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少女在恐怖的戰爭中對生的強烈追求和期盼,她以一本日記讓自己雖死猶生。
★美國知名劇作傢梅耶.萊文曾以“有著嫓美長篇小說的張力”來形容安妮的寫作風格。
★安妮的世界引起瞭人們對戰爭與人性的思考,是一部值得所有人閱讀的經典之作。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剋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瞭與母親不斷發生衝突的睏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也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為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見證,日記中展現瞭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安妮.弗蘭剋(1929—1945),德籍猶太人,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的《安妮日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鐵證,是納粹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是寶貴的曆史印記。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1942年7月21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24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1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5日 星期日
1942年7月8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9日 星期四
1942年7月10日 星期五
1942年7月11日 星期六
1942年7月12日 星期日
1942年8月14日 星期五
1942年8月21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1942年9月21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5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7日 星期日
1942年9月28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9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1日 星期四
1942年10月3日 星期六
1942年10月7日 星期三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14日 星期三
1942年10月20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2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日 星期一
1942年11月5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7日 星期六
1942年11月9日 星期一
1942年11月11日 星期三
1942年11月12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17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0日 星期五
1942年11月29日 星期六
1942年12月7日 星期一
1942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942年12月13日 星期日
1942年12月22日 星期日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1943年1月30日 星期六
1943年2月5日 星期五
1943年2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3月4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10日 星期三
1943年3月12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18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19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25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4月1日 星期四
1943年4月2日 星期五
1943年4月27日 星期二
1943年5月1日 星期六
1943年5月2日 星期日
1943年5月2日 星期日
1943年5月18日 星期日
1943年6月13日 星期日
1943年6月15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1日 星期日
1943年7月13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6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19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3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9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3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4日 星期三
1943年8月5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7日 星期六
1943年8月7日 星期六
1943年8月10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23日 星期一
1943年9月10日 星期五
1943年9月16日 星期四
1943年9月29日 星期三
1943年10月17日 星期日
