飯。
  一切設想都很好,但是停掉晚上10點左右的奶會不會引起銘銘的抗拒呢?我心裏沒有底。孩子1歲以後,我將孩子的晚飯嚮後推到7點。銘銘晚飯吃完後玩1個多小時,洗漱後就上床睡覺瞭。到瞭夜間10點多的時候,銘銘閉著眼睛不停地翻身哼哼,看沒有人理他,接著就大哭起來。女兒女婿和保姆小王都心疼孩子,一直與我商量是不是少喂一些奶。我堅決不同意:“喂一點兒奶與喂足瞭奶沒有區彆,隻能更進一步強化他睡前吃奶的習慣。哄哄他,他慢慢就會睡著瞭。”屋裏黑著燈,我輕輕地坐在一旁不停地拍著銘銘,直到他入睡。第一次他一直睡到早晨5點多纔醒。睡醒後,銘銘清洗瞭小屁屁,換上瞭紙尿褲,又刷瞭牙、洗瞭臉。這之後,小王給他衝瞭200毫升的配方奶,銘銘吃完就在床上高高興興地玩玩具,一邊玩還一邊“咿咿呀呀”地說話,一副美滋滋的樣子。三四天後,銘銘就能夠不吃奶一覺睡到天亮瞭。沒想到銘銘這樣輕易地斷掉瞭夜間10點多的奶。新的飲食安排就這樣順利地開始瞭。
  每天上午快8點的時候,我會給他做雞蛋羹。
  鮮牛奶做齣的雞蛋羹不但滑嫩可口,不會像用水蒸的蛋那麼容易“老”,營養相對比水蒸的雞蛋羹更加豐富。有的時候,我還會將綠色的葉菜切碎,趁著微波爐剛停,立刻放進雞蛋羹碗裏再在微波爐裏悶上1分鍾,拿齣來放上極少的鹽和芝麻油,一碗香噴噴、營養豐富的雞蛋羹便齣爐瞭。銘銘可愛吃這種雞蛋羹瞭,每次都吃得碗底朝天。
  銘銘上、下午的加餐就是配方奶和水果。正確選擇零食(其實應該叫加餐食品)對於1歲以上的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孩子的胃內容積隻有300毫升左右,每次正餐吃不瞭太多的東西,必須通過加餐纔能滿足孩子對於能量和營養的需求。不能從口味和愛好上給孩子選擇零食,同時也不要給孩子買油炸的、含糖多的、過鹹的、過黏的、膨化的零食,像餅乾、蛋糕、糖果、薯片都不在我的選擇之中。為瞭孩子的健康,我也不允許女兒和女婿吃這些食品。
  保證幼兒每天的飲水量也十分重要,因為補充水分不但能滿足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而且還能將進入體內的有害物質通過多尿的方式排齣去。每天,銘銘喝白開水3~4次,每次大約200毫升。傢裏有時給銘銘榨一些鮮果汁,並兌3~4倍的水。市麵上銷售的甜飲料、乳飲料、碳酸飲料等在我們傢是堅決杜絕的,我想孩子沒有喝過這些飲料,不知道這些飲料的味道,即使見到彆的孩子喝也不會要求傢長買。其實,孩子對某些食品的偏好主要是傢長給慣齣來的。
  當然,銘銘現在喝水還是要繼續練習自己拿著杯子喝。我給他使用的是兩邊帶把手的鴨嘴杯,每次倒的水不多,喝完瞭再給他倒,而且每次他喝完後都要誇奬他喝得好。於是,銘銘的興趣很高,不知不覺就喝完瞭200毫升水,沒有挑剔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遺灑的也不多。
  ……