194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1943年11月3日 星期三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晚上
1943年11月11日 星期四
1943年11月17日 星期三
1943年11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12月6日 星期一
194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1943年12月24日 星期五
1943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943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943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943年12月30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2日 星期日
1944年1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7日 星期五
1944年1月12日 星期三
1944年1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19日 星期三晚上
1944年1月22 星期六
1944年1月24日 星期一
1944年1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1月29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30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3日 星期四
1944年2月8日 星期二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14日 星期一
1944年2月15日 星期二
1944年2月16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17日 星期四
1944年2月18日 星期五
1944年2月19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20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23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27日 星期天
1944年2月28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1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2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3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4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6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7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8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10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11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12日 星期天
1944年3月14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16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16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17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18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19日 星期日
1944年3月20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22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23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24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25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27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28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31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1日 星期六
1944年4月3日 星期一
1944年4月5日 星期三
1944年4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11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14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4月16日 星期日
1944年4月17日 星期一
1944年4月18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9日 星期三
1944年4月21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25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27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2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1944年5月5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6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7日 星期日早晨
1944年5月8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9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10日 星期三
1944年5月11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11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13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16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19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20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22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25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26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31日 星期三
1944年6月2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5日 星期一
1944年6月6日 星期二
1944年6月9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13日 星期二
1944年6月16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23日 星期五
1944年6月27日 星期二
1944年6月30日 星期五
1944年7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7月8日 星期六
1944年7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7月21日 星期五
1944年8月1日 星期二
後記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我想信任你,把什麼都告訴你,我還從沒有這樣信任過誰,希望你能不斷地給予我巨大的安慰和支持。
〔1942年9月28日安妮對這則日記添加瞭補白:
到目前為止,你(指日記本)對我確實是個極大的安慰,還有凱蒂也是,我定期給她寫信。這種記日記的方式太好啦,現在,我每天幾乎都等不及能在你上麵寫點什麼的那個時候的到來,哦,我真慶幸有你陪伴我!〕
安妮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我將從我得到你的那一刻寫起,也就是我看見你和彆的生日禮物一起躺在桌子上的那一刻(他們買你的時候我也跟著,不過那不算)。
6月12日星期五那天,我六點鍾就醒瞭,這不奇怪,因為那天是我的生日。
可那個時候我還不該起床,隻好忍住好奇,挨到七點差一刻纔起來。我再也等不及瞭,便走進餐室,莫提(那隻貓咪)迎上來親熱地蹭我的腿。
七點剛過,我去看瞭爸爸媽媽後就到客廳打開我的禮物,你最先映入我的眼簾的,或許也是我最心愛的禮物。隨後我看見一束玫瑰花、幾支牡丹和一盆植物。爸爸媽媽送瞭我一件藍色的襯衫、一盒棋具、一瓶葡萄汁、一副字謎卡、一罐冷霜、2.5盾零花錢和一張兩本書的購物禮券。我還得到瞭一本書:《暗箱》(但瑪格特已經有這本書瞭,所以我把它換成瞭彆的東西)、一盤自製的餅乾(當然是我自己烤的啦,現在我烤點心的水平可真不賴),媽媽還給瞭我很多糖果和一塊草莓餡餅。還有一封奶奶寫的信,來得不遲不早,趕得正好。
隨後漢妮莉來叫我,我們一起去上學。課間休息時,我把餅乾分給老師和同學,然後又接著上課。直到五點我纔迴到傢,因為我又和班上其他人一起去瞭體育館。(我的肩膀和臀部很容易脫臼,所以不能參加運
動。)不過大傢玩什麼,由我這個“壽星”說瞭算,我給他們選瞭排球。打完球後,大傢又在我身邊圍成圈跳舞,唱“生日快樂”歌。我到傢時,姍妮.萊德曼已經在傢裏瞭。伊爾絲.瓦格納、漢妮莉.哥斯拉爾和傑奎琳.範.馬森從體育館和我一起迴傢,我們是同班同學,漢妮莉和姍妮是我最好的兩個朋友。人們看見我們在一起就會說:“安妮,漢妮莉和姍妮來啦。”傑奎琳.範.馬森是我上瞭猶太中學纔認識的,現在她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伊爾絲是漢妮莉最好的朋友,而姍妮在另一所學校上學,在那裏有她自己的朋友。
她們送給我瞭一本漂亮的書:《尼德蘭人傳說故事集》。可是弄錯瞭,送的是第二捲,我用另外兩本書換來瞭第一捲。海倫阿姨送瞭我一副字謎卡片,斯蒂芬尼阿姨送給我一枚可愛的胸針,蕾尼阿姨送瞭一本非常奇妙的書:《黛茜上山記》。
今天早晨我躺在浴缸裏想,如果我有一隻像“鈴丁丁”(Rin Tin Tin)那樣的狗,該有多好。我也要叫它鈴丁丁,還要把它帶到學校去,如果天氣好的話,它可以待在傳達室裏或自行車棚裏。
安妮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星期天下午我舉辦瞭生日聚會。班上同學迷死瞭鈴丁丁的電影。我得到瞭兩枚胸針、一張藏書票和兩本書。我要說說學校和班上的事情,就從我的同學開始吧。
貝蒂.布羅門達爾看上去有些寒酸,我想多半是這樣吧。她住在阿姆斯特丹西部一條僻靜的街上,沒人知道那條街在哪兒。她成績很好,可那隻是因為她學習很努力,而不是她聰明。她是個挺文靜的女孩。傑奎琳.範.馬森大概要算我最好的朋友瞭,不過我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朋友。一開始我以為傑奎琳會成為這種朋友,可我完全想錯啦。D.Q.(對那些不想提到真名的人,我用縮寫字母代替其姓名)是很神經質經質的女孩,丟三落四,結果老師總是給她布置額外的傢庭作業作為處罰。她脾氣不錯,尤其是對G.Z.。
E.S.話太多瞭,煩得很。她問你事情時老愛摸你頭發,要不就擺弄你的紐扣。聽說她受不瞭我,我纔不在乎,我也不怎麼喜歡她呢。亨妮.密特斯是個性格開朗的好女孩,就是嗓門有點大,我們在室外玩耍時她真的很幼稚。亨妮有個朋友,叫蓓普,又髒又粗俗,對她有很不好的影響,真不幸。
對J.R.——我可以寫上一整本書來講她。J是個討厭、鬼鬼祟祟、高傲自大、兩麵三刀、喜歡嚼舌根的人,她自以為很成熟。傑奎琳簡直被她迷得團團轉,真可恥。J很容易生氣,動不動就哭鼻子,最要命的是還極愛炫耀。J小姐永遠是正確的。她很有錢,滿滿一櫃子漂亮的連衣裙,可穿在她身上都顯得太老氣。她以為自己多漂亮,她想錯啦。我們倆誰都受不瞭對方。
伊爾絲.瓦格納是個性格開朗的好女孩,不過也吹毛求疵得夠嗆,為瞭一件小事,可以整天在那兒唉聲嘆氣。伊爾絲很喜歡我。她很聰明,就是有點兒懶。
漢妮莉.哥斯拉爾,在學校大傢也叫她萊絲,她這人有點怪怪的。她很害羞,在外人麵前難得說幾句話,可在傢裏卻想說啥說啥。不管你給她講什麼,她都會告訴她媽媽。不過,她總是心裏怎麼想,嘴上就怎麼說,
最近我越來越欣賞她瞭。
南妮.範.普拉格茜加是個既好玩又懂事的小女孩。我覺得她很不錯。她很聰明。對於她我就不多說啦。
埃菲耶.德.榮在我看來棒極瞭。雖然她纔十二歲,可真像個淑女,把我當小孩似的看待。她也很樂於助人,我喜歡她。
G.Z.是我們班最美麗的女孩。她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可人卻有點笨。我想她可能要留級瞭,當然我沒告訴她。(稍晚一些時候安妮添加瞭補白:讓我十分驚訝的是,G.Z.竟然沒有留級。)
坐在G.Z.旁邊的是十二個女孩中的最後一個,那就是我。
關於男生,要說的太多啦,或者,說穿瞭,也沒有那麼多。
對我愛慕的人很多,毛裏斯.科斯特就是一個,可是他也挺煩的。
薩利.施普林格心裏不乾淨,聽說已經徹底墮落啦。不過我認為他不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
埃米耶爾.波威特是G . Z . 的愛慕者,但她並不喜歡他。他這人很無聊。
羅伯.科恩曾經喜歡過我,可我再也受不瞭他瞭。他是個討厭、虛僞、愛撒謊、整天哭哭啼啼又自認為瞭不起的小傻瓜。
馬剋斯.範.德維爾德來自梅登布利剋的一傢農場,不過正像瑪格特說的,這個從農場來的孩子很不錯。
赫爾曼.庫普曼也很齷齪,跟約佩.德.比爾一樣。後者是個調情老手,整天想著追女孩。
利奧.布羅姆是約佩.德.比爾最要好的朋友,可被他下流的思想給帶壞啦。
阿爾伯特.德.梅斯基塔來自濛颱梭利學校,他跳瞭一級。他真的很聰明。
利奧.斯萊格和他來自同一所學校,可沒他聰明。
魯.施托佩濛是個矮小、愚笨的男孩,今年年中從阿爾梅羅市轉到我們學校的。
C.N.總是做些他不該做的事。
雅剋.科賽魯特坐在我們後麵,在C的旁邊,我們(G.和我)差點笑死。
哈利.沙普是班上最規矩的男生。他很可愛。
沃納.約瑟夫也很不錯,但最近發生瞭太多變故,讓他變得太靜瞭點兒,不像從前那麼有趣瞭。
山姆.所羅門是個來自貧民區的臭小子,一個名副其實的調皮蛋(他喜歡我!)。
艾佩.裏姆很是一本正經,不過也是個臭小子。
安妮
《安妮日記》是一本充滿矛盾卻又和諧統一的作品。我一邊閱讀,一邊被安妮的樂觀所感動,一邊又被她所處的環境所壓抑。她的文字中,既有少女特有的天真爛漫,也有對生命殘酷現實的深刻洞察。她能夠用幽默的筆觸描繪戰爭帶來的恐懼,能夠用充滿詩意的語言錶達對自由的渴望。這種將痛苦與希望、絕望與樂觀並置的寫作風格,使得整部作品更具感染力。我看到瞭她如何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努力地去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她和傢人之間的爭執與和解,她與彼得之間青澀的情感萌動,這些日常的細節,在極端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它們如同黑暗中的微光,照亮瞭生命的韌性。我尤其欣賞她那種對人類善意的執著追求。即使親身經曆瞭如此多的苦難,她依然相信“人性本善”,相信光明終將戰勝黑暗。這種信念,是一種多麼強大的精神力量,它支撐著她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壓抑中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本書讓我思考,在麵對睏境時,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是沉淪於痛苦,還是在痛苦中尋找力量?安妮用她的生命嚮我們展示瞭,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依然存在,而這份希望,往往源於我們內心的選擇和堅持。
評分第一次翻開《安妮日記》,就被那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直擊人心的情感所吸引。我從未想過,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在那樣一個令人窒息的環境中,能夠寫齣如此富有洞察力、如此感人至深的文字。安妮的日記,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殘酷,也映照齣人性的復雜。我看到瞭她對自由的渴望,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和平的嚮往。她的文字中,既有少女的嬌嗔與煩惱,也有對成人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人生的規劃。她對於寫作的熱愛,對於成為一名優秀記者的夢想,在那樣一個被剝奪瞭正常生活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她用文字來對抗恐懼,用文字來尋找慰藉,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成長。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希望的種子依然可以生根發芽,而個體的聲音,即使微弱,也能夠穿越時空,觸動人心。安妮的日記,不僅僅是一個悲劇故事的記錄,更是關於勇氣、關於堅持、關於生命力量的真實寫照。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真正的好書,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與讀者建立一種跨越世紀的情感共鳴。《安妮日記》無疑就是這樣一本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作品。當我沉浸在安妮的世界裏時,我常常會忘記她所處的時代背景,而將她的喜怒哀樂、她的煩惱與憧憬,當作我自己的情感體驗。她的少女的叛逆,她對父母的理解與不解,她對未來世界的無限遐想,這些都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觸動人心。我看到瞭一個普通女孩在青春期特有的迷茫與睏惑,她在狹小的空間裏,用文字來安撫自己的心靈,來尋找存在的意義。她對寫作的熱愛,對成為一名記者的夢想,在那樣一個被剝奪瞭自由的境地裏,顯得尤為可貴。她用文字構建瞭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那裏,她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想象,自由地成長。這種精神上的自由,在肉體被囚禁的境況下,顯得更加珍貴。我被安妮的纔華和她對生活的熱情所深深打動,她用如此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生活的磨難,去追尋內心的光明。她對於“人性本善”的堅定信念,即使在目睹瞭人性的黑暗麵之後,依然沒有動搖,這種堅持,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智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希望的種子依然可以生根發芽,生命的力量可以如此頑強。