前言/序言

  風一般的奶奶
  ——引領育兒大軍就是引領中國的未來
  我總望見自己牽著孩子們的手嚮前走,有時我會慢下來,孩子們跑到瞭我的前邊,停下來喊我、拉我、推我往前走。而張思萊醫師卻從來沒有停下來的一刻,她始終是一位處在奔跑中的長者、行在助人路上的智者。
  2013年,真人秀《爸爸去哪兒》讓孩子們迷上瞭“風一樣的女子”森碟。而在我眼裏,張醫師就是一位“風一般的奶奶”。
  記得很久以前,兒子曾問過我:“媽媽,我怎麼能知道有風來瞭呢?”
  我迴答:“你可以看看天空啊,如果看到雲在飄,那一定是有風在吹;你也可以看看地上的樹,如果有樹枝在搖,那一定是風剛剛路過。”
  兒子聽得開心:“原來風可以讓東西動起來!”
  是的,如果把年輕的父母比作天上潔白的雲,把孩子比作地上嫩綠的苗,那麼張奶奶就好像推動雲的那股力量,好像拂過秧苗的一陣和風。
  記得4年前,我為張醫師的《張思萊育兒手記》上、下冊著寫瞭序。那時,她正在“織”微博,熱心熱意地為韆萬父母在微博上排疑解難。當時,我也在“織”微博,我們時不時地會在網絡空間裏相遇。有一天早上,我收到一條新浪微博留言,通知我新鮮齣爐的2013年度新浪微博全國“十大育兒大V用戶”,而名列榜首的正是張醫師。接下來讓我吃驚的是,自己竟然也擠進瞭前八的名單,榮幸地與張奶奶站到瞭同一個隊伍裏。這於我是莫大的鼓勵,因為張醫師始終是緻力於母嬰關懷、父母教育的一股推手力量,她推動著韆萬父母改變,而引領育兒大軍就是引領中國的未來。
  2012年年底,我創辦瞭微信公眾號“父母堂”,旨在為專傢和父母大眾之間搭起一個平颱,每天推送科學育兒觀和養護知識。張醫師欣然成為我們平颱的第一位特邀專傢,無償提供瞭大量的文章,服務幾十萬的新手父母。2013年6月的一個下午,張醫師親自爬上沒有電梯的4層樓,來到瞭我們辦公室,不為彆的,隻為學習使用和操作微信公眾平颱。很快,“張思萊醫師”的公眾號上綫瞭,並一路快速成長,成為2015年被父母點“贊”最多的專傢公眾號。這樣一位勤勉的奶奶怎能不讓我感動呢?
  與此同時,另一程綫下徵途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從2014年8月起,張醫師“和孩子共同成長”——彆剋英朗智慧傢庭課堂走遍瞭大江南北,幾乎每一個休息日她都在不同的城市演講,為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提供育兒谘詢和指導。而一到工作日,張醫師立即做迴姥姥的角色,去幼兒園接小外孫子恒恒,為大外孫子銘銘安排妥當的生活作息。這樣一位被韆萬父母和孩子擁戴的奶奶,在傢中還是一位操持傢務、為女兒分擔傢事的普通老人。這就是為什麼張醫師的講座、書籍、微博和公眾號會廣受大傢歡迎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位“風一般的奶奶”就是生活中的動力、日子裏的依靠、大傢心中的榜樣。為此,中華全國婦女聯閤會和中國傢庭教育協會授予張醫師全國百位“傳承好傢風的好媽好爸”光榮稱號。作為媽媽、姥姥和韆萬父母的領軍人,張奶奶獲得這個稱號當之無愧!
  時不時地,我們也會在電話裏聊上幾句,張奶奶總會親切地喊我“靜潔”。她還常常不忘問候我的先生,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靜潔,沒有譚盾先生的支持,你是沒法乾好你的事業的。”
  我深深牢記張醫師的這句話:“一個媽媽的夢想再大,也大不過對孩子和傢庭的寄托;一個媽媽的追求再高,也必須有爸爸的支持和共力。”如果生兒是媽媽一人的天職,育兒則應該是全體參與的大傢的事,而《張思萊育兒手記》的再版正好為我們提供瞭及時又貼心的育兒嚮導。
  有幸,我們這一代父母享有這樣一位“風一般的奶奶”。
  “父母堂”微信公眾號創建人黃靜潔(媽咪Jane)
  攜手先生譚盾共同推薦
  2015年5月29日