評分《安妮日記》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少女如何用她獨特的視角,去記錄和解讀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安妮的文字,充滿瞭少女特有的敏感和觀察力,她對周圍環境的細緻描寫,對人物情感的精準捕捉,都展現瞭她非凡的寫作天賦。我尤其欣賞她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即使身處密不透風的“密室”中,她依然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依然能夠對未來充滿希望。她對寫作的執著,對成為作傢的夢想,在那個被剝奪瞭自由的年代,顯得尤為可貴。她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成長,來梳理自己的情感,來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即使在最艱難的境遇下,人類的精神依然可以自由地翱翔。安妮的日記,不僅僅是對二戰時期猶太人苦難的記錄,更是對生命頑強不息的贊歌,是對美好事物永不放棄的追求。她用她稚嫩的筆觸,嚮我們展現瞭一個普通女孩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成長與思考,她的文字充滿瞭力量,充滿瞭智慧,也充滿瞭希望。
評分《安妮日記》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真摯的情感,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安妮的日記,不僅僅是一段曆史的記錄,更是一個鮮活的靈魂在曆史洪流中的呐喊與思考。我從她的文字中,看到瞭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如何在極端壓抑的環境下,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她的樂觀、她的堅韌、她的纔華,都讓我深受感動。我尤其欣賞她那種對人類善意的執著追求,即使親身經曆瞭如此多的苦難,她依然相信“人性本善”,相信光明終將戰勝黑暗。這種信念,是一種多麼強大的精神力量,它支撐著她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壓抑中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即使在最艱難的境遇下,人類的精神依然可以自由地翱翔。安妮的日記,不僅僅是對二戰時期猶太人苦難的記錄,更是對生命頑強不息的贊歌,是對美好事物永不放棄的追求。她用她稚嫩的筆觸,嚮我們展現瞭一個普通女孩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成長與思考,她的文字充滿瞭力量,充滿瞭智慧,也充滿瞭希望。
評分拿到這本《安妮日記》,其實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書店閑逛。我並非特意尋找,隻是被那簡潔卻充滿力量的書名所吸引。“安妮日記”,聽起來像是一個年輕女孩的私密傾訴,又帶著一絲曆史的厚重感。當看到“名傢名譯”和“教育部新課標推薦讀物”的字樣時,我心中湧起一股期待。這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讀物,它似乎承載著某種被認可的價值,被賦予瞭教育的意義。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前言,它通常是作者的創作緣由,或是對作品的背景介紹。然而,我更傾嚮於直接進入正文,去感受文字本身所傳遞的情感和信息。我好奇,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用她稚嫩的筆觸記錄下生活的點滴,她的喜怒哀樂,她的憧憬與失落。我期待著,通過她的眼睛,去窺探那個被曆史陰影籠罩的時期,去感受戰爭的殘酷,以及在絕境中人性的光輝與黑暗。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用心,它沒有使用過於華麗的圖案,而是以一種沉靜的色調和素雅的字體,恰如其分地烘托瞭書中的氛圍。我總覺得,好的書籍,不僅僅是內容本身,它的裝幀設計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能夠在第一時間與讀者建立連接。我希望,《安妮日記》能夠給我帶來一場觸動心靈的閱讀體驗,讓我從中獲得一些思考,一些感悟,甚至是一些關於生命、關於希望的啓示。我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安妮的世界裏,去傾聽她的聲音,去感受她的心跳。
評分《安妮日記》的齣現,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次文學的邂逅,更是一次曆史的迴響。作為一個對曆史題材充滿興趣的讀者,我總是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個體命運。安妮的日記,就如同曆史長河中的一滴水珠,它雖然微小,卻摺射齣整個時代的波瀾壯闊。我透過安妮的眼睛,看到瞭一個被戰爭撕裂的世界,看到瞭恐懼、壓抑和絕望是如何籠罩著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更讓我震撼的是,即使在這樣的煉獄中,人性依然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安妮和她的傢人,以及藏匿在一起的其他幾位猶太人,他們所展現齣的勇氣、堅韌和對生活的熱愛,是如此的鼓舞人心。我感受到瞭他們為瞭生存所付齣的巨大努力,他們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時刻警惕著外界的危險,卻依然努力維持著生活的尊嚴和對彼此的關懷。日記中那些關於傢庭瑣事、關於少年煩惱的描寫,在極端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它們提醒著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生命依然有著其溫暖和美好的麵嚮。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理解到,曆史並非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事件,它是由無數鮮活的個體生命所構成,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關注,被銘記。安妮的日記,以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方式,將這段沉重的曆史帶到瞭我的麵前,讓我得以近距離地感受那個時代的痛苦與希望。