《嬰幼兒早期行為與情緒發展:0-3歲關鍵期指南》 內容簡介: 在寶寶成長的最初三年,是一個充滿奇跡與挑戰的階段。每一個笑容,每一次嘗試,都構成瞭他們獨一無二的成長軌跡。本書並非針對特定年齡段的百科全書式育兒指南,而是深入探討0-3歲嬰幼兒在行為與情緒發展這一核心領域所經曆的關鍵時期。我們旨在為傢長提供一個更為深刻的視角,去理解寶寶行為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如何在這個至關重要的生命早期,以科學、敏感且富有愛意的方式,引導他們健康地發展情緒認知與行為模式。 本書將嬰幼兒的早期發展置於一個宏觀的心理發展框架下進行解讀。我們不拘泥於具體的喂養、睡眠、洗澡等生活瑣事,而是聚焦於如何理解寶寶哭鬧背後的真實需求,如何捕捉他們非語言的溝通信號,以及如何在日常互動中建立起安全依戀關係,為他們未來的人格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一部分:理解嬰幼兒的情緒世界 寶寶的情緒,是他們感知世界、與外界連接最直接的方式。本書將帶領您走進寶寶豐富而復雜的情緒世界: 情緒的萌芽與錶達: 從新生兒最原始的反射性哭鬧,到幾個月大寶寶的微笑、驚恐、憤怒,再到一歲後齣現的嫉妒、羞愧等更復雜的情緒。我們將解析這些情緒在不同月齡段的錶現形式,以及它們齣現的內在生理和心理機製。您將學會區分寶寶不同哭聲的含義,理解他們通過錶情、肢體語言傳遞的信息,從而更準確地迴應他們的需求。 情緒的調節與發展: 情緒的健康發展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引導。本書將重點闡述“情緒調節”這一概念,即個體管理和響應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將探討傢長如何成為寶寶的“情緒容器”,幫助他們消化負麵情緒,學習安撫自己。例如,當寶寶因為玩具被搶而哭鬧時,我們是如何引導他們理解、錶達情緒,並嘗試解決衝突的;當寶寶因為分離而焦慮時,我們又該如何提供安全感,幫助他們建立對分離的預期和應對策略。 安全依戀與情緒聯結: 研究錶明,與照顧者建立的安全依戀關係,是嬰幼兒情緒健康發展的基石。本書將深入解析安全依戀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對寶寶自信心、探索欲、社交能力的長遠影響。我們將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傢長在日常喂養、擁抱、迴應中,建立起穩定、積極、可預測的互動模式,讓寶寶感受到被愛、被接納,從而形成健康的自我認知和情感模式。 常見情緒挑戰的應對: 睡眠問題、分離焦慮、觸碰禁忌、磨牙期等,是許多傢長在育兒過程中會遇到的挑戰。本書將從情緒發展的角度,分析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基於心理發展規律的應對策略,而非簡單的“技巧”或“方法”。例如,對於睡眠問題,我們強調的是建立規律的作息,理解寶寶在不同發展階段對睡眠的需求變化,以及如何在睡前營造安撫性的氛圍。 第二部分:行為發展的規律與引導 寶寶的行為,是他們學習、探索、與世界互動的過程。本書將聚焦於0-3歲寶寶行為發展的關鍵階段和內在規律: 探索世界的本能: 從爬行、站立、行走,到抓握、撕扯、堆疊,寶寶的行為是他們認識世界、鍛煉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將詳細描述寶寶在不同月齡段的運動技能發展裏程碑,並強調傢長在其中扮演的支持者角色。我們不是要“訓練”寶寶掌握某種技能,而是要為他們提供安全、豐富的探索環境,鼓勵他們的主動性和好奇心。 模仿與學習: 嬰幼兒是天生的模仿者。他們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圍環境和照顧者的影響。本書將探討模仿在語言、社會技能、行為習慣形成中的作用,並指導傢長如何成為積極的榜樣。我們將強調傢長自身的言行舉止、情緒錶達方式,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寶寶。 規則的建立與界限的設定: 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們會開始挑戰規則,測試界限。這並非叛逆,而是探索獨立性和自主性的錶現。本書將指導傢長如何以尊重、耐心且一緻的方式,為寶寶設定清晰、適宜的界限。我們強調的不是懲罰,而是通過引導和示範,幫助寶寶理解行為的後果,學習自我管理。例如,當寶寶推打其他小朋友時,我們不是簡單地批評,而是引導他們理解“推打會讓彆人疼”,並教會他們用語言錶達需求,或者用其他方式尋求幫助。 獨立與自主的萌芽: 1歲以後,寶寶開始錶現齣強烈的“自己來”的願望。從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到自主選擇玩具,這些都是他們建立自主感的重要過程。本書將鼓勵傢長給予寶寶適度的自主權,讓他們在可控的範圍內進行嘗試,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探討如何平衡保護與放手,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支持寶寶的獨立探索。 玩耍的重要性: 玩耍是寶寶學習和發展的主要方式。本書將深入剖析不同類型玩耍對寶寶認知、情感、社交、語言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鼓勵傢長積極參與到寶寶的玩耍中,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觀察和理解寶寶的遊戲,提供適宜的玩具和支持,讓玩耍成為連接親子關係、激發寶寶潛能的橋梁。 本書的獨特視角: 與市麵上許多側重於“如何做”的育兒書籍不同,《嬰幼兒早期行為與情緒發展:0-3歲關鍵期指南》更側重於“為什麼”和“如何理解”。我們相信,隻有深入理解寶寶的行為與情緒背後的發展規律,傢長纔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做齣最適閤自己寶寶的選擇。 強調“理解”而非“操控”: 我們鼓勵傢長成為寶寶發展的“觀察者”和“引導者”,而非“控製者”。通過理解寶寶的內在需求和發展節奏,纔能做齣更符閤他們成長的決策。 關注親子關係的核心: 我們始終將建立穩固、健康的親子關係置於育兒的中心位置。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所有行為和情緒引導的基石。 尊重個體差異: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發展節奏和特點也各不相同。本書將提供普遍適用的原則和方法,但更強調傢長需要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科學的理論支撐與實踐的結閤: 本書將引用相關的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並將其轉化為傢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理解和操作的建議。 誰適閤閱讀本書? 本書適閤所有正在經曆或即將迎接0-3歲嬰幼兒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早期育兒的看護者。無論您是新手父母,還是有一定育兒經驗的傢長,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全新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幫助您更好地陪伴寶寶度過生命中最寶貴、最關鍵的早期發展階段。 我們不承諾提供立竿見影的“育兒秘籍”,但我們相信,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培養齣更加敏感、更加智慧、更加有愛的育兒能力,從而為寶寶的未來打下堅實的情感和行為基礎。這本書,將是您理解寶寶、與寶寶建立深刻聯結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張思萊老師的育兒理念深感欽佩,她的方法既接地氣又充滿智慧。這次看到她關於1到4歲寶寶養育及早教的專著,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傢的孩子正好在這個年齡段,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我最希望能從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社交能力和獨立自主性的方法。比如,孩子到瞭某個年齡段會開始齣現分離焦慮,或者不願意自己吃飯穿衣,這些都是我需要學習如何妥善處理的。同時,我非常看重書中的“早教”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能夠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動,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係統、科學且充滿人文關懷的養育指南,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在這個關鍵的成長時期,能夠健康、快樂、全麵地發展,為未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坦白說,成為父母之後,我最大的焦慮之一就是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尤其是到瞭1到4歲這個時期,孩子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各種“小挑戰”也隨之而來。這本《張思萊育兒手記·下》正好切中瞭我的需求。我一直覺得,育兒不僅僅是喂養和照料,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陪伴和智慧的引導。書中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等話題,我都是迫不及待想要深入瞭解的。特彆是對於“早教”,我總覺得它不應該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一種激發孩子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習慣和探索精神的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能夠在傢中就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樂趣和啓發性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僅僅依賴於一些培訓機構。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更自信地麵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用更成熟、更科學的方式去應對,成為孩子眼中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引路人。

評分

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時間對我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我需要的是能夠高效、準確地掌握育兒知識的書籍,而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缺乏實操性的指南。這本《張思萊育兒手記·下》封麵上的“專傢指導”幾個字,就給瞭我很大的信心。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1到4歲寶寶的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以及在這個階段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麵。例如,在寶寶的語言啓濛方麵,除瞭日常的對話,是否有更具係統性的方法?在寶寶的身體發育和運動技能發展方麵,有哪些科學的鍛煉方式?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早教”的內容,我理解的早教是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而不是強迫他們去記誦。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一些能夠激發孩子好奇心、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方法,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也能科學、有效地陪伴孩子,為他們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評分

我注意到這本書的“全新修訂版”字樣,這讓我覺得內容肯定是很新、很與時俱進的。育兒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斷發展,一本經過修訂的書,往往更能反映當下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我尤其關心1到4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在行為習慣養成方麵的問題。比如,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如何引導他們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這些看似瑣碎但又至關重要的小事,往往能影響孩子一生。書中提到的“專傢指導”,讓我對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有瞭很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育兒導師,給我提供清晰的指導和可行的建議,幫助我少犯錯誤,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為模式,為他們未來的社會交往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剛翻開這本厚實的育兒書,心裏就湧起一股踏實感。我一直對張思萊老師的育兒理念非常認同,覺得她的經驗既有科學依據,又充滿瞭生活智慧。這本書的下半部分,正好涵蓋瞭我目前最關注的1到4歲這個階段,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寶寶語言發展和社交能力培養的內容。現在我傢寶寶剛過一歲,開始咿咿呀呀地說一些簡單的詞,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一些科學有效的方法,引導他更好地學習語言,並且鼓勵他和其他小朋友互動。同時,早教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我知道這個階段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閤理的早教能夠為他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書中提到的“專傢指導”讓我覺得很有權威性,不像有些育兒文章零散且缺乏係統性,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完整、易於操作的養育方案,幫助我這個新手媽媽少走彎路,用科學、耐心和愛去陪伴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評分

好。。。。。。。。。。,,。

評分

孕期中,看作者的微博這個階段推薦這本書所以果斷買啦,接下來要好好看書學習瞭。

評分

確實很好,對於剛當父母的人來說就是育兒操作手冊啊。

評分

張奶奶的書,好!值得參考

評分

一如既往的好 特彆的推薦

評分

一如既往的好 特彆的推薦

評分

小孩子太調皮好好學習一下教育孩子

評分

非常喜歡的專傢。

評分

好書,值得購買物有所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