評分閱讀《安妮日記》之前,我其實對“日記體”的文學作品抱有一些先入為主的看法。總覺得它可能缺乏情節的跌宕起伏,或者敘述方式略顯單調。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纔意識到我的這種想法是多麼的狹隘。安妮的日記,絕非僅僅是對日常瑣事的流水賬記錄,它是一個鮮活的靈魂在曆史洪流中的呐喊與思考。她的文字充滿瞭年輕人的銳氣和敏感,對周遭世界的觀察細緻入微,對人性的洞察更是超越瞭她的年齡。我驚喜地發現,即使是在那樣一個極端壓抑的環境下,安妮的筆尖依然流淌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渴望。她用一種近乎頑強的樂觀,去對抗現實的殘酷。這種樂觀並非盲目的天真,而是建立在對生命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堅定。她的幽默感,她的少女情懷,她對友誼和愛情的憧憬,在字裏行間躍動,讓人忍俊不禁,又不禁為之動容。我特彆欣賞她那種不加掩飾的真誠,她敢於剖析自己的內心,無論是她對母親的復雜情感,還是她與彼得之間微妙的感情變化,都被她坦率地記錄下來。這種真誠,是如此的寶貴,它讓我們看到瞭一個真實而立體的安妮,一個有血有肉的少女,而不是一個被符號化的曆史人物。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日記”這種文學形式的魅力,它能夠如此直接、如此 raw 地展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與主人公一同經曆。
評分在閱讀《安妮日記》的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瞭“選擇”的力量,以及“記錄”的意義。對於安妮來說,身處的環境給瞭她極少的選擇,但她卻用她最寶貴的“記錄”來抵抗命運的強加。她的日記,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客觀描繪,更是她主動選擇的一種抗爭方式。她選擇用文字來錶達自己的思想,來梳理自己的情感,來尋找自己的價值。在那個被剝奪瞭自由、被剝奪瞭未來的年代,寫作成為瞭她唯一的武器,也是她對抗絕望的唯一途徑。我看到,她如何努力地去理解那些成年人的世界,如何去分析人性的復雜,如何去追問存在的意義。她的思考,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成熟,讓人難以置信它齣自一個十幾歲的少女之手。日記中的每一頁,都凝聚著她對生命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所有不公的控訴。她沒有選擇沉默,沒有選擇麻木,而是選擇瞭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發齣自己的聲音。這本書讓我深刻地反思,在任何境遇下,我們都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麵對,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錶達。而“記錄”,則是一種將這份選擇凝固下來的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梳理自我,也能夠將我們的聲音傳遞給未來。
評分拿到《安妮日記》這本書,我便被它所蘊含的“時代印記”深深吸引。它不是一本虛構的小說,而是真實發生的曆史事件的見證。安妮用她自己的視角,為我們描繪瞭二戰期間猶太人所經曆的迫害和躲藏的艱辛。她的日記,就如同一個時間膠囊,將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以及那個時代下普通人的生活,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麵前。我透過她的文字,感受到瞭那種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恐懼,那種對未來的迷茫,以及那種為瞭生存所付齣的巨大努力。然而,更讓我動容的是,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安妮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她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成長,記錄自己對世界的觀察,記錄自己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她對寫作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她對成為一名記者的夢想,在那個被剝奪瞭自由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理解到,曆史的宏大敘事往往是由無數個體的命運交織而成,而安妮的日記,正是其中一個最真摯、最動人的個體敘述。它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生命依然有著其閃光點,而人類的精神力量,可以如此頑強地抵抗著外在的壓迫。
評分給孩子買的新課標讀物,印刷精美,一看就是正版無誤!
評分送貨速度快,書籍紙張質量好,印刷得好,也沒有難聞的膠味或者不閤格的油墨味,內容剛掃過幾頁,感覺這個譯本應該是不錯的,以前隻是看過簡單的連環畫,沒有看過詳細的故事,會和孩子一起好好的欣賞這個著名的作品
評分包裝破損,還好沒有影響到書頁。還沒來得及打開來品讀,期待中
評分【目錄】
評分百年經典,感受人生。孩子學校要求讀的,教育經典,京東購書方便快捷
評分蘇寜易購送貨比轉快,希望以後的售後也能根上。特彆是紙張和洗化類的質量不錯的,而且價格還比商場便宜。希望多多做一些特價活動。下次還會再來的。特彆是包裝還特彆不錯,很少有破投的。
評分這批貨因為要調貨,等瞭一個多星期,書還是不錯的~
評分很久沒有看紙質書瞭,一直都是用手機看小說的,太傷眼睛瞭,所以想買點紙質書看看。正好看到京東圖書有活動,果斷入手。這次買的書偏經濟類,也是自己一直想買的,書的質量很好,印刷也很清晰,也沒有什麼難聞的味道,很喜歡。
評分包裝品相不咋好。裏邊倒是挺乾淨整